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選擇關鍵詞需要注意什麼
選擇關鍵詞主要有以下5點需要注意:
1、不要選擇生活常用詞和形容詞
2、不要選擇太熱門的關鍵詞
3、不要去截流別家網站品牌詞
4、選擇用戶習慣搜索的長尾關鍵詞
5、不要選擇毫無競爭度的關鍵詞
② 在寫創業板的論文,需要創業板的所有上市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相關數據,這個怎麼查去哪裡查
一般都是用萬德資訊 不過同花順也基本都是能實現萬德的功能
找個人幫你查吧
一般學校都會有1-2個這種數據終端的介面的免費賬號
③ 我的畢業論文題目是《運用中小企業創業板市場對策研究》,怎麼理解這個題目,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寫呢
我個人是這樣理解的:中國於去年推出了創業板市場,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可以通過上市進行融資,拓寬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中小企業應如何面對創業板,如何通過創業板進行上市融資,他們應作出哪些對策。這就是您的論文所研究的對象。這方面的論文很多,搜一下創業板就行了。
④ 求一篇最近的股票推薦論文,推薦一隻股票就行了,字越多越好!!~~~
我自己寫的,不同於機構研報,更有實戰意義
000972新中基
從11月4日的漲停板說起,龍虎榜顯示,三機構合計買入5000餘萬元,合計700多萬股,佔到流通股本1.7%左右,這可不是個小數目。新中基如果今年再虧損的話可就要帶上ST的帽子了,可為何機構卻會大量買入這樣一家連年虧損的公司呢?而11月7日繼續放大量,4日介入5日出逃的概率應該不大,難道5000萬資金的介入就為了這5%?再除去大資金的額外成本,這種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從買入價位來看,6-7元之間區間屬於底部,而且這么大量的資金進入,底部建倉的可能性最大。
從機構持股來看,銀華優選和華夏平穩一直承受著股價的巨大跌幅拒絕拋股。從半年報來看,基金佔比超過流通股12%,眾多基金對這個看上去很醜的股票有意說明裡面可能有文章。
與同行業的中糧屯河比較,僅比照番茄製品,2009年中糧毛利率為40%,中基30%,2010中糧20%,中基-15%;2010年營業成本中糧增加20%,中基增加45%。2010年4季度扣除減持北新路橋的收益,再扣除跌價准備,虧損竟然超過前3季度總和,而去年4季度番茄醬價格基本沒跌。而中糧屯河扣除跌價准備後4季度是盈利的。從2010年古怪巨虧年報看,極有可能財務造假,有可能是隱藏利潤。
從行業的角度來說,一般而言番茄醬價格具有較大的周期性,5-6年將經歷一個完整的雙向周期,2008年國際番茄醬價格到達高峰,價格經過前期下跌,去年和今年,傷了很多菜農,所以可以肯定今年蕃茄的種植面積將大為縮小,農產品的大年和小年很多是這樣產生的,傷得越重,來年產得越少,可以說蕃茄醬的價格已經到了底部,已經進入周期性築底並逐步回升的階段,明年將持續變好。雖然行業景氣度和價格反彈力度還未進入實質性上升通道,但股市向來領先實體經濟,相對不久到來的行業反轉,股價提前見底完全正常。此外,中糧屯河准備定向增發募資近50個億,其中一項是收購內蒙蕃茄醬企業,說明蕃茄醬企業還有利可圖,如果真的有新中基這樣一個季度可以發生如此巨虧的蕃茄醬企業,誰還敢收購?
新中基最大的故事不是估值,而是嘉里益海的入駐。今年上半年「金龍魚」團隊入駐公司,管理水平上了台階。誰都知道超市中「金龍魚」油的佔有率,這要歸功於它的主人新加坡豐益國際公司,現在此公司和新中基攜手將產生很多聯想,新中基公司目前90%的番茄醬出口,假如能夠由新團隊領導,開拓國內市場那應該有很好的故事可講。
再說說最近的股東減持公告。不知道中基背景的人可能簡單的把這理解為利空,其實這背後有很多的故事,也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對於減持,現在有2種猜想,實際上,三木實業的股東劉一正是中基的創業元老。今年上半年之前還一直是公司的董事長。劉一直接持有三木實業50%股份,因此也間接持有新中基股份,益海嘉里不會接手不幹不凈的中基,一種猜想是益海嘉里和劉一約定,要注資中基,三木必須減持干凈!此次減持後,三木的股份只有100多萬股了,近期應該會全部減持,而上周五的漲停可能就是市場對嘉里益海正式入主的一種反應!
而另一種猜想是,劉一意欲控股新中基!綜合新中基一年多的表現,得出結論,本次中基股價大跌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其幕後操縱者是誰呢?誰得益就是幕後黑手。那麼股價大跌誰可以得益呢,散戶、益海嘉里都沒有,得益者表面上看只有已經撤退的機構,但很多問題自相矛盾、沒法解釋,但當我們用劉一準備暗中控股新中基來解釋,一切就都合情合理了。
自從屯河納入中糧旗下,藉助於中糧的產業鏈,煥發了勃勃生機,劉一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不得不引入中糧的唯一對手益海嘉里,但是他又不願意放棄對中基的掌控權,畢竟是自己的心血(他這么認為),從劉一接受記者采訪的言談可以看出他的這種心態,他表示新中基只是藉助益海嘉里的國內銷售渠道,歐洲的關系他不會交給益海嘉里。這根本不現實,益海嘉里進入後控股新中基,你劉一說了不算,到時候歐洲的關系必然乖乖地交出來。劉一不甘心10幾年心血化為泡影,所以他必須控股新中基。
劉一要控股新中基,必須收進30%以上的股份(因為嘉里益海佔有中基番茄和天津中辰30%的股份),但是,他的資金不夠,他需要資金。劉一從去年年底就暗示要做大項目,但是半年多了還是沒有浮出水面,這很不正常,出售北新路橋一共獲得將近7億的資金去哪裡了,已經成謎。再來看古怪的虧損年報,比照番茄製品,2009年中糧毛利率為40%,中基30%,2010中糧20%,中基-15%;2010年營業成本中糧增加20%,中基增加45%。這多出來的25%有3個多億。以上兩項資金加起來,再加上三木中劉一減持的部分,劉一手中持有現金將近12億。如果在股價6元一帶買入,劉一最多可擁有40%以上的股份,實現絕對控股,如果之後中基走出單邊上揚的行情,直達15元,在這個位置,劉一拋出多餘股份(10%),即可歸還7個億,填補漏洞,並且依然控股,這樣新中基仍然還是劉一的。如果按這種情況,新中基的想像空間巨大!而年底之前,上漲行情至少完成相當一部分,配合劉一的機構不至於虧損太嚴重,好給上下一個交待。
益海嘉里入主,應該不完全是劉一個人的主觀意願,和新中基的主要股東兵團密不可分,可能這里邊兵團更積極一些,劉一之前想的很好,但是益海嘉里進來,他就身不由己了,他沒有話語權,到了劉一這個位置,他的追求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樣,如果劉一得不到兵團的全力支持,那麼他在新中基就得服從益海嘉里,這是劉一不願看到的。從之前的報道,我們可以看到,中基的歐洲市場是劉一單槍匹馬談下來的,讓生產商變成零售批發商,這期間的辛苦,使得劉一不甘心,完全可以理解。益海嘉里入主新中基是不可逆轉的,劉一再怎麼鬧騰,只要益海嘉里有了防備,他就翻不起浪來,益海嘉里可以通過國內公司收購新中基股份,這樣就規避了外資的限制。作為新中基的功臣,希望不要晚節不保,成為新中基的罪人。對於散戶來說,益海嘉里不僅能帶來完整的產業鏈,和新產品,更能帶來外資的規范操作。很多散戶深受劉一式報表之苦,益海嘉里能改變這一切,這是散戶樂於看到的。這一切謎底,應該在今年年底,最晚明年上半年就可以揭開了。
最後,撇開這兩種猜想,看看新中基一年以來的跌幅,從年初最高16.16元最低跌到5.79元,不到一年最大跌幅竟然高達64%!相比創業板的地雷股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小盤,低價,超跌,有故事,有機構角逐,大股東背景雄厚(新疆建設兵團),這些都是搶反彈最好的佐料,即使以上2種猜測都落空,光憑這幾點來一輪中級反彈也綽綽有餘了。
⑤ 我國創業板企業高管股權減持現象的原因與對策的論文
創業板企業高管股權減持現象的原因與對策的論文
最好可以考慮你
知道的有多少,比較順
⑥ 求關於分析一隻股票的小論文,菜鳥級別的那種,兩三千字左右,急用!多謝!
一隻股票一般不會分析那麼多的
有時就短短的幾句話
500字以上就很少
非要分析那就基本面和技術面都分析,每個技術指標都分析一遍差不多一萬字也能湊齊
找個股票學習網 分析很多的,就不復制了 麻煩
不求滿意,我隨便說說,767股票學習網看看 還有很多書籍也有分析的 不過字數肯定沒那麼多的。
⑦ 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例分析論文
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例分析論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對於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那麼,怎麼去寫論文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例分析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例分析論文 篇1
【摘要】 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例屢禁不止,嚴重損害了中小股東的利益,破壞了資本市場的秩序,同時,一旦被發現,將會大大降低公司的價值。而財務造假的最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鑒於此,文章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以萬福生科這一創業板造假第一為例,對其造假手段和造假的深層次原因進行剖析,進而提出防範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對策。
【關鍵詞】 財務舞弊;公司治理;萬福生科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5937(2014)25-0064-03
一、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資本市場的日益成熟,資本的趨利性也漸漸顯現出來。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出現了一連串的財務造假案,如之前的深圳主板上市公司「銀廣夏」造假案,以及中小板上市公司「綠大地」造假案。這些上市公司的造假案使投資者蒙受了巨額損失,損害了他們對上市公司以及中國資本市場的信任。雖然我國對於上市公司的監管不斷加強,但是仍有部分公司受利益驅動,使用各種方法進行財務造假,2012年8月發生的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成為創業板造假第一股。
二、案例背景介紹
萬福生科(湖南)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成立於2003年的湖南省桃源縣湘魯萬福有限責任公司,於2011年9月27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為300268,股票簡稱「萬福生科」。主要從事大米結晶葡萄糖、大米高蛋白、高麥芽糖漿等澱粉糖系列產品生產、銷售,是稻米深加工副產品綜合利用循環經濟企業。
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時間,萬福生科就被曝出財務造假。在2012年半年度報告中,該公司虛增營業收入18800萬元,虛增營業成本14600萬元,虛增凈利潤4023.16萬元,前述數據金額較大,且導致該公司2012年上半年財務報告盈虧方向發生變化,情節嚴重。因此萬福生科被湖南省證監局立案調查,並於2012年11月22日被深交所公開譴責。隨著案情的進一步發展,萬福生科上市之前的造假行為也浮出水面。根據深交所2013年3月15日對萬福生科做出的公開譴責,公司2008—2011年期間存在財務數據虛假記載情形,累計虛增收入74000萬元左右,虛增營業利潤18000萬元左右,虛增凈利潤16000萬元左右。其中,2011年度公司虛構營業收入28000萬元,虛增營業利潤6541.36萬元,虛增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912.69萬元,分別占公司已披露2011年財務報告中三項財務數據金額的50.63%、110.67%和98.11%。經對上述虛增數據進行調整後,公司2011年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數額分別為27300萬元、-630.51萬元和114.17萬元,與公司披露的相關財務數據存在重大差異。截至2013年5月10日,萬福生科的財務造假案有了最終結果,證監會對萬福生科涉嫌欺詐發行及相關中介違法違規案進行了正式通報,並對相關人員做出了處罰。
三、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手段簡析
一般情況下,公司財務造假的結果是營業收入和利潤的虛增。根據會計上三個財務報表的勾稽關系,利潤表中營業收入和利潤的增加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就是資產的增加。根據萬福生科的公告,其具體的造假手段主要有虛增應收賬款、虛增預付賬款、虛增在建工程等。
(一)虛增應收賬款
根據萬福生科《關於重要信息披露的補充和2012年中報更正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顯示,2012年上半年的應收賬款凈額由原來的12830萬元更正為41250萬元,虛增了近876萬元。另外,報告顯示。前五大客戶發生了很大變化,如表1顯示,更正前應收賬款的前五名客戶在在更正後的前五名名單中並未出現,並且,前五名客戶的應收賬款總額由512萬元減少到164萬元,說明其應收賬款存在嚴重的造假行為,包括偽造銷售合同、虛擬銷售業務等。
(二)虛增預付賬款
預付賬款是指買賣雙方協議商定,由購貨方預先支付一部分貨款給供應方而發生的一項債權,但實際上,萬福生科的這些預付賬款並非都與真實交易掛鉤。萬福生科2011年年報上顯示預付賬款為10700萬元,而實際更正後的金額為1279.29萬元,虛增預付賬款達1070萬元。根據《公告》顯示,2012年6月底的預付賬款更正後為14569.55萬元,而實際為10100.72萬元,虛增了4468.83萬元。萬福生科通過虛假的交易,將公司的資金支付給糧食經紀人和農戶。而事實上,一方面大部分的資金轉移到了自己控制的銀行賬戶,然後通過銷售回款的方式收回資金;另一方面,隨著工程的進一步開展,預付賬款可以轉向在建工程,從而達到了虛增在建工程的目的。
(三)虛增在建工程
通過在建工程達到虛增收入和利潤是萬福生科最為高明的手段。因為在建工程還處在建設中,具有隱蔽性,不像應收賬款那樣容易被察覺。《公告》顯示,2012年6月底,在建工程虛增8036萬元。其中,項目虛增金額較大的項目如表2所示。供熱車間改造工程、澱粉擴改工程和污水處理工程三項工程總共虛增了7500萬元。
四、萬福生科財務造假原因分析
萬福生科財務造假的發生表明其公司治理結構存在嚴重的缺陷。公司的治理結構是公司內部權力的劃分,是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三權分立」的結果,三者各司其職,互相制約。但是,在我國上市公司中,一股獨大的現象較為嚴重,大股東控制了董事會和經理層,同時,獨立董事和審計委員會內部監督被抑制,從而導致大股東利用控制權侵佔中小股東的利益。
(一)股權結構高度集中
萬福生科是典型的一股獨大型企業。根據2012年年報顯示,龔永福和楊榮華分別持有公司29.99%的股份,而二人為夫妻關系,因此共持有公司59.98%的股份。這種高度集中型股權結構使得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龔永福夫婦二人。在缺少股權制衡的情況下,實際控制人就會凌駕於內部控制之上,公司的重大決策完全根據他們的意志來決定,使得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從而實現操縱利潤、利益私人化的目的。關於萬福生科2012年半年報的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萬福生科也認為是因為內控鬆懈,內控制度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另外,公司實際控制人龔永福既是董事長又是總經理。這一「兩權合一」的公司治理結構破壞了董事會和經理層監督與被監督的機制。董事長(經理)掌握公司的日常經營業務,實際上就是經理層的自我監督,這一現象容易造成財務造假。
(二)獨立董事不「獨立」
獨立董事的獨立性決定了董事會的監管效率,因此,我國在2001年推出了獨立董事制度。由於獨立董事比一般的董事具有更強的獨立性,所以實行獨立董事制度後,公司董事會的獨立性也就有了保障。然而,我國的獨立董事大多流於形式,大部分的獨立董事只是兼職,根本不會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公司的事務上。據萬福生科2011年年度報告顯示,三名獨立董事均參加了2011年公司召開的6次董事會,沒有對萬福生科財務造假行為發表任何獨立意見。鄒麗娟作為三名獨立董事中唯一一名專業的會計人員,具有注冊會計師資格證,實務經驗較為豐富,對於公司造假行為不可能一無所知,說明已經失去了其應有的獨立性,或者沒有盡到自己的監督職責。另外兩名獨立董事單楊、程雲輝分別是農業、生物領域的專家,說明萬福生科選擇行業專家作為獨立董事,更多是把獨立董事當成顧問,而不是監督者。因此,萬福生科獨立董事並沒有發揮其獨立性,未能發揮制衡董事會、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作用。
(三)審計委員會失效
審計委員會大多是由獨立董事構成,而且成員中必須具備會計及審計方面的專業知識,所以審計委員會作為重要的內部控制機制,對於公司內部的會計行為及披露的報表有較強的監督職能。然而,當萬福生科出現較為嚴重的財務造假行為,審計委員會仍然認為:公司內部控制設計和執行方面不存在重大缺陷,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符合公司內部控制設計及執行情況。很顯然,公司內部審計沒有發揮正常作用,審計委員會對重大信息披露也未進行有效的監督,可以說萬福生科審計委員會功能基本上處於缺失狀態。
五、萬福生科財務造假的啟示
根據以上的分析得出,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歸根結底是其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內部控制制度失效,為此,本文從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了如下幾個方面的建議,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防範財務造假行為的發生。
(一)優化股權結構,降低大股東持股比例
股權越集中就意味著控股股東對公司的會計行為的約束能力越強。在此情況下,控股股東所受的約束力較低,為了一己私利,對會計信息作出虛假披露,從而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為此,可以逐步降低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增加機構持股、社會公眾持股比例,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股權分散、大股東相互制衡的局面,建立有利害關系的股東表決權除權制度,從而防止大股東濫用表決權。
(二)完善獨立董事和審計委員會制度
獨立董事和審計委員會作為公司的重要治理機制,其獨立性至關重要。如果控股股東掌握了董事的任免權,則獨立董事的獨立性將受到破壞,審計委員會的職能也得不到很好的發揮。因此,為了充分發揮獨立董事和審計委員會的作用,可以實行控股股東及其派出的董事強制性表決迴避制度,由中小股東提出自己的獨立董事人選,維護中小股東的利益。另外,對於獨立董事和審計委員會的運行效率也要加強監督,避免形式主義。
(三)董事長和總經理兩職分離
股權高度集中情況下,如果董事長和總經理為同一個人,則公司實際控制人和管理層的利益高度一致,管理層為了自身的利益,所作出的經營決策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而董事長和總經理兩職合一的公司治理模式使得決策不會受到異議。在此情況下,經理層就很容易滋生會計造假風險,從而侵佔公司和中小股東的利益。因此,建議董事長和總經理由相互獨立的.兩個人擔任,從而實現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的內控制度。
【參考文獻】
[1]安雷娜.淺析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問題——以萬福生科為例[J].商情,2013(7):31.
[2]胡偉.股權集中控制下的財務欺詐——基於萬福生科的案例研究[J].商業會計,2013(12):44-46.
[3]劉航.試論我國上市公司「一股獨大」問題——源於帕瑪拉特舞弊事件的思考[J].當代經濟,2005(2):66-67.
[4]劉曉波.雲南綠大地公司財務舞弊案例研究[J].會計之友,2013(2):62-65.
[5]楊清香,俞麟,陳娜.董事會特徵與財務舞弊——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09(7):64-70.
[6]張俊生,曾亞敏.上市公司的失信行為:公司治理角度的分析[J].經濟科學,2004(6):87-95.
[7]周超,魏開華.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審計失敗的原因與對策思考——基於萬福生科造假的案例分析[J].西部財會,2013(7):67-70.
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例分析論文 篇2
一、背景介紹
萬福生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福生科」)是湖南省常德市的一家農產品加工企業,主營稻米精深加工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於2011年9月27日在創業板上市。2012年9月14日,公司發布公告稱因涉嫌違反相關證券法律法規而被證監會湖南監管局立案調查。9月18日,萬福生科發布公告稱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其股票從第二天開始停牌。10月25日,萬福生科發布《關於重要信息披露的補充和2012年中報更正的公告》(簡稱《補充更正公告》),承認其在2012年半年度報告中虛增營業收入1.88億元、虛增營業成本1.46億元、虛增凈利潤4 023.16萬元,進而使得公司2012年上半年利潤總額由盈利2 874.01萬元變為虧損1 117.37萬元,減少了138.88%,此外還未披露公司上半年停產事項。2013年3月2日,萬福生科發布自查公告,承認財務造假。至此,萬福生科成為創業板造假第一股。
二、舞弊手段分析
一般情況,企業財務造假的結果是營業收入和利潤的虛增。根據會計上三個財務報表的勾稽關系,利潤表中營業收入和利潤的增加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就是資產的增加。根據萬福生科的公告,其具體的造假手段有虛增應收賬款、虛增在建工程、虛增預付賬款等。
(一)虛增營業收入
萬福生科的主要經營項目是銷售大米、麥芽糖等多種農副產品。偽造絕大多數產品的實際銷售收入,相比正常售價的四五倍以上,由此所偽造出的銷售收入是真實銷售收入的一百倍以上,甚至有些產品並沒有實際銷售額,憑空捏造銷售行為的存在。糖漿的實際營業收入為2031.74萬元,虛假報告則表示營業收入為12226.12萬元,虛增10194.38萬元;麥芽糊精營業收入為0元,虛假報告則為1123.89萬元,虛增1123.89萬元;產品實際營業收入為8231.44萬元,虛假報告為26976.02萬元,虛增18744.58萬元。
日前,萬福生科發布2012年年報,公司去年虧損341萬元。尤為蹊蹺的是,盡管去年上半年生產線大面積停產,下半年又遭遇造假危機,萬福生科全年卻實現了2.96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8.39%。「在造假東窗事發,銷售大受影響的情況下,萬福生科去年下半年還實現了2.14億元的營收,不能不讓人懷疑其業績的真實性。」由於萬福生科造假事泄,帶來產業鏈上下游生變:上游供應商趁機提價,使得公司營業成本大增;下遊客戶則減少採購萬福生科產品的數量,或是要求公司降價供貨,公司產品銷量已有明顯下滑。
此外,更正前應收賬款中金額前五名在更正後3名未再出現,且更正前前五名應收賬款合計金額達7172.78萬元,比實際情況2760.42萬元虛增了4412.37萬元。說明應收賬款存在嚴重造假行為。據調查,萬福生科在銷售合同中披露的與華源糧油經營部簽訂的兩份合同,與傻牛食品廠簽訂的三分合同經兩家企業老闆及老闆娘表示均不存在;而億德糧油貿易行所有人黃德義與萬福生科控股股東為親屬關系,由此可以看出企業存在偽造銷售合同,虛擬銷售業務等行為。
(二)虛增預付款
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中不僅包含工程款,還包括日常經營產生的款項。但是,萬福生科的應付賬款很少,2012年上半年末僅為763萬元,可以忽略不計。至於預付賬款,除2011年末外,金額也一直不多,2011年末,萬福生科的預付賬款比上年末增長了449.44%,對此,公司方面的解釋是,「主要原因系公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全面啟動,增加預付設備款項所致。」問題是,既然上半年末預付工程款理應減少,報表上預付賬款卻為什麼還增加了許多?有人解釋為日常經營活動中預付了很多采購款。然而,從歷史數據來看,萬福生科日常的經營活動產生不了太多的預付賬款,從2011年上半年末預付賬款同樣不高來看,也不存在導致預付賬款猛增的季節性因素。事實上,根據招股說明書,2011年上半年末預付賬款中預付經紀人(原材料)采購款僅為955萬元。
(三)虛增收入及利潤
通過進行關聯方交易,利用關聯方虛構銷售,通過銷售定價差異,達到轉移利潤或虛增利潤的目的。在萬福生科的財務造假案中,出現明顯地關聯方交易造假行為。報告顯示,湖南省傻牛食品廠、懷化小丫丫食品,貢獻收入都在1300萬元左右,但在更改後的`報告中,這兩個公司已經從前五大客戶名單中消失:湖南祁東佳美食品和津市市中意糖果公司貢獻的收入分別為1415.61萬元和1341.95萬元,更改後變為222.8萬元和118.73萬元。
萬福生科在外部設立大量虛擬供應商賬戶,這些賬戶的主人是一些真實存在的糧食經紀人,但實際由萬福生科控制。通過預付款形式將自有資金轉入這些賬戶,再從中提取現金或其他方式轉回,構成銷售回款,造成銷售規模增加,從而虛增營業利潤。
萬福生科私刻客戶假公章、編造銷售假合同、虛開銷售發票、編制銀行單據、假出庫單等一系列造假工序的配合,讓虛增銷售收入看起來合理,甚至到稅務部門為假收入納稅。
虛增利潤及收入,需要與「資產」相對應。萬福生科在造假過程中選擇了虛增「在建工程」和「預付賬款」項目,它的募集資金建設項目還在建設中,降低暴露的風險,至於預付賬款,是否實際發生有待查證,也許實際上是將資金過賬又轉回。
三、萬福生科財務造假的信號分析
半年報中,企業營業總收入達232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6.23%而營業利潤以及利潤總額分別只有2554萬元和2874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5.34%和-16%。而2011年年度報告中,企業營業總收入比2010年年度增長了27.60%,營業利潤增長10.62%,利潤總額增長9.11%。同為一年時間,營業利潤與利潤總額的波動非常之大,引人懷疑。
企業存在大量預付賬款,均為「預付工程、設備款,工程尚在建設中」,而對應的客戶均為個人,無法查實。
企業在建工程項目金額比2011年底增加了許多,但半年內完工程度卻很低。供熱車間改造工程完工程度只有50%,污水處理工程完工程度只有2%,此外,從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2011年6月的在建工程的情況來看,並沒有污水處理工程這一項目。那麼,半年報中這個項目的真實性就很值得懷疑了。澱粉糖擴改工程,2012年半年報較2011年年報在投入金額增長了12.5倍後,工程進度反而由90%降低到30%,而在2012年年報中則根本沒有提及澱粉糖擴改工程,該工程是否存在或者已經完工不得而知。
四、財務舞弊啟示
財務造假案件頻頻發生,不得不引起重視。更重要的是,財務造假並非一時速成的,長時間的運籌帷幄必然會有蛛絲馬跡可循,我們必須反思如何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公開資料以及風險導向的審計模型,及早發現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在萬福生科的案列中,偽造了大量銀行憑證,在之前問題沒有暴露與審查相關憑證票據不嚴有必要關系。因此,審計中應該重視相關企業原始憑證等的審核。萬福生科屬於高科技行業,而且是地方政績企業,對它的行業背景,上市程序,資金支持,技術研發都是關鍵的審計突破口。也許要加強實地走訪獲取直接證據,對於以銷售為主的公司,其與客戶之間的聯系也是相當緊密。因此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其各種業務的真實性,可以進一步預防和發現造假情況。
參考文獻:
[1] 經濟信息聯播.創業板造假第一股調查[Z].證券市場周刊,2012,(43):8-9.
[2] 崔曉莉、武磊. 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例分析及啟示[J].現代商貿工業,2013,(15)
[3] 寧平. 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例分析[J].會計之友,2014,(25)
[4] 孫旭東. 萬福生科預付賬款造假[J].證券市場周刊,2012,(43):48-49
[5] 付強,劉秀蘭.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信息失真的表現及其影響[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2,(4):122-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