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7月22日新上證指數以及科創板大規模解禁對股市的影響
中午發了一篇文章《從 歷史 數據看本輪"熊市"回補2855.32缺口的概率接近100% 》,許多不明真相的黑粉開始黑,下周二指數新規,到時候指數就跟之前的不一樣了,缺口回補概率會變低,菩老只想給各位打臉的是,在總盤40萬億市值的上證指數,這些新規不僅沒有影響,反而更容易回補缺口。
新規修訂內容一共有三點:
A、指數樣本被實施風險警示的,從被實施風險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將其從指數樣本中剔除。被撤銷風險警示措施的證券,從被撤銷風險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將其計入指數。
B、日均總市值排名在滬市前10位的新上市證券,於上市滿三個月後計入指數,其他新上市證券於上市滿一年後計入指數。
C、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紅籌企業發行的存托憑證、科創板上市證券將依據修訂後的編制方案計入上證綜合指數。
下面菩老逐一分析下影響效果:
目前上證指數共有ST股票95隻,總市值為2713億元,市值最高的ST國重裝為379億元。ST股票總市值總比上證指數的總市值比為0.678%,可以說對上證指數的影響幾乎可以不計。
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延緩新股上市暴漲暴跌引起的指數影響,目前新上市的股票都較少,能夠進去前10的好幾年都出現不了一隻。目前現存上市未滿一年的上證指數股票一共有54隻,市值最高的是郵儲銀行3980.47億元。目前未滿一年的上證指數總市值為19313億元,占總市值比為4.8%,
但是同時還有25隻科創板將會被納入上證指數,總市值為5887億元,目前即將納入的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是中微公司,市值為1143億元。
7月22日當日,以上三個要素匯總抵消後,凈減少總市值為16139億元,占總市值比為4.03%。
修正後的總市值為383861億元。根據《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案》以及《上證系列指數計算與維護細則》:
新除數變動率約為:0.96。上證指數可能減少4%左右(如有錯誤請指出),指數按照昨天收盤指數,調整為3084.45。
7月22日,去年7月首批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將迎來解禁潮。據Wind統計,首批科創板解禁壓力主要集中在7月22日,解禁規模高達2200億元。當然在科創板大規模解禁的同時上證指數也出現了新規,這兩者同時發生,只能說監管是特意安排這個時間點發生的。
按照以往的理論,只要有大規模解禁,那麼正常邏輯都是股市要承壓,投資者應該避開大規模解禁帶來的減持洪荒,但是從菩老對以往每次大規模解禁發生的A股走勢分析,實際情況卻往往相反,參考《從7月5000億大規模解禁分析,年底將可能再來一波「牛市」行情 》。因此下周為讓上證指數正常調整以及舒緩科創板大規模解禁帶來的資金壓力,很可能監管層會有托市的動作。 當然這一切都是菩老的猜測,不能作為你們抄底的依據 。
#銀保監會依法對天安財險等六家機構實施接管# #股市 財經 #
『貳』 解禁股比例在6%大不
在。首頁
要聞
宏觀
證券
金融
資訊
汽車
網路
問答
廣告?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 > 國內
本周29股將解禁6股解禁比例超50%
2023-02-02 國內 By:馬書華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不包含科創板股票,市場本周將有29隻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為750.79億元。5股解禁市值在50億元以上,分別是小熊電器(行情002959,診股)、愛樂達(行情300696,診股)、正川股份(行情603976,診股)、昭衍新葯(行情603127,診股)和中國廣核(行情003816,診股)。
部分龍頭股
迎來大規模解禁
解禁市值規模最大的是中國廣核,公司上市將滿一年,本周將有72.29億股上市流通,主要為發行前股份限售流通和戰略配售股份流通,解禁市值高達221.22億元。中國廣核是中國在運裝機規模最大的核電開發商與運營商。
昭衍新葯解禁市值規模為99.26億元,位居第二。解禁股主要為發行前股份限售流通。8月19日,昭衍新葯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及董監高計劃於2020年9月15日~2021年3月12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合計減持不超過225萬股,不超過公司當前總股本的0.99%。公司今年以來已經發布了11次減持公告,數據寶統計顯示,這11次發布減持公告的隔日漲跌幅數據中上漲有8次(其中1次漲停),下跌有3次。
正川股份、愛樂達和小熊電器解禁市值同樣在50億元以上,分別為74.47億元、57.25億元和51.56億元。愛樂達8月10日發布減持公告表示,四位一致行動人股東計劃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之後的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約53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3%)。愛樂達此次公告是本年度內第3次減持公告。
正川股份享有「葯玻瓶大王」之稱,公司披露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凈利潤3492萬元,同比增加9.22%。二季度新進兩家公募基金,分別是匯添富醫葯保健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持108.16萬股,融通醫療保健行業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持45.008萬股,持股數在流通股股東中分別位列第一和第三。受疫苗概念影響,正川股份股價一路高歌猛進,從年初的17塊多上漲到8月初的年內最高價108塊多,8個月時間翻了逾6倍。
11隻股的解禁壓力較小,解禁市值均不足億元。其中凱倫股份(行情300715,診股)、金橋信息(行情603918,診股)、南興股份(行情002757,診股)的解禁市值均不足千萬。南興股份的解禁市值為252.87萬元,規模最小,本周將有12.35萬股上市流通,主要為股權激勵限售流通。本次激勵對象有22人,包括公司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
6股解禁比例超50%
由於各只股票的市值規模不同,解禁市值是不能夠完全反映解禁對股票的沖擊程度的。數據寶統計顯示,共有6股解禁股數量占總股本比例超過50%,分別是川恆股份(行情002895,診股)、正川股份、聖達生物(行情603079,診股)、愛樂達、昭衍新葯和皇馬科技(行情603181,診股)。其中川恆股份的解禁比例最大,解禁股數量占總股本的76.29%,本周將有3.11億股上市流通,解禁市值約42.7億元。另外,正川股份的解禁比例也超過了70%,達到了74.67%,將有1.13億股上市流通,解禁市值約74.47億元。
解禁股數量占總股本比例不足1%的有10股。其中良信電器(行情002706,診股)、長亮科技(行情300348,診股)、北斗星通(行情002151,診股)、金橋信息、凱倫股份和南興股份的解禁比例均不足0.4%。凱倫股份和南興股份的解禁比例分別為0.08%和0.04%。凱倫股份將有14萬股上市流通,主要為股權激勵限售流通。本次激勵對象有6人,包括中層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
『叄』 8月份3800億巨量解禁將會對股市帶來什麼影響
8月份將迎來多達140隻股票解禁,解禁市值高達3800億,當然之所以解禁市值會這么高,主要是得益於本月的小牛市。7月份當時預計解禁市值是4600億,但是後期實際解禁市值高達7000億,原因就是股價漲了。
上圖是解禁前10名的名單,8月份解禁總標的有140隻,解禁總股份高達250億股,解禁市值最多的是晶元龍頭企業韋爾股份,高達1247.32億元;其次是中國廣核,解禁市值高達220.50億元。
從解禁股占總股本比例分析,中國出版、川恆股份、華光環能位居前三,佔比分別是78%、76.29%及74.88%,幾乎是大部分解禁了。
解禁如果不賣出,那解禁對市場就完全沒有影響,解禁的主要的結果是股東可以賣出股份了,但是相關股東和責任人賣出股票還得事先公告減持計劃。
7月份兩市解禁316億股,解禁總市值為7354億元,而具有解禁股份的公司有51家,這51家公司的解禁總市值為1887億元,佔比為26%,這其中還主要是科創板的減持引起的。
因此8月份解禁的3800億總市值,涉及到減持的總市值大約為975億元,實際減持的還與當時市場行情的情況有關,如果市場走行情,那麼減持計劃將會更多,如果市場走爆冷,那麼減持計劃將會變少。
市場的巨量解禁永遠是利空市場的,但是過去年度解禁壓力最大的幾個月,往往會非常意外的走行情,順利的將解禁壓力度過,比如今年的1月和7月兩個規模巨大的解禁月,市場就順利的走出了個行情,解禁本是利空事件,反而變成利好事件。
但是7月已經走過了一波行情,這個行情仍在持續,因此市場並沒有意願是特意托市緩解解禁壓力,所以在沒有托市資金的情況下,那麼8月份的大規模解禁將對市場產生利空,但是利空大小要視市場情況而定了。
菩老的預期依然不變,那就是8月行情仍然以穩為主,橫盤為主。
#限售解禁# #股市分析# #清倉式減持#
『肆』 8月份哪些板塊最有可能會誕生翻倍大牛股
8月科創板將成為“主戰場”
8月份第一個交易日,a股市場開局良好,尤其是科技創新板塊。截至午盤收盤,科創50指數上漲5.92%,明顯領先於a股其他主要股指。主要a股指數早盤表現良好50隻成份股全部上漲,銳創微納、中威公司、西部超導早盤均上漲10%以上。科技50成份股漲幅排名。
在章啟耀看來,雖然目前科技創新板整體估值比較高,但短期盈利和估值並不是主要矛盾,增長、軌跡、空間才是關鍵因素。
回顧美國納斯達克的歷史估值,該板塊成立初期的估值一度高達80倍以上。但隨著去偽存真,優勝劣汰,估值逐漸被消化,“發昂”誕生了。科技創新板可能會經歷類似的過程,中國的“納斯達克”正在孕育。
『伍』 周末這些重要消息或將影響股市
宏觀?要聞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六次會議
7月19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第六次會議,會議強調,當前做好金融改革發展穩定工作意義重大。要把金融工作放到整個國民經濟循環中去統籌謀劃、協調推進。要繼續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適時適度進行逆周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把握好處置風險的力度和節奏,堅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防範化解風險,及時化解中小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堅決阻斷風險傳染和擴散。
國務院金融委推出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
央行網站消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決策部署,按照「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遲」的原則,在深入研究評估的基礎上,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推出以下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
點評:業內分析指出,金融業對外開放利於增加有效金融供給,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差異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需求;並促進制度規則的建立健全,完善金融制度供給。金融業開放的深化,將對國際資本產生持續而強勁的吸引力,促進跨境資金的持續凈流入。
開封市住建局撤銷「取消限售」決定 收回相關文函
開封市政府網站消息,開封市住建局鑒於其作出的「調整新購商品住房交易時限及撤銷備案限制」的決定,未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論證,對由此可能產生的市場影響缺乏充分的預判和評估,故撤銷此決定,收回相關文函。
市住建局表示將繼續嚴格落實房地產市場管理政策,促進開封房地產市場平穩 健康 發展,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利益。
點評:分析人士認為,開封限售松綁一日游,表明國家現在不允許地方政府明確放鬆樓市調控,預計暫時不會有城市跟進微調,建議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前先預判政策效果,避免隨意出台。
人社部:一定能夠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19日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力資源和 社會 保障部副部長游鈞表示,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運行平穩,能夠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支付。數據顯示,1-6月,我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收入1.9萬億元,支出1.6萬億元,當期結餘3000億元,6月底累計結余超過5萬億元,可支付18個多月。游鈞表示在確保養老金發放的基礎上,今年還進一步提高了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金融?證券
證監會:提前於2020年內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
點評:近年來,證監會加快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2018年中國宣布將合資證券、基金管理和期貨公司的外資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目前,外資股比放寬至51%的政策已落實落地,證監會於2018年發布實施了《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和《外商投資期貨公司管理辦法》等管理規定,已先後核准設立4家外資控股的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不少外資機構對加大對華投資、參與中國資本市場建設發展表達了積極的意願,開放政策效果和各方反應良好,為加快推進證券基金期貨行業對外開放創造了有利條件。
證監會要求北京銀行說明 支行是否串通康得新管理層舞弊
證監會官網日前披露文件《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18日發行監管部發出的再融資反饋意見》,其中包括北京銀行。證監會發行監管部要求北京銀行說明兩點,一是說明ST康得聯動賬戶業務的具體情況,並結合上述情況說明北京銀行西單支行是否存在串通ST康得管理層舞弊的情形;二是說明北京銀行存款和函證業務內部控制是否健全,本次非公開發行優先股是否符合《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第十八條的相關規定。
央行:允許外資機構獲得銀行間債券市場A類主承銷牌照
央行網站消息,允許外資機構獲得銀行間債券市場A類主承銷牌照,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
點評:此次允許外資機構獲得銀行間債券市場A類主承銷牌照,對外資行來說,則可以主承銷商的身份承銷境內企業的債券,與境內承銷商在同一水平線上參與競爭。而在過去,外資行參與銀行間市場債券承銷業務,熊貓債是他們的主要業務目標,今後其業務范圍可以進一步擴展至債務融資工具全部品種。
銀保監會發布7項對外開放新政策措施
銀保監會網站消息,銀保監會持續推進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優化金融領域外資營商環境,豐富市場供給,增強市場活力,提升競爭能力,促進我國金融業 健康 發展。近日研究發布了7項對外開放新政策措施。
點評: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稱,放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有利於吸收借鑒境外優秀保險機構的經驗做法,激發國內保險資產管理市場活力,促進提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能力,更好服務於保險資產的保值增值。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抓緊修訂《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規定》,落實開放措施。
2019上半年公墓基金賺錢排行榜:易方達成盈利冠軍
截至7月19日,基金公司2019年二季報已全部公布完畢。在2019年上半年震盪起伏的行情情中,公募基金整體獲得正回報。從上半年情況看,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和貨幣基金成為賺錢的中堅力量,利潤分別達到2834.1億元、1932.4億元、1063.2億元。易方達、華夏、嘉實、匯添富、南方等公司成為上半年盈利前五名。其中易方達基金旗下各類基金上半年合計盈利544.96億元,為基金公司盈利冠軍。
公募投科創板最新要求:嚴禁跟風炒作、追漲殺跌
在本周一首批25家科創板企業即將集體上市前,各家基金公司近日紛紛收到了《關於公募基金參與科創板投資有關要求的通知》。在這份7月19日發布的機構監管情況通報的文件中,監管機構針對公募基金參與科創板投資的研究報價、投資交易、銷售管理、合規風控等各個方面均做出了細致要求。
產業?公司
中國聯通與寶馬集團合作 首個5G車聯網項目進入實質階段
三星或9月關閉在華最後手機工廠
多家媒體報道稱,三星最快將於今年9月份關閉在中國的最後一家手機工廠,目前已在做最後的清算工作。工廠從今年5月份開始跟工人溝通關閉消息,預計今年9月份,整個工廠將會完全關閉。
華為5G折疊屏手機通過入網許可:8月底或上市
工信部最新公布的信息顯示,華為第二款在國內上市的5G手機已經拿到了入網許可證,為折疊屏手機Mate X,目前該機的量產工作已經開始。多家媒體報道稱,華為將在8月9日的開發者大會上公布Mate X在國內的發售時間,而預計上市時間會在8月中旬或者8月底。
科創板本周一正式開市
7月22日,科創板將正式開市。就此,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19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應媒體提問表示,科創板相關准備工作已經全部就緒,包括發行、承銷、審核、注冊、技術系統等在內的工作都正常進行,7月22日,首批25家科創板公司將在上交所上市交易。
本周新股
根據發行安排,本周暫有3隻新股申購。具體申購情況如下:
周三:神馬電力 申購代碼:732530
小熊電器 申購代碼:002959
周四:柯力感測 申購代碼:732662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達9620億元
Wi nd數據顯示,本周(7月22日-7月26日)央行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達9620億元,其中周二到期規模最大,不僅有1600億元逆回購到期,另有5020億元MLF到期,周三至周五到期的逆回購規模均為1000億元。
本周55家公司限售股解禁 合計解禁市值268.01億元
Wi nd數據統計顯示,本周(7月22日-7月26日)共有55家公司限售股陸續解禁,合計解禁量65.93億股,按7月19日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為268.01億元。
點評:從解禁市值來看,7月26日是解禁高峰期,7家公司解禁市值合計158.87億元,占本周解禁規模59.27%。按7月19日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居前三位的是:海航基礎(110.22億元)、華天 科技 (28.5億元)、招商輪船(24.47億元)。
機構策略
中信證券:預計科創板開板首日平均漲幅在20%以內
針對科創板開板初期的活躍度分析,中信證券認為,預計科創板開板首日平均換手率在35%~65%,成交額在130億~240億,平均漲幅預計在20%以內;科創板新股首日流通盤中機構佔比更高,有助於抑制炒作;首日走勢大概率呈現高開低走再緩慢抬升的趨勢;A股下半年增量流動性趨勢不變,科創板影響有限。
創業板開板相當於完全是散戶參與的市場。而科創板首批公司機構占流通盤比重平均達到59.6%,機構相對理性的行為能夠抑制市場炒作。此外,融券機制、新的報單機制和嚴格的異常交易監管都有助於抑制炒作。
海通策略:目前進入調整尾聲 市場在為第二波上漲蓄勢
海通策略認為,上證綜指2440點是牛市反轉點,3288點以來的調整屬於牛市第一階段上漲後的回撤,目前進入調整尾聲,市場在為第二波上漲蓄勢。借鑒 歷史 ,牛市第二波上漲需基本面、政策面共振,三季度中後段政策邊際更寬松望明朗化,庫存周期顯示基本面三季度望見底。蓄勢階段保持耐心, 科技 +券商進攻,核心資產為基本配置。
李迅雷:降准仍有一定空間 市場利率平穩向下可能性較大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所所長李迅雷發文稱,下半年市場利率的走勢至少不會上行,或者仍會通過降准或定向降準的方式,讓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故未來市場利率平穩向下的可能性還是較大。有人說,降準的空間已經不大了,但通過對各國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的比較,發現我國的法定存款准備金率仍處於偏高區間。因此,未來降准仍有一定空間。
『陸』 重磅消息,股市T+0、印花稅、全面注冊制,A股要爆發了嗎
整個股票市場不平靜,主要是證監會給市場釋放了一大堆消息,讓市場沸騰了,尤其是股市T+0交易制度,讓多少股民期待這個制度盡快實行。
根據證監會信息得知,證監會給市場主要釋放以下信息量:
其一,印花稅立法
其二,股市T+0制度
其三,全面推行注冊制
其四,進一步擴大融券券源
以上三點就是最值得市場關注的,消息一出來之後,都認為是重大利好,下周A股要爆發了,事實並非如此,下面進行逐步分析。
印花稅立法
股市印花稅是目前炒股最高的一種費用,自從2008年調整為0.1%之後,至今已經十幾年沒有進行調整股市印花稅了。
如果按照這個去理解進一步擴大融券券源,對下周A股必然是屬於利空,恐怕是要拖累股市下爆發了。
匯總
綜合通過上面分析得知,關於證監會給市場釋放的印花稅立法、股市T+0、全面推行注冊制、以及融券券源等,這些都是多空相伴,而且也是一個還未落地的利好。
還沒有落地的利好就不是利好,按此推測下周A股想要爆發很難,根本也是不可能會爆發的,畢竟A股總體還處於調整,這些消息無法改變調整中的A股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