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上周北上資金買入的創業板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上周北上資金買入的創業板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1-24 01:07:26

A. MSCI擴容 北上資金百億搶籌 近期重視超跌低估值藍籌

原標題:MSCI擴容 北上資金百億搶籌 近期重視超跌低估值藍籌

昨日市場進一步縮量盤整,行業板塊輪動加快,前一日大跌的農林牧漁、計算機、傳媒等大漲,而跌幅榜前列的是周三大漲的國防軍工、鋼鐵、銀行等。北上資金持續買入的行業中,銀行、醫葯、家電、消費中的低股價、低估值的高性價比品種較為集中。

科技逞強滬弱深強

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滬弱深強。兩市小幅低開,下探盤整,很快在區塊鏈的帶動下展開上攻,但軍工、鋰電池等前一日走強的行業板塊回調,使得指數沖高回落,午市收跌;下午滬指基本都在前一日收盤線下方震盪,最終縮量收陽十字星;而區塊鏈、科創板等為代表的科技題材全天走勢較強,帶動深成指和創業板指下午走勢堅挺。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0.11點,報2978.71點;深證成指漲0.57%,報9917.49點;創業板指漲0.74%,報1715.58點。兩市成交額不足4000億元,創階段新低。

科創板昨日全線走高,鴻泉物聯大漲逾40%,安恆科技漲超20%,奧福環保、普門科技、長陽科技漲超10%。值得關注的是,容網路技遭遇黑天鵝,成為又一隻盤中破發的科創板股票。

兩市個股漲跌比為2:1,漲停非ST股36隻,派思股份連續第4個跌停,下半年漲幅翻番的興齊眼葯跌停。行業板塊快速輪動特徵明顯,前一日領跌的農林牧漁昨日領漲兩市,周三調整的計算機、紡織服裝和傳媒漲幅居前;而前一天漲幅第一的國防軍工則是昨日的跌幅榜第一,鋼鐵、有色、銀行等跌幅居前。概念股中,區塊鏈風雲再起,光刻膠概念崛起,6G概念迎炒作,豬肉概念卷土重來,而軍工股全面下挫,鋰電池題材遭遇回調。

北上資金持續凈買入

昨日北上資金凈買入21.0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5.27億元,深股通凈買入15.82億元。這是北上資金連續第11天凈買入,本月來的5個交易日凈買入196.35億元。

消息面上看,11月份MSCI半年度指數評估結果將於北京時間今日(11月8日)公布,MSCI將把指數中的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增加到20%,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包括符合條件的創業板股票)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MSCI指數。在MSCI半年度指數評估結果公布之前,市場對可能被納入的標的有所預期。

從近期市場主線來看,銀行、醫葯、家電、消費反復受到資金追捧,11月以來,建築材料、銀行、家電位居行業漲幅榜前三位,電子、計算機、醫葯生物也漲幅居前;個股中,寧波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海天味業、美的集團等紛紛在近期創出歷史新高。

昨日,滬深300成分股中,中國巨石、東旭光電均大漲。這些今年以來漲幅不大、估值不高的績優藍籌就是近期機構資金青睞的焦點。

選股關注三條主線

上海證券分析師蔡鈞毅表示,當前市場仍將延續10月以來的區間波動,但輪動加快,機構性分化加劇。北上資金的帶動下,市場優質和劣質品種的分化越發明顯,階段性性價比優異的行業龍頭和部分二線優質品種將享受機構資金的追捧。

中金公司建議關注的三條主線是:在高物價期間往往相對跑贏的食品飲料、醫葯以及部分服務行業,以及受益於偏高食品價格的農業及相關領域;受益於5G及應用周期深化、中國科技企業產業鏈重構兩條主線的科技相關行業;在消費板塊中相對落後、估值低、預期低、倉位低但未來有可能積極變化的行業,如家電、汽車等。另外絕對低估值、大市值的金融板塊在物價走高階段可能也有相對收益。

(文章來源:大眾證券報)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

B. 創業板的股票都有哪些

創業板指的是300開頭的所有股票,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與主板市場不同的一類證券市場。
創業板是對主板市場的重要補充,在資本市場佔有重要的位置。中國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以「300」開頭。
1、 羅博特科(股票代碼300757) 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1,925,169.69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64.45%;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為-14,343,303.34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46.84%,此類波動相對較大。
2、 特銳德(股票代碼300001) 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64,619.6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1,197.87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5.75%,該只股票同比浮動不算大。
3、 神州泰岳(股票代碼300002) 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29,574.87萬元,較上年同期上升98.5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721.46萬元,較上年同期上漲140.10%,公司發展較好直接帶動經濟上漲。
4、 樂普醫療(股票代碼300003) 公司(含子公司,下同)實現營業收入423,783.92萬元,同比增長8.08%,實現營業利潤137,540.93萬元,同比增長3.50%,實現利潤總額139,203.02萬元,同比增長0.64%,實現凈利潤118,398.27萬元,同比增長2.15%,本公司的利潤一直都比較穩定。
5、 南風股份(股票代碼300004)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020.79萬元,同比下降24.43%;營業利潤-3,575.74萬元,同比下降233.8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152.68萬元,同比增長1035.30%,主要原因系公司根據訴訟案件二審判決結果,轉回部分預計負債和供求關系不穩定所致。
拓展資料:
創業板塊股票交易規則
規則一、創業板股票的交易單位為「股」,投資基金的交易單位為「份」。買入時,數量須為100股(份)或其整數倍;賣出時,申報數量也須為100股或其整數倍,不足100股(份)的證券,也可以選擇一次性申報賣出。
規則二、證券的報價單位為「每股(份)價格」;最小變動單位為0.01元。
規則三、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漲跌幅與主板相同,漲跌幅比例為10%。
漲跌幅價格計算公式:漲跌幅限制價格=(1±漲跌幅比例)×前一交易日收盤價(計算結果四捨五入至人民幣0.01元)。
規則四、交易時間:每周一至周五。

C. 凈流入超300億元!5月北向資金買買買

5月交易結束,整個5月,A股呈現震盪態勢,上證指數累計下跌0.27%,深證成指累計上漲0.23%,創業板指累計上漲0.83%。而5月份,市場重要增量資金來源――北向資金不斷凈流入,持續加倉A股。數據顯示,5月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301.11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凈流入83.24億元,深股通資金凈流入217.88億元。北向資金僅在7日、13日、14日、22日出現凈流出情況。以上證指數為例,其他交易日無論市場是漲還是跌,北向資金均表現為凈流入。

5月北向資金流向情況

在北向資金的持續凈買入下,5月28日,深交所對華測檢測(300012)、泰格醫葯(300347)、索菲亞(002572)和美的集團(000333)4隻股票發出外資持股預警,這是 歷史 上首次同時對4隻股票預警。

北向資金持股市值達1.52萬億元

5月北向資金凈流入超300億元,在持續加倉的情況下,其持股市值也在不斷增長。數據顯示,北向資金持股市值由4月末的1.45萬億元增長至5月末的1.52萬億元。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中國企業已得到全球資本認可,外資流入速度預計會越來越快。

從目前來看,北向資金如何持股?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北向資金共計持有2119隻個股,其中滬市個股903隻,深市個股1216隻。

在個股持股量方面,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北向資金對147隻個股持股量超過1億股,其中對平安銀行(000001)、方正證券、農業銀行(601288)、長江電力(600900)、分眾傳媒(002027)、工商銀行(601398)、美的集團、中國建築的持股量超過10億股。

北向資金持股超10億股個股

在持有流通股比例方面,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北向資金對上海機場(600009)、華測檢測、索菲亞、生物股份(600201)、韋爾股份(603501)、方正證券等32隻個股的持有流通股比例超過10%,持有流通股比例超10%的個股從4月末的28隻增加到5月末的32隻。

北向資金持有流通股比例超10%個股

在持倉市值方面,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北向資金對26隻個股的持倉市值超過100億元,其中對12隻個股持倉市值超過200億元。對貴州茅台(600519)的持倉市值最大,達到1458.84億元。

北向資金持股市值超200億元個股

從北向資金持股量居前、持有流通股比例居前和持倉市值居前的個股情況來看,5月份北向資金重倉股多數被北向資金加倉。在持倉市值超200億元的個股中,僅有五糧液(000858)、中國國旅(601888)、平安銀行被減倉。

北向資金猛烈加倉藍籌股

在震盪的5月市場中,除重倉股多數被加倉外,還有哪些個股獲得北向資金的明顯加倉?

數據顯示,5月份北向資金共計加倉751隻個股,對其中84隻個股的加倉股數超過1000萬股。加倉股數居前的個股為恆瑞醫葯(600276)、中聯重科(000157)、愛爾眼科(300015)、濰柴動力(000338)、三一重工(600031)、TCL 科技 (000100)、分眾傳媒、郵儲銀行(601658),加倉股數分別為0.98億股、0.90股、0.77億股、0.75億股、0.71億股、0.67億股、0.58億股、0.53億股。從加倉股份數居前的個股來看,北向資金對藍籌股加倉猛烈。

5月份北向資金加倉股數前十個股

從持有流通股比例情況來看,數據顯示,5月份北向資金對51隻個股的持有流通股比例增加1%以上,其中對移遠通信(603236)、掌閱 科技 (603533)、索菲亞、韋爾股份、德邦股份(603056)的持有流通股比例增加超過3個百分點。

北向資金增持流通股比例前十個股

從持倉市值變動情況來看,數據顯示,5月份北上資金對18隻個股的持倉市值增加超過10億元,其中對貴州茅台、美的集團的持倉市值增加超過100億元,分別為122.27億元、102.87億元。在市值增加額前十的個股中,5月份股價均上漲。

北向資金持倉市值增加額前十個股

外資仍將持續加倉A股

在5月市場震盪之下,北向資金加倉超300億元,其中藍籌股被明顯加倉,5月28日深交所更是 歷史 上首次對4隻股票發出外資持股預警。而在資本市場不斷開放的背景下,分析人士認為外資將持續流入A股。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表示,在外部不確定性加大的環境下,優質核心資產龍頭公司有望享受確定性溢價。

海通證券表示,外資流入A股是確定性較大的長期趨勢,原因有二:一是外資「想」配A股。基本面上看,我國經濟在全球的重要性於過去幾十年迅速提升,A股基本面長期向好,從而吸引外資配置A股。此外,從組合角度看,A股與全球股市相關性低,可以降低全球權益投資組合的風險。二是外資「能」配A股。從2003年引入QFII至近幾年,三大國際指數相繼將A股納入指數體系,A股對外開放不斷加速,外資流入A股還有很大空間。

對於2020年的外資流入,海通證券表示,總量上,預計全年外資凈流入3000億元左右,結構上,外資風格可能更加均衡。

D. 9月標普、富時羅素同時擴容,這些個股將集齊兩大指數

9月8日,A股再度傳來外資流入大消息,1099隻A股正式納入標普新興市場全球基準指數(S&P Emerging BMI),本次納入的1099隻A股包含147隻大盤股,251隻中盤股,701隻小盤股,該決定將於9月23日開盤時正式生效。

這1099隻個股以25%的納入因子納入標普新興市場全球基準指數之後,預計A股在其中所佔權重為6.2%。

值得注意的是,9月23日開盤同時生效的還有富時羅素旗艦指數2019年9月的季度調整名單,也就是說當天兩大外資將共同為A股注入活水。

方正證券認為,近期催化事件頻出,風險偏好快速回升,其中A股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吸引外資持續流入,9月A股納入因子將集中生效,預計總共將帶來2200-3000億的資金流入。

根據富時羅素8月24日公布的9月季度調整名單,本次新納入79隻個股,其中包括大盤股新14隻、中盤股15隻、小盤股50隻。此外,第一階段暫未納入富時羅素的微盤股也新增了8隻個股。

這64隻個股9月將共同迎來標普和富時羅素資金流入的雙重利好,包括滬市主板34隻、深市主板15隻、以及中小板15隻個股。

行業方面,上述64隻個股也比較具有普遍性,包括金融板塊的天風證券、西南證券、長沙銀行等,消費板塊的美的集團、重慶啤酒、絕味食品等,電子通信板塊的鵬鼎控股、亨通光電等,地產基建板塊的大悅城、山東路橋、招商港口等,以及農林牧漁板塊的天邦股份、傲農生物等個股。

對於創業板股票後續是否會納入,標普道瓊斯表示會再向市場參與者征詢意見。另外,標普也提醒在9月23日前納入名單和權重可能還會有所變化,投資者以最終名單為准。

另外,15隻僅入選富時羅素的個股全部來自創業板,包括3隻中盤股萬達信息、博雅生物和金力永磁,以及12隻小盤股鼎龍股份、數碼 科技 、力源信息、金信諾、北信源、奧賽康、花園生物、安車檢測、朗新 科技 、捷佳偉創、葯石 科技 、宏達電子。

近期隨著MSCI、富時羅素和標普對A股的納入不斷加碼,北上資金凈買入開始不斷增加。8月27日MSCI納入因子從10%提升至15%當天,陸股通單日凈流入高達112.7億元。

從北上資金動向來看,隨著近期A股回暖並逼近3000點,自8月29日起北上資金已連續7個交易日凈流入,累計凈買入金額351億元。Wind統計顯示,本周北上資金凈買入280億元,創下自去年11月以來的新高。

根據民生證券的估算,9月「入富」第二步將帶來280億元人民幣被動資金以及60億元人民幣主動資金,合計有望吸引340億元外資流入。標普納入A股,則將帶來180億元人民幣被動資金,近650億元主動資金,合計將吸引超800億元外資流入。

E. 北上資金9月16日成交活躍股名單

9月16日滬指下跌0.02%,可交易A股中有50.26%的個股股價上漲,陸股通相關標的股中,股價上漲的佔44.69%,陸股通資金通過互聯互通渠道累計凈買入9.10億元。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9月16日滬股通單日使用額度為8.55億元,深股通單日使用額度為7.40億元。從成交金額來看,陸股通全天合計成交金額為439.45億元,凈買入金額9.10億元。具體來看,滬股通累計成交金額228.72億元,成交凈買入4.19億元; 深股通累計成交金額210.74億元,成交凈買入4.91億元。

成交活躍股方面,滬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躍股中,貴州茅台成交額為19.06億元,成交金額居首;其次是中國平安、伊利股份,成交金額分別為11.41億元、7.35億元。以凈買賣金額統計,招商銀行凈買入額為2.33億元,凈買入金額居首,該股收盤股價下跌0.82%。凈賣出金額最多的是伊利股份,凈賣出5.46億元,收盤股價下跌1.45%。

深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躍股中,主板、中小板分別有4隻、5隻個股上榜,創業板股上榜個股是華測檢測。成交額居首的是五糧液,成交金額8.07億元;其次是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成交金額分別為7.35億元、4.26億元。以凈買賣金額統計,有8隻股為凈買入,凈買入金額最多的是美的集團,凈買入1.24億元,該股收盤下跌1.17%。

所屬行業來看,上榜的成交活躍股中,電子、非銀金融、食品飲料等行業最為集中,分別有5隻、3隻、3隻個股上榜。以估值進行統計,上榜個股中動態市盈率最低的個股是中國平安,市盈率為8.55倍;其次是保利地產、招商銀行等,市盈率分別為8.65倍、8.72倍。

資金流向方面,成交活躍股中主力資金凈流入最多的個股是立訊精密,主力資金凈流入金額為34091.80萬元,主力資金凈流入居前的還有牧原股份、大族激光。主力資金凈流出的個股有13隻,凈流出資金最多的是中信證券,凈流出資金為48324.17萬元。(數據寶)

9月16日陸股通成交活躍股

註:本文系新聞報道,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滬深港通、超級復盤

陸股通、滬股通、北向資金、北上資金、陸港通、凈買入、凈賣出、外資、外資流入、外資流出、互聯互通

F. 北上資金連續4周加倉鋼鐵行業 逆市搶籌中小盤成長股

上周A股市場迎來8月份以來的首次全面大幅調整,北上資金逆市搶籌,上周五凈流入12.91億元,其中覆蓋創業板的深股通凈買入23.73億元。上周北上資金累計凈流出A股5.83億元,相比前周流出幅度大大縮減,其中滬股通合計凈賣出35.16億元,深股通凈買入29.33億元。

北上資金前周的調倉似乎對A股上周大跌有所准備,前周5個交易日北上資金罕見地連續凈流出。觀察北上資金的日凈流入流出,與大盤表現非常契合,最後2個交易日的反轉凈流入,反映出北上資金認為A股回調幅度夠大,顯示後期大概率看多。

北上資金連續4周加倉鋼鐵行業

北上資金上周持股數量環比增加行業僅有9個。交通運輸、綜合、房地產等5行業北上資金持股數量增幅在1%以上,其中交通運輸行業北上資金持股數量環比增加最為顯著,北上資金上周末持有該行業40.75億股,環比增加2.58%。輕工製造行業減倉最為明顯,上周北上資金持有該行業8.58億股,環比下降3.89%;減倉較多的行業還包括電子、食品飲料等行業。上周北上資金的短線投資特徵依舊存在,前周重點加倉的電子、輕工製造等行業成為上周重點減倉的行業。上述加倉行業中,鋼鐵行業已連續4周獲北上資金加倉,持股數量比4周前增加3.97%。

北上資金趁低搶籌創業板

上周共有32隻個股上榜成交活躍榜榜單,所屬行業來看,上榜的成交活躍股中,醫葯生物行業最為集中,有6隻個股上榜。成交金額最多的是五糧液,累計成交82.58億元;其次是貴州茅台,累計成交金額82.45億元;成交金額較高的還有寧德時代、中國中免等。

以凈買賣金額統計,上榜的個股中共有13隻股為凈買入,凈買入金額最多的是牧原股份,上周凈買入金額為9.31億元,其次是五糧液、東方財富,凈買入金額分別為9.26億元、8.83億元。凈賣出個股中,凈賣出金額最多的是京東方A,上周凈賣出額為7.13億元。

上周北上資金加倉股共640隻,以增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來看,加倉幅度超0.5個百分點的有68隻。地素 時尚 是加倉比例最大的個股,緊隨其後是福安葯業,其他加倉幅度靠前的還有鄭煤機、上機數控、鴻達興業、八方股份等。相比前周末持股來看,北上資金的重點加倉目標是中小創板塊,特別是回調幅度較大的創業板,成為北上資金逢低搶籌的重要標的。

連續七周加倉13股 連續四周減倉140股

北上資金連續四周買入85股。分行業來看,醫葯生物、機械設備行業個股較多,各有11隻。將時間拉長,13股被北上資金連續七周加倉。從持股比例變動情況來看,八方股份獲加倉幅度最大,相比七周前持股比例增加了10.4個百分點;其他連續加倉的還有德賽西威、國瓷材料、藍曉 科技 等。

北上資金連續四周賣出140股。分行業來看,醫葯生物行業個股數量最多,有19隻。從持股比例變動情況來看,與四周前相比,34股減倉比例超1個百分點。京新葯業減倉幅度最大,相比四周前減倉了3.41個百分點,其他減倉幅度較大的還有中穎電子、順絡電子、工業富聯等。

本文源自財富動力網

G. 北上資金重倉的十大龍頭股,未來高成長(建議收藏)

北向資金作為聰明錢的代表,他們只確定性大的股票,只挑選好的股票操作。例如10月北向資金介入的氫能源龍頭股如今已經是開花結果,剛剛過去的11月份,北向重倉的前10名公司,其中又開始靜悄悄抄底了一個超跌方向,這是值得我們研究,關注的。

第一名: 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成立於2011年,總部位於福建寧德。2012年公司與德國寶馬達成戰略合作,正式進入動力電池系統行業。2015年公司收購廣東邦普循環 科技 有限公司,布局鋰離子電池產品梯次利用及回收產業鏈,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並形成產業鏈循環閉環。2017年公司研發生產的動力電池系統使用量攀升至全球第一並保持至今。

2018年6月公司順利登陸A股創業板在深交所上市。截至2020年末,寧德時代共擁有鋰電池產業鏈相關業務的子公司15家,其中,寧德時代在福建和廣東的子公司最多,分別為5家和3家,此外,公司在青海、北京、湖北、湖南、江蘇均有布局。

在公司發展戰略方面,公司將持續發展建立鋰電池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體系,持續研究開發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長壽命的電池產品和解決方案,以產品技術、卓越製造和精益管理的核心理念應對市場競爭。

第二名: 電動車電控龍頭【匯川技術】

匯川技術成立於2003年,從低壓變頻器業務起家,後藉助內生發展和外部並購,實現了跨領域快速增長,現已成長為國內領先的工業自動化產品供應商和新能源 汽車 電控產品供應商。數據顯示,2007-2020年,公司營收從1.59億增至115億,復合增速高達39%;凈利潤從0.55億增至21.8億,復合增速為32.7%。

當前,公司聚焦工業領域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專注「信息層、控制層、驅動層、執行層、感測層」核心技術,堅持以TOP客戶價值需求為導向,立足國內,拓展國際,為全球客戶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與服務,主要業務分為通用自動化業務、電梯電氣大配套業務、新能源 汽車 業務、工業機器人業務、軌道交通業務等五大板塊。因公司創始團隊有華為背景,且在公司文化上明確提出向華為學習,匯川技術又被市場戲稱為智能製造領域的「小華為」。

第三名: VR代加工龍頭【歌爾股份】

歌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1 年 6 月,2008 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作為全球領先 的聲光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歌爾在微型聲學器件、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光 學、精密製造等領域建立起獨有的競爭優勢。當前實行「零件+成品」發展戰略,零件方面主要業務是聲學、光學器件、微電子產品,2019 年營收佔比約 30%,相對穩定;成品業務之一為智能聲學整機,包括 TWS 耳機、智能音箱,營收佔比約 42%, 為近2年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成品業務之二為智能硬體,包括智能手錶/手環、 VR/AR 設備等,營收佔比約為 24%,將助力公司實現中長期持續成長。

2018年上海恩捷並入上市公司後,鋰電隔膜業務成為公司核心業務。濕法鋰電池隔膜業務是公司2018年收購上海恩捷後的核心業務,業務歸屬於子公司上海恩捷及孫公司無錫恩捷、珠海恩捷、蘇州捷力、江西通瑞等,產品主要運用於新能源 汽車 鋰電池、3C類產品及儲能領域。

第七名: 鋰礦龍頭【贛鋒鋰業】

公司成立於2000年,起初專注於中游金屬鋰及深加工鋰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目前為止,公司已成為全球鋰行業上下游一體化的國際領先企業,擁有五大類逾40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能力,業務貫穿上游鋰資源開發、中游鋰鹽深加工及金屬鋰冶煉、下游鋰電池製造及退役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形成了一套鋰生態系統。

贛鋒鋰業的目標是「打造全球鋰行業上下游一體化的國際一流企業」。它是鋰離子電池上游鋰鹽賽道龍頭公司。產業鏈要素:垂直整合「鋰」全產業鏈,延伸至固態電池贛鋒鋰業所有業務圍繞「鋰業」進行,收入來源是以「鋰化合物及鋰金屬」為主的加工冶煉,並以此向上游布局鋰資源、向下游延伸以「固態鋰電池【1】」為核心的相關製造產業。公司發展思路清晰,從中游鋰化合物及金屬鋰製造起步,積累豐富的行業經驗及專業技術後,逐漸拓展上游鋰資源開發業務以獲取鋰原材料的供應,再拓展下游電池鋰電池製造及廢舊電池回收,已形成垂直整合的業務模式且協同有關「鋰」的上、中、下游。

第八名: 光伏儲能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

陽光電源成立於1997年,專注於逆變器的自主研發與製造。公司依託逆變器產品以及在電力電子轉化技術上的優勢,逐步向下游應用領域延伸,2013 年開始拓展電站業務,目前市場份額已迅速提升至全球第2;2014 年 與三星 SDI 合資建廠開始進軍儲能電池與電源業務。2016年以來儲能系統裝機穩居全國第1,已成為全國排名前五的鋰電儲能製造商。同時,公司積極進行業務創新,尋找新 增長點,在新能源車電控、充電樁及水面光伏系統等領域均有布局。

公司乘國產逆變器大規模擴張之勢,憑借技術優勢,市佔率迅速提升,穩居全球逆變器龍頭。2020年我國逆變器企業的全球市佔率高達 64%,牢牢占據市場主流地位。在 2013 年光伏逆變器光伏國家標准正式發布之後,公司光伏逆變器出貨市佔率穩步提升,2020 年 光伏逆變器出貨 35GW,全球市佔率 19%,居於第二位,與華為同處於第一梯隊,並相較 於第二梯隊具有較大優勢。

第九名: 圖形感測器晶元龍頭【韋爾股份】

韋爾股份成立於2007年,一直從事半導體產品設計和分銷業務。2017年,公司在A股上市,2019年先後並購全球第三大CMOS圖像感測器供應商豪威 科技 和知名晶元設計企業思比科,一躍成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設計公司之一。當前,韋爾股份已是A股市值最大的半導體設計公司,同時也是國內主要的半導體產品分銷商之一,2019年位居國內第5名,且前五名之間差距不大。

從技術對比看,索尼新產品發布速度較快,但三星和豪威 科技 同類產品緊追其後,三者不存在明顯的代際差距,多數時間內,三家產品同質化都較高。從價格對比看,豪威 科技 的產品具有明顯的性價比優勢,再考慮到中國大陸攝像頭模組出貨量占據全球近80%的份額,在國產替代的大環境,公司市場份額有望繼續快速提升。

第十名: 鋰電電解液龍頭【新宙邦】

H. 北上資金大幅增持,高毅資產重倉,萬豐奧威走勢築底待發

進入2020年下半年,浙江萬豐奧威汽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豐奧威」)亮點頻現,子公司獲特斯拉1.2億特斯拉配套商訂單、私募基金重倉買入、獲得北向資金青睞逆勢加倉、萬豐鑽石飛機與中國民航大學簽署協議開展合作……這些利好的背後有怎樣的支撐,萬豐奧威在第四季度又將有怎樣的表現?

資金流向暗潮洶涌蓄勢待發

10月17日,萬豐奧威公開了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的總資產為1590232.40萬元,調整前較上年同期增長13.68%,公布的前十名股東名冊業發生了改變,意味深長的是, 華鑫信託、陝國投以及長安信託等信託計劃均不在列 ,前十大股東名冊新增股東有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浙江萬豐奧威汽輪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及備受矚目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

同時, 北上資金大額增持萬豐奧威 ,使其在近期市場震盪中成為一股向上的逆流。

9月的市場依舊呈現震盪波動趨勢,在9月的第四周上證指數下跌3.56%,深證成指下跌3.25%,創業板指下跌2.14%,根據Choice數據顯示,9月第四周連續5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凈流出,北向資金對992隻股票進行減倉,對459隻股票進行加倉,而萬豐奧威位列北向資金加倉股數前十。在一周的時間內北向資金對萬豐奧威增持2564.19萬股,最終持股量為6520.05萬股,最終的持倉市值為4.58億元,占流通股的比例達到2.98%,北向資金的加倉也顯著帶動了萬豐奧威股價的提升,其在9月第四周的漲幅為4.31%。

主營產業「雙引擎」各自展現強勁動力

自半年報提出 汽車 零部件和通用航空「雙引擎」發展戰略格局以來,萬豐奧威兩大主營產業日益呈現出「兩翼齊飛」的高速增長態勢。

汽車 零部件領域,特斯拉產業鏈紅利持續爆發 。作為全球知名的 汽車 零部件供應商,萬豐奧威上半年在公告中表示,其子公司上海鎂鎂合金壓鑄有限公司、無錫雄偉精工 科技 有限公司以及萬豐鎂瑞丁控股有限公司相繼獲得特斯拉一級供應商項目定點函,金額總計達 4.6億元。據悉,其配套份額仍在進一步提升,以上一系列合作的達成鎖定了萬豐奧威在特斯拉供應鏈中必不可少的位置,為其進一步佔領崛起中的新能源 汽車 領域市場份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今年三季度,特斯拉總共交付了13.93萬輛電動車,同比增長43%,環比增長逾53%,再次創下新高,且這個成績高於此前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3.7萬輛。瑞信、高盛等機構持續看好特斯拉銷量,可以預見,四季度市場中萬豐奧威這樣的「特斯拉」題材股票將繼續受到追捧,其市場表現令人期待。

另一方面,2020年,萬豐奧威在通用航空領域的布局已初顯形勢,在行業中發揮了其核心競爭力。此前,萬豐奧威購買萬豐飛機工業有限公司55%的股權,新增了通用航空飛機製造業務板塊,通過總覽布局通用航空產業,打造「通用航空+」的產業模式,從現有 汽車 零部件產業向飛機整機及核心技術生產轉型升級,萬豐飛機不俗的盈利與其核心技術優勢將加快推進萬豐奧威轉型的進程。

繼2020年3月萬豐奧威與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達成戰略合作,拿下全國Top1航校的購機訂單後,9月,萬豐奧威再度與國內Top2 的中國民航大學達成深度合作,並簽訂了鑽石DA40NG的購機協議,同月與四川龍浩飛行駕駛培訓有限公司簽署鑽石DA40NG采購合同。

2020年, 萬豐鑽石飛機搶占的市場份額飛速增長 ,據透露鑽石飛機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21年,在航校的培訓飛機中鑽石飛機更是一躍佔比高達68.5%,其銷量的爆發與市場的搶占反映了其在飛機製造領域早已築起核心技術的領先壁壘。

根據恆大研究院的數據,美國的通用飛行時長在2016年就已經達到2480萬小時,而中國在2017年的通用飛行時長僅有81萬小時,這意味中國的通用航空領域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以及不可量化的市場前景,從通用航空的市場空間來看, 中國通航飛機銷售規模可達每年300億元左右 ,而萬豐鑽石飛機憑借其在技術和市場份額上的先發優勢,未來大有可為。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