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香港摩天集團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香港摩天集團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1-24 18:44:04

① 香港的世界第一

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旺角
密度及寬廣度最高的天際線
全球最多摩天大樓
最大的霓虹燈廣告牌:大生地產發展有限公司
最長的彩色電視顯示屏:沙田馬場
最大的單幢式多層工業大廈:葵涌
最大的酒店壁畫:港島香格里拉酒店一幅名為《大好河山》
最貴的廁所:恆豐金業的金至尊旅遊展覽廳
最高平均每呎樓面地價紀錄:山頂奇力山加列山道12號
全球擁有最多屋苑的業主:香港房屋委員會
最大的金色玻璃幕牆建築物:中港城
世界上擁有最高機械展品「能量太空梭」的博物館:香港科學館
全球最高酒店: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
最昂貴的機場:香港國際機場
最長的戶外電動行人電梯: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
跨度最長的斜拉橋:昂船洲大橋
最長的行車及鐵路懸索吊橋:青馬大橋
最長的行車及鐵路斜拉橋:汲水門大橋
最長的三塔式斜拉橋:汀九橋
最繁忙的兩線過山隧道:獅子山隧道
最繁忙的兩線過海隧道: 紅磡海底隧道
載客量最多的巴士:九龍巴士
最大規模的巴士維修廠:九巴在屯門總修中心
最大規模的纜車系統:昂坪360
速度最快的無閉塞輕軌系統:港鐵輕鐵
全球最快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港鐵西鐵線、東涌線
全球首個在運營後加裝月台幕門的鐵路系統:香港鐵路
最長月台幕門:港鐵尖東站
最繁忙的邊境管制站:羅湖
最繁忙之鐵路干線:港鐵港島線及荃灣線
最古老雙層有軌電車:香港電車
全球建造價最貴之高速鐵路路段 :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
最多高難度的特技藝人:成龍
最長的系列電影:《黃飛鴻》系列電影
獲得最多獎項及連續次數的藝人:樂壇天後容祖兒
播放時間最長的電台廣播劇:18樓C座
擔任唱片騎師最長時間的人:郭利民
播放時間最長的電視慈善籌款節目:《歡樂滿東華》
全亞洲成立最久足球會,香港足球會
最大的木偶:由香港演藝學院學生製作的巨型賓尼兔
最多人一齊彈奏夏威夷小吉他,最多人並成的船,最多人同時唱手語歌,最多人並成的電子游戲控制器,最大型身體敲擊,最多人同時撐傘,最多人一同演練太極拳,最大的巨龍花燈,最大型鼓樂演奏,最大的餃子,最大的糭子:海皇粥店,最高的肉蓯蓉,全球最長工時,全球最高樓價,樓價與家庭收入比率全球最高,最多人同時集體發聲誦讀
最高的擁有手提電話比率:215.3%
最大型紙幣收集(最多國家):香港人Sanjay Relan
全球股票市值最大的華語傳媒: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全世界最大型的燈光音樂匯演:幻彩詠香江

② 摩天高新傳銷集團,大家不要在投錢了。我們好多人已經被騙了很多錢了

被騙了不要急,可以去中國投訴網投訴的

③ 香港摩天集團還在嗎

還在。摩天集團總部位於香港尖東新文華中心,集團業務覆蓋廣泛。根據企業數據統計,香港摩天集團資金正常,企業正常運營。業務有IT技術開發、區塊鏈技術研發、大數據建立及應用、投融資、新能源汽車製造與研發、教育培訓、前沿科技、健康養老產業、生態旅遊產業、農業等領域。

④ 深圳摩天謝萬成他是傳銷嗎

截止到2019年2月23日為止,深圳摩天暫時為被認定為是傳銷組織,但是該企業已於2018年6月15日注銷。

深圳摩天全名為深圳摩天高新實業有限公司,該公司的成立日期為2016年03月11日,社會信用統一代碼為91440300MA5D8B3X0E,公司的注冊資金為12000.000000萬人民幣,等級機關為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目前公司狀態為注銷狀態。

公司的主要經營范圍包括:投資興辦實業(具體項目另行申報);高新科技產品的技術開發;國內貿易(不含專營、專控、專賣商品);信息技術服務;經營電子商務。

(4)香港摩天集團股票擴展閱讀:

1、打開電腦中的瀏覽器,在搜索框中輸入「國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⑤ 香港摩天大樓220層是真的么

香港摩天大樓220層不是真的。
遠望大廈或名天空城市,是一座正在計劃中的超級摩天大樓,高樓將落戶中國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項目凈佔地30畝,總投資不低於40億元人民幣,建設周期僅訂為7個月,發展商為遠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後,大樓高度將達838米共220層,比現時世界最高的哈利法塔還要高50層和10米。屆時,大樓將會集住宅、酒店、學校、醫院、寫字樓等多種業態於一體。項目建築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可容納30,400人。項目將會耗用270萬噸鋼材,遠大會採用自主研發的工廠化可持續建築技術。6月5日,遠大科技集團子公司遠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遠大可建」)與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政府簽訂戰略協議,規劃建設一棟220層綜合大樓「天空城市」,規劃樓高838米,比迪拜塔高10米,建設周期僅7個月。建造世界第一高樓,讓遠大科技集團總裁張躍再一次站到風口浪尖。對這一項目的質疑也隨之而來,7個月建造838米世界第一高樓,技術上是否可行?而近幾年發展得不溫不火的遠大集團,是否有足夠現金支撐張躍將世界第一高樓進行到底?張躍瘋狂的高樓夢想仍讓人疑慮重重。張躍8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按照計劃,「天空城市」由迪拜設計師設計,採用遠大可持續建築模塊化材料,95%工程量在遠大工廠完成,安裝進度為一天5層。計劃2012年11月開始安裝,預計在2013年1月建成。遠大可建方面表示,這一項目仍未獲政府最終批准。這意味著,838米世界第一高樓能否順利進行,仍存變數。
香港最高的樓是國際金融中心樓高180米,共地上39層,佔地78萬4千平方尺。國金二期於2003年竣工,樓高420米,共地上88層,佔地2百萬平方尺。當中,國金二期是目前全香港最高的摩天大樓,世界第六高。

⑥ 香港割讓歷史,回歸的歷程,回歸之後的繁榮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清政府戰敗,在1842年8月29日與英國簽訂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及鴨脷洲割讓給英國。1860年10月,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清政府再次戰敗,被迫簽訂《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時稱九龍司地方一區)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給英國管治。

在189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塊大小島嶼總計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給英國,並將租借地稱為「新界」,租期為99年。從1898年7月1日開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滿。從而佔領香港全境。

1982年9月22日,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拉開了中英關於香港問題談判的序幕。9月24日,鄧小平會見撒切爾夫人,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談判,中國拒絕承認《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等所有相關不平等條約,只承認香港受英國管理,而非英國屬地。中英雙方經過兩年多達22輪的談判,最終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決定從1997年7月1日起,中國在香港成立特別行政區,開始對香港島、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權和治權。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禽流感、全球經濟放緩、非典疫情等一次次的沖擊。但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體香港人發揚了百折不撓、愈挫愈強的「打拚」精神,順利地度過一個個難關,並繼續保持了自由港和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連續多年獲國際著名評級機構和組織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被公認為全球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和最具發展活力、營商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6)香港摩天集團股票擴展閱讀:

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在新中國外交史上有著特殊的歷史地位和意義。它成功地達致香港的順利回歸,洗雪了一個半世紀以來中華民族蒙受的恥辱,使祖國的統一大業向前邁進了一步,並為國際上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和歷史遺留問題創立了典範,是中國政府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的重大貢獻。

回歸後的香港無疑成為了連接中國與世界的中介,直接承擔著使自由市場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兩種市場經濟體制與發達國家和地區和發展中國家兩個發展階段的經濟形態結合起來,加速中國與世界經濟接軌,在21世紀實現中國經濟現代化的重任。

香港經濟以服務業為主,與中國內地及亞太其他地區關系密切,是亞洲最多國際公司設立地區辦事處的城市,香港也是受旅客歡迎的旅遊地點之一,也是舉辦國際會議及展覽的熱門地方。香港地理位置優越,是連接北美洲與歐洲時差的橋梁,與內地和其他東南亞經濟體系聯系緊密,又與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訊網路,因此能夠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

在2005年,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服務出口地。與服務貿易有關的主要行業包括旅遊和旅遊業、與貿易相關的服務、運輸服務、金融和銀行服務及專業服務。

⑦ 香港「四大家族」都去哪兒了

"香港四大家族"是指在香港具有很大影響力的四大豪門,包括主要以房地產發家的李嘉誠、郭得勝、李兆基、鄭裕彤四家。
李嘉誠家族
長子李澤鉅,妻子王儷橋。1996年,李澤鉅大女兒李燕寧出世,次女於2000年6月出生。2004年8月5日,李澤鉅第三個女兒出世,2006年李澤鉅兒子出生,為李嘉誠的第一個男孫。
李嘉誠幼子李澤楷,未婚。 2009年,李澤楷和女星梁洛施秘密拍拖一年半,兩人證實戀情,已於2009年4月底在多倫多為李澤楷誕下7磅重男嬰,李嘉誠親自替孫取名「長治」。2010年7月14日,梁洛施於6月底在美國舊金山生下男雙胞胎。
旗下公司
長江實業
長江實業為長江集團的旗艦。長江集團奠基於香港,業務包括物業發展及投資、房地產代理及管理、港口及相關服務、電訊、酒店、零售及製造、能源、基建、財務及投資、電子商貿、建材、媒體及生命科技等。集團在香港的成員包括四家同為恆生指數成份股的上市公司:長實 1997『長和系』重組前後架構、和記黃埔有限公司、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及香港電燈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和記電訊國際有限公司、和記港陸有限公司及TOM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在創業板上市的長江生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及TOM在線有限公司。截至2006年2月15日,長江集團旗下在香港上市之公司的聯合市值為7060億港元,佔香港股票市場總市值約8% 。長江集團的業務遍及全球54個國家,雇員人數約22萬名。 2007年9月長江實業總市值應為8,050億港幣,遍布全球55個國家,僱傭員工約25萬人。
和記黃埔
是業務遍布全球的大型跨國企業,一向銳意創新,並勇於採用新科技,經營多元化業務 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包括全球多個市場最大的零售連鎖集團、地產發展與基建業務,以至技術最先進的電訊服務。和黃在全球五十四個國家經營五項核心業務,雇員超過二十萬人,核心業務計有港口及相關服務、電訊、地產及酒店、零售及製造、能源及基建等業務。和黃是《財富》全球500大企業之一。
長江基建
是一家以香港為基地的綜合基建公司,專注於發展、投資及經營本港、內地、澳洲、英國、加拿大、菲律賓以 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至全球的基建業務。長江基建為中國基建最大投資者之一,旗下主要附屬及聯營公司包括青洲英坭——香港唯一的綜合水泥產品製造商;及香港電燈——香港兩家供電及輸電公司之一。
電能實業
港燈國際有限公司包括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港燈)、港燈國際有限公司(港燈國際)、港燈協聯工程有限公司(港燈協聯)及若干附屬公司。港燈成立於1889年,是港燈集團主要的營運公司,負責發電、輸電及配電予香港島及南丫島。港燈國際成立於1997年,是港燈集團的國際投資公司,與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經營多項香港以外的電力相關業務。
家產安排
2012年5月25日,李嘉誠首次宣布分身家安排,在股東大會後會見傳媒,首次談及資產分配表示,他將40%長江(00001-HK)及和黃(00013-HK)股份和22家上市公司,市值逾8500億港元,名下上市資產逾2900億港元,全歸予長子李澤鉅,長和系日後由他打理。二子李澤楷則將獲得李嘉誠對其生意上的資金支持。
李嘉誠通過復雜的信託方式對旗下資產進行控制,其中終極的控制方是李嘉誠家族信託(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ited),而這一信託又由李嘉誠及其長子李澤鉅、次子李澤楷各持有1/3的權益。由此,在此次的分家中,李澤楷持有的家族信託1/3的權益轉移至李澤鉅旗下。完成之後,李澤鉅持股量將增至2/3,餘下1/3繼續由李嘉誠持有,李澤楷將完全退出。2012年7月29日,李嘉誠將1/3家族信託權益全部轉讓給長子李澤鉅。
李澤楷擁有電訊盈科、香港電訊信託、及盈大地產三家香港上市公司股權。按他所持股份的市值計算,李澤楷所擁有的上市公司賬目價值約136.48億港元。此外,他還擁有私人投資,包括2009年以5億美元收購AIG亞洲資產管理業務,現管理資產約670億美元。
資產拋售
2014年8月12日,泛海控股發布公告稱,擬斥資近40億港元(約31.76億元人民幣),收購中國香港首富李嘉誠麾下和記黃埔(簡稱:和黃)兩間全資附屬公司所持有和記港陸逾七成股權。
另據統計,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李嘉誠通過拋售手中資產,累計套現金額已超過800億元人民幣。其中,作為李嘉誠控股的唯一A股上市公司長園集團也為其貢獻了22.56億元。據悉,李嘉誠旗下長和投資1995年以2400萬元人民幣入股長園集團,20年後投資回報率超百倍。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過去一年,李嘉誠父子通過賣樓盤就套現了約250億港元(約198.5億元人民幣)。
除了房地產資產,李嘉誠也加快了旗下其他資產的出售。2013年7月份,李嘉誠曾高調宣布將出售百佳超市,這則消息一時鬧得沸沸揚揚,但隨後暫時擱淺;2014年3月份,李嘉誠轉而將屈臣氏股份近25%作價440億港元(約349.36億元人民幣)賣給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2014年3月14日,和記黃埔旗下在新加坡的上市公司和記港口信託,減持亞洲貨櫃碼頭60%股權,套現最多24.72億港元(約19.63億元人民幣)。另外,2014年1月22日,同屬李嘉誠旗下的電能實業分拆港燈電力投資(簡稱:港燈)上市,電能實業宣布以下限定價,港燈每個股份合訂單位為5.45港元,集資約241億港元(約191.35億元人民幣)。

世紀重組
2015年1月,李嘉誠宣布了旗下兩大集團的重組方案,此方案有兩大重點,一是李嘉誠長實、和黃先合並成「長和」,再將所有地產業務裝進新成立的「長地」重新打包上市;二是兩個新公司注冊地改在開曼群島,並在香港上市。
長江基建實業
2015年9月8日下午,長和、長江基建(01038.HK)及電能實業(00006.HK)聯合發布公告,擬將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合並,合並後的名稱為「長江基建實業」。這是他今年第二次重組自己的龐大企業帝國。新公司將在中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經營公共事業、廢棄物管理和交通運輸相關資產。
合並後,電能實業將會退市。隨著電能實業這個香港本土注冊公司的消失,87歲的李嘉誠通過去年以來的一系列大規模資產騰挪,最終完成了公司注冊地的全部外遷。
撤資論
2015年9月29日,李嘉誠首次就此前熱炒的撤資傳聞做出回應,發布了一份長達三頁的聲明。針對此前「別讓李嘉誠跑了」一文,李嘉誠表示,「我明白言論自由是一把兩刃刀,因此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發熱烈討論,這是可以理解的,文章的文理扭曲,語調令人不寒而慄,深感遺憾。」
李嘉誠回應稱,「過去十年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有超過70%(包括國企)的架構,也選擇離岸設立公司,目的是為了讓企業取得更現代化架構和更高效運作模式;我們做法相同,集團進行重組及於開曼群島成立公司,而集團在港注冊及上市地位不變。」
郭得勝家族
創始人郭得勝,已故。

郭得勝家族的四大接班人,2008年曾發生家族內訌。
接班人鄺肖卿(身價640億元)、郭炳江(身價450億元)、郭炳聯(身價450億元).
旗下新鴻基地產是香港最大地產發展商之一,也是香港土地儲備最多的公司之一。郭氏家族開發的樓盤,包括香港最高的3座建築以及香港最高的摩天大樓等。該家族還控制著香港多家主要手機運營商和最大的巴士公司。
2008年郭氏家族內亂,郭得勝夫人鄺肖卿取代長子郭炳湘成為新鴻基地產董事局主席。2012年3月29日,新鴻基地產聯席主席郭炳江及郭炳聯涉嫌貪污被捕。
新鴻基地產在北京、上海及長三角、廣東及珠三角、成都及附近城市擁有物業投資。在北京,新鴻基地產擁有的物業包括北京APM商場和新東安廣場寫字樓。在長三角的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城市擁有12座物業,在珠三角擁有玖瓏湖、御花園等10座物業。在成都有2座物業。
筆者查閱新鴻基地產最新發布的2014-2015年度業績報告看到,截至今年6月底,該集團在內地的土地儲備有增無減,其中逾六成為高級住宅或服務式公寓,其餘是優質寫字樓、商場和酒店。在內地的投資物業組合繼續擴展,租金收入增長不俗。而在建的投資物業大多坐落一線城市,預計落成後可以進一步加強租金收入的增長動力。
對於未來,新鴻基地產仍保持樂觀,「在內地將維持選擇性的業務發展策略,並把焦點放在一線城市」,並將繼續在內地一線城市物色發展機會。
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末香港掀起移民浪潮時,郭得勝就說:「除了在內地投資之外,新鴻基不會考慮將資金調往海外。」
李兆基家族
創始人李兆基,87歲,身價1600億元。2015年6月李兆基宣布退任恆基發展主席兼董事總經理,7月1日起交棒小兒子李家誠。

李兆基是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及董事長。其家族主要涉足行業包括能源,金融,酒店,地產、交通運輸。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是香港最大的地產開發公司之一,旗下地產涉及商務樓、住宅樓及酒店集團。
李兆基家族還經營能源產業。他是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的主席,該公司是香港家用和供暖天然氣的唯一供應商。其長子李家傑和次子李家誠均為恆基兆業副主席和中華煤氣有限公司董事。
據筆者統計,截至目前,恆基兆業在內地的北京、上海、廣州、長沙、成都、南京、重慶、大連、西安、杭州、蘇州、沈陽等16個城市擁有29處物業地產。而恆基兆業旗下的港華燃氣在山東、安徽、河北、江蘇、廣東、河南、江蘇和吉林等25省份取得212和項目。
港華燃氣還透過全資附屬公司易高環保投資有限公司及其屬下企業致力開拓之新興環保能源業務之發展亦穩步向前。在江蘇、陝西、山東、山西、河南和遼寧擁有液化氣項目。
恆基兆業2015年中報顯示其在內地的業務取得了不俗表現。截至6月30日,中國內地物業發展銷售收入28.04億港幣,同比暴增190%。內地的附屬公司、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除稅前盈利達3.39億港幣,同比暴增377%。內地物業租賃總收入為8.52億港幣,同比增21%。附屬公司、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除稅前租金凈收入6.56億港幣,同比增20%。
這些數據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恆基兆業及旗下公司為何在大陸數十個城市開拓新物業和新的能源項目。
鄭裕彤家族
創始人鄭裕彤,90歲,身價約1000億元。接班人兒子鄭家純,長孫鄭志剛。

鄭裕彤是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香港四大地產發展商之一)、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主席及恆生銀行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香港新世界發展旗下有新世界中國地產、新創建、新世界百貨三家上市公司。家族產業涵蓋珠寶業、酒店、百貨、物流、電信、基礎設施建設和金融服務等。
新世界發展集團在中國內地物業旗艦——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其物業組合包括在華北、東北、華東、華南、西部20個城市的35個主要項目,可供發展及投資的總樓面面積達2738萬平方米。
截至去年底,新世界百貨經營及管理共43家百貨店,遍布中國內地21個城市,總樓面面積超過160萬平方米。
過去數年,中國內地物業銷售表現伴隨著一系列行政主導的調控措施出現多番起伏。新世界發展地產表示,樓市啟動了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去行政化、趨市場化」的目標已日漸明確,中國內地樓市可望朝著平穩化格局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綜覽新世界發展集團去年年報和今年的中報,我們並未看到其欲在內地收縮業務或者撤資的跡象。

⑧ 富豪困在摩天樓

來源|地產風聲

文|內幕君


高處不勝寒,富豪不信邪。


1

新舊世紀交替的1999年,德國經濟學家安德魯·勞倫斯提出一個新理論:

摩天大樓立項,經濟過熱;摩天大樓建成,經濟衰退。

根據理論所說,每當有大樓刷新世界高度時,一般會伴隨全球性的經濟衰退,並且多數時候哪裡建高樓,哪裡引發危機。

比如,1929年到1931年,紐約立起3座刷新高的摩天樓,包括帝國大廈,然後就開始了由美國引發的,最終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大蕭條」。

再比如1996年,吉隆坡石油雙塔封頂,452米把世界高度向上又拔一截,沒多久亞洲金融風暴就來了,馬來西亞被捲入。

2009年初,蓋了5年的迪拜塔宣布最終高度828米,妥妥世界第一。同年底,迪拜債務危機爆發,重挫歐洲股市……

因此,勞倫斯建議大家:根據「摩天大樓指數」來預測經濟衰退。

摩天樓左右經濟周期,有人把這一現象稱為「勞倫斯魔咒」。對此,曾經計劃在長沙郊區蓋世界第一高樓的張躍放話:

胡說八道。

張躍說,高樓不代表別的意義,高樓就是一個高樓,十幾棟樓的造價而已。他說這句話的2013年,國內很多城市正在熱火朝天蓋高樓:

北京,計劃高度超500米的中信大廈開工;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在建,最終落成時總高599.1米;上海,上海中心大廈結構封頂,最終定格在632米。

大城市追逐高度與激情,連小城市也不甘寂寞。

那年很多九江人看過一條新聞:九江要建江西第一高樓。

不知道九江人民怎麼想的,反正九江領導挺興奮的。

2013年12月30日,九江市領導帶著四套班子去八里湖畔,出席九江國際金融廣場項目的奠基儀式,項目包含這棟「第一高樓」——國際金融大廈。

九江國際金融大廈效果圖

儀式上,市長代表政府講話說了「三個最」:

市長說,建成後的金融大廈將高達333.33米,主樓共77層,將成為全省第一高樓,在中部地區也是屈指可數。

比在建中的南昌雙子塔還高30米。

項目的投資主體東方偉業,老闆林端生是個福建人,當年還算小有名氣,在福建、上海、江蘇等地蓋了以及在蓋很多綜合體,按照他們自己說法,有28個之多。有媒體把林端生稱作「福建商業地產的領航人」。

但這位領航人太讓領導們失望。

7年過去,金融大廈沒建成江西第一高樓,項目在停工和復工間來回搖擺。按照九江八里湖新區管委會此前的說法,項目施工進度不理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資金不能及時到位。

一個九江老表說,一開始就是錯的。

「九江和南昌爭『全省第一高』有什麼實際意義?建就建吧,也不找個大企業來。讓小公司投資,一旦資金鏈斷裂只會勞民傷財。」

摩天大樓未必影響經濟周期,卻可能反噬企業,特別是底子薄的。如今江湖已經沒有東方偉業和林端生的傳說。

張躍不信「勞倫斯魔咒」,但高樓足以困住富人。


2

廈門,鼓浪嶼對面,繁華的鷺江道上。

一棟1997年就已通過規劃的建築,至今還沒落成。

2010年,42歲的福建人李柄江買下這個爛尾多年,都快被廈門人遺忘了的項目,代價是20個億。大家都說這個年輕人膽子真大。

因為在他接手之前,這個項目「相親」4年,政府幫著去北京、天津、福州招商,都沒找著合適的「對象」,最低的時候「聘金」只要5億起,但也沒人來提親。

李柄江接過盤,廈門市規劃局鬆了好大一口氣。一個局裡人表示,我們樂見其成,不然在黃金地段,項目爛尾影響不好。

這棟建築前身是廈門郵電大廈,規劃之初高249.7米,加天線總高342.2米,建成後將是廈門第一高樓,也是福建第一高。

但規劃剛過沒多久問題就來了。1998年郵電分家,「第一高」劃歸郵政系統,郵政努力用5年時間蓋了8層群樓,然後表示沒錢了,留下爛攤子讓海風吹拂了7年。

李柄江接盤時還不叫李柄江,叫李榕新,他的公司京鵬國際還叫永榕集團,主業是電力。之後項目更名「廈門國際中心」,規劃總高339.88米。

廈門國際中心(左) 圖來源廈門廣電

誰想,樓蓋著蓋著,李柄江也沒錢了。

2017年9月廈門金磚會議期間,這棟再次徘徊在爛尾邊緣的摩天樓上了燈光秀,樓體外一行白鷺上青天,在央視直播鏡頭中美輪美奐。這是李氏時代最後的高光時刻。

幾個月後,大樓門前被債主噴漆,紅色大字寫著:

李柄江還我血汗錢。

還有人拉著維權橫幅,說「京鵬集團李柄江網路詐騙數千人蓋大樓」。原來,李柄江搞的P2P平台崩了,投資人兌現無門。

李柄江大舉轉投金融是2016年前後,公司及本人名字也在那時候改了。狗蛋說,他打小就知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李老闆一把年紀還改名,估計找大師算過。

改名卻沒改命。

媒體曝出,李柄江關聯的東宏金融和金和所疑似自融,資金部分流向「廈門國際中心」。難怪大家說他騙錢蓋大樓。

投資這棟「第一高樓」,李柄江除了掏出自有資金20億,還向銀行貸款46億。危樓高百尺,資金坑很大。實力不允許,所以蒙拐騙?

總之,「廈門第一高樓」又爛尾了。

2018年10月,廈門中級人民法院給李柄江發執行公告,公告寫著:

因你下落不明,現依法向你送達限制消費令。

摩天樓還沒落成,李柄江先淹沒在了萬丈紅塵里。


3

過陣子,廈門第一高樓及其副塔樓又要被整體轉手了,以公開競拍的形式。

關於競買方,這回要求可比十年前高多了:

可調控資金至少50億,而且光有錢不行,得講資質。競買人最好為中國地產開發500強企業,是央企加分,是世界500強加分。

23年來,廈門房價翻20倍了吧,卻沒整起一棟樓,這實在令人臉疼。如今他們明白過來,「招女婿」不能大意。

狗蛋說,可惜九江人還沒領悟。

去年底,八里湖新區到北京開招商推介會。會上,他們正式簽約九江智慧大廈,一個359米高的雙子座項目。

「江西第一高樓」金融大廈還沒整明白,這回他們的目標更高了:想蓋「全國第一高」的雙子塔。

找的投資方是一家叫金利來源的企業。在公司官網上,金利來源列了19項業務,其中包括房地產開發、礦產、 汽車 、金融、互聯網、企業策劃、影視、酒業、餐飲。如此多元化,首富「二馬」看了都害怕。

官網還說,公司在職員工2000多人。

金利來源的老闆周子涵,30年前是九江市煙草勞務服務公司的經理。

張躍要蓋世界第一高樓時,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尹稚說了,這有可能是個騙局。

狗蛋表示,他替九江人民也捏了一把汗。沒躲過胡建人林端生,回頭又撞上江西老表周子涵。

擁有中國第一架私人飛機的「遠大」老闆,郴州人張躍,也被質疑資金鏈問題,但更多是技術問題。

因為他說,要用7個月時間在長沙蓋一座838米高的「天空城市」,又名遠望大廈。這個高度比哈利法塔還多10米,但人家的建設周期超過5年。

概念中的天空城市

所以很多人說張躍痴人說夢,牛皮吹上天。面對質疑,張躍霸氣回應道:

我沒有做不成的事。

同時,他寫了一篇名為《天空城市正能量》的長文,3000多字回應外界8大質疑。關於「7個月建築周期太短是炒作」,文章列出一堆數字自證實力:

遠大可建公司及外協廠共2萬多名工人在工廠生產4個月,再有3000多名工人在現場安裝3個月,用這200多個工日,做96萬平米地上建築,時間十分寬裕。

張躍的底氣來自遠大研發了快速建造技術:工廠預制建築然後現場安裝。2011年,他們曾用6天時間建好50米高的「新方舟賓館」。

狗蛋說,這黑 科技 要是能用來搞住宅,張躍妥妥成為世界首富,因為房企閉著眼睛都會「OMG買它」。

一個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打破了狗蛋的設想,他說:這種裝配式建築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長了可能會滲水。


4

快建的房子,很多人表示不敢住,張躍就說,天空城市蓋好我自己會住進去。

「同時讓家裡人全住進去。」

7年過去了,只有豪言壯語在長沙人民的耳邊回盪。據說用地已被收回。

打年輕時起,張躍就是個不甘平凡的人,確實,他有過「我沒有做不成的事」的時候。

上世紀80年代,張躍在郴州一個中學當美術老師,教幾年書覺得沒什麼意思辭職了,和哈工大畢業的弟弟搞研發。一個文科生偏偏喜歡工科活。

之後哥倆靠研發無壓鍋爐賺到第一桶金,再之後又研製出國內中央空調行業的第一台直燃機。1992年兩人創辦遠大空調,開始走向人生巔峰。

1997年,遠大空調銷售額達到20個億,那一年,張躍取得中國(大陸)第一本私人直升機駕照,順便買了架直升機,成為大陸第一個擁有私人飛機的富豪。

別的富豪喜歡買車,張躍喜歡買飛機,最多時擁有7架。他說,「我開飛機享受的是一種超乎尋常的美感,就像自己長了翅膀在飛翔一樣輕松自由。」

狗蛋覺得有點可惜,天空城市沒落成,不然住在最高的第202層,張老闆每天都有飛一般的趕腳。手可摘星辰,興致來了還能高歌一曲:

王石和張躍

張躍不喜歡說自己是企業家,他總覺得自己是發明家。好基友王石退休的時候,他喊王石到遠大當董事長,說「你來了我就是CTO,只管研發。」

王石喜歡挑戰極限,張躍說自己更愛慢生活,比如,晚餐吃上3小時。

就是這樣一個不喜歡快的男人,做過一場7個月起838米高樓的夢。

但狗蛋想說,夢是做出來的,不是發明出來的。


5

高樓百尺今休上,望著佳城空淚垂。

曾經香港十大富豪之一的潘蘇通,比張躍失意多了,夢做到一半才醒。而資金已經砸入上百億。

停工、復工、停工、復工,涼涼……

唧唧復唧唧,過去的13年裡,天津117大廈把爛尾項目必經程序熟練操作一遍,潘蘇通的命運如同坐上了過山車。

2007年初,松日控股先用20億買下一組位於天津西青區和濱海新區中心的地塊,2010年又在附近拿下2幅地。松日控股即後來的高銀地產。

在高銀眼裡,繼長三角、珠三角之後,京津冀協同發展,天津一定可以乘風快上,化身國際新都會。

潘蘇想像著天津的無限潛力,再結合個人「愛馬」興趣,覺得這組土地應該開發三種功能:中央商務區、高端住宅、國際馬球會。

在建時的117大廈

其中,中央商務區規劃一棟超高層辦公樓,結構高度596.5米,僅次於結構高度601米的哈利法塔,將是中國結構第一、世界結構第二高樓。

給日本松下代工發家,對各種奢華生活方式痴迷,被稱為「暴發戶」的廣東人潘蘇通,未能免俗地做著一個摩天大樓的夢。

《易經》認為奇數為陽,偶數為陰,陽代表活力和創造力,於是潘蘇通把這棟樓叫作「117大廈」。

事實證明,它更多代表著「費力」。


6

自從2008年117大廈開始動工,有2個疑問一直懸在公眾視野。

一個是這棟樓什麼時候能建成?

他們用4年完成地下室,用3年完成結構封頂,然後用6年在資金鏈斷裂、爛尾、被接盤的傳聞中掙扎。

另一個疑問是,潘蘇通到底有沒有錢?

2014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前50名凈資產門檻是10億美元,潘蘇通榜上無名。但僅用一年,潘蘇通就上到第11位,資產61億美元。2016年榜單,潘蘇通甚至殺到前十,以122億美元資產排第六,僅次於「四大家族」和劉鑾雄。

太迷幻了,香港股市勒了這場造富神話。

2014年夏天,潘蘇通旗下兩個上市平台——高銀金融、高銀地產的總市值不過300億港元,到2015年5月20日,它們的市值已達3000億。

太迷幻了,香港股市又打破了這場造富神話。

5月21日那天,高銀系兩只股票暴跌,企業市值跟著一瀉千里,一天之內共蒸發1200多億港元。按潘蘇通個人持股換算,他的財富一天縮水了877億港元。

有業內人士直言,炒作太甚,漲得多自然跌得多。

高銀地產巔峰時市值千億港元,一度比恆大、龍湖還「值錢」。但狗蛋很迷惑:千億高銀那會只有一個地產項目在運作,總資產只有300億,2013年全年營業收入只有27.94億。

高銀地產市值暴漲前,規模大概在160億港元,這沒有妨礙潘蘇通喊出口號:

天津項目投資100億美元。

身價縮水,財富暴跌,潘蘇通不以為然地說:

一個真正的富人不會每天數他有多少錢,把我的名字從富豪榜上拿下來更好。

然後,他轉頭於2016年找中國信達借90億蓋大樓,2017年找長實借102億還債,年利率高達8%。

三個月前大家發現,「真正的富人」潘蘇通欠信達15億還不上,被信達提起訴訟。

由於資金問題工程施工緩慢。

沒有勞倫斯魔咒,城市的雄心與富豪的壯志,還是困在了摩天高樓里。


7

潘蘇通曾經暢想著「300年或者400年後,人們會問這是誰建造的?他們將會知道是潘蘇通建造的」。


一位天津前領導曾經暢想著「該樓盤將讓這個城市登上世界版圖」。

張躍則說,天空城市將是人類最嚮往的地方。

故事都很美,像迪士尼的童話。但人到中年的狗蛋早已明白:

童話都是騙人的。

⑨ 香港有哪些特點

香港的特點:

1、政治制度,實行一國兩制;

香港實施行政主導的管治模式,並制定由行政長官和行政 會議領導的管治體制和代議政制架構。一國兩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香港的基本方針。

香港擁有自己的區旗和區徽,同時也擁有與中國內地有別的社會形態和經濟模式,香港發行自己的貨幣和郵票,在國際體育比賽上,香港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賽。

2、經濟結構;

香港經濟以服務業為主,與服務貿易有關的主要行業包括旅遊和旅遊業、與貿易相關的服務、運輸服務、金融和銀行服務及專業服務。

3、旅遊業發展迅速;

香港旅遊景點眾多,截至2014年5月,來港旅客人數逾2403萬,較之2013年,同比增長13.6%。其中,5月來港旅客人數約為459萬,同比增長10.8%。

2014年上半年,香港旅遊業印花收入為1161萬港元,較之2013年,同比增長0.8%;6月,印花收入為234萬港元,同比增長7.9%。

4、城市建築;

香港城市以現代建築為主,大量摩天大樓分布維多利亞港兩岸,高度逾90米的建築超過3000座。全球最高100棟住宅大樓中,最少一半位於香港。

香港摩天大樓數目居世界首位。香港的建築中包括有由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中銀大廈,以及由建築師諾曼·福斯特設計的匯豐銀行總行大廈,香港國際機場的建築設計也出自其手筆。

5、地形地貌;

香港地形主要為丘陵,最高點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

香港的平地較少,約有兩成土地屬於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分別為元朗平原和粉嶺低地,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沖積平原;其次是位於九龍半島及香港島北部,從原來狹窄的平地外擴張的填海土地。

雖然習慣一名取自香港島,但香港最大的島嶼卻是面積比香港島大2倍多的大嶼山。

⑩ 香港是全球第幾大金融中心

你可以說是世界第三吧。

根據最新公布的世界金融中心排名,紐約與倫敦首次並列第一,躋身銀行和金融業的最高位置。在中國城市中,香港保持第三,北京躍升至第十五位,上海則跌出前十名。
倫敦金融城政府委託Z/Yen集團於去年7至12月調查世界各地75個金融城市,綜合了對金融專業人士的調查結果,涉及辦公室租金、機場滿意度和稅率等因素。調查發現71個城市的累積分數提高,4個下跌,反映國際金融業陸續走出金融風暴陰霾,但也突顯出來自亞洲的挑戰越來越大,因為香港和新加坡正在向龍頭地位逼近。
其中,新加坡居第四名,東京跳升兩級居第五名。而上年度破天荒躋身第五位的深圳倒退到第九位,與悉尼看齊;上海從第十降至十一位;北京由二十三躍升至十五位,與舊金山並列;台北從第二十五攀升到二十一位。
倫敦由於過去半年業績下滑,被排行世界金融城市第二的紐約趕上。報告警告說,一直作為世界金融界龍頭老大的倫敦在競爭力方面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