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徐州重工是不是已經被美國'"凱雷財團"收購
2005年10月26日,新華社從徐州發了一條專電,「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25日在此間宣布,徐工集團當日與美國凱雷投資集團簽署協議,出售其全資子公司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85%的股權。
該交易總價值約3.75億美元,交易完成後,徐工集團將保留徐工機械15%的股權。該交易已獲得徐州市政府的批准,待江蘇省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後,將按照有關程序向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報批」
徐工機械董事長王民說,引入凱雷投資將使徐工集團獲得高新技術、發展資金和新的項目,加快徐工機械做強做大、走向國際化的步伐。
從當時徐工董事長的表態,我們可以看出當時中國製造業的一些心態,認為企業出售可以「獲得高新技術」,獲得「發展資金」,獲得「新的項目」,「做強做大,走向國際化」。
可見新技術和資金,對當時徐工的吸引力。
徐工機械被收購事件自此謝幕,中國保住了徐工機械的所有權。
實際上,徐工機械的母公司徐工集團,2017年預計實現銷售收入接近1000億元人民幣。
2017 年 9 月,「第四屆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大會」發布的「 2017 年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 50強排行榜」,中國企業徐工集團位列第 7 位,連續數年成為唯一進入前 10 位的中國企業。
② 問:股票名前帶s如s深發展是什麼意思多謝!
現在大多數都已經股改,還沒有股該的股票加S
「10月是個坎。」「十一」長假之後,投資尚未股改公司股票尤其要小心踩雷。短期內能夠完成股改重組固然是重大利好,不少股評也在追捧這類概念,但股改剩菜之所以成為「剩菜」,就是因為個中變數和沒譜的事太多。
今日起,G股將功成「名」退,未實施股改公司的簡稱前將加上「S」標記。這標志著官方認定的股改時代已經終結,剩餘留在「S」股時代的公司將面臨尷尬。
滬深兩交易所均已做出明確表態,「S」標記的股票如到年底還未股改,將對其交易制度做出調整。
「S」族交易制度會有什麼限制?市場分析人士預測,交易所很可能像對待ST股那樣,將「S」股的漲跌幅限制在5%。市場亦早有傳言,有關官員表示,未股改公司將打入三板市場。更有人指出,拒不股改公司將會受到再融資方面的限制,甚至被暫時停牌、停止交易。
德鼎投資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節前,1062家上市公司已經完成股改,已經進入股改程序但還未實施股改的有119家,還未進行股改的公司有162家,占整個上市公司總數的12%。留到最後的,幾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股東「爛賬」最普遍
-屯河——德隆後遺症;
-東北高速(資訊 行情 論壇)——資金及刑事要案,控制權爭奪未決;
-三聯商社(資訊 行情 論壇)——大股東占款,股東內訌;
-酒鬼酒(資訊 行情 論壇)——大股東占款,地方政府惜嫁;
-華源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大股東占款,重組太折騰;
-*ST科龍——被顧雛軍「掏空」之後……
餘下的未股改公司絕大多數存在虧損嚴重、股權凍結、大股東占款等問題。連年虧損、資產質量差、大股東無力支付對價來滿足流通股東的要求,是這類公司股改難以跨越的門檻。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未股改公司佔用資金清欠工作形勢嚴峻。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30日,滬深兩市還有147家公司存在資金佔用問題,佔用余額高達315億元。這些存在資金佔用問題的公司中,未股改公司佔了絕大多數。股東問題濃縮了公司治理在過去一個時代的縮影。
德隆系三駕馬車難以股改
*ST屯河(資訊 行情 論壇)已經徹底完成重組頗有一段時日,但是投資者們期待的股改消息卻遲遲不肯露面,究其原因,還是大股東惹的禍。
*ST屯河的相關人士稱:「股改是由大股東牽頭提案,而*ST屯河目前名冊上的大股東仍為德隆系,而德隆系持有的*ST屯河的股票已經質押給債權銀行,中糧集團不能完成過戶,目前德隆系的善後事宜由華融資產管理公司負責,所以目前沒有一個能夠提出股改議案的大股東,自然沒辦法股改。」
該人士還表示,目前股權過戶仍沒有時間表,從而股改也沒有時間表,在*ST屯河股改的問題上,如果沒有管理層的出面協調,恐怕年內難以實施了。
湘火炬(資訊 行情 論壇)、*ST合金的情況與*ST屯河的情況完全一樣,他們合稱德隆系的三駕馬車,在德隆系的地位舉足輕重,如今同樣因為大股東的缺失不能啟動股改,這一切一切恐怕都要等到華融資產管理公司與有關銀行達成一致協議後才可以進行股改了。
大股東欠款拖延股改
東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於2006年9月1日披露「力爭在2006年9月底前進入股權分置改革程序」,但因非流通股股東之間就非股改事項未達成一致意見,所以仍未能在9月底前進入股改程序。公司力爭最早在2006年10月底前、最遲在2006年12月底前進入股改程序。
上市公司受大股東控制,其公告也就頗有意思,把不能股改的責任推給了非流通股股東之間的分歧,但是分歧的原因卻沒在公告中提到。相關報道顯示,其真正不能進入股改的原因是大股東巨額占款問題得不到圓滿解決。
類似的公司還有酒鬼酒、美菱電器(資訊 行情 論壇)和三聯商社。財富證券的分析師王磊表示,相比德隆系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的股改問題相對容易解決,而且管理層也明確提出要求這些公司解決問題,盡快股改,所以王磊認為,東北高速等公司在年內進入股改程序尚有可能。
華源股份:先重組再股改
華源股份(600094)因資金鏈緊張逐步陷於整體危機,截至2005年12月31日,控股股東及其附屬企業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的余額為3.58億元。為改變現狀,該公司在2005年年度報告中披露了清欠方案及其實施時間表,公司方面表示,將繼續嚴格執行清欠方案實施時間表,全額收回被占資金。
另據媒體報道,華源集團內部人士稱華源整體重組方案終於塵埃落定,由華潤集團(下稱「華潤」)出資50億元,鼎暉基金出資20億元注資華源的整體方案已經獲得國資委批復,而由華潤主導的華源集團重組也已進入實質性運作。
但是種種利好消息始終喚不出華源股份明確的股改時間表。截止到目前,該公司尚未有任何關於股改事宜的公告。財富證券分析師王磊認為,重組是該公司股改的先決條件,只有控股股東盡快完成重組,華源股份才有可能在證監會規定的年底之前完成股改。
*ST科龍:地道股改困難戶
績差公司是股改困難戶的「主力軍」,而像*ST科龍這樣集內憂外患於一身的上市公司更是股改的老大難。
翻看*ST科龍最近一年的公告,一系列不利公告不斷映入眼簾。而曾經叱吒風雲、呼風喚雨、在2001年斥資5.6億元收購了時為中國冰箱產業四巨頭之一的廣東科龍電器(資訊 行情 論壇)20.6%股權的並購行家顧雛軍,此時也「在獄詠蟬」、分身乏術。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名公司高管能夠說明*ST科龍進入股改程序的具體時間,只有一部分抱樂觀態度的分析師認為該公司股改不會晚於今年年底,但究竟後市如何,現在還無法預測。
外資持股:「沒譜」的博弈
外資股東是把「雙刃劍」,既能造成二級市場的重大利好,比如G股融資第一單——豪西盟增持G華新(資訊 行情 論壇)至控股;也能造成巨大的利空懸念。一般而言,相比內資股東,在對價支付上外資股東會更強硬,在並購審批中外資股東會更「沒譜」。
深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零對價之困
從沒有一個公司像深圳發展銀行有限公司(000001,以下簡稱「深發展」)這樣「牛氣」,雖然經過修改,深發展的股改方案仍然近似零對價:股改完成後的12個月的最後60個交易日內,如果平均股價不在7.25元-8. 75元之間,深發展以定向分紅的方式派發現金,但每10股不超過0.48元。
不出所料,在深發展7月17日的股東大會上,深發展股改方案的投票流通股東中同意的38.92%;反對的37.28%;棄權的23.79%。哪怕是事先做好溝通工作的機構投資者——深發展前五大流通股東中也有三位棄權。同時,深發展的流通股東選擇「用腳投票」,使深發展的股價從股改方案前的8.99元/股下跌到7元左右,縱然今年中期業績大漲176%,也沒能使深發展的股價爬上8元。
深發展的股改陷入僵局,但這只是一連串僵局中的一個。深發展的第一大股東Newbridge Asia AIV Ⅲ,L.P.(以下簡稱「新橋控股」)是外資股東,2004年溢價受讓原始股的代價進入深發展,共持有深發展17.89%的外資法人股票,而深發展的非流通股在總股本中所佔比例不超過28%,如果支付對價,新橋需要承擔其中的絕大部分。今年年底是新橋控股持有深發展股票的禁售期屆滿之日,新橋控股尋找其他投資者接班。在這個緊要關頭,且不說新橋控股是不是願意拿出大代價來給深發展通過股改,且根據股改方案最後的支付對價者很有可能是新來接替新橋控股的股東,新接棒的股東是否願意支付也很難說。無法解決好股改,引入新的投資者遙遙無期。
這也使深發展現在慘不忍睹的資本充足率很難得到改善。仔細看深發展2006年的中報,它的財務指標中有兩項是不達標的:首先是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率12.64%,比規定的不超過10%高出一些,但和往年相比在不斷下降中。然後就是資本充足率,從2004年至今沒有超過4%的,2005年年末至今也在不斷下降,截至2006年6月30日,深發展的資本充足率為3.58%,離安全線8%非常遙遠。有報道稱,深發展將引入GE入股,同時發行次級債來解決資本充足率問題,但股改不完成,這一切都是妄想。
徐工科技(資訊 行情 論壇):爭議性外資並購
鬧得沸沸揚揚的凱雷徐工並購案被一再擱淺,是外資問題阻擾股改步伐的典型。去年10月,凱雷集團欲以3.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徐工機械85%股份。然而,外資並購威脅國家經濟安全的大討論逐日升溫,在國內一片反對聲中,徐工並購案至今仍在等待商務部的批准。
據媒體報道,凱雷集團正在考慮降低持股比例至50%,以爭取獲得中國政府對其收購徐工機械的批准。10月25日,將是徐工並購案協議到期之日,在此之前,凱雷集團的提議能否通過呢?如果順利通過,徐工科技將立即進行股改,通不過則繼續推遲。
東風科技(資訊 行情 論壇):日方股東猶豫
截至目前,東風科技既沒發布股改動議,也沒任何提示性公告。有媒體消息稱,東風科技股改的最大阻力來自於合資股東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的分歧。
該股東持股占東風科技總股本的37.5%,與東風汽車(資訊 行情 論壇)工業投資有限公司平分佔總股本75%的全部非流通股,對價支付必須同日方股東協商後才能確定。而日方股東目前對支付對價仍持猶豫態度,使得東風科技無法進行股改。
樂凱膠片(資訊 行情 論壇):柯達持股虧損
2003年,柯達以每股8.3元的價格取得樂凱膠片13%的股份,溢價192.25%,柯達成為樂凱膠片的第二大股東,所持股份僅次於樂凱集團。雙方還約定柯達於2006年4月前擇機再持有樂凱膠片7%的股權。
然而,由於膠片行業的沒落,樂凱膠片的股價已經跌落4元左右,柯達也不願意繼續增持。據樂凱膠片8月18日公布的半年報顯示,柯達至今仍然只持有樂凱13%的股份。且根據現在樂凱膠片的股票價格,柯達已經虧損了一半,再要其支付對價恐怕極不情願。
私有化與股改兩難
中石化子公司前後天壤
自8月18日中石化宣布進入股改程序後,中石化旗下仍在上市的5個子公司又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先股改還是先私有化的爭論又一次甚囂塵上。
本來,最好的局面是,股價在適當的價位時,不進行股改而直接私有化,這能節省股改支付對價的成本。但是由於有了私有化預期,這5家公司的股價自2月份中石化宣布對4家子公司進行私有化後有了相當程度的上漲。
③ 冒用凱雷投資集團的股票私募的騙子抓到沒有涉案金額多少
N個億,捉個小魚,大的一般是不會上勾的,
④ 凱雷投資集團怎麼樣 怎麼去投資 凱雷投資集團CAP股權怎麼樣
樓上所言絕對是污衊。凱雷投資有限公司絕對是很正規的黃金理財公司,更不存在詐騙以及公安機關調查的事情,這些都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⑤ 股票名前的「s」是什麼意思
現在大多數都已經股改,還沒有股該的股票加S
「10月是個坎。」「十一」長假之後,投資尚未股改公司股票尤其要小心踩雷。短期內能夠完成股改重組固然是重大利好,不少股評也在追捧這類概念,但股改剩菜之所以成為「剩菜」,就是因為個中變數和沒譜的事太多。
今日起,G股將功成「名」退,未實施股改公司的簡稱前將加上「S」標記。這標志著官方認定的股改時代已經終結,剩餘留在「S」股時代的公司將面臨尷尬。
滬深兩交易所均已做出明確表態,「S」標記的股票如到年底還未股改,將對其交易制度做出調整。
「S」族交易制度會有什麼限制?市場分析人士預測,交易所很可能像對待ST股那樣,將「S」股的漲跌幅限制在5%。市場亦早有傳言,有關官員表示,未股改公司將打入三板市場。更有人指出,拒不股改公司將會受到再融資方面的限制,甚至被暫時停牌、停止交易。
德鼎投資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節前,1062家上市公司已經完成股改,已經進入股改程序但還未實施股改的有119家,還未進行股改的公司有162家,占整個上市公司總數的12%。留到最後的,幾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股東「爛賬」最普遍
-屯河——德隆後遺症;
-東北高速(資訊 行情 論壇)——資金及刑事要案,控制權爭奪未決;
-三聯商社(資訊 行情 論壇)——大股東占款,股東內訌;
-酒鬼酒(資訊 行情 論壇)——大股東占款,地方政府惜嫁;
-華源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大股東占款,重組太折騰;
-*ST科龍——被顧雛軍「掏空」之後……
餘下的未股改公司絕大多數存在虧損嚴重、股權凍結、大股東占款等問題。連年虧損、資產質量差、大股東無力支付對價來滿足流通股東的要求,是這類公司股改難以跨越的門檻。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未股改公司佔用資金清欠工作形勢嚴峻。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30日,滬深兩市還有147家公司存在資金佔用問題,佔用余額高達315億元。這些存在資金佔用問題的公司中,未股改公司佔了絕大多數。股東問題濃縮了公司治理在過去一個時代的縮影。
德隆系三駕馬車難以股改
*ST屯河(資訊 行情 論壇)已經徹底完成重組頗有一段時日,但是投資者們期待的股改消息卻遲遲不肯露面,究其原因,還是大股東惹的禍。
*ST屯河的相關人士稱:「股改是由大股東牽頭提案,而*ST屯河目前名冊上的大股東仍為德隆系,而德隆系持有的*ST屯河的股票已經質押給債權銀行,中糧集團不能完成過戶,目前德隆系的善後事宜由華融資產管理公司負責,所以目前沒有一個能夠提出股改議案的大股東,自然沒辦法股改。」
該人士還表示,目前股權過戶仍沒有時間表,從而股改也沒有時間表,在*ST屯河股改的問題上,如果沒有管理層的出面協調,恐怕年內難以實施了。
湘火炬(資訊 行情 論壇)、*ST合金的情況與*ST屯河的情況完全一樣,他們合稱德隆系的三駕馬車,在德隆系的地位舉足輕重,如今同樣因為大股東的缺失不能啟動股改,這一切一切恐怕都要等到華融資產管理公司與有關銀行達成一致協議後才可以進行股改了。
大股東欠款拖延股改
東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於2006年9月1日披露「力爭在2006年9月底前進入股權分置改革程序」,但因非流通股股東之間就非股改事項未達成一致意見,所以仍未能在9月底前進入股改程序。公司力爭最早在2006年10月底前、最遲在2006年12月底前進入股改程序。
上市公司受大股東控制,其公告也就頗有意思,把不能股改的責任推給了非流通股股東之間的分歧,但是分歧的原因卻沒在公告中提到。相關報道顯示,其真正不能進入股改的原因是大股東巨額占款問題得不到圓滿解決。
類似的公司還有酒鬼酒、美菱電器(資訊 行情 論壇)和三聯商社。財富證券的分析師王磊表示,相比德隆系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的股改問題相對容易解決,而且管理層也明確提出要求這些公司解決問題,盡快股改,所以王磊認為,東北高速等公司在年內進入股改程序尚有可能。
華源股份:先重組再股改
華源股份(600094)因資金鏈緊張逐步陷於整體危機,截至2005年12月31日,控股股東及其附屬企業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的余額為3.58億元。為改變現狀,該公司在2005年年度報告中披露了清欠方案及其實施時間表,公司方面表示,將繼續嚴格執行清欠方案實施時間表,全額收回被占資金。
另據媒體報道,華源集團內部人士稱華源整體重組方案終於塵埃落定,由華潤集團(下稱「華潤」)出資50億元,鼎暉基金出資20億元注資華源的整體方案已經獲得國資委批復,而由華潤主導的華源集團重組也已進入實質性運作。
但是種種利好消息始終喚不出華源股份明確的股改時間表。截止到目前,該公司尚未有任何關於股改事宜的公告。財富證券分析師王磊認為,重組是該公司股改的先決條件,只有控股股東盡快完成重組,華源股份才有可能在證監會規定的年底之前完成股改。
*ST科龍:地道股改困難戶
績差公司是股改困難戶的「主力軍」,而像*ST科龍這樣集內憂外患於一身的上市公司更是股改的老大難。
翻看*ST科龍最近一年的公告,一系列不利公告不斷映入眼簾。而曾經叱吒風雲、呼風喚雨、在2001年斥資5.6億元收購了時為中國冰箱產業四巨頭之一的廣東科龍電器(資訊 行情 論壇)20.6%股權的並購行家顧雛軍,此時也「在獄詠蟬」、分身乏術。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名公司高管能夠說明*ST科龍進入股改程序的具體時間,只有一部分抱樂觀態度的分析師認為該公司股改不會晚於今年年底,但究竟後市如何,現在還無法預測。
外資持股:「沒譜」的博弈
外資股東是把「雙刃劍」,既能造成二級市場的重大利好,比如G股融資第一單——豪西盟增持G華新(資訊 行情 論壇)至控股;也能造成巨大的利空懸念。一般而言,相比內資股東,在對價支付上外資股東會更強硬,在並購審批中外資股東會更「沒譜」。
深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零對價之困
從沒有一個公司像深圳發展銀行有限公司(000001,以下簡稱「深發展」)這樣「牛氣」,雖然經過修改,深發展的股改方案仍然近似零對價:股改完成後的12個月的最後60個交易日內,如果平均股價不在7.25元-8. 75元之間,深發展以定向分紅的方式派發現金,但每10股不超過0.48元。
不出所料,在深發展7月17日的股東大會上,深發展股改方案的投票流通股東中同意的38.92%;反對的37.28%;棄權的23.79%。哪怕是事先做好溝通工作的機構投資者——深發展前五大流通股東中也有三位棄權。同時,深發展的流通股東選擇「用腳投票」,使深發展的股價從股改方案前的8.99元/股下跌到7元左右,縱然今年中期業績大漲176%,也沒能使深發展的股價爬上8元。
深發展的股改陷入僵局,但這只是一連串僵局中的一個。深發展的第一大股東Newbridge Asia AIV Ⅲ,L.P.(以下簡稱「新橋控股」)是外資股東,2004年溢價受讓原始股的代價進入深發展,共持有深發展17.89%的外資法人股票,而深發展的非流通股在總股本中所佔比例不超過28%,如果支付對價,新橋需要承擔其中的絕大部分。今年年底是新橋控股持有深發展股票的禁售期屆滿之日,新橋控股尋找其他投資者接班。在這個緊要關頭,且不說新橋控股是不是願意拿出大代價來給深發展通過股改,且根據股改方案最後的支付對價者很有可能是新來接替新橋控股的股東,新接棒的股東是否願意支付也很難說。無法解決好股改,引入新的投資者遙遙無期。
這也使深發展現在慘不忍睹的資本充足率很難得到改善。仔細看深發展2006年的中報,它的財務指標中有兩項是不達標的:首先是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率12.64%,比規定的不超過10%高出一些,但和往年相比在不斷下降中。然後就是資本充足率,從2004年至今沒有超過4%的,2005年年末至今也在不斷下降,截至2006年6月30日,深發展的資本充足率為3.58%,離安全線8%非常遙遠。有報道稱,深發展將引入GE入股,同時發行次級債來解決資本充足率問題,但股改不完成,這一切都是妄想。
徐工科技(資訊 行情 論壇):爭議性外資並購
鬧得沸沸揚揚的凱雷徐工並購案被一再擱淺,是外資問題阻擾股改步伐的典型。去年10月,凱雷集團欲以3.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徐工機械85%股份。然而,外資並購威脅國家經濟安全的大討論逐日升溫,在國內一片反對聲中,徐工並購案至今仍在等待商務部的批准。
據媒體報道,凱雷集團正在考慮降低持股比例至50%,以爭取獲得中國政府對其收購徐工機械的批准。10月25日,將是徐工並購案協議到期之日,在此之前,凱雷集團的提議能否通過呢?如果順利通過,徐工科技將立即進行股改,通不過則繼續推遲。
東風科技(資訊 行情 論壇):日方股東猶豫
截至目前,東風科技既沒發布股改動議,也沒任何提示性公告。有媒體消息稱,東風科技股改的最大阻力來自於合資股東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的分歧。
該股東持股占東風科技總股本的37.5%,與東風汽車(資訊 行情 論壇)工業投資有限公司平分佔總股本75%的全部非流通股,對價支付必須同日方股東協商後才能確定。而日方股東目前對支付對價仍持猶豫態度,使得東風科技無法進行股改。
樂凱膠片(資訊 行情 論壇):柯達持股虧損
2003年,柯達以每股8.3元的價格取得樂凱膠片13%的股份,溢價192.25%,柯達成為樂凱膠片的第二大股東,所持股份僅次於樂凱集團。雙方還約定柯達於2006年4月前擇機再持有樂凱膠片7%的股權。
然而,由於膠片行業的沒落,樂凱膠片的股價已經跌落4元左右,柯達也不願意繼續增持。據樂凱膠片8月18日公布的半年報顯示,柯達至今仍然只持有樂凱13%的股份。且根據現在樂凱膠片的股票價格,柯達已經虧損了一半,再要其支付對價恐怕極不情願。
私有化與股改兩難
中石化子公司前後天壤
自8月18日中石化宣布進入股改程序後,中石化旗下仍在上市的5個子公司又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先股改還是先私有化的爭論又一次甚囂塵上。
本來,最好的局面是,股價在適當的價位時,不進行股改而直接私有化,這能節省股改支付對價的成本。但是由於有了私有化預期,這5家公司的股價自2月份中石化宣布對4家子公司進行私有化後有了相當程度的上漲。
⑥ 凱雷投資集團的發展現狀
至2010年9月30日止,凱雷集團總共擁有近80隻不同類型的基金,管理著超過977億美元的資產。自1987年創立以來,已經投資647億美元,主要在亞洲、歐洲和北美用於公司並購、房產以及創業投資等。據悉,自1987年成立以來,凱雷集團已在全球647億美元的策略性投資中獲得了巨額利潤,給投資者的年均回報率高達35%。
美國凱雷投資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資本公司之一,截至2012年6月30日,凱雷管理資本規模約達1560億美元,通過旗下99支基金及63支母基金從事於企業私募股權、實物資產、全球戰略型金融資產及母基金解決方案投資領域的業務。凱雷備受人們關注的「資本」有兩點:一是每年高達34%的平均投資回報率;二是其不凡的「家族背景」,在凱雷集團的投資人中,包括上一任美國總統小布希及前總統老布希、前國務卿、前美國國防部長、前白宮預算主任……這份長長的要員名單中還包括前英國首相梅傑、前澳大利亞總理霍克、前菲律賓總統拉莫斯以及像郭士納這樣的名流。
凱雷亞洲基金
凱雷亞洲基金(Carlyle Asia Partners,CAP)是亞洲地區(除日本外)規模最大、最活躍的股權投資團隊之一,旗下專業投資人員分布於香港、上海、孟買、首爾、悉尼和新加坡等六個辦事處。憑借雄厚的本土資源,凱雷亞洲基金在大中華地區、印度、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和東南亞進行股權投資。
凱雷亞洲基金遵循凱雷投資集團奉行的為所投資的企業創造價值的理念,致力在維護本地公司品牌延續性和管理獨立性的基礎上,和亞洲企業建立長期夥伴關系,並幫助這些公司實現增長、提高價值。
作為亞洲規模最大、本地化程度最高的股權投資團隊之一,凱雷亞洲基金擁有40多位資深專業投資人員和行業專家團隊,在管理、財務、經營和行業方面積累了超過數百年的專業經驗。這些專業人員通過跨地區合作,共同分享深入的行業知識和見解,為凱雷集團所投資公司的發展提供支持。
團隊多次被評選為最佳收購/股權機構(《財資》雜志2009年度、《亞洲金融》2006年度、《財資》雜志2006年度和《國際私人股權》2005年度),是股權基金中最出色的團隊之一。
自1998年以來,凱雷亞洲基金已投資20多家公司,投資金額約40億美元,投資范圍覆蓋很多國家和地區,涉及行業包括金融服務、消費品、零售、工業製造、電信和傳媒等。
凱雷亞洲基金團隊管理三支基金:凱雷亞洲1號基金(7.5億美元,成立於1999年)、2號基金(18億美元,成立於2006年)和3號基金(25.5億美元,2010年募集完成)。
凱雷日本基金
凱雷日本基金成立於2000年,是一支專注於日本市場並常駐於東京的投資團隊,其總部位於東京。該團隊主要進行管理層主導並購及對有規模企業及家族進行大額股權投資, 通過剝離非核心業務﹑擴張注資﹑行業整合﹑企業轉型和重組﹑家族產業繼承等尋求契機加速其業績增長。凱雷日本基金擁有經驗豐富的日本投資專家,對日本的文化習慣有深刻的認識和了解。該團隊通過採取支持管理層的方式,本著中、長期的投資視野,與旗下投資公司的管理層進行緊密合作,致力於提高營運和財務效益及管理能力,從而提升旗下投資公司價值。
凱雷在日本擁有兩支基金,包括凱雷日本I號基金(500億日圓於2001年成立)和凱雷日本II號基金(2,156億日圓於2006年成立)。該團隊在日本取得了理想的成績,贏得了當地及國外投資者的一致信賴。其第二支基金凱雷日本II號基金中有一半的投資來自於日本的機構和投資者。
該團隊在多個行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包括汽車、化工、消費及零售、金融服務、保健、工業、電訊和傳媒等行業。
凱雷亞洲增長基金
自2000年成立以來,凱雷亞洲增長基金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增長資本平台。該基金致力於在中國、印度及韓國等亞洲最大的經濟體中發掘當地傑出的企業家、管理團隊和各行業的新興領導者,並進行投資。其投資對象不限於某一行業,而是根據各國的具體情況而定。旗下專業投資人員均來自各國本土,分布於北京、上海、香港、孟買及首爾等辦事處。凱雷亞洲增長基金管理超過三十多個投資項目,涉及消費及零售、能源及電力、教育、金融服務、醫療保健、工業、房地產、科技及商業服務以及電信及傳媒等十多個行業,其中主要投資項目包括分眾傳媒、泰和誠醫療服務、中國森林控股、宏華石油設備及特步。
該團隊管理4支基金:凱雷亞洲創投基金I(基金規模為1.59億美元,成立於2000年)、凱雷亞洲創投基金II(基金規模為1.64億美元,成立於2002年)、凱雷亞洲增長基金 III(基金規模為6.8億美元,成立於2006年6月)及凱雷亞洲增長基金 IV(基金規模為10.4億美元,成立於2009年6月)。
凱雷亞洲房地產基金
凱雷亞洲房地產基金成立於2002年,致力於在亞洲各國,特別是中國和日本兩個重點市場尋找和投資於有增值潛力的項目,包括經營型物業並購、資產重新定位、開發項目以及房地產公司股權投資。凱雷亞洲房地產基金採取圍繞重點市場進行投資的策略,其團隊分布於北京、香港、上海和東京,每個團隊都由熟悉本地及全球房地產和資本市場的當地人士組成,專注其所在市場的投資。該基金以對每個市場的基本面的深入分析為基礎,在寫字樓、住宅、工業、商業零售、酒店及養老型住宅等領域發掘投資機會。凱雷亞洲房地產基金採取積極主動的方式尋找投資機會,對項目進行嚴格評估和篩選,並與合作方或賣方進行獨家磋商,從而加快了交易過程,同時確保各種復雜的交易能夠順利完成。
凱雷亞洲房地產基金的團隊與每一個重點市場的合作夥伴緊密配合,積極參與資產管理以創造更多的價值。該團隊針對每一項投資制定一套完整的商業計劃和經營策略從而達到對資產的收益和價值作最大限度的提升。該團隊擁有一項其他競爭對手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與凱雷投資集團旗下眾多基金,尤其是在亞洲運營的其他幾支基金之間的密切合作。這種合作能夠充分發揮凱雷龐大的全球資源平台所能提供的的協同效益。
該團隊管理兩支基金,包括於2005年啟動,規模為4.1億美元的凱雷亞洲房地產基金I以及2008年啟動的凱雷亞洲房地產基金II。
⑦ 中國太保凱雷集團入股
太平洋保險是世界保險200強第45位,國內三大保險公司之一。
中國第一家全國性國有股份制保險公司,中國企業500強,首任董事長:戴相龍
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
最早(1992年)成立資金運用中心,中國資本市場最早一批參與者,積累了豐富的投資經驗
2006年,成為首批獲准成立獨立資產管理公司的保險公司
是資本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擁有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自營席位
是銀行間市場最重要的機構投資者
財政部國債重要的機構持有人
可以直接認購金融證券和AAA級企業證券
主要投資渠道:
股票基金
國債金融債券AAA級企業債券
銀行存款(包括大額協議定期存款)
股權投資
基礎設施投資
境外投資
年報顯示,中國太保持有工商銀行股權,市值超過51億元,持有海通證券股權,市值超過43.9億元。
另外還有中國平安、深發展A和交通銀行等金融類股權。
公司廣泛投資的不同領域的各類公司的股票,獲得良好的收益。
以33.8元配售中國平安,收盤價為61.45元投資收益率82%
以3.76元配售廣深鐵路,收盤價為6.25元投資收益率66%
以3.12元配售工商銀行,收盤價為6.30元投資收益率102%
以4.95元配售大秦鐵路,收盤價為17.10元投資收益率245%
太平洋保險投資於政府支持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獲得長期穩定的回報,且具有一定的壟斷性。
◆世博投資——發起並認購30億元世博投資計劃,用於上海世博會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鐵道部投資——認購10億元鐵道部開放式債權投資計劃,用於購買京滬高鐵等線路的機車車輛;
◆華能能源投資——認購5億元華能能源投資計劃,用於建設華能伊敏煤電聯營一體化工程;
◆上海地鐵投資——認購2億元申通債權投資計劃,用於上海地鐵交通建設。
三、2007年太平洋保險公司投資收益增長197%,凈利潤增長583%,中國人壽投資收益增長79%,凈利潤增長95%。08年一季度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投資收益比去年同期增長76%,凈利潤增長33%,
一季度每股收益0.23元,中國人壽一季度每股收益0.12元。國內基金一季度總體虧損6400億元。
四、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與美國凱雷集團及保德信金融集團實現戰略合作後,
無論是客戶服務還是投資收益在國內同行業中遙遙領先
2005年,太平洋壽險分配給廣大客戶的紅利為3.82億元;2006年,分配紅利11.05億元;增長189%
合資上市之後公司投資贏利豐厚,為回饋廣大分紅險老客戶,特別推出「不擔風險,分享收益」的回饋
活動2007年度至2008年6月30日前的分紅險存款客戶,太平洋保險公司在正常分配紅利的基礎上額
外贈送總額達16.66億元的特別紅利,本次派發特別紅利,將紅利的結算收益率提升到7.2%!
美國凱雷投資集團:「全球最具吸引力的賺錢機器」
現任董事長郭士納美國IBM前董事長兼CEO,凱雷合夥人--喬治•索羅斯
凱雷投資集團管理資產達8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成立20年來的年回報率一直保持在
35%以上。投資方法以謹慎、成熟而紀律嚴明著稱,凱雷集團投資的企業,都是所在行業的領導者。
凱雷投資集團被稱為「總統俱樂部」:
美國前總統布希出任凱雷亞洲顧問委員會主席,英國前首相梅傑擔任凱雷歐洲分公司主席,菲律賓前總
統拉莫斯、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美國前證交會主席列維特擔任其顧問。美國前國務卿、國防部長、白宮
預算主任均曾任凱雷要職,
保德信公司是美國最強大的金融集團,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之一,管理資產5110億美元;
極受公眾尊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⑧ 滾雪球私募全國排名
滾雪球私募全國排名業績是:38/1769,排名相對靠前。
私募,即私募投資基金,是指以非公開發行方式向合格投資者募集的,投資於股票、股權、債券、期貨、期權、基金份額及投資合同約定的其他投資標的(如藝術品、紅酒等)的投資基金,簡稱私募基金。
股權分置改革是政府的既定目標。改革結束後,我國股票市場可流通的股票數量將是改革之前的3~4倍。上市公司之間的收購也將比全流通之前簡單得多。
敵意收購(hostileacquisition)的壓力也將迫使現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更加密切地與股東合作,以避免被收購的被動局面出現。此外,股票全流通後,為達到產業擴張的目的,上市公司之間的相互收購也將變得容易且更有經濟效率改善的意義。
通常上市公司不論何種形式的收購,都會給其財務結構帶來較大的影響,並導致股票價格有所變化。這種變化必然對私募基金的投資模式帶來變化。其中有些私募基金可能專注於這樣的業務,由普遍投機性私募基金轉變為專業化從事上市公司並購甚至產業並購的合作夥伴性基金(M&AFund)。
這種收購基金正是發達國家金融市場為數龐大的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equityfund)中的一種。以在我國多有斬獲的美國凱雷集團為例,該公司自有資金約為80億美元,而投資帶動的資金可達800億美元,比我國A股市場全部私募基金的總數還要多。
強大的資金優勢、政治優勢和全球資本上諳熟的人脈關系,對一些並購項目基本上可以進行一些外科手術式的操作,即整體收購,不用十分費力地拿到海外資本市場上市,獲取超過30%的年收益率。此外,在內地非常活躍的房地產投資商凱德置地(capitaland),其母公司則是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大型房地產商嘉德置地集團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這些國際投資機構,以全球化的金融眼光來看待機會,巧妙地組合資產,進行跨國金融市場套利。
在國際私募股權基金迅速發展的狀況下,我國的私募基金行業的政策限制,將逐漸變得寬松。以當前我國證券市場規模,有3億元左右人民幣自有資產的私募基金可以向這個方向摸索,通過3倍的杠桿比例,帶動10億元左右的投資。此外還要深入研究國際並購基金的商業模式,爭取尋找跨國金融市場套利的機會。
⑨ 凱雷投資集團的投資價值
投資最熟悉的行業
凱雷專注於擁有豐富經驗及專業知識的行業。凱雷投資集團相信凱雷對行業的專注令凱雷投資集團能夠站在趨勢前沿。憑借對未來的遠見,凱雷投資集團為旗下投資公司保駕護航,從而使其得以應對行業挑戰並把握商業先機。
長期合作夥伴
凱雷投資理念的核心是尊崇夥伴關系及長期價值創造。對於旗下投資公司,凱雷投資集團的目標是助其提升營運效率,尋求戰略增長機會,以及創建可帶來持久回報的最佳管理實踐。
獨立性及連續性
凱雷投資集團致力保持旗下所投資公司的管理及運營的獨立性,使其在享用凱雷網路提供的全部資源及經驗的同時得以保持品牌的連續性。有別於多數戰略投資者,其往往尋求把所投資公司並入自身全球業務的不同部分中去,凱雷則力促旗下公司獨立自主地繁榮發展。
紀律及勤勉
凱雷投資集團奉行風格保守、紀律嚴明的投資哲學,由於這一理念,凱雷投資集團致力投資管理卓越的公司及凱雷擁有斐然經驗的行業,從而創造持續的高回報。正 是這種謹慎的作風令凱雷成為可信、可靠的長期合作夥伴。
同一個凱雷
凱雷的標志是凱雷投資集團的公司文化,這一文化激勵著來自全球不同基金、不同行業及地域的多位投資專家緊密如一地並肩工作。
高度承諾
為進一步與旗下所投資公司保持一致利益,凱雷投資集團的專業投資團隊以自身資金和凱雷的投資者共同出資,表現出凱雷的高度承諾、專業精神及工作熱情。凱雷在亞洲十多年的耕耘,凱雷投資集團將堅守承諾,無論市場興衰,都將傾力撫助旗下所投資公司保持穩定增長,並創造持久價值。
⑩ 凱雷投資集團的收購計劃
1.75億美元收購正大旗下卜蜂國際11.3%股權
凱雷投資集團亞洲新聞發言人周紅旗先生表示凱雷亞洲基金III宣布以1.75億美元有條件收購正大集團所擁有的卜蜂國際有限公司(卜蜂國際)(HKSE:0043)的可轉換股,同時凱雷亞洲基金還獲得股票期權,凱雷將擁有卜蜂國際約11.3%的股權,此舉是2到3年內凱雷對國內農、林、牧、漁企業持續關注的結果。」
收購強生血液檢測業務
2014年4月1日,強生公司已接受凱雷投資集團以約40億美元收購該公司旗下Ortho-Clinical Diagnostics業務的提議。
凱雷在2014年1月份對這項血液化驗業務提出收購提議,強生表示,上述決定是在與相關工作委員會和工會協商後做出的。預計交易將在2014年年中以前完成。
強生旗下的Ortho-Clinical Diagnostics業務主要生產血液篩查設備,也從事實驗室血液檢測業務,包括利用血型檢測的手段篩查艾滋病病毒和丙肝病毒等各種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