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股票大機構撕殺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大機構撕殺

發布時間: 2023-01-26 07:58:10

Ⅰ 大機構在金融股上寧願被套也要往下砸,其目的是什麼

大機構動用大量資金去砸盤,連機構資金都被套進入了,機構這么拚命砸盤背後目的到底是什麼?相信很多散戶用腳都想不明白這個問題,下面進行詳細分析。

其實股票市場機構是股票市場的專業投資者,這些機構有很多優勢,比如資金優勢、專業優勢,以及消息先知的優勢等。而且機構資金龐大,不會像小散一樣進出這么自由,機構資金都是把目光放長遠的,意思就是想要控盤一隻股票,要做到志在長遠,機構拚命砸盤的目的有以下兩個。

當然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調倉換股,機構真正就是想要出貨,而且是不計成本的砸盤出逃,直接放棄對這只股票的控盤。

綜合以上分析後得知,機構把股票進行砸盤,把自己都套進入了,主要目的是有要籌碼、為了洗盤、為了做波段,為了出貨等,不同的股票機構會有不同的砸盤目的,希望大家遇到這種情況要具體情況而定。

Ⅱ 主力掛大單後又撤單的原因是什麼

掛大單立即又撤有以下2方面意思:


一是:最簡單的反向思維的心裡——看到大單後,一般的散戶就認為,裡面有大機構操作,因此可以放心的買進;


二是:稍微復雜的反向思維的心理——看到大單後,就以為機構是想壓盤吃貨,這時候就認為,既然機構想買,那麼就更不應該賣出,如此一來,就把籌碼鎖定了;

Ⅲ 一支股票跌停,大單封盤但是機構大量吃過!是什麼意思

跌停都是因為大量拋單壓在那,但又沒足夠的買盤消化導致的,機構資金量大,直接把這些拋單吞掉,當然就打開了

Ⅳ 股票的對敲是什麼意思

你好,對敲,是指莊家一邊在盤面上堆積大從股票籌碼。是資金量較大實力較強機構或大戶在個股交易過程中通過刻意操縱目標股票成交活躍的假象。企圖通過操縱達到影響股價和影響投資者判斷思維的行為。
對敲目的:
1.利用對敲來吸引更多的股票投資者參與,讓個股交易更為活躍,有時屬於主力為日K線製造一定的股票成交量以維持該股人氣。
2.利用對敲製造交投活躍氣氛,吸引跟風盤湧入以達到利用非該主力之外的資金入市共同推高股價以節省拉升成本。
3.利用對敲推高股價,為日後出貨騰出空間或吸引跟風入場接貨主力減倉派發。
4.利用對敲交易做盤製造大量不明交易以迷惑欺騙投資者讓其看不清主力機構的真正操作意圖。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Ⅳ 股票中機構與機構之間會不會出現盤中對殺的局面

會的
像IF這樣的標的,絕大部分是機構參與,只能機構吃機構
小的機構吃散戶,大戶。大的機構吃小的機構

Ⅵ 買股票的時候不斷有大單掛單又撤單就是不買入,這說明了什麼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首先要明確一點,所有的資金到資本市場里都是為了獲利,沒有人帶著錢進來是為了積德行善,救助散戶的。所以在市場里看到的所有現象,都要用從最壞的動機去揣測他們。

買股票的時候,經常會有大單掛出,但一會卻又撤單,不實際買入或賣出,讓很多投資者摸不到頭腦,筆者根據自身的經驗對這種現象做一個解釋。

1、托單撤單

托單就是在買一、買二、買三甚至買十的位置上掛大量的買單,這時候看起來好像是買方力量強,但實際上資金只掛單不買入,其實是莊家出貨行為。因此托單掛在這里,投資者都認為價格不會再低了,於是散戶買多賣少,接了莊家的籌碼。

這種單子往往都會撤單,而往往一撤單就會有出現大跌。

2、壓單撤單

壓單是在賣一二三四等一個或多個位置掛大量賣單,壓制股價不繼續上漲。盯盤的時候投資者看到大量的賣單掛在那,害怕被砸盤,迫於壓力會掛低價賣出。但這個時候實際上沒有必要擔心,因為你看到的巨量賣單都是莊家的,這些籌碼他將來都是要賣掉出貨的,出貨前他們不會真砸盤。

3、托單成交

大量托單的情況下,出現大量拋售,這種一般是莊家對倒,引導散戶拋售吸籌。

4、壓單成交

與上述情況相反,掛了一大筆壓單,出現千手哥萬手哥搶籌成交,這時候往往也是莊家對倒,除了莊家沒人有毛病去幾千手幾萬手買莊家的籌碼。這時候該考慮找賣點出貨了。

看到現象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思考現象背後的目的,祝大家投資順利。

這很可能是莊家操縱股價的手法,通過反復的掛大單追,是一種策略,吸引投資者跟風。

一般來說,撤單是主力在其中由異動,大概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當散戶一旦看到大單之後,就會以為是機構在壓盤吸貨。所以散戶就會想,那麼既然機構都已近決定要購買了,散戶就更不應該賣出了,這其實就是低級的一種逆反的心理。

第二:較簡單逆反思維的心理,一旦散戶看到大單之後,就會以為機構是機構在其中,而機構一般做的是長線,既然有大機構在操作這支股票,散戶即可放心的買入。

總而言之,很多散戶會這么認為,因而也就上鉤了。

去年12月,證監會查處了一個股價操縱案例,2017年12月4日證監會的公告,吳峻樂還在2015年期間操縱「新華錦」——虛假申報:涉案期間,賬戶組在88個交易日申報撤單共計566筆,其中1分鍾內撤單的有153筆,5分鍾內撤單的有272筆;此外,委託買入撤回量占當日總委託買入申報量的比例大於5%的有10個交易日,大於10%的有5個交易日。

除了虛假申報,之外,股價操縱的手法還有——集中資金優勢和持股優勢連續買賣:2015年2月9日至8月27日,賬戶組有112個交易日連續大量交易「新華錦」。

總而言之,操縱股價只有一個因素最重要,這就是籌碼,誰的籌碼多誰的話語權就更大,莊家操縱股價第一條就是集中優勢兵力猛攻,但是單靠資金優勢和對倒還不夠,因為不必要進行實質的成交,否則交易成本太高,倒騰空間也有限,所以就有了虛假申報。

在股市中莊家去操縱一隻票,想要出貨時候會有很多方法來誘惑散戶往坑裡跳,以上只是其中一種莊家的障眼法而已,說的不好聽就是一種陷阱!所以只要出現不斷有大單掛出來,差不多成交時候又撤掉,就是不讓成交,掛出大單來給散戶看的,只要出現這種現象的票就不跑去碰了,趕緊賣掉是正確的,下面和大家來分析一下陰謀詭計:

為什麼出現這種股不能碰呢? 因為這種現象是莊家的出貨障眼法,誘多散戶,穩住散戶別跑,有大單支撐股價,不會跌的!結果他們暗中慢慢出貨,讓場外散戶來接他們籌碼,穩住場內散戶籌碼不要恐慌,才能達到他們慢慢順利出貨套現出局。

股民可以反思維想一想,如果莊家想要拉升一隻票,他們會告訴用大單告訴散戶們信號,要拉升這只票了,散戶們可以買了!顯然不會發出這種信號,他們不是活雷鋒做好人。 股價真正拉升中的大單大部分都是隱形大單,掛單即可成交,絕對不會掛大單出來給散戶看。看著買檔沒大單支撐,但是成交的卻是很多大單,這就是莊家的隱形大單交易 。

所以綜合以上的分析得知,不斷有大單掛出來而又撤單,說明 莊家想出貨了,掛大單出來看的,主要是來穩住場內散戶不恐慌,別丟籌碼,繼續拿著;同時也告訴場外散戶,有大買單要拉升了,散戶們可以大膽買入,接他們籌碼達到出貨目的 。

炒股不要單看顯見的表面,很多表面是騙人的,要積累經驗才能破解莊家的這種詭計。

買股票的時候不斷有大單掛單又撤單就是不買入,這說明了什麼?-------百分之百 是莊家出貨。

如果莊家是為了吸籌,那劇情應該是這樣的---------不斷地掛出大單,自己打掉,不可能去撤單。舉個例子。在10元掛一個1000手的大單,平時正常的掛單,每檔都是幾十手,1-200手,一下掛出1000手,那肯定是大單了啊。然後莊家自己賣,用自己的籌碼,把這個單子打掉。然後在9.9元再掛1200手買單,自己再打掉。以此類推,越掛越低,掛單不久,就自己打掉。給散戶的感覺是莊家在出貨,用這個方法來騙取散戶的籌碼。絕對沒有道理去頻繁撤單。

不斷有大單掛單又撤單就是不買入,這說明了莊家肯定是在出貨。

我還是舉例說明,比較好理解一些。如:在10元掛一個1088手的大買單。由於有些散戶比較迷信這種類似於財富密碼的吉利數字,所以莊家也會這么干,引起散戶的遐想,以為莊家要給大家發紅包呢。

這個時候,就會有不明真相的散戶,在10.01元,或者更高的價格掛單買入了。莊家就會出一點貨。

等到散戶掛單越來越少,這個1088手的大買單,有被散戶砸下來的危險的時候,莊家就會迅速撤單,過一陣子,又在9.9元,掛一個999手的買單,繼續吸引散戶跟風買入。以此類推,大單掛了又撤,越掛越低。

當然這種手法,略顯單一。更有效的托單出貨方法是這樣的:在10元掛一個1088手的買單,然後在10.10元掛一個500手的賣單,給散戶一種買方強於賣方的感覺。這時候會有膽子大的散戶在10.01元到10.05元之間掛買單,莊家就馬上打掉,出掉一部分籌碼,等到買單越來越少,散戶跟風意願減弱的時候,莊家就把10.10元的500手自己的賣單打掉。但是10元位置的1088手買單不動,給散戶的感覺是:弟兄們,沖啊,有大個子在後面頂著呢。於是就會有散戶繼續掛10.01元以上的買單往前沖,莊家再慢慢的把散戶的買盤打掉出貨,記住,出貨必須是小單慢慢的出,不可能一下子把散戶的買單打掉,那樣容易引起市場恐慌。

等到散戶的買單越來越少的時候,莊家會撤掉10元位置的大單,在下面9.9元再掛999手的買單,同樣在10元掛500手的賣單,以此類推。

如果莊家真的要往上做,是不會掛大單的,告訴大家,我要拉升了,除非是傻庄。而是會用隱形買單,直接往上買就是了。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出貨手法,肯定要配合網路報紙的吹票。大肆鼓吹這個票如何如何好才行。否則光靠玩這種數字 游戲 ,也不可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1、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主力的運作過程,不論是哪一類主力,總是離不開建倉、拉升、出貨這三個階段,這是最基本的「三部曲」,是運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完成的運作流程應包括以下階段:運作前的准備、建倉、試盤、整理、初升、洗盤、拉升、出貨、反彈、砸盤、掃尾。

2、長期下跌之後,股價處於低迷期,出現不斷的上壓單或者下壓單,是主力吸籌的一種形成,造成盤面拋壓或上漲無力的假象,迫使被套者割肉出局,這種狀況一般是股價處於或接近底部區域,主力要買進低價籌碼,但又不想別的投資者在大單價格以下買進股票,所以買盤會出現這類大單掛出,低價買進的投資者只能等到大單成交後才有可能買到,或者只好買高價,以提高市場平均本錢。

3、主力盤整震盪的洗盤過程,也會出現一二三四等多檔位置掛大量賣單,壓制股價上漲,很多投資者誤以為主力砸盤,不明白的就會低價賣出,其實這些巨量的賣單都是莊家的,為了就是嚇出浮籌、洗掉不堅定的持股者,為後面的拉升減少阻力,交易就是錢換貨或貨換錢,一方給貨一方必然要給錢。

4、倘若進入大幅拉升階段,成交量穩步放大,股價平穩上升,k線系統處於完全多頭排列狀態,陽線出現次數要遠高於陰線次數,此時也會出現不斷有大單掛單或撤單的情況,一個股票的長期運行,主力不可能一天就完成出貨,很多都是在上漲途中逐步完成籌碼的變現,這個時候不斷的大單掛單但又撤單,是為了穩住股價,使得股價朝既定的目標運行,但這個階段主力凈買入的量是減少的,很多大成交都是跟風盤介入。

4、而到了中後期,股價漲幅已越來越大,上升角度也陡峭,這個階段買股票出現不斷有大單掛單又撤單但就是不買入,這種情況誘多的嫌疑比較大,尤其是容易出現大單砸盤,但個股反彈力度很小,甚至逐步接近關鍵點位,是主力在高位拋貨離場階段。舉例莊家想出貨,先掛大單,封漲停,這時手裡有股票的不賣了,想買的進來了,這時庄撤大單,換賣單,就成交了,當買盤消耗差不多時,再填買單封漲停,誘多。

總之主力詭計多端,手法陰險狡詐,時時處處需謹慎,所謂趨勢趨勢,首先就是要確實股票目前所處的狀態,是上漲、盤整、下跌,倘若買股票的時候是底部區域或者上升途中,不斷有大單掛單又撤單就是不買入,這種風險不大;但經過大幅上漲之後出現不斷有大單掛單又撤單就是不買入,尤其是股票進入盤整區,就要多謹慎,等待方向的選擇,底部與頂部都是相對的,有些大牛股盤整後經過充分換手,又出現大幅上升的情況;交易就是紀律,時刻做好最壞的應對打算,王者十條黃金均線,是散戶的保護傘,識別主力詭計法寶。

掛大單不買,接二連三的撤單,大多是主力資金誘多的跡象。

如果往深層次去剖析,圍而不攻,基本上可以說明主力在當下價位,是以進為退,在逐步的派發籌碼。

主力資金掛大單托底,造成聲勢浩大的上漲現象,讓散戶進行沖鋒,自己則坐收漁利,體現出大資金的優勢和散戶怕漲的心理。

同樣的現象,還時常發生在個股漲停炸板的情況中,資金突然的撤單後,大量拋售。

看似好像是不同的資金所為,實則都是同一批資金運作導致的。

主力的建倉、吸籌,減倉、派發,其實都是可以通過不同的盤口語言來表示的。

簡單介紹幾種,容易被誤讀的盤口語言。

我們經常在盤口看到很大的買單,但是沒有實際的成交。

這種典型的圍而不攻,去現在高位的話,是主力資金相對高度控盤的體現。

高位大買單,明顯是不擔憂有人大肆拋售,可以說幾乎全都在掌握之中。

而如果出現在低位,代表主力資金暫時不願意拉升股價。

主力知道在當下節點,拿不到很多籌碼,所以掛單托著股價,如果有人願意拋售,主力剛好吃掉籌碼,沒人拋售那就鎖死低價籌碼的空間。

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圍而不攻都不是看漲信號,並不代表一定馬上會漲。

如果主力掛單,散戶蜂擁而入的去抬升股價,甚至可以認定是主力資金在偷摸著出貨的表現。

撤單頻繁這種,在漲停的情況下非常多見。

資金把股票打到漲停後,看似封單特別大,實則是不停的撤單往後掛單,真實成交較少。

這種意圖其實很明顯,就是不願意在高位吃籌碼,把籌碼都給了散戶。

但這並不是看空的標志,即便發現了這種跡象也並不能說明什麼。

對於主力資金來說,並不是籌碼越多越好,如果都是籌碼沒有資金,那就完蛋了,因為沒錢拉升股價了。

絕大多數主力都會非常注意自己總體的籌碼和資金比例,所以股價到了一定位置後,逢高派發套現,成了必然。

平時我們經常提到的邊拉邊撤,其實就是這一類情況。

所以,當發現這種情況的時候,需要警覺和注意,但不代表立馬就要出逃。

散戶資金量小,拋售股票很容易,主力資金體量大,邊拉邊撤也很正常。

這種情況,非常的危險。

大單頻出,股價不漲,只有兩種情況。

一是主力資金在對倒,吸引買盤。

另一種是新進主力很弱,原本的主力在大肆拋售,打壓股價。

不論是哪一種,都不是好現象。

放量滯漲,一定是誘多信號,即便出現小漲,也應該時刻注意。

碰到這種盤面一定切記不要早盤買入,很容易出現主力誘多後的通殺現象。

連續兩三天出現放量的橫盤跡象,更是應該盡早減倉觀望,降低風險。

賣單出現,其實並不是壞事。

賣單掛著不砸盤,說明主力資金並不急著拋售。

要知道,大的賣單代表的是籌碼,是主力手中的籌碼。

除非在跌停價格,否則看到很多拋售的籌碼,一定都別慌。

籌碼掛出,最多隻是打壓股價,並不是真的急著拋售,否則直接把股價打壓下去就行了。

所以,當實際賣出成交很少的時候,掛出大的賣單並不一定就是看空信號,反而可能是誘空信號。

這個時候,謹慎觀望即可。

這種情況很少見,但是在跌停很常見。

有一類個股出現跌停的時候,會反反復復的開板,看似有資金抄底。

其實,這並不是資金抄底的情況,大多數都是主力資金自導自演的出貨套路。

由於籌碼太多,接盤的人實在太少,所以資金在跌停的時候不斷的掛單撤單,甚至於出現一些買單。

散戶認為有資金抄底,就容易蜂擁而入。

等有一些接盤籌碼沉澱後,主力再傾囊而售,如此反反復復。

這種跌停炸板的情況,如果反復發生,也是先以撤退為主。

盤內出現大量賣單,引發恐慌,但價格並沒有大幅度下挫。

這是典型的誘空行為。

盤內出現大量的拋盤,但被潛在的買盤給消化了,說明資金總體的實力強勁。

大的賣單,是主力自己的籌碼,用小單消化大單,造成資金流出的假象,洗掉那些意志不堅定的浮籌。

這種盤口在洗盤中偶爾能見到,有些則會邊打壓邊吸籌。

很多股民在做短線交易的時候,特別在意盤口,但又沒法真正的理解盤口,經常吃啞巴虧。

其實,主力資金不論是要搶籌還是出貨,都沒有必要把錢和籌碼放到五檔、十檔上來。

可以說,盤口的單,是主力資金想給散戶看到的單。

而真正主力資金的意圖,往往隱藏在盤口的後面,不會被輕易發現。

看到大單買入就跟風買入,看到大單賣出就跟風賣出,這種漫無目的追漲殺跌,是很多人虧錢的本質原因。

現在市場的總體資金量,和十幾年二十年已經完全不能比擬,盤口上的買單賣單,也是完全有可能會被其他資金給搶走。

而主力要發出指令,根本不需要依靠盤口,打個電話連個線,豈不是更容易?

所以,執著於盤口的結果,就是會出現大量的短期操作失誤。

高頻交易的背後,就是產生不斷的損失,還要倒貼手續費

盤口的參考價值正在逐步減少。

不僅如此,還有一些散戶樂衷於資金流向來判斷漲跌,同樣是一敗塗地。

主力資金的東西,如果輕易的就能根據技術統計去捕捉,那AI炒股就可以輕松賺錢。

畢竟,AI數據監測之下,對於資金的捕捉是非常准確的。

最後,糾正一個比較致命的誤區。

很多散戶認為,主力本身需要很多的籌碼,然後才會拉升,會上漲,籌碼對於主力來說非常重要。

而現實情況下,主力更看重的其實是資金,非常注重自己的資金有多少,而不是籌碼有多少。

如果主力一手籌碼,沒有資金拉升,那麼不僅難以出貨,甚至可能自己被套。

所以,通常主力真正用來運作的時候,籌碼總體比例不足50%,資金才是大頭,才是保障。

籌碼這個東西,拿在手裡如果換不成錢,終究一文不值,而且籌碼拋出時,需要有大量承接盤,否則只能夠打壓股價,無法拉台價格。

相反,資金就完全不一樣,主力只要資金足夠多,就能操控股價的漲跌,從而將籌碼的價格炒作上去,方便自己出貨。

因此,對於主力來說,資金一定比籌碼更重要。

拿著資金等於占據了主動,握著籌碼大多數時間都很被動。

場外的資金可以決定今天要不要入場,從而決定今天能不能漲,場內的籌碼只能決定今天要不要拋售,而決定今天會不會跌。

所以,絕大多數情況下,拿著資金的人,牢牢地掌控著命運,最多就是不買股票不賺錢。

而拿著大量籌碼的散戶,只能人為魚肉,我為刀俎。

如果不懂交易的那些潛規則,也不懂什麼籌碼、盤口,不去仔細研究也沒關系。

股票市場里,寧可不懂不知道,也不能一知半解。

這些都是短線交易的事情,本身對於股價的長期走勢也沒有決定性影響。

絕定股價最終走勢的,還是上市公司本身的業績基本面,這才是本質。

所以,普通投資者還是踏踏實實做投資。

不要再被一些虛假的盤口語言蒙騙,短期內大量的做出錯誤的決定了。

盤口語言是股票分析的重要分支。讀懂盤口語言能夠幫助我們更充分的了解主力資金意圖,保障我們能夠做出更科學的投資策略。題主關於掛單的問題就是屬於盤口語言的范疇。

買賣掛單是盤口語言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上壓單、下托單及夾板三種情況,往往各種情況還不是單獨存在的。

第一、上壓單的作用主要有兩種作用:一是吸籌,主力將自己大單掛在賣一或賣二的位置,造成盤面拋壓或上漲壓力很大的假象,迫使股民低價賣出,一般常見於底部階段個股;二是試盤,如果股價已經上漲一定幅度,主力通過大單掛在賣一或賣二位置,則主力是想測試市場的承接力度及購買積極性,以便決定後續的操作思路;

第二、下托板的作用主要是護盤與誘多出貨兩種情況:一是護盤意圖,意在阻止股價下跌,但護盤是一種並不積極且沒有誠意的表現,否則就直接拉升了;二是誘多出貨,如果主力不斷撤掉自己的單子而讓其他交易者在前面成交,用自己的賣單來成交;

第三、夾板主要作用是洗盤與暗中出貨兩種情況:一是洗盤,長期維持股價在一個狹小空間震盪,使得交易者失去信心而賣出;二是如果該種情況出現在高位,不排除主力在維持股價的同時暗中小單出貨。
在題主提到的「買股票時不斷有大單掛出又撤回,就是不買」更像下托單的第二種情況:誘多出貨。首先,大單托盤可以維持股價穩定,不會產生恐慌性拋盤;其次,可以吸引一部分交易者在大單或大單上方價位跟隨掛單。而掛了又撤,則是根據「時間優先」原則,使得其他投資者買單率先成交,而對手方很可能是掛大單的主力資金。

如果是掛大的買單,很明顯是主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手法,藉助大的掛單做掩護,吸引投資者的做多人氣,然後借機出貨,個股出現這種情況,不要去買入。當然如果是掛大的賣單然後撤單,且出現在底部或者行情中途調整階段,就有可能是莊家的洗盤,將不堅定的浮籌洗出去,一般在拉升前夕都會這樣,以免拉升有人出貨,出現上漲阻力,這種情況一般是可以介入的,後續可以享受抬轎的過程。

盤口中,買賣盤面所放的巨量掛單,往往是莊家騙人用的假象。大量的賣盤掛單俗稱上蓋板,大量的買盤掛單俗稱下托板。有時我們在買賣五檔當中可以看到,因為一般普遍的行情分析軟體只顯示買賣五檔,導致有些隱形掛單大家看不到,需要藉助level2軟體看到買賣十檔才可以看到。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散戶投資者容易根據掛單做短線買賣決策最終被誘多進去的原因所在,因而追擊黑馬票、熱點票風險極大,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駕馭。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給到大家一些幫助和啟發。認可我的回答,點贊並關注是最大的支持!

說明是個短線客對價格非常的敏感猶豫。

我們在看盤口的時候,會發現有大單掛單,然後又撤單,幾乎都不成交,很多人都不理解這些資金在干什麼。

所以, 如果有大單不斷掛單又撤單了,很大可能是誘導你來接盤。 其實,有些軟體專門有查看分時撤單情況的指標,據我觀察,一般以下幾種情況集中撤單的情況比較多:

第一,一隻股票大幅上漲過後,在拉升末期,把股價拉至漲停,追漲停的資金就會蜂擁而入。然後在封死漲停板後,到了一定時機,撤掉漲停板上的封單,接著就是砸盤出貨,從漲停價開始一路向下吃掉委買的單子。這是最惡心的一種操盤手法,當天追漲停的投資者損失幅度很大,而且第二天可能還會順勢低開繼續往下砸,兩天超過15%的「大面」就來了。

第二,主力有意控制股價在一定的區間內。這是很常見的事情,每隻股票都有橫盤的階段,但並不是橫盤的股票都有主力,不過主力的行為可以看得出來。主力通過壓單或者托單,來引導普通投資者買賣,把股價維持在箱體內,k線往往呈現螺旋槳的形態。

第三,主力哄抬股價。在完成控盤的前面階段,主力就要進入哄抬股價的拉升階段了,盤口上就會常常顯示有大單不斷掛單,不停地往上掛,不明就裡的短線追漲投資者,會認為主力有異動,積極跟進。

總結一下上面的內容,大單掛單又撤掉,說明真正的意圖不是買入,而是誘導其他投資者來買入。 因此,我們買股票不僅看委託單情況,還要結合股價的位置、當天大盤的情況、影響股價的消息等進行綜合分析。 正常情況下,我們是很難從委託單來識別主力的動機,因為這都是主力可以做假的東西,只有實實在在的股價波動騙不了人。

Ⅶ 如何判斷一隻股票大資金進入,是否機構在炒作

游資實力無法與莊家抗衡,他們採用的方法就是煽風點火快進快出,咬一口就撤。在K線上的體現就是大陽後面時常伴隨大陰,而且放量。在個股題材上主要是集中消息面忽略個股基本面,多數為小盤股利於小資本拉升,利用消息迅速拉高事前毫無徵兆,大多以直線拉升封板為主,在成功吸引跟風之後隨即反手做空。

主力機構則由於各種限制的原因,很少去做短線的操作,一般都是以中長線操作為主,介入持股的時間比較長,建倉時間也都在3個月以上,持股時間一般在半年左右,長則1-2年以上。

主力機構選股,更重視的是股價位置,股票的價格與價值關系,價值投資理念更重。

主力機構操作的個股,成交量在不同階段有明顯的不同,一般會有籌碼的收集階段,拉升收集階段,洗盤階段,主升浪階段和出貨階段。

當然,在主力機構操盤的個股中,也總會在 技術指標向好的時候,有游資過來吃肉,享受拉升的短線利潤。但是,游資也經常被主力機構拍死在追漲中。這是主力機構與游資的博弈。畢竟游資的籌碼遠遠少於主力機構,如果主力機構不想游資的攪局,短線會出現炸板、下跌的走勢,逼走游資。

Ⅷ 股市中機構互相搏殺時一定是大庄贏小庄嗎還是多數是大庄贏小庄

沒有所謂的大庄贏小庄的說法
你說的大庄是握有大部分股票中流通股份的大主力
而你說的小庄一般是指臨時參與的游資
通常如果是中國平安這種大盤股 類型是多主力單個股做趨勢
但如果是中小票 游資只可能順勢跟大主力做一把,如果大主力要洗他或者弄死他跟玩一樣
所以根本不存在你說的機構搏殺的情況
如果我只說理論你可能不了解,舉個實際發生的例子吧
14年四季度,同力水泥大宗交易出現密集買入,買入的都是鄭州那家鄭州花園路營業部
整個四季度一共買入了6000多萬股。等到14年年報出來,4季度增加了6000多萬股的是第二大流通股東天瑞集團
15年一季度這家營業部又密集大宗交易買入600多萬股
15年一季報同樣是天瑞集團增加600多萬股
所以到這里可以100%肯定,這6600多萬大宗交易買入的人就是公司的第二大流通股東天瑞集團對不對?
17年2月的快速拉升過後,2月10日最後一個漲停,你去看看龍虎榜賣出第一是誰?
鄭州花園路!
這是不是就說明是天瑞集團這個大莊家在出貨?並且已經出的差不多了?
因為如果沒出完就現身龍虎榜賣出席位,讓別人知道了接下來還怎麼出?
但是2月10日龍虎榜買入的那些游資 比如第一深南大道,這些你所謂的小莊家
第二個交易日不計成本多殺多虧損出逃,你看下2月13龍虎榜賣出席位就知道了
從這件事情 難道還看不出大主力想玩死小主力不是跟玩一樣?

Ⅸ 請問買股票只要有大機構持股的是不是長的機會就很大

是的,因為股市中只有主力、莊家、大機構才有拉升、打壓股票的能力,散戶資金是做不到這點的。通常每支個股都是有主力的、主力通常由莊家掌控、莊家大量買入、股價上漲、莊家大量拋盤股價下跌、一支大盤股流通盤通常都是上億的、如果一個億投入一支大盤股可能是只冒個泡就結束了、那要是一億投入一個流通盤只有三千萬的小盤股那就勢必使該股當天就漲停板。

機構坐莊的最終目的就是謀取利益。其手法有以下幾種:
莊家的操作:
吃:莊家建倉一般要選擇股價較低時,而且希望越低越好,他恨不得砸兩個板再買。所以,「拉高吃貨」之類,以及股價已經創新高還說是吃貨等等,千萬別信。

拉:吃貨結束之後,一般會有一個急速的拉升過程。一旦一隻股票開始大漲,它就脫離了安全區,隨時都有出貨的可能。所以中線推薦一律是在低位。

出:當莊家認為出貨時機未到時,就需要在高位進行橫盤整理,一般是打個差價,散戶容易誤認為出貨。莊家出貨一般要做頭部,頭部的特點是成交量大,振幅大,除非趕上大盤做頭,一般個股的頭部時間都在1個月以上。

炒股需要長時間對一個股票的觀察了解,和自己的看盤能力來決定看懂莊家的深度了,新手在經驗不夠的情況下不防跟我一樣用個牛股寶去看看牛人榜里的牛人是怎麼操作的,他們都是經過多次選拔賽精選出來的高手,跟著他們操作要穩妥得多,願能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Ⅹ 買股票的時候 發現有大單一會掛一會撤,怎麼回事說明了什麼

說明真實意圖就是為了出貨,實際上是抓住了散戶的幾種心理。

1、最簡單的反向思維的心裡-看到大單後,通常散戶就認為,裡面有大機構操作,因此可以放心的買進。

2、稍微復雜的反向思維的心理-看到大單後,就以為機構是想壓盤吃貨,這時候就認為,既然機構想買,那麼就更不應該賣出,如此一來,就把籌碼鎖定。

3、分散散戶的警惕心理-看到大單後,散戶就以為機構還在裡面,即使跌到止損位,也認為機構不是出貨,而是在洗盤。因此對是否止損猶豫不決,認為該股跌了還會反彈的。這時機構就抓住散戶的這些心理,採用小單賣出的策略達到出貨的目的,股價即使小幅下跌也不會引出大量的跟風拋盤。

(10)股票大機構撕殺擴展閱讀:

買入股票注意事項:

1、要注意波段操作,追求利潤更大化。掌握一種應手的指標,緊盯手中個股,在出現相對階段頭部的時候賣出,等待回落到相對底部時再買回來,有經驗和有條件的投資者,甚至可以每日做部分T 0操作。如果運用得當,在同一時間段內,在同一股票上,可以比一直持股不動多獲得30%以上的收益。

2、要注意熱點轉換,學會見風使舵。每一波大的行情的啟動,都是先由局部熱點帶動起來的。善於觀察,注意思考,跟上熱點,捉住領頭羊,就會獲得更大的收益。

3、要注意持股信息,做到先人一步。要對持股的公司信息密切關注,一旦出現足以影響其股價走勢的消息後,立即據其消息狀況,及時作出抉擇。

4、要注意突然放量,做到落袋為安。手中持有的股票,在行進到一定的上升階段之後,突然放出巨量,當日換手率達到20%以上,大多數情況下是主力出貨離場,此 時散戶也應該及時離場觀望。有時出現這種情況之後,股價還會有一定的漲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買股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