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米上市股票為什麼會跌
國內股民買不到,當然會跌了
2. 小米股價怎麼跌得這么厲害
一年多前,獨角獸的概念被投資界熱炒,與資本距離最近的科技互聯網企業近水樓台。而小米作為互聯網公司的獨角獸之一,呼聲頗高,其公司配售額度甚至遭遇瘋搶,就連互聯網巨頭馬雲、馬化騰和李嘉誠都先後斥巨資進行大筆認購。
2018年7月9日,小米正式上市之後,股價雖然短暫出現了破發,但隨後股價也開始一路上漲,最高上漲到了22港元。但漲勢並未持續太久,小米股價就開始走出持續下跌的態勢。
小米股價一蹶不振,最核心的難關是,小米手機國內銷量增長近乎停滯。根據IDC數據顯示,小米二季度國內出貨量同比微漲2%,比去年二季度多賣了30萬台,達到1450萬台。但是對比華為出貨2850萬台,漲幅21.3%;OPPO出貨2120萬台,漲幅5.5%、vivo出貨1990萬台,漲幅24.3%,小米的漲幅是最小的。
其次是小米解禁,原始股東瘋狂拋售,小米集團在1月9日限售股解禁後,各方頻頻出手。小米上市前投資者晨興集團及小米3名聯合創辦人劉德、洪鋒、黎萬強所持有的股份,合計有43.87億股可於市場流通,佔B類股份25.34%,相當於整體股份(A類及B類股份)的18.25%。按7月8日收盤價9.61港元計,該批解禁股份市值達421.6億港元。其中就包括了小米第四大股東、俄羅斯富豪YuriMilner掌舵的ApolettoManagers基金,其在7月9日減持5.94億股,股份價值達60億元。
市場分析認為,小米屬於科技互聯網公司,而科技公司都有周期性,在達到一定程度巔峰後,快速下滑的例子比比皆是。智能物聯網是小米的夢想,這個夢想基於手機和所有能夠聯網進來的硬體終端,鏈條過長,也意味著收獲期很遠,不可能短期內改善小米的財務狀況。隨著5G時代的到來,很多標准甚至沒有最終敲定,未來的商業生態存在的變數很大,小米苦心孤詣基於4G打造的物聯網生態,在5G時代是否能夠延續猶未可知。
3. 小米股票下跌原因
一方面是由於資本市場對其股價並不看好;
另一方面,從小米的財報來看,其營收主要靠手機和硬體,如果按硬體公司來計算市值,小米難以支撐其2183億的市值。
1、為此,小米需要不停地拓展和互聯網相關的業務,擺脫「硬體公司」的帽子,以期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進而扭轉股票一路下滑的頹勢。 為此, 雷軍說:「過去小米的核心戰略是以手機為中心,今後是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
2、無論是從財報、從股價還是公司披露的業績上,我們能夠感受到,小米正處於「柳暗花未明」的關鍵時刻:手機業務需要通過高端市場和海外市場貢獻更多利潤;IoT業務需要在還未興起的智能家居市場,不斷嘗試並提供全新和具有說服力的方案;互聯網服務業務,需要找到准確的切入點和清晰的方向,靠P2P推薦絕非長久之計。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於2010年3月3日 ,是一家專注於智能硬體和電子產品研發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同時也是一家專注於高端智能手機、互聯網電視以及智能家居生態鏈建設的創新型科技企業。 小米公司創造了用互聯網模式開發手機操作系統、發燒友參與開發改進的模式。小米還是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第四家擁有手機晶元自研能力的科技公司。
1、為發燒而生」是小米的產品概念。小米還是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第四家擁有手機晶元自研能力的科技公司。「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是小米公司的願景。都能享用來自中國的優質科技產品。小米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費類IoT物聯網平台,連接超過1億台智能設備,MIUI月活躍戶達到1.9億。
2、小米沒有森嚴的等級,每一位員工都是平等的,每一位同事都是自己的夥伴。小米崇尚創新、快速的互聯網文化,討厭冗長的會議和流程,讓每位員工在輕松的夥伴式工作氛圍中發揮自己的創意。小米相信用戶就是驅動力,並堅持「為發燒而生 」的產品理念。
4. 小米上市第一天股票下行是什麼意思
下行就是下跌的意思,小米股票發布當天下午股票價格就暴跌,但是到了當天晚上迅速上漲,已經漲到了發行價格以上
5. 小米股票為什麼上市第一天就跌
小米認購一手中簽率為100%
也就是
認購的都買到了!
那這裡面就包含了大量的新股民(米粉)
這部分人其實都是不懂股票的,而大機構投資方肯定知道小米公司的價值
收購肯定要低價收購,所以第一天破發
把那些新股民手裡的籌碼嚇出來
,
然後低價買入
最後迅速拉升,你想在買回來也沒機會了,只能買更貴的
------------------------------------------------------------
如果有人覺得小米第一天破發是因為公司不行
呵呵
你還是別炒股了
小米上市的當天股市大盤下跌跟小米上市沒有直接關系;小米上市的當天小米的股價沒有下跌、股價也不會下跌,你不要編故事、講故事、危言聳聽!有擾亂股市之嫌!
究其原因還是人為控制的!
6. 小米股票發行價
小米股票發行價為:港股: 17港元 ,位於17至22港元招股區間低端。 小米集團(1810HK)於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17港元,期間最高曾達到22.2港元。
而且,小米自打上市以來股價就一直屬於下跌狀態,甚至剛發行就直接破發,但是時隔了兩年後的現在,小米的股價處於抑制在上漲的狀態,7月9號在向更正式掛牌上市,成為了一家上市公司,在開盤之初就慘遭破發,相比發行價直接下跌了2.35%達到了16.6港元,且在兩年間頻繁下跌,而最近小米又重回發行價,小米的股價也迎來了回暖。小米在疫情發生後的3月19日觸達9.2港元底部,自6月30日收盤12.84港元以來,小米連續8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30%。
另外,跌破發行價最大的因素是手機市場小米的表現並不好,占據大部分營收的手機硬體業務拖累了股價。當時小米9等新機的市場表現很一般,小米MIX AlphaPPT發布一年後也沒了消息,米家都撤下了展示櫃。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國內智能機市場整體低迷,但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的統計指出,雖然第一季度全球手機市場受到疫情影響整體下滑,但小米逆勢增長,且出貨量在全球五大廠商中同比增速最快。
拓展資料:此前,中信證券上調了小米目標價至36港元,這是小米上市以來,獲得的全市場最高目標價。以小米目前的增長趨勢來看,躋身萬億市值俱樂部不是問題。小米股價漲3.92%報價34.5港元,目前總市值為8674.71億港元。至此,小米股價較發行價17港元已翻倍,實現了上市承諾。小米更新的招股書顯示,其向全球發售21.8億股(其中包括14.34億股新B類股份和7.45億股銷售股份),發售結構為95%國際發售(20.7億股),5%香港公開發售(1.09億股),發行價格區間為17港元-22港元。
7. 小米剛上市股票就跌了嗎
跌了,因為估值太高了,港股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投資者,哪像a股的動不動炒作,不管好壞都炒,工業富聯放在港股直接被做空,但是就被炒作。
8. 為什麼小米上市當天股價下跌
小米上市的當天股市大盤下跌跟小米上市沒有直接關系;小米上市的當天小米的股價沒有下跌、股價也不會下跌,你不要編故事、講故事、危言聳聽!有擾亂股市之嫌!
9. 小米為什麼一上市就跌
你好
這也是港交所第一次以「同股不同權」方式上市的新股;也是全球第三大科技公司IPO,上市集資額達47億美元,僅次於阿里巴巴的250億美元和Facebook的160億美元。
小米的赴港上市可以說具備里程碑式的意義,這一超級獨角獸成功上市後。而且,小米千億美元的估值意味著,除了可能造就雷軍成為新的中國首富外,還將造富一批億萬富翁。
此番與雷軍一同出席發布會的六位高管,作為小米的核心高管團也頗受注目,他們的身價隨之水漲船高,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的相關信息粗略估計,小米高管團身價過千億。
可是,讓人想不到的是:小米一開盤就迭了,小米開盤價報16.6港元,較17港元的發行價下跌2.35%。截至中午休盤,小米股票成交量為3.17億。
下午開盤後,小米股價在16至17之間徘徊
10. 小米股票為什麼跌得這么厲害
一、因為小米上市後的首份業績答卷,盡管乍看上去十分優秀,但細究之餘,底子成色難以服眾。之所以這么說,不僅因為小米財報摘除各項調整之後,真實的經營業績差強人意,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在主要收入來源智能手機市場,還是以業務快速增長來支撐想像力空間的IoT業務,都無法為高估值提供直接而強有力的支持。
二、無論是從財報、從股價還是公司披露的業績上,我們能夠感受到,小米正處於「柳暗花未明」的關鍵時刻:手機業務需要通過高端市場和海外市場貢獻更多利潤;IoT業務需要在還未興起的智能家居市場,不斷嘗試並提供全新和具有說服力的方案;互聯網服務業務,需要找到准確的切入點和清晰的方向,靠P2P推薦絕非長久之計。
小米上市後首份財報公布後,市場從一開始的驚喜迅速轉為冷靜,從上市到現在,公司股價在財報公布後大幅沖高回落,持續走低。
【拓展資料】
股價漲跌的原理就是:一般情況下,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最主要因素是股票的供求關系。在股票市場上,當股票供不應求時,其股票價格就可能上漲到價值以上;而當股票供過於求時,其股票價格就會下降到價值以下。同時,價格的變化會反過來調整和改變市場的供求關系,使得價格不斷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
一個股票的上漲,是需要資金來進行推動的,當很多資金都去買一隻股票,就會造成股票供不應求,跟商品一樣,一旦商品供不應求,價格就會有所上漲,股票也是這樣,很多人買就會推動股價的上漲,買的力度越大,股價上漲的也就越厲害,股票漲停就是由於買盤力量過於強大所導致的。
一個股票的下跌,也是由資金推動的,當購買這只股票的機構和散戶覺得買這只股票已經賺了不少,想要落袋為安,就會賣出股票,而賣出股票多了就會造成股票供大於求,買的人少賣的人多,股價就會下跌,以達到買家的心理價位最終實現成交。股票跌停的原因就是賣盤太多而買盤太少的緣故。
影響股價漲跌的最根本的因素就是資金,大量資金主動性買入會造成股價上漲,大量股票主動性賣出會造成股價下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放量上漲和縮量下跌是正常情況,因為上漲的時候大家都在買,成交量勢必會放大,而下跌的時候很少人買,成交量勢必會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