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十二地支對應股票板塊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十二地支對應股票板塊

發布時間: 2022-05-05 15:57:45

⑴ 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爾雅·釋天》中講,「歲陰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月。同樣十二地支的順序也蘊含著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 「子」就是「孽」,表示萬物繁茂的意思;「丑」就是「紐」,是用繩子捆住的意思;「寅」就是「演」,指萬物開始生長的意思;「卯」就是「茂」,指萬物茂盛的意思;「辰」就是「震」,指萬物震動生長的意思;「巳」就是「已」,指萬物已成的意思;「午」就是「仵」,指萬物已過極盛之時,又是陰陽相交的時候;「未」就是「味」,是萬物已成有滋味;「申」就是「身」,是萬物初具形體的意思;「酉」就是「鮑」,指萬物十分成熟的意思;「戌」就是「滅」,指萬物消滅歸土;「亥」就是「核」,指萬物成種子的意思。
十二地支的五行屬性:亥子屬水,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辰戌丑未屬土。
十二地支配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十二地支二合局: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
十二地支三合局:申子辰合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寅午戌合化火局,巳酉丑合化金局。
十二地支三會局:寅卯辰會木局,巳午未會火局,申酉戌會金局,亥子丑會水局。
十二地支相沖:子午相沖,丑未相沖,寅申相沖,卯酉相沖,辰戌相沖,巳亥相沖。
十二地支相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
十二地支相刑:子卯相刑為無禮之刑,寅巳申為恃勢之刑,丑未戌為無恩之刑,辰午酉亥為自刑。
十二地支暗藏:子宮癸,丑宮己癸辛,寅宮甲丙戊,卯宮乙,辰宮戊乙癸,巳宮丙戊庚,午宮丁己,未宮己丁乙,申宮庚壬戊,酉宮辛,戌宮戊辛丁,亥宮壬甲。
天乾地支配五行方位:甲乙寅卯東方木,丙丁巳午南方火,戊己中央土,辰戌丑未四庫土,庚辛申酉西方金,壬癸亥子北方水。

⑵ 「十二地支」各表示什麼

「十二地支」表示如下;

1子是茲,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

2丑是紐,既萌而系長;

3寅是移,指物芽稍吐而伸之移出於地;

4卯是冒,指萬物冒地而出;

5辰是震,物經為動而長;

6已是起,萬物至此已畢盡而起;

7午是仵,萬物盛大枝柯密布;

8未是昧,陰氣已長,萬物稍衰,體曖昧;

9中是身,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10酉是老,萬物老極而成熟;

11戍是滅,萬物皆衰滅;

12亥是核,萬物收藏皆堅核。

⑶ 十二天干,十二地支,分別是什麼

天乾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歷之符號。
我國歷法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
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設置閏月。據記載,西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歷和陽歷。
天乾地支,是過去人建歷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乾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些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字被賦於的意思就越來越多了。
古人(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干),產生陰陽合歷,發展出現在的天乾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這幾個朝代。
天乾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歷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歷法用天干、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干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干」,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干。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乾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干對陽支,陰干對陰支(陽干不配陰支,陰干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迴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環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乾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歷法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
年: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干後,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循環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干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然後依次與天干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干支的周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
補充典故:
相傳黃帝時代,因有蚩尤神擾亂,黃帝憂民之若,遂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黃帝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將十干圓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為天,支為地,然後乃能治之。後有大撓氏將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並以黃來開國日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此為天乾地支之由來。

⑷ 十二地支是什麼他們的由來和與他們相對的又是什麼麻煩高手解答

十二地支。《爾雅·釋天》中講,「歲陰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月。同樣十二地支的順序也蘊含著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子」就是「孽」,表示萬物繁茂的意思;「丑」就是「紐」,是用繩子捆住的意思;「寅」就是「演」,指萬物開始生長的意思;「卯」就是「茂」,指萬物茂盛的意思;「辰」就是「震」,指萬物震動生長的意思;「巳」就是「已」,指萬物已成的意思;「午」就是「仵」,指萬物已過極盛之時,又是陰陽相交的時候;「未」就是「味」,是萬物已成有滋味;「申」就是「身」,是萬物初具形體的意思;「酉」就是「鮑」,指萬物十分成熟的意思;「戌」就是「滅」,指萬物消滅歸土;「亥」就是「核」,指萬物成種子的意思。

十二地支的五行屬性:亥子屬水,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辰戌丑未屬土

十二地支配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十二地支二合局: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

十二地支三合局:申子辰合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寅午戌合化火局,巳酉丑合化金局

十二地支三會局:寅卯辰會木局,巳午未會火局,申酉戌會金局,亥子丑會水局

十二地支相沖:子午相沖,丑未相沖,寅申相沖,卯酉相沖,辰戌相沖,巳亥相沖

十二地支相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十二地支相刑:子卯相刑為無禮之刑,寅巳申為恃勢之刑,丑未戌為無恩之刑,辰午酉亥為自刑

十二地支暗藏:子宮癸,丑宮己癸辛,寅宮甲丙戊,卯宮乙,辰宮戊乙癸,巳宮丙戊庚,午宮丁己,未宮己丁乙,申宮庚壬戊,酉宮辛,戌宮戊辛丁,亥宮壬甲

天乾地支配五行方位:甲乙寅卯東方木,丙丁巳午南方火,戊己中央土,辰戌丑未四庫土,庚辛申酉西方金,壬癸亥子北方水

⑸ 十天乾和十二地支用來表示什麼

在中國古代,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作“十天干”,據史料記載天干來源於中國古代中原地區的一種非漢藏語的數詞系統,當初所使用民族可能融入了漢族,也可能離開了漢族,但是他們所使用的文字在中原留存了下來。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稱作十二地支,地支是中古古代天文學的核心內容,天文即對星象的觀察所總結規律。天干與地支按照一個固定的順序排列組合就組成了干支紀法。

天干中的:乙、丁、己、辛、癸為, 甲、丙、戊、庚、壬為地支中:丑、卯、巳、未、酉、亥為,子、寅、辰、午、申、戊為。十天干與十二地支以陽配陽,陰配陰的組合相搭配,天干從甲開始,地支從子開始,每年按照順序各取一個字,組成一個干支,這就是干支紀年法。用上述方法繼續類推就可以天干用六輪,地支用五輪,正好配一周為六十年,這就是所說的一個甲子,也叫六十花甲。

干支紀年法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它與國代的天文,歷法,祭祀,數學,哲學,文學等都有密切的關系,它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塊瑰寶,它代表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同時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成分,應該被每個中國人所熟知,也都應該得到我們的傳承。

⑹ 十天干,十二地支分別是什麼

在中國傳統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大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天干中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丑卯巳未酉亥為陰,十個天乾和十二個地支相配是陽配陽,陰配陰,如甲為陽,子為陽,可配成甲子,乙為陰,丑為陰,可以配成乙丑,甲為陽,丑為陰,不能相配,以此類推,天干用六輪,地支用五輪,正好配一周為60年,這叫一個甲子,也叫六十花甲。

⑺ 與十二生肖所對應的十二地支是什麼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已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十二生肖是指: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十二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十二地支對應股票板塊擴展閱讀:

在夏代就有了十天乾的記日法,而商代,也出現了十二地支紀日,商代還沒有發現十二獸紀年法的使用,這說明十二獸記年法形成於商代之後,同時也說明十二地支早於十二獸,十二獸的起源與十二地支有著密切的關系。

十二地支起源極早。從眼下的資料看來,對十二生肖最早的記載是春秋戰國時期,因此十二地支應早於十二生肖或十二獸。大概由於干支紀年法不易記,可能主要用於朝廷和知識階層,而十二獸紀年法形象易記,所以民間後來就主要採用十二獸紀年法。

⑻ 十二地支對應的生肖是什麼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已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十二生肖是指: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十二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來源

遠古的天皇時代,已有干支歷法及歲時的雛形。「干支」古名「歲」(攝提)。明代著名史學家萬民英根據我國古代文獻文記載確定天皇氏時代已發明干支歷,在其著作《三命通會》中有詳細記載。天乾地支的這一發明影響深遠,後世用於歷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時編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資治通鑒》就以這套干支術語紀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十二地支

⑼ 十二地支對應什麼方向

子:五行屬陽水,位居北方。
丑:五行屬陰土,位居東北方。
寅:五行屬陽木,位居東北方。
卯:五行屬陰木,位居東方。
辰:五行屬陽土,位居東南方。
巳:五行屬陰火,位居東南方。
午:五行屬陽火,位居南方。
未:五行屬陰土,位居西南。
申:五行屬陽金,位居西南方。
酉:五行屬陰金,位居西方。
戌:五行屬陽土,位居西北方。
亥:五行屬陰水,位居西北方。

⑽ 十二生肖對應的方位是什麼

1、東【卯兔】;西【酉雞】;南【午馬】;北【子鼠】。組成「子午卯酉」、「四敗」。有逢和而喜沖。

2、東北偏東【寅虎】;西南偏西【申猴】;東南偏南【巳蛇】;西北偏北【亥豬】。寅申巳亥組成「四生」:火生於寅;水生於申;金生於巳;木生於亥。四生忌「沖」。

3、東南偏東【辰龍】;西北偏西【戌狗】;東北偏北【丑牛】;西南偏南【未羊】。辰戌丑未組成「四庫」也。宜沖開。

這就是十二生肖的方位,與組合、喜忌。

一般確定家人適合在什麼位置居住採用後天八卦圖來確定,可以結合自己的屬相,確定自己適合居住在什麼位置;這里有個原則一般來說是這樣的:

1、屬相子鼠適合居住在房屋的東北、西北、西方;忌住東方、南方;

2、屬相丑牛適合居住在房屋的東北、北方、東南、西方;忌住西南、西北;

3、屬相寅虎適合居住在房屋的西北、東北、東方;忌住東南、西南;

4、屬相卯兔適合居住在房屋的東方、東南、西南;忌住西北、西方;

5、屬相辰龍適合居住在房屋的東方、西南、北方;忌住西北;

6、屬相巳蛇適合居住在房屋的南方、西方、西南、東南;忌住東北、西北;

7、屬相午馬適合居住在房屋的西北、東方、東南;忌住北方、西南;

8、屬相未羊適合居住在房屋的南方、西南、西北;忌住北方、東北、東方;

9、屬相申猴適合居住在房屋的西南、西方、東南;忌住東北、西北、北方;

10、屬相酉雞適合居住在房屋的東方、西南、西北、東北;忌住西方、北方;

11、屬相戌狗適居住在房屋的南方、西北、北方、東方;忌住東南、西方;

12、屬相亥豬適居住在房屋的東北、西邊、西南、北方;忌住西北、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