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2021年2月19日機構強推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2021年2月19日機構強推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1-30 17:31:58

1. 解密加密貨幣第一股Coinbase:風險、機遇和未來展望

2020年2月25日,Coinbase正式向SEC提交上市申請,計劃將其A類普通股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直接上市。本文從區塊鏈行業和加密數字市場發展背景出發,深入分析了Coinbase的業務范圍、收入構成、目標群體、經營績效和盈利能力等因素。最後,本文針對加密貨幣交易所將面臨的風險與機遇給予Coinbase未來的展望。

從行業發展看,近幾年來,各國相繼出台區塊鏈支持政策,疫情也隨之推動了區塊鏈在各行各業的研發投入;加密貨幣市場規模發展迅猛,體現在去年一年內市值增幅高達293.1%,僅比特幣一支加密貨幣的市值就已經超過了特斯拉、騰訊、阿里巴巴和臉書等知名企業。各機構爭先增持加密貨幣,以推動了加密貨幣市場的牛市。

從公司運營看,Coinbase的業務范圍多元化,以提供在線交易平台為主,附加提供認購事項和服務和其他業務,有效降低了收入的波動性。Coinbase在2020年首次實現盈利,凈利潤達3.2億美元。在盈利指標方面,Coinbase的ROE和ROA均趕超各大傳統交易所。根據杜邦分析,資產周轉率是ROE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權益乘數處於行業谷底,其他指標基本與三大傳統交易所持平。從資本結構和償債能力看,Coinbase成長能力較強,2020年底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247.35%;資產負債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說明對企業經營有信心,有能力承擔舉債的利息與風險。

從未來發展看,在全球范圍內,Coinbase受到越來越嚴格的法律和法規要求。為此,Coinbase不得不加大在合規方面的投入,以滿足法律和監管要求。另一方面,隨著加密經濟的飛速發展,Coinbase有巨大的機會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業務版圖和和經營收入,並繼續保持自己在加密行業的龍頭地位。

目錄

1.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數字貨幣第一股登陸納斯達克?

2.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Coinbase上市正當此時

2.1各國相繼出台區塊鏈支持政策,疫情推動區塊鏈研發投入

2.2全球加密貨幣市場規模迅猛發展,態勢依舊強勁

2.2.1比特幣市值超萬億,穩坐釣魚台

2.2.2 新冠疫情為燃點,機構爭先助推

3.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Coinbase競爭力分析

3.1 業務范圍多元化,有效降低收入的波動性

3.2 「*****」還是「蜜糖」,Coinbase趁勢而起

3.3 Coinbase關鍵業務指標表現優異

4 生於危難,破繭成蝶: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風險與機遇

4.1 從國家范圍到涉獵業務,交易所面臨復雜風險

4.2 現金流充沛,產品推陳出新,交易所未來前景廣闊

1. 數字貨幣交易所上市證券交易所:加密行業的起點還是終點?

2020年2月25日,Coinbase正式向SEC提交上市申請,計劃將其A類普通股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直接上市(股票代碼「COIN」)。Coinbase是一家總部設在美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其用戶遍布在100多個國家,約有4300萬認證用戶、7000家機構和11.5萬生態系統合作夥伴,業務范圍覆蓋了投資、消費、儲蓄、賺取和使用加密貨幣。如若Coinbase成功上市,將成為加密行業的里程碑事件。

在2012年至2020年期間,加密資產的整體市值從不到5億美元增長至7,82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CAGR)超過150%。在同一時期,Coinbase的零售用戶從大約1.3萬增加到4,300萬,機構數量從2017年的1,000多家增加到2020年的7,000家。截至2020年12月底,客戶在Coinbase平台上的總交易量超過4560億美元,並在公司平台上存儲了價值超過900億美元的資產。目前,Coinbase已成長為加密經濟領域的金融基礎設施和技術的領先供應商。

2. 站在風口的Coinbase:區塊鏈行業和數字貨幣市場快速成長

2.1各國相繼出台區塊鏈支持政策,疫情推動區塊鏈研發投入

2020年,新冠疫情帶來的全球不確定性和不信任度的提升,推動了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投入。據中國專利保護協會《2020年區塊鏈領域全球授權專利報告》顯示,從不區分虛擬貨幣、公有鏈和聯盟鏈的口徑來看,截至2020年5月,區塊鏈領域在全球范圍內共有3924件授權專利。其中美國佔39%,韓國佔21%,中國佔19%。

當前,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也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各國政府爭先出台多項文件和政策來促進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加強區塊鏈技術的治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落地,將對傳統 社會 生產關系帶來顛覆性的變革,促進全球政治經濟 社會 的發展。中國信通院的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全球24個國家發布了專門針對區塊鏈產業發展及行業監管方面的專項政策或法律法規。歐盟、中國、澳大利亞、印度、墨西哥等國都在積極發展區塊鏈產業,制定了產業總體發展戰略。例如,2019年9月,德國發布其「國家區塊鏈發展戰略」;2019年11月,歐盟委員會宣布針對歐洲人工智慧和以區塊鏈為重點的初創公司的新投資計劃;2020年2月,澳大利亞發布《國家區塊鏈發展路線圖》;2020年3月,韓國科學與ICT宣布發起《區塊鏈技術驗證支撐計劃2020》。

2.2全球加密貨幣市場規模迅猛發展,態勢依舊強勁

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是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介質,承擔著交換媒介、價值貯藏與為應用供能等多項功能,是全球加密市場中最為活躍的一部分。如今大眾已廣泛認同區塊鏈技術是改變未來的三大風口,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依託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毫無疑問是風口中的暴風眼。

全球加密數字貨幣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104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764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了3.2%,僅2020年市值就增長了將近5700億美元,增幅高達293.1%,不僅如此,2021年加密市場依舊勢頭高昂,截至2021年3月3日,2021年僅歷經了兩個月零三天,加密市場規模就又擴大了94.5%。

2.2.1比特幣市值超萬億,穩坐釣魚台

在全球加密市場中,比特幣(BTC)身為創世者,毫無疑問穩坐第一把交椅。比特幣自被中本聰創造以來,市場佔有率居高不下,2021年以來比特幣市場佔有率基本維持在60%之上, 歷史 最低市場佔有率也有33%,在其之後是以太坊(ETH),但以太坊市場佔有率僅在10%上下徘徊,目前還遠不能與比特幣抗衡,其他各山寨幣更是如此,互相爭奪比特幣剩下的「蛋糕」,還未有一家市場佔有率超過3%。

與此同時,比特幣在近來市場經濟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反而異軍突起。市值在短時間內迅速攀升,甚至在2021年2月19日突破了萬億美元大關。

以目前全球上市公司的市值看,突破萬億市值大關的企業僅僅只有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四家高 科技 企業,其中蘋果市值最高,目前已經達到了兩萬億美元。如果將比特幣加入其中,那麼其市值已經超過了騰訊、特斯拉、阿里、臉書等知名企業。更令人震驚的是,比特幣成為「萬億俱樂部成員」的速度:達到一萬億美元的市值,蘋果用了42年的時間,亞馬遜用了24年,谷歌用了21年,而比特幣僅僅只用了12年。

比特幣較全球主要大類資產收益率遙遙領先,2020年高達301.46%。從市場收益率上看,在過去的一年裡,同期標普500指數的收益率為16.26%,被市場追捧的黃金為僅僅為25%,可以說比特幣在2020年的表現已遠超過了其他所有的大類資產。

2.2.2 新冠疫情為燃點,機構爭先助推

2020年,全球經歷了百年未見的「大流行」和「負油價」 等黑天鵝事件,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各國採取季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高通脹、低增長的經濟環境下,為了規避名義本金的受損,以及追求更高收益的需要,投資者囤積現金的需求自然演變成對黃金和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需求,由此帶動了以比特幣為頭牛的加密市場牛市。

據Bitcoin Treasuries數據,截至2020年末,全球已有15家上市公司自行購入並持有比特幣超過10萬枚,其中12家位於美國或加拿大。2021年2月世界首富特斯拉之父埃隆·馬斯克更是在比特幣市場下注15億美元,美國經紀商WedBush預測,未來12-18個月將有近5%的上市公司效仿特斯拉的投資多元化策略,加入比特幣投資浪潮。

3. 另類金融市場交易所:Coinbase有多強?

3.1 業務范圍多元化,有效降低收入的波動性

眾所周知,獲取比特幣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利用部署復雜強大的計算機,通過解決復雜的數學問題來挖掘比特幣,或者在交易所購買比特幣。前者的成本高得離譜,需要大量的技術知識,而後者只需要在上述交易所開一個賬戶即可,其中Coinbase就是此類交易所中的佼佼者。

Coinbase的主營業務是提供在線交易平台,允許買家和賣家相遇並以合適的價格進行投資,花費,發送和接收,存儲,保存,抵押,借貸以及出借,分發,構建,支付以及更廣泛地使用加密資產進行訪問和交易。其收入構成包括以下幾個部分:交易收入,認購事項及服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交易收入包括從平台上發生的交易費中的凈收入。公司對加密貨幣的購買和銷售收取約0.50%的費用,不過這個費率會根據市場情況而變化。從2019年中到2020年底,交易服務收入從23535萬美元上升至109617萬美元,漲幅366%。交易服務收入是營業收入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約佔比86%。

認購事項及服務收入包括存儲(Store)、抵押(Stake)、分發(Distribute)和構建(Build)。 這些收入是使用利息法計算的,利息收入取決於託管法定資金的余額和當前的利率環境。認購事項及服務收入約占總營業收入的4%。從2019年到2020年,該項收入漲幅約355%。

其他業務收入包括出售加密資產收入。公司定期會使用自己的加密資產來完成客戶交易。在一些小額訂單出售給客戶之前,公司對這些訂單中的加密資產進行保管和控制,並在處理銷售的時間點記錄收入。公司將銷售的總價值記錄為收入,並將加密資產的成本記錄在其他運營費用中。其他收入還包括通過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專賺取的利息收入。這類收入約占總收入的11%,在過去一年內上升329%。

在用戶群體上,Coinbase擁有目標收入群體大約4300萬零售用戶,7000個機構用戶和115000個生態系統合作夥伴。這些客戶遍布各大洲,並遍布100多個國家。其中,公司的零售用戶遍布各個地域和年齡段,這表明Coinbase作為加密經濟的提供者已經收到了廣泛的接受。截至2020年末,Coinbase擁有超過4300萬零售用戶,有280萬為月交易用戶,比截至2019年末增加約180%。

此外,Coinbase的機構客戶包括對沖基金,主要交易公司,小型和大型金融機構,家族企業,以及最近尋求將一部分投資組合分配給加密資產的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平台上已有7,000個機構客戶。例如,創新的投資管理公司One River Asset Management。

在生態合作夥伴上,Coinbase正在尋找可構建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或通過Coinbase平台分發這些產品和服務的企業。例如:構建新的區塊鏈協議和利用區塊鏈協議的應用程序的開發人員;這些協議上新令牌的創建者;在接受這些代幣作為其業務的新付款方式時看到了商業價值的商戶合作夥伴;使用Coinbase Analytics技術來監視區塊鏈交易的各種用例(例如合規性)的組織和金融機構。另外,公司在DeFi協議上的合作夥伴包括Compound。

3.2 「*****」還是「蜜糖」,Coinbase趁勢而起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經濟形勢越發低迷,人們將焦點轉向加密貨幣行業,加密貨幣爭先面世,帶動了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業務發展。Coinbase的營業收入從2019年下半年度的18.20億元,迅速暴漲至2020年下半年的56.66億元,復合半年增長率高達76.44%。Coinbase營業收入規模目前尚未可以與傳統交易所巨頭一較上下,但差距在迅速縮縮小,2020年下半年僅與香港交易所相差21.68億元。同時COINBASE增長潛力巨大:在2020年,其他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洲際交易所等)營收水平紛紛有所下滑,Coinbase卻一騎絕塵,營收半年增長至年初的2.12倍。

在凈利潤方面,隨著加密數字貨幣的大放異彩,各大加密市場交易所交易量迅速攀升,Coinbase在2020年首次實現盈利,並且從上半年的0.45億元迅速增長262.48%至年末的1.65億元,香港交易所、洲際交易所2020年半年僅增長了2.57%、-35.86%。

從凈資產收益率(ROE)和總資產收益率(ROA)上看,Coinbase交易所在2020年下半年ROE與ROA均趕超了各大傳統交易所,ROA甚至分別是香港交易所、洲際交易所的2.50倍、3.51倍,這主要是由於2020年疫情與「黑天鵝」等重大事件的發生,各大傳統交易所損失慘重,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的Coinbase等交易所反而借著東風,成為了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

根據杜邦分析進一步分解,除資產周轉率與權益乘數外,其他指標基本與三大傳統交易所持平。資產周轉率是ROE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20年Coinbase資產周轉率為0.31,而香港交易所、洲際交易所分為僅為0.06與0.05,倫敦證券交易所甚至為0。Coinbase作為虛擬數字貨幣交易平台,相較於其他三大傳統交易所,虛擬市場特有的技術特性與應用場景,使得Coinbase的交易程序更為簡單,生產經營更為快捷,能夠用較少的資源獲取更大的收入。

Coinbase權益乘數處於行業谷底,僅為3.19,而三大傳統交易所中權益乘數最低的洲際交易所也有6,是Coinbase的1.88倍。Coinbase股東投入的資本在資產中所佔比重比較大,說明借入資金很少,財務風險不大,這可能與Coinbase剛剛入市有關。

從資本結構與償債能力來看,三大傳統交易所的資產負債率均在80%之上,倫敦證券交易所近年來資產負債率甚至達到了99%之上。而根據Coinbase年報與招股說明書披露,Coinbase的資產負債率雖然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從2019年年末的55.61%上升至2020年年末的73.94%,與三大傳統交易所還有較大差距。但Coinbase目前發展趨勢較為 健康 ,趨漲的資產負債率說明Coinbase對企業經營很有信心,有能力承擔向銀行舉債的利息成本與風險。

此外,Coinbase成長能力較強,發展潛力巨大,2020年上半年與年末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710.87%、1247.35%。而其他三大傳統交易所發展已經較為成熟,成長空間較小,老牌倫敦證券交易所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甚至為-13.13%與-8.13%。

3.3 Coinbase關鍵業務指標表現優異

除財務業績外,公司還使用驗證用戶、每月交易用戶(MTU)、平台上的資產、交易量和非GAAP財務指標等業務指標來評估業務,衡量績效,確定影響公司業務的趨勢以及做出戰略決策。驗證用戶代表對平台表現出興趣的用戶。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19年和2020年12月31日止的所有季度,經過驗證的用戶均比上一季度有所增加。其中於2018年中啟動的零售電子錢包應用程序,到2020年12月31日止的年增長已超過200萬用戶。

MTU代表了公司主動和被動的零售用戶交易基礎,並在平台上反映了收入機會。MTU推動零售交易量的增長,並包括與之互動的零售用戶基於交易的產品,例如投資,支出,發送和接收,投資和分配。MTU在 歷史 上一直與比特幣的價格和加密資產的波動性相關。

平台上的資產是對平台持有的總價值規模的度量,反映平台的可信賴性質和獲利機會。該指標受市場因素影響,例如,由於加密資產價格(以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價格為主)從2017年的高位下跌,因此平台資產在2018年有所下降。在2017年12月3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之間,比特幣和以太坊價格分別下跌了約74%和82 %,加密資產總市值下降了80%。在同一時期,平台上的資產減少了73%。盡管存在短期波動,但由於加密貨幣的價格,數量和類型的增長,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19年和2020年,平台上的資產在較長時期內分別從70億美元增至170億美元至900億美元。

交易量表示資產的交易數量與執行交易時的交易價格的乘積,由於交易活動直接影響交易收入,所以衡量標准反映了公司訂單簿上的流動性,交易狀況以及加密貨幣經濟的潛在增長。與機構交易量相比,零售交易量受比特幣價格和加密資產波動性的影響更大,並且機構的交易量在一段時間內波動較小。隨著機構交易的增加,擴大了平台支持的加密資產的數量和類型,並且加密資產的效用也擴大了,預計比特幣價格,加密資產波動性和交易量之間的相關性將會降低。

非GAAP財務指標指調整後的EBITDA,即調整後的EBITDA定義為凈收入(虧損),進行調整以排除利息費用,所得稅(收益)准備金,折舊和攤銷,基於股票的補償費用,商譽減值,收購的無形資產和加密資產,重組費用,減去再次發生的收購相關的補償費用,未實現的外匯損益,衍生工具的公允價值調整以及非經常性法律准備金和相關成本。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經調整EBITDA與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相比有所增加,主要是由於交易收入增加。

目前,Coinbase在品牌影響力、用戶信任、合規和產品體驗等方面優勢明顯。公司已經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後端技術平台,以支持全球的加密資產市場的實時不間斷需求。通過與全球監管機構合作制定政策,公司在監管合規性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並開創了業界領先的安全實踐,以保護加密資產。公司將零售用戶,機構和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吸引到平台上,創建了一個強大的飛輪:零售用戶和機構存儲資產並提高流動性,使公司能夠擴展並提供和推出新的、創新的加密資產,從而吸引更多新客戶的加入。公司的規模和領導地位吸引了生態系統合作夥伴與我們全球數百萬的客戶建立聯系,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平台的價值。

4 生於危難,破繭成蝶: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風險與機遇

4.1 從國家范圍到涉獵業務,交易所面臨復雜風險

由於展開全球業務,Coinbase受到美國聯邦,州,地方和外國政府以及監管機構制定的各種法律和法規的監管。在全球范圍內,Coinbase受到越來越嚴格的法律和法規要求,這些要求涉及偵查和預防打擊恐怖分子籌資,反洗錢,欺詐和其他非法活動,競爭法規,經濟和貿易制裁,隱私,網路安全,信息安全性和數據保護。這些法律,法規和規則(及其解釋)經常變化並且數量不斷增加。

洗錢和恐怖融資是所有加密貨幣交易所共同面臨的危機。Coinbase受制於各種反洗錢和反恐融資法律,包括美國的BSA和國外類似的法律和法規。Coinbase已經實施了一項合規計劃,旨在防止平台被用於在國家或與個人或實體(包括在OFAC和等效的外國當局頒布的指定名單中)中進行洗錢,恐怖分子融資和其他非法活動。合規計劃包括政策,程序,報告協議和內部控制,旨在滿足法律和法規要求,並協助管理與洗錢和恐怖分子融資有關的風險。反洗錢法規在不斷發展,並隨司法管轄區的不同而不同。公司會持續監控對反洗錢和反恐融資法規以及行業標準的遵守情況,並根據最新的法律要求實施政策,程序和控制措施。

4.2 現金流充沛,產品推陳出新,交易所未來前景廣闊

Coinbase經營的市場擁有最深的流動性池和網路效應之一,擁有大量的流動資金來交換廣泛的加密資產。零售和機構活動的良好結合為公司提供了深厚的流動性,突顯了平台上客戶之間的協同關系和網路效應。流動性帶來流動性,隨著繼續擴大支持的加密資產的范圍並吸引新客戶到公司的平台,這種優勢將加深。

Coinbase隨著加密經濟的發展而增長。強大的動力驅使幾乎所有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的在線交換。更重要的是,Coinbase有巨大的機會增加客戶數量:包括增加用戶對產品的採用和參與度、擴大並加快零售用戶的覆蓋范圍、擴大機構覆蓋面和支持、發展良好的生態系統關系、增加付款方式和國際擴張等;增加平台上加密資產的深度和廣度:包括擴展對數字貨幣和加密資產的支持、支持交易所的區塊鏈協議功能和標記新資產;以及推出新的創新產品來積極推動業務發展,即為加密經濟構建任何已有的和更多尚待創建的金融和非金融產品。

#比特幣[超話]# #歐易OKEx# #數字貨幣#

2. 2021年最有潛力的股票有哪些

2021最有潛力的十大股票是:
1、伊利股份:市場競爭格局穩定,行業雙寡頭占據的市場份額不斷提升,也就是行業集中度在提升。公司戰略目標清晰,進軍全球第一,全球化布局成效顯著。不斷下沉的渠道以及線上渠道的發力將助力公司搶佔三四線城市以及鄉鎮農村市場。下半年來我國原奶價格加速上漲,鮮奶需求井噴,多地出現「奶荒」。原奶需求進入確定性上行周期,供給收縮的是催化劑,本質是消費升級下需求的擴展。
2、中順潔柔:環保趨嚴下加速淘汰行業落後產能,消費升級下高端產品放量,加上居民對健康的重視生活用紙會更注重品牌。公司渠道的下沉及線上渠道發力有望提升鄉鎮農村市場集中度。戰略目標定位清晰,三年要做到全國第一。產品矩陣完整,定位不同人群,整體產品矩陣幾乎覆蓋所有群體。
3、生益科技:發力高速高頻覆銅板等高端產品,下游需求爆發,迎來長景氣周期:基礎設施的建設(5G、充電樁、WiFi6),眾多應用(新能源智能駕駛汽車、掃地機器人、VR/AR)具備推廣基礎,對基礎元器件的需求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激增。科技不管怎麼發展,包括覆銅板、PCB、功率半導體、被動元器件在內的基礎電子元器件,是一直存在的而且會用量越來越多。
4、光威復材:公司是國內碳纖維龍頭企業,多年的技術研發打破了國外在高端碳纖維領域的壟斷,有力的保障了國防裝備所需,市場空間隨著軍備支出的不斷加大公司將長期受益。公司雖不是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但在技術領先、生產的穩定性以及產業鏈的一體化和生產成本四個方面綜合優勢領先。
5、華域汽車:公司是國內汽車零部件龍頭,傳統業務加速全球化布局且獲得高端品牌的認可。在新能源領域積極布局:如電機電控:公司與全球汽車底盤巨頭——加拿大麥格納公司組建了華域麥格納公司開發生產純電動車電驅系統總成。此部件對新能源車的性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且門檻較高。電池: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賽科利有電池殼體業務,已經取得了特斯拉的配套。
6、華夏航空:國內支線航空龍頭,航空業的創新者。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得到市場認可,可復制性高,公司規模正在大力擴張。支線航空是以後航空業發展的重點所在,市場空間大、增速快,潛力大。加上支線機場的建設,不斷下沉市場需求,時刻分布,其規模有望快速翻倍。在疫情下,公司穩定性高,其業績在半年報快速恢復盈利,成為整個行業唯一實現盈利的航司。
7、順鑫農業:隨著消費升級盒裝酒向上升級走向低中端市場,光瓶酒市場競爭度下降,將獨占低端市場。光瓶酒市場集中度分散,行業前三市佔率僅25%,牛欄山銷售額超百億,穩居龍頭位置,其他市場被地方酒占據。
8、久遠銀海:公司承建的國家醫保信息平台第二包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成功上線。目前該系統已承載全國32個省份,400多個醫保統籌區,近3萬家醫療服務機構,系統交易數據准確、運行狀態平穩。
9、恆瑞醫葯:創新葯一哥,公司研發實力雄厚,多種重磅產品卡瑞利珠單抗、氟唑帕利、吡咯替尼、阿帕替尼、硫培非格司亭等獲批、且陸續進醫保,進入放量收獲期,未來 3 年公司業績增長有望提速;公司研發管線有多款重磅產品,URAT、JAK1、AR、CDK4/6、PCSK9、BTK等均是目前重要創新葯靶點,且研發進展處於全國領先地位;目前公司每一到二年就會有一款創新葯上市,已經形成了良性循環。
10、生物股份:非洲豬瘟對養豬行業產生變革式影響,養豬行業規模化進程大大提速產生較大的基數效應。加上疫情影響以致養殖戶更注重預防,滲透率提升。

3. 杉杉股份有哪些機構持有杉杉股份股票的歷史價格杉杉股份跌到什麼時候

多項支持新能源發展的政策在2021年被全球各國推出,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大力度讓更多的人知道新能源車,這一舉動很乾脆的帶起了鋰電池市場的爆發,還為鋰電池材料企業帶來了很多新的機遇,杉杉股份特別是在正極、負極、電解液三大鋰電材料均有布局,助力它的高速增長的好時代悄然而至。


在開始分析杉杉股份前,我歸納了一份鋰電材料龍頭股名單,點擊即可查看:寶藏資料!鋰電材料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杉杉股份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和電解液、LCD偏光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該產品在高端消費電子產品、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儲能等行業中均有運用。我們最主要是可以通過技術迭代,產業鏈資源整合,規模擴張,杉杉股份想要通過打造和強化自身的核心業務板塊,然後先發出它的優勢所在,正逐步成為全球領先的高科技企業。


對公司概況有個大致了解以後,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公司獨特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收購LG化學子公司,強者更強


杉杉股份偏光片業務從2013年起便開始占據行業的一席之地,市場份額位於全球前半部分。2021年2月1日LG化學旗下LCD偏光片大陸地區的業務歸它所有,藉助LG化學在LCD業務20年的資源和技術積累,杉杉股份在LCD領域發展迅猛,與同行企業拉開差距的同時,進一步鞏固自己的關鍵地位。


亮點二:正極負極電解液三重奏,奠定鋰電材料龍頭地位


正極、負極、電解液,是鋰電池三大重要材料。杉杉股份和世界500強公司巴斯夫合作,巴斯夫在正極材料方面的領先技術讓杉杉股份在正極材料領域快速嶄露頭角;在負極材料這一范疇,杉杉股份可以利用較低生產成本的優勢,產能也迅速發展,現在和中科電氣、璞泰來屬於同一等級,都是目前國內較為優秀的負極公司;此外,杉杉股份在產能方面,每一年還坐擁著4萬噸電解液的產能以及2000噸的六氟磷酸鋰產能,產能在業內屬於先進水平。


亮點三:鋰電領域綁定頭部客戶


杉杉股份通過在鋰電材料領域的市場積累,優質的產品和技術服務的掌握,跟全球主流鋰電池製造商都有持續的合作關系,包括ATL、LGES、CATL、比亞迪、力神、蜂巢能源、孚能科技、國軒高科、億緯鋰能、SDI等國內外主流的電芯企業。


由於篇幅存在一定的限制,更多與杉杉股份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聯系比較緊密的資料,我放到了這篇研報裡面,點擊就可以領取哦:【深度研報】杉杉股份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行業未來看點,重點在於新能源領域。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代替消費電子市場成為鋰電材料行業的第一大終端市場。2021年在各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指引下,全球的汽車即將進入智能化,電動化的發展,新能源汽車行業一直高速增長,從而推動鋰電池行業得到發展。


另外,電化學儲能市場被列為鋰電池行業的新興市場,在未來的時候,將會繼續作為新增長動力,實現整個鋰電行業持續向好發展。


總結一下,杉杉股份對鋰電三大材料都做好了規劃,在未來將充分享受行業爆發帶來的巨大機會,是一家值得看好的上市公司。但文章一般都是推遲於時間發布的,假如想對杉杉股份未來行情更加明確,點擊下方鏈接,會有專業的投顧來幫你診斷股票,推斷下杉杉股份估值是優還是劣:【免費】測一測杉杉股份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4. 「虧損股」科大訊飛緣何成為機構抱團新寵

近期科大訊飛被百家機構扎堆調研,有成為「報團新寵」的勢頭。另一方面,公司「大動作」頻頻,包括人事變動,管理架構調整,業務布局進入收獲期,基本面拐點已現。這或許是其近期走勢強勁,市值突破千億的新邏輯。

2月28日公告顯示,科大訊飛又迎來近百家機構調研。自去年7月起,科大訊飛調研熱度明顯提升,百餘家機構扎堆調研,似乎暗示著公司有望成為機構報團新寵。

此前,由於科大訊飛的人工智慧業務增收不增利,在資本市場一直飽受爭議;再加上其業務比較復雜,投研的性價比比較低,機構積極性一直不高。作為一家市值千億的巨無霸,科大訊飛的基金持股比例卻大幅低於同業,可以稱得上是大公司中的「機構冷門股」。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科大訊飛動作頻頻,業務結構與業績表現似乎都將迎來基本面拐點。隨著人工智慧行業景氣度提升,行業獨角獸逐個上市,科大訊飛作為A股人工智慧老大哥,估值也有望水漲船高。

機構扎堆調研

去年以來,科大訊飛的機構調研熱度顯著提升。而此前科大訊飛機構參與度極低,2020年二季度末,公司基金持倉比例在計算機板塊市值前十大的公司中位列倒數第二,遠低於平均水平。

2020年年內,科大訊飛被機構調研了15次,相當於2016-2019四年的調研數總和, 在2019年全年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僅1次,2018年則為5次。具體來看,其中多次調研活動中機構數破百,使得科大訊飛頻頻摘下A股上市公司受機構調研榜單的桂冠。

分析觀點認為,此前科大訊飛機構持倉較少的重要原因是,其業務線過於繁雜,深入跟蹤的性價比不高。 公司涉及教育、政法、消費者、智慧城市、醫療、 汽車 等諸多行業,且部分業務線中包含多項細分業務,研究成本過高。如今公司與行業面的邊際變化已經非常確定,於是在研究成本和持倉錯配的情況下,市場資金逐步開始選擇介入。

不過從近期行情來看,科大訊飛震盪劇烈,機構似乎正處於觀望博弈階段。

股價上,在2月23日一舉漲停,創下 歷史 新高後,科大訊飛迅速迎來一波大幅調整,連續3個交易日跌去15%。如此「過山車」行情並非偶然,僅僅在一個月前,科大訊飛剛上演過相似劇情。1月19日起5個交易日,公司股價連續大漲,累計漲幅近15%,而後5個交易日又跌去近10%。

資金面上,近日科大訊飛交易頗為活躍。3月1日數據顯示,主力方面,20日凈流出17.5億元,5日凈流出8.9億元;港資方面,60日凈流入11.11億元,近3日凈流出10.07億元。另外,近60日內發生了10次大宗交易,其中折價交易5次,溢價交易1次。

最近3個月,科大訊飛共登上龍虎榜4次,均顯示日凈買入高於1.5億元。具體來看,其中三次為漲停,一次為跌停;其中三次日成交額超35億元。1月21日,科大訊飛當日凈買入高達6.63億元,當日成交額高達68.02億元,也顯示出交易熱度之高。

值得一提的是,2月3日科大訊飛的大跌為午後股價閃崩,最終封死跌停板收盤,當日成交額超40億元,市值跌破千億。盤後數據顯示,深股通買入4.4億元並賣出2.9億元, 兩機構合計賣出1.43億元。

對於股價大幅波動引發的市場顧慮,科大訊飛的回應方式是:上調全年業績預告區間下限。 閃崩當日科大訊飛便發布公告表示,由於第四季度經營持續向好,根據最新財務審計工作進展,業績預期范圍進一步明確至:2020年度累積凈利潤為12.29-13.93億元,同比增長50%-70%。

而根據公司於10月27日發布的三季報,公司全年業績指引為,預計2020年實現凈利潤10.65-13.93億元,同比增長30%-70%。也就是說, 更新後的版本將區間下限提高了20個百分點。

公司「大動作」頻頻

去年以來,科大訊飛在高層架構與業務戰略上「動作頻頻」,轉型改革提速。提升經營效率

人事架構方面,公司一年內共發布了7次人事變動公告,管理架構改革加速,如今已推進至「專制總裁製」。

2月7日,科大訊飛發布重磅人事變動,為了使董事長的精力更多地集中於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公司核心機制的建設,同時加強人才的培養,董事長兼總裁劉慶峰將辭去公司總裁職務,並聘任吳曉如先生為公司總裁,負責公司常規經營管理工作。

據悉,2009年4月以來,主持公司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總裁職務一直由公司董事長兼任,處於集中式管理的狀態。為了實現更好的分級管理,公司自2014年開始 探索 實行「輪值總裁製」,初步在內部管理上實現分工;如今演進至「專制總裁製」,分工放權後,公司經營效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經營業務方面,隨著各行業智能化應用加速,公司產品化不斷推進,規模效應與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在教育業務上,去年以來,科大訊飛連續中標區域性教育項目大單。2020上半年,公司教育領域中標金額同比增長175%。其中蚌埠市智慧學校建設項目中標金額為15.86億元,青島西海岸新區「因材施教」人工智慧+教育創新應用示範區項目中標金額8.59億元。目前,上述兩大項目已基本完成年內交付計劃,產品已進入常態化使用。

在醫療業務上,科大訊飛也有望進入收獲期。公司自2015年開始布局醫療業務,2019年實現盈虧平衡。目前訊飛智醫助理已在西藏、內蒙、青海、浙江、北京、廣東、福建等共計11個省近百個縣區,超過2000個鄉鎮及醫療機構,超過2萬個村級醫療機構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科大訊飛實控人強勢「包攬」20餘億元大額定增,也彰顯了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1月19日,科大訊飛公告稱,擬向實控人之一劉慶峰及其控制的企業言知 科技 定增募資20-2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發行價格為33.58元/股,發行股票數量5956-7743萬股。

科大訊飛表示,公司實控人劉慶峰先生與公司長期利益休戚與共,定增完成後將強化公司控制權穩定性。定增前,公司實控人劉慶峰和科大控股合計控制公司16.17%股份的表決權,處於較低水平。按照發行上限測算,本次定增完成後,公司實控人控製表決權的比例變為18.99%,鞏固了控制地位。

另一方面,本次發行後公司將獲得充足的流動資金,有利於優化公司資本結構,提高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滿足核心業務增長與業務戰略布局需要;也有利於公司在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行業搶抓戰略先機,引領行業發展。

AI股元年,推高估值

從行業層面來看,人工智慧產業加速發展,景氣度不斷推升,有利於科大訊飛收獲更高估值。

首先是需求端的增長。受到2020年新冠疫情的催化,AI應用加速普及,如今已廣泛運用在機器人篩查、影像輔助診斷、遠程教學、無人配送等領域。後疫情時代,在教育、醫療、物流等AI應用的重點賽道,或能很快看到外部需求爆發的拐點。

其次是政策端的支持。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將對人工智慧行業發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有專家指出,結合多年前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提出:預計到2030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經濟,預示著對於深耕人工智慧賽道上的玩家將會迎來更大機遇。

更重要的是,隨著AI獨角獸們帶著一級市場的高估值密集登陸科創版,科大訊飛作為A股AI龍頭,以及行業中為數不多實現盈利的公司,估值也有望水漲船高。

資料顯示,隨著2019年科創板開通,人工智慧企業上市進程明顯加速。2019年虹軟 科技 (機器視覺演算法)登陸科創版;2020年,石頭 科技 (智能掃地機器人)、寒武紀(AI晶元)、九號公司(智能電動滑板車)等公司也緊隨其後。

目前還有海天瑞聲、依圖 科技 、雲知聲、雲從 科技 、雲天勵飛等多家AI領域公司已披露招股說明書,此外,同為AI四小龍的商湯 科技 、曠視 科技 等也曾報道過擬上市的計劃,業內人士預計,2021年將是人工智慧企業IPO大年。

對於2020年業績高增長,並且在2021年AI與新能源車的雙重風口下,科大訊飛的中長線機會或許才剛剛開始,甚至有市場人士將長期估值看到近兩千億。

有分析師估測稱,考慮到人工智慧產業加速趨勢,公司龍頭溢價,以及業績/產品化率提升趨勢,予以科大訊飛「買入」評級,2021年12倍PS,目標市值1986.5億。

5. 科大國創2021年2月10日上市是定增股嗎

科大國創2021年2月24日在深交所互動易中披露,截至2021年2月19日公司股東戶數為2.98萬戶,較上期(2021年2月10日)增加88戶,增幅為0.30%。

科大國創股東戶數低於市場平均水平。根據Choice數據,截至2021年2月19日A股上市公司平均股東戶數為4.86萬戶。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24.76%的公司股東戶數在2萬~3.5萬區間內,科大國創(17.16,+2.57%)也處在該區間范圍內。

股東戶數與股價

2020年12月18日至今,公司股東戶數顯著下降,區間跌幅為10.01%。2020年12月18日至2021年2月19日區間股價下降25.16%。

股東戶數與股本

截至2021年2月19日,公司最新總股本為2.5億股,其中流通股本為2.04億股。戶均持有流通股數量為6864股,較上期略有下降;戶均流通市值11.56萬元。

科大國創戶均持有流通市值低於市場平均水平。根據Choice數據,截至2021年2月19日A股上市公司平均戶均持有流通股市值為32.85萬元。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43.68%的公司戶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在8萬~25萬區間內,科大國創也處在該區間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