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華住集團股票縮水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華住集團股票縮水

發布時間: 2022-05-20 00:30:10

『壹』 華住酒店股票代碼

目前沒有在A股上市。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貳』 有關華住員工持股計劃書的問題

曾經做過高管當時也賣掉了一些股票,現在在基層工作最近收到一份華住員工持股計劃書,未來

『叄』 華住於幾年幾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

答:
(1)2010年3月26日,「漢庭酒店集團」(華住集團的前身)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證券代碼HTHT 。
(2)2012年11月21日,漢庭酒店集團正式更名為華住酒店集團,納斯達克證券代碼不變,仍然是HTHT。
(3)截止2017年3月16日,華住集團的總市值達40億美元。2016年度,華住集團營業收入65億元人民幣,凈利潤8億元人民幣。

『肆』 融創股票為什麼掉的這么厲害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及融創中國商業戰略的調整。
【拓展資料】
收回與萬達酒店的託管協議,對於融創來說自由度更大一些了。一方面,一旦公司債務壓力過大,融創可以隨時將這些酒店出售來回籠資金。另一方面,融創和華住酒店集團合作有自己的酒店管理平台永樂華住,這些酒店放到永樂華住管理,也能幫助自己的酒店管理業務發展。
幾年前,孫宏斌買王健林的地產、成都的環球會展;又馳援老鄉賈躍亭,號稱不少錢打了水漂。但如今,恆大舉步維艱,融創卻相對安全,2021年,砸下千億拿地。
個人認為,孫宏斌在創辦融創之前,曾遭遇過順馳之敗。應是那次大敗,讓他養成了行事膽大卻有原則,自己可以犯錯誤,但絕不允許自己犯致命錯誤。孫宏斌是屬於跨界進入房地產的,一開始是順馳,後來才是融創中國,順馳的經歷讓宋宏斌十分清楚資金的重要性,不要一看到融創中國的將近萬億的負債就開始擔心他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恆大(更何況恆大最終還沒有定論呢)。
但是像恆大、平安、華夏幸福這些意料之中的,其實我最搞不懂的是融創,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迅速成長為中國前幾大房企,大量拿地,又踩雷樂視,600多億收購萬達文旅,居然沒事。
融創和其他房地產公司不一樣的是,他的項目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這些項目都是些非常優質的項目,土地儲備也是非常優質的,整個地產行業目前的下跌,雖然也帶動了融創的下跌,但是下跌後的融創也許正是去布局的機會,房地產的黃金時間雖然已經遠去了,但那也僅僅是針對於小房企,對於市場頭部企業來說,尤其是項目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龍頭房企來說後面依舊是黃金時間。

『伍』 為什麼全季的酒店不能退

因為是你之前就預定了房間,代表這個房間已經給你預留好了,別人是不可以在住進你的房間了,所以是不能退錢的。
拓展資料:
全季酒店是華住旗下的中檔酒店品牌。華住集團(NASDAQ: HTHT;01179.HK) ,創立於2005年。
在創始人季琦的帶領下,華住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公司。2010年,華住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2020年9月,華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實現二次上市,股票代碼01179.HK。根據2019年美國《HOTELS》雜志公布的「全球酒店集團325強」(HOTELS 325)的最新排名,華住集團位列第9,並在酒店管理公司Top 10榜單上名列榜首。

『陸』 全季酒店屬於哪個集團

全季酒店屬於華住集團。

全季酒店是華住旗下的中檔酒店品牌。華住集團(NASDAQ: HTHT;01179.HK),創立於2005年。

在創始人季琦的帶領下,華住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公司。2010年,華住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2020年9月,華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實現二次上市,股票代碼01179.HK。根據2019年美國《HOTELS》雜志公布的「全球酒店集團325強」(HOTELS 325)的最新排名,華住集團位列第9,並在酒店管理公司Top 10榜單上名列榜首。

全季里程碑

2010年1月,全季第一家店-漢庭·全季酒店杭州武林門店,正式開始營業。

2012年1月,第一家全季-上海康定路店開業。

2012年6月,全季開出 30 家門店,被稱為全季商業模型的打磨期。

2012年9月,完成 10個主要城市布點。

2012 年11月,全季 2.0 產品面市,明確了產品風格。

2013 年 6 月,全季 3.0 版本問世。

2014年1月,第70家店開業烏魯木齊紅山店開業。

2014年9月,開業數量突破100家。

2015年,第一屆全季人文大賞。

2015年12月,全季 3.5 版本升級成功,推動高標准化發展。

2018年11月,全季4.0版本升級。

2019年10月,海外首家全季新加坡烏節路店開業。

『柒』 中概股集體遭「血洗」,哪些公司因此受到了影響

中概股集體遭“血洗”,因此受到影響的公司是非常多,比如說嗶哩嗶哩、京東、好未來、滴滴、蘋果、谷歌、特斯拉。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滴滴,跌率超過了40%。有5家公司是很危險的,股票直接腰斬,被列入了《外國公司問責法》的暫定清單。

總結

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公司都可能做出斷尾求生的工作,比如進行大幅度的裁員。其實很多大廠在去年年底就進行了很多的裁員,今年年初又迎來了一次裁員。

『捌』 2021年融創最近發生了什麼

我們預計下半年市場會比較慘烈。
中房報記者 李葉丨北京報道
不少人說孫宏斌變了。證據是,在近幾年業績發布會上,昔日金句頻出的「段子王」孫宏斌發言比過去克制、低調不少。
變化的不止發言風格,一向以「拿地大師」「收並購大師」形象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融創中國,也開始喊話「降低風險」「安全第一」。
「我們現在需要安全,如果還像過去一樣拿地會吞掉很多利潤;目前所有企業無論開什麼價都沒有辦法並購。」8月31日,融創中國召開2021年中期業績投資人會議,孫宏斌在會上表示。
「融創未來3年第一目標是降低融資成本,我們要把信用評級做到投資級。為此我們不僅僅要降低負債率,還要降低負債規模,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才能把融資成本降下來。」他認為,「三條紅線」是合理政策,給出了3年寬限期,是比較務實的指標。
根據融創中國披露的2021年半年報數據,孫宏斌所言非虛,融創中國「三道紅線」指標正在持續改善。截至6月30日,融創中國剔除預收款項後的資產負債率約為76%,較2020年底下降約2.3個百分點;凈負債率為86.6%,較2020年底下降約9.4個百分點;現金短債比約為1.11。
營業收入方面,截至今年6月30日,融創中國合同銷售金額約為3207.6億元,同比增長約 64.3%;收入約958.2 億元,同比增長23.9%;毛利約為199.8 億元,同比增長12.5%;毛利率20.8%,同比下降2.2%;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19.9億元,同比增長9.4%;核心凈利潤約為131.5 億元,同比增長0.8%。
截至8月31日收盤,融創中國報19.9港元/股,漲幅1.95%。
「2021年下半年可能比較慘烈」
2021年年初,融創中國提出了6400億元銷售目標。2021年過半,這個目標實現了一半。
在營收類各方面數據都漲勢喜人情況下,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但根據業績報告,扣除重估影響,毛利仍處於行業較好水平,毛利約為人民幣253.1億元,毛利率約為26.4%。」
同時,融創中國提供的資料顯示,2021年下半年總可售資源超6600億元,將為業績增長打好基礎。
在眾多投資者看來,融創中國完成全年銷售目標是大概率事件。
對於2021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孫宏斌略有些悲觀。他稱,今年上半年市場比較好,下半年市場壓力很大,「今年的市場特別像2018年上半年銷售比較好,貸款比較難;下半年貸款一樣難,但銷售大幅下滑,我們預計下半年市場會比較慘烈。」
在孫宏斌看來,2021年下半年市場不好有兩方面原因:第一,一些企業壓力比較大會降價;第二,國家政策比較堅決,市場對房價有了不上漲預期,加之經濟壓力比較大,購買力會受到影響。
對於市場上一些企業出現的「暴雷」「資金鏈斷裂」等事件,有投資者呼籲孫宏斌總結一下「暴雷」企業特徵。
對此,孫宏斌表示,「要了解別人公司挺難,出現問題的企業其實兩年前就已經看到了,問題的出現一定是綜合性的,要麼是布局出現問題,要麼地買貴了,要麼戰略有問題,要麼產品有問題,要麼把錢挪走了。」
「如果2017年買的地現在還沒賣,現在就虧很多錢了。」孫宏斌表示,很多企業在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買了貴的地,發現一賣就虧錢然後還不賣,我就告訴他們,虧的要趕緊賣,賣了之後干新的事,你留著虧得更多,也不知道在等什麼。
「要留出安全邊界」
這不是孫宏斌第一次在業績會上表示要「控制拿地」。不過,說著「控制拿地」的融創中國2021年上半年拿地並不少。據克而瑞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在集中供地中融創共拿地 41 宗,位居全國房企首位,比第二名萬科還多 11 宗。
在5月股東大會上,有投資者就拿地問題向融創中國發起提問。對此,孫宏斌回應是,融創通過公開市場拿地規模大概佔新增土地儲備1/3左右,雖然這幾個月拿地數額看上去比較多,但很多項目都有合作夥伴,實際上融創需要投入的資金並不多。
「以杭州為例,融創拿了4塊地,其中3宗報價都未達到競自持階段,這幾塊地自持部分最後都由合作夥伴原價拿走,保證了利潤空間。此外,4宗地融創整體權益比為52.5%,實際出資一半。」孫宏斌表示。
7月,有報道稱,房企拿地銷售比不得超過40%,被納入「三道紅線」試點房企已被監管要求買地金額不得超年度銷售額40%,統計范圍包括公開市場拿地、通過收並購方式獲地的支出。同時,有業內人士表示,上述拿地銷售比計算依據為權益口徑,非全口徑統計數據。
根據融創中國業績報,2021年上半年公司獲取權益土儲貨值2135億元,權益拿地銷售比37.9%,剛好在標准之下。若把時間拉長至一年(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公司權益拿地銷售比僅為28.5%。
同時,融創中國表示,2021年下半年將主動控制拿地總量及節奏,審慎獲取高質量土地,預計權益拿地銷售比控制在20%以內,全年權益拿地銷售比預計控制在30%以內。
對於這一拿地目標,孫宏斌表示,「2021年下半年市場壓力會比較大,包括融資市場和銷售,我們要給自己留出比較安全的邊界。如果還像過去一樣拿地會吞掉很多利潤,我們現在需要安全。」
「不僅要降負債率,也要降負債規模」
會上,孫宏斌還談到了收並購與負債關系,「目前所有企業無論開什麼價,都是沒有辦法並購的,因為我還要同時並購你的債務。」
關於降低負債,融創中國態度堅決。
「融創不僅要降負債率,也要降負債規模。」孫宏斌稱,公司要在3年內將融資成本從目前8%降到5%以內,信用評級做到投資級。
2021年上半年,標普將融創主體評級上調至BB,展望穩定;穆迪及惠譽將其評級展望升至正面。摩根大通也看好融創強勁的基本面、較高的凈利水平以及預期將持續下降的財務成本與杠桿水平,維持「買入」評級。全球領先的ESG評級公司Sustainalytics也將融創提升至「低風險」評級,評分位列70家境內參評房企首位。
不過,不願意並購的融創中國就在今年4月剛花費99.1億元收購彰泰集團80%股權。據悉,並購項目多達54個總資產超487億元。
這次收購邏輯是什麼?
從數據上看,彰泰作為廣西規模最大本土房企,2018-2020年連續3年銷售額均超過200億元,其中2020年廣西區域的全口徑銷售額達到224.5億元、權益銷售金額達到161.4億元,均位列第一。根據廣西2020年商品房銷售額4251.5億元計算,市場佔有率約為5%,超過碧桂園位居首位。今年一季度,彰泰繼續以47.44億元領跑,增長預期向好。
至於負債方面,彰泰集團董事長黃海濤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三條線』全部都是綠的,凈負債率非常低,只有百分之十幾,在銀行存的錢比我們從銀行借的錢還要多,沒有欠政府一分錢,沒有任何違約,資金情況也非常良好。」
或許這是孫宏斌打消收購疑慮的原因。
對於2021年下半年收並購市場,孫宏斌卻並不看好,「收並購市場目前來看機會很小,因每家企業都有負債上限,並購勢必會導致企業負債總額上升,政策雖然沒有對房企負債總規模下降有明確要求,但對負債上限是有要求的。」

『玖』 華住購花間堂股權的原因目的是什麼

8月15日,中國酒店集團公司華住集團(以下簡稱「華住」) 宣布完成對國內精品度假酒店品牌——花間堂的戰略收購。

華住以近4.63億人民幣收購花間堂原第一大股東北京青普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及第二大股東同程旅遊合計持有的花間堂71.2%的股權。收購後,華住合計持有花間堂82.5%股權。

華住稱,隨著此次收購達成,將進一步豐富其在中高端產業布局,完善大住宿生態圈的構建。

花間堂在2009年誕生於麗江,其將高端精品酒店的服務理念與地方民居、民俗等人文特色融合的方式,開創了國內精品度假酒店的先河。如今,花間堂旗下的酒店產品已逐漸拓展成客棧與度假村兩個系列,開業項目21個,房間總數575間,分別位於麗江、束河、香格里拉、周庄、蘇州、杭州、閬中、無錫、同里、西雙版納、嘉興、寧波、南潯古鎮等熱門旅遊目的地。

而在今年年底前,四川雅安、無錫陽山、湖州長興等三地的花間堂也會正式開出,屆時將有262間房間加入運營。

近一年多來,花間堂儼然成為了酒店和旅遊業內投資的「香餑餑」。就在2017年3月,北京青普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剛剛宣布與花間堂正式完成股權層面融合,青普持有花間堂61.3%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同月底,同程旅遊也高調宣布完成對花間堂的戰略投資,成為花間堂第二大股東。

而過了僅僅一年多時間,花間堂卻再度易主。這一次,花間堂則是歸入了以經濟型酒店品牌「漢庭」起家的華住集團麾下。

從近年來華住的發展策略來看,其一面在不斷升級原有的經濟型酒店品牌,並加快佔領中高端酒店市場;另一方面則是明顯對更具個性化的住宿產品表現出濃厚的投資興趣。

2017年2月,華住酒店集團宣布與以美國投資基金凱雷集團為首的投資人簽署股權收購協議,以36.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全資收購桔子水晶酒店集團100%股權。

與華住旗下原有的遍地開花的經濟型或中檔連鎖酒店品牌不同,桔子水晶旗下的酒店則更具備小而精的特徵。此後,華住的高層也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透露過,華住有意加強在度假酒店領域布局的意願。在「拿下」桔子水晶酒店集團僅一年多以後,華住又將更具個性化的花間堂收入囊中,此舉並不令人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