『壹』 炒股應該買上漲的股票,還是買下跌的股票
個人認為炒股當然是要買上漲的股票。把這句話記住了:永遠不要和趨勢作對。
炒股不但要買上漲的股票,還要買漲的最快的股票,漲的最多的股票,就是所謂的龍頭股。比如一個板塊出當天10個股漲停,誰先漲停誰就是龍頭,第二天直接掛市價開盤買入,不要去買後面漲7/8%的股,等到板塊下跌時龍頭跌3%,其它跟屁蟲全要撲街,龍頭漲的多跌的少,更安全。
市場上股票幾千隻,股太多,而資金有限,沒有資金關注的股票是不會上漲的。市場是個投票機,誰得票多誰就上漲,資金就是選票。資金會給哪個股票投票呢?當然是漲的又多又快的股,不漲的股票資金後面的人不會關注的,也關注不過來。
當然,股市不是撿錢的地方,風險是相當的大,要想在股市活的長久,最最最重要的是不要融資,不要用杠桿,借錢入市,不然真的會讓你輸的底褲都不剩,也許一個失誤就會萬劫不復。最好是用閑錢買股票,漲了當然好,跌了也不會影響生活質量,主要是心態會好很多,更淡定,不會沖動行事,不會變成一個賭徒。
『貳』 買股票的原則是:買漲不買跌還是買跌不買漲
原則是:「買漲不買跌」。對買漲不買跌的正確理解應該是:「買入上漲趨勢過程中的股票」。「漲」這個字代表的應該是一種趨勢,而不是特定於某一個時刻或者點位的表現(比如你買入的那個時刻)。它並不是狹隘的指某一天或者某幾天的上漲,而是指一段時間的上漲(例如上漲30%,50%,100%等等),可能需要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在這個上漲的過程中,肯定也會伴隨著回調或者平台盤整的走勢,只要它的趨勢或者大方向沒有變化,那麼它就還是屬於上漲。就如爬樓梯或者上台階一樣,每上到一層樓,都有一個平台讓您可以稍微休息或者停頓一下,然後再繼續往上爬。中途短暫的回調或者平台整理,並不能改變它還是屬於上漲的大趨勢。那麼在這個上漲過程的正常回調或者平台盤整,反而是您買入或者波段操作降低成本的最好時機!
不能把某一天或者某一短期的正常回調或者反彈,當成了下跌或者上漲,從而當成了買入的標准。那麼判斷這個股票在大趨勢上是屬於上漲,下跌還是盤整,通過日線或者周線級別的圖形,是很容易看出來的。均線呈多頭整齊排列基本就是上漲,均線呈空頭整齊排列基本就是下跌,而均線呈現雜亂的表現,很大概率就是盤整了。大家去看看茅台的周線級別圖,從上市至今,從來就沒有改變過均線多頭整齊排列的圖形,所以大趨勢一直在上漲。
在具體切入的那個點位上,也是要符合「買漲不買跌」的。那麼這主要分兩種情況:
第一:就是大趨勢是屬於上漲並且還沒有出現回調的走勢,那麼這時候您在任何位置去介入,都是上漲的,也就是屬於追漲了,那麼當下您追入的點位就是圖形的最高點。
第二:就是大趨勢是屬於上漲,但是目前正在回調的過程中,那麼這時候您去介入,就必須等待回調站穩。那麼怎麼算是回調站穩了呢?最簡單的判斷標准,就是由回調重新轉為了上漲。如果按照《纏論》的技術,那麼就是最少要等待底分型成立的時候,才可以初步判斷站穩了(當然也存在分型中繼,再次下探的可能)。如果連陽線或者分型都沒有出來,就去判斷站穩,就有點是靠猜了。
所以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建議在綠盤買股的,也就是說下跌的股票,看都不用看,都等它紅了再說。當然這種紅盤,需要分清楚,是下跌趨勢反轉之後的紅盤,還是說下跌過程中正常的反彈造成的紅盤,如果僅僅是反彈,則需要在反彈結束時果斷離場。
『叄』 股票里,什麼叫"買漲買跌"
一,股票里的"買漲買跌":
股票里目前是T+1單向(盈利)操作,所以只能是買漲,不存在買跌(實際是賣跌)。
在股指期貨或商品期貨交易實行的是T+0雙向(可盈利)交易,也就是說,當判斷價格會漲時,可以開多單(買入),等價格上漲達到盈利時賣出(平掉倉位);當判斷價格會下跌是,可以開空單(賣出),等價格下跌達到盈利時買入(平掉倉位);這就是常說的「買漲賣跌」。
因為開空單時也是需要保證金的,賬戶資金被暫時凍結,所以人們會理解為空單也是「買」的。所以,理解為「買漲買跌」也可以。
『肆』 股票的買賣應該遵循哪些規律是買漲還是買跌
根據個人的多年經驗,股票的買賣沒有應該遵循規律,因為規律不是絕對的,股票漲跌存在太多不定性的因素。股票有不同的買入方法,至於是上漲買入還是下跌買入好,因個人的情況不同而不同。
下面舉幾個例子。
第一種情況是,你的資金量較大,或者是機構運作,那肯定是分批建倉,就會有在下跌尾聲開始著手建倉的時候,因為幾千萬的倉位不能一下買進。這個建倉需要一個過程,可能會參與一點左側交易。因為本來這也是中長線布局。戰線拉的比較長,倉位有下跌末期買的,底部買的,上升初期買的。最後完成建倉開始拉升。
其實話說回來,沒有絕對的上漲買入好還是下跌買入好,總之對你操作的個股,你隨機應變,操作方法和倉位使用完全正確,最終盈利出來了,就是最好的買入法。因為趨勢不斷變化,個股不斷變化,每隻股票的股性又各不相同,所以還是不要固守己見,而忽略了市場的情況變化。股市是運動的,這里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要及時跟變,心隨股走。比如倆人說好比劍,一見面人家要掏槍,你還不趕緊跑嗎?在場外你可以說理,到了場內就是個兵不厭詐的地方。這就是交易的本質了,因為人家可是要把你養家糊口的錢從你兜里套出去。沒有經濟來源,生活又何來保障。股市是殘酷的,只有苦練技術才是取勝之道。最後要說的是,無論怎麼買入,都不要在大頂下跌時買入,這時你給人家站崗,還拿不到一分錢工錢。
『伍』 股票買漲還是買跌
買股票的原則是:買漲不買跌。
對買漲不買跌的正確理解應該是:「買入上漲趨勢過程中的股票」。「漲」這個字代表的應該是一種趨勢,而不是特定於某一個時刻或者點位的表現(比如你買入的那個時刻)。
拓展資料:
1.作業程序
(1)場內電話員在接到其營業處所轉告的買賣證券事項時,應依序記載於《委託電話記錄簿》,然後向場內出市代表下達買賣指令。
(2)場內出市代表接到電話員的買賣指令後,應先看申報價格是否達到《競價告示板》公告價位。假如達到,場內出市代表將買賣指令填寫在競價告示板的價格欄內,並在適當的欄內填上證券商的代號和買或賣的數量。
如申報未達到板上價位,場內出市代表應將未公告的買賣指令,按證券名稱和價格歸類匯總,即每種證券按買入價由高到低、賣出價由低到高的依序排列,待價位達到時,再登錄於《競價告示板》。
(3)每筆買賣成交後,賣方出市代表應立即填寫《成交記錄》並簽章,交買方出市代表確認後,將成交記錄送至證券交易所指定的櫃台列印成交時間及成交號碼,然後將紅色一聯交買方收執,黃色一聯交證券交易所清算櫃台,蘭色一聯則交給其電話員。
(4)電話員接到《成交記錄》後,應對照《買賣記錄簿》所記載的買賣數量,將已成交的數量刪減或注銷,並將成交情況電話通知其營業處所,以便轉告委託人及製作有關憑證。電話員應密切注視行情提示變動,對照《委託電話記錄簿》所載價格、數量,隨時向場內出市代表提示買賣指令。
(5)天天上午或下午收市時,各證券商代碼、總金額及收付凈差額與交易所核對,全部對帳無誤後,方可離開交易大廳。
2.競價告示板填寫原則
(1)競價告示板限填四個價位,即未成交的最高買入價、次高買入價、最低賣出價、次低賣出價,每個價位上的數量申報應依時間先後順序填寫。
(2)每日開市時,在板上未登錄價格以前,證券場內出市代表應以昨日收市價為基準,以上下各兩個升降單位為限,將符合該標準的申報價格填寫在《競價告示板》上,買方後手的登錄價不得低於前手;賣方後手的登錄價不得高於前手。
(3)開市時,在一般情況下,買賣雙方均可在《競價告示板》上掛牌。假如出現混亂擁擠等情況,證券交易所場內工作人員有權決定由買方或賣方先行掛牌。每日開盤後的申報價格,須以《競價告示板》上最近一次登錄的價格或成交為基準,以上下各兩個升降單位為限。
(4)買方(賣方)申報價高於(低於)《競價告示板》上,登錄的最高買入價(最低賣出價)一個價位時,後手申報者應先將板上登錄的最高買入價(最低賣出價)改寫,再將次高買入價(次低賣出價)一欄的內容移到右邊一欄,在左邊一欄里填上後手的證券商代號和買賣數量。
若買方(賣方)後手申報價格高於(低於)前手在板上登錄的最高買入價(最低賣出價)兩個價位時,後手可以在改寫價格後,將原先前手登錄在買方(賣方)欄內的內容全部擦去,然後登上自己的代號和買(賣)數量。
『陸』 買股票買跌不買漲對嗎
道理是這樣的,但是人們的心理上總是跟漲,越漲越買。否則!你看股市在低迷的時候成交量很少,而等到股市大漲的時候成交量也是很大。就看自己的心態了。如果堅持買跌不買漲肯定要掙錢的
『柒』 現在股票短線買漲還是買跌
1,你問的太籠統了,股票這么多,每天有漲有跌。
2,現在國家在護盤,用資金買入大盤股,保證股市穩定,所以現在買大盤股,上漲的概率更大。
3,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盤股,尤其是前期漲幅巨大的,還處在下跌之中,可以買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