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阿科瑪的阿科瑪中國概況
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化學品生產企業,阿科瑪一直注重中國市場。阿科瑪集團於1984年開始在中國運營,在華擁有約2000名員工,6家生產基地,1家研發中心。阿科瑪中國總部位於上海。其中,阿科瑪常熟基地和位於河北衡水的河北凱徳生物材料這兩大基地規模全球最大。2013年10月,位於常熟的阿科瑪首家中國研發中心正式啟動。
阿科瑪三大業務部門包括:高性能材料,工業特種產品,塗料解決方案。目前,各主要生產線均已進入中國。
阿科瑪常熟基地是集團規模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生產包括氟氣體、氟聚合物(PVDF)、特種聚醯胺(PA11)、有機過氧化物、塗料用流變助劑等特種化學品。丙烯酸塗料樹脂裝置將於今年年底在常熟啟動。自2006年起,阿科瑪已對常熟基地投資各類生產裝置近3億歐元。
在廣州南沙,阿科瑪旗下的沙多瑪製造基地生產用於製造塗料行業的光固化丙烯酸樹脂。
在上海,阿科瑪擁有一家雙氧水工廠。
2012年,阿科瑪收購兩家中國公司:聚醯胺10生產商——蘇州翰普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以及世界領先的癸二酸生產商——河北凱徳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其產品專用於生產聚醯胺10。
⑵ pvdf概念股是什麼意思
pvdf概念股就是鋰電池概念股,企業生產經營鋰電池相關業務就被稱為鋰電池概念股,鋰電池:以鋰金屬或鋰合金為陽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相關股票有:智慧松德、福林精工、當升科技、江淮汽車、先導智能、國光電器、延安必康、科達利、金辰股份、天賜材料、璞泰來、容網路技、
一、PVDF概念股龍頭一覽表
鋰電行業反饋,目前鋰電主要供應商是索爾維、吳羽、阿科瑪等外資,國內主要是東岳集團有1萬噸產能,已經在批量供應鋰電;其餘公司還在向鋰電行業努力。PVDF的需要R142B/143b等上游材料,屬於限制性產品,而鋰電池級PVDF本身制備難度較高,特別是懸浮產品。鋰電產業反饋,一些化工企業的小批量產能,接觸多年都沒法使用,根據現有企業的擴產規劃,預計PVDF的緊張可能延續到明年底。
相關企業:如果自產r142b等材料,業績彈性可能比較大。
東岳集團(港股)、天際股份(有技術儲備,高管之前在三愛富主要做這個)、聯創股份、龍星化工、巨化股份、三美股份。
二、目前成功導入鋰電與光伏產業的主要有:
1、東岳集團子公司華夏神州1萬噸PVDF及其配套近4萬噸R142b;璞泰來控股的乳源東陽光有2000噸PVDF產能;國新文化有數千噸PVDF產能。
2、聯創股份:主要上市公司中聯創股份產能最大,股價近期連續獲得資金炒作,短短半個月股價已翻翻。公司PVDF聚偏氟乙烯項目計劃產能8000噸/年項目已經開工建設。PVDF的原材料為R142b,R142b,目前價格已經從2萬元/噸上漲至接近4萬元/噸水平。公司R142b產品設計產能為2萬噸/年,公司R142b配額為3650噸。為蘇威和阿科瑪兩家公司的供應商。
3、龍星化工:公司有部分少量聚偏氟乙烯(PVDF),目前龍星化工聚偏氟乙烯(PVDF)產能約在2000噸。隨著市場需求,預期公司有推進擴產的可能性也將增大。
4、三美股份:公司HCFC-142b目前總產能為4176噸,是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相關產能較大的公司之一。
⑶ 阿科瑪值得去嗎
值得去。
如果作為第一份工作是值得推薦的。大型歐美企業比較正規。在裡面工作可以拓寬眼界,提升技能。盡管員工待遇在業內屬於偏低水品,但個人的軟硬技能水平提升還是比較迅速的。
阿科瑪是一家化學品生產企業,全球總部位於法國。2006年5月12日阿科瑪成為一家獨立的化學品公司(由道達爾集團資產重組),在40多個國家擁有85個生產基地和10家研發中心,全球擁有14,000名員工,年銷售額達65億歐元。
⑷ 能否介紹一下阿科瑪集團
阿科瑪是一家法國的化工集團,在全世界55個國家或地區開展業務。公司旗下90%的業務領域在全球排名前三,是特種材料方面的領導者。目前,集團的目標是到2024年轉型成為純特種材料生產商。通過利用他們在材料科學方面的專長,助力可持續發展。。網路也有很多相關資料。
⑸ 阿科瑪在化工圈內什麼水平
阿科瑪全球化工圈企業50強。根據相關公開信息顯示阿科瑪公司位於河北省衡水市開發區北方工業基地東風路86號。法國阿科瑪集團,成立於2004年,總部位干法國巴黎,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特種化學品生產企業。在阿科瑪涉足的業務領域中,90%銷售額所在業務領域均在全球范圍內佔領先地位。阿科瑪的產品被用於非常廣泛而多樣化的終端市場,包括汽車、電子、運輸、化妝品、奢侈品、運動等等其他行業。
⑹ 阿科瑪是世界500強嗎
是,化學品企業方面,今年3M以180排名領先,其他上榜的化學品企業還有巴斯夫、沙特基礎工業公司、漢高、信越化學、杜邦、陶氏、贏創、阿科瑪等。
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共有14家上榜,分別是: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海油、恆力股份、中遠海控、台塑石化、萬華化學、新奧股份、榮盛發展、中國化學、榮盛石化、恆逸石化、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寶豐能源。
阿科瑪:
阿科瑪成立於2004年,總部位於法國巴黎,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特種化學品生產企業。集團旗下共有三大業務部門:高性能材料,工業特種產品,塗料解決方案,每個業務部門各有四個業務單元。在阿科瑪涉足的業務領域中。
90%銷售額所在業務領域均在全球范圍內佔領先地位,其中包括特種聚醯胺、氟氣體、PVDF、硫化工在內的行業單元均排名全球第一。阿科瑪的產品被用於非常廣泛而多樣化的終端市場,包括汽車、電子、運輸、化妝品、奢侈品、運動等等其他行業。
阿科瑪的業務遍布全球。根據2012年的數據,阿科瑪全球年銷售額達64億歐元,其中歐洲市場佔40%,北美市場佔34%,亞洲及其他國家佔26%,其中中國占阿科瑪亞洲銷售額的50%,即占阿科瑪全球銷售額的約10%。
⑺ 一周「塑」遞 | 化工巨頭公布2021年財報;首個全球「禁塑令」出爐
企業財報
近日,巴斯夫、陶氏、杜邦、科思創等全球化工巨頭接連公布2021年全年財務報告,多家企業均實現業績新高,低碳可持續經濟仍是化工行業的重中之重。
科思創:創造2600萬歐元的協同效應
近日,科思創公布了2021財年業績。2021年,科思創核心業務銷量同比增長10%,主要得益於收購自帝斯曼的樹脂和功能材料業務(RFM)帶來的額外銷量。尤其是在旺盛需求的支持下,銷售價格的上漲推動集團銷售額增長48.5%至159億歐元(上年同期:107億歐元),創 歷史 新高。
2021財年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達到31億歐元(上年同期:15億歐元),同比增長逾一倍,主要源於利潤率大幅提高。凈利潤同比增長了兩倍多至16億歐元(上年同期:4.59億歐元),而自由經營現金流(FOCF)為14億歐元,同樣較上一年的 5.3億歐元有顯著增長。已佔用資本回報率(ROCE)增長至19.5%(上年同期:7.0%)。
作為貫徹「可持續未來」新戰略的一部分,集團於2021年7月重組了集團架構,將業務更緊密地聚焦於各個市場的要求和客戶的需求。此後,科思創將業務劃分為「功能材料」和「解決方案和特殊化學品」兩大板塊進行報告。將收購帝斯曼地RFM業務整合於解決方案和特殊化學品板塊進行順利。因此,集團在2021年已創造了2600萬歐元的協同效應,幾乎是最初預計的兩倍。科思創預計,到2025年每年將產生總計約1.2億歐元的永久性協同效應。
巴斯夫:2021年實現強勁利潤增長
2021年,巴斯夫集團銷售額達到768億歐元,比2020年提升33%;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前收益78億歐元,比2020年增長118%,達到2020年的兩倍多,相比2019年疫情前水平則提升了67%。巴斯夫積極的利潤表現主要由化學品業務領域及材料業務領域推動。表面處理技術業務領域及工業解決方案業務領域也對強勢復甦作出貢獻。
巴斯夫的 汽車 相關業務繼續受到半導體短缺的負面影響。2021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原材料價格上漲、能源及物流成本的增加也給所有業務領域的收益造成不利影響。對於巴斯夫的歐洲基地來說,2021年由於天然氣價格進一步上漲,導致額外成本約15億歐元,僅2021年第四季度就達到8億歐元。
巴斯夫預計,在經歷了2021年的強勢復甦之後,全球經濟增長將在2022年趨於平緩,實現3.8% 的增長。基於此,巴斯夫預計將在2022年實現740億歐元至770億歐元之間的銷售額。巴斯夫集團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前收益預計在66億歐元至72億歐元之間。已動用資本回報率(ROCE)預計在11.4% 至12.6% 之間。預計2022年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1,960萬噸至2,060萬噸之間。
陶氏:2021年全年銷售額550億美元,經營性息稅前95億美元
2021年,陶氏全年銷售額550億美元,經營性息稅前利潤95億美元,所有運營板塊利潤率均有上升,經營性現金流達到71億美元,年度資本回報率超過22%。其中,第四季度公司凈銷售額為144億美元,同比增長34%;經營性息稅前利潤(EBIT)為23億美元,同比增長12億美元。
陶氏在增加收益的同時,實現資產脫碳計劃,使公司能夠繼續實現30多億美元的基礎收益增長,同時提升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優勢地位。2022年,陶氏還將進一步推進關鍵的可持續發展項目,同時滿足客戶對低碳和循環經濟解決方案日益增長的需求。
阿科瑪:2021年銷售額95億歐元,較2020年增長25.9%
阿科瑪2021年全年銷售額為95億歐元,較2020年增長了25.9%。銷售量增長7.3%,極大程度上來自於市場對具有高技術含量的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強勁需求驅動影響,特別是在電池、3D列印、消費品和更環保的塗料等領域。全年銷售價格增長18.6%,反映了集團在抵消原材料及能源價格暴漲方面的積極行動、產品結構的改善以及上游丙烯酸的緊缺。
在運營受影響、原材料和能源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達17.27億歐元,創 歷史 新高,較2020年增長46.1%,EBITDA利潤率達18.1%:特種材料表現出色,每個業務部門均有強勁增長,EBITDA為15.03億歐元(2020年為10.18億歐元),EBITDA利潤率為18.5%;受丙烯酸在亞洲的良好市場環境影響,盡管PMMA和功能性聚烯烴的剝離產生了負面效應,中間體EBITDA 仍保持增長(2021年為3.16億歐元,2020年為2.31億歐元)。
2022年,在全球環境持續不穩定的背景下,集團旨在:以恆定的業務范圍[2]計算,實現特種材料的EBITDA與2021年的最高紀錄相當。
LG化學:2021年銷售額355億美元,同比增長41.9%
LG化學發布2021年經營業績,銷售額42.6547萬億韓元(約合355億美元),同比增長41.9%。營業利潤5.255萬億韓元(約合44億美元),同比增長178.4%。年銷售額及營業利潤均創 歷史 新高。其中,第四季度銷售額10.9487萬億韓元(約合91億美元),環比增長3.2%,同比增長23.0%。營業利潤7484億韓元(約合6億美元),環比增長3.0%,同比增長521.2%。
受石化產品需求下降,車載半導體供需問題等影響,石油化工和尖端材料事業部第四季度收益較第三季度均有所下降。另外還包括韓國大山NCC等工廠主要產線定期維護等因素,但公司整體銷售額仍保持增長趨勢。
LG化學2022年目標銷售額(不含LG新能源)為27萬億韓元(約合224億美元),同比增長4%。設備投資將同比增長1萬億韓元(約合8億美元),約為4.1萬億韓元(約合34億美元)。同時,將加速投資以環保材料、電池材料、全球創新新葯為核心的三大新增長引擎。
索爾維:2021年銷售額及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實現雙位數增長
2021年,索爾維全年凈銷售額內生式增長+17%,達101億歐元。其中12%的增長由銷量驅動,而提價因素則做出5%的貢獻。提價措施對全年產生的影響中,超過一半在第四季度顯現。與2019年相比,全年凈銷售額內生式增長+4.4%,反映出包括 汽車 及電子等關鍵市場的持續動力。第四季度凈銷售額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22.4%,比2019年同期增長+17.1%。
提價步伐的加快很大程度上抵消了4.65億歐元可變成本上漲的影響。2021全年實現結構性成本節約2.13億歐元,自2019年累計成本節約達3.9億歐元,已完成2024年結構性成本節約5億歐元目標的80%。與2020年相比,2021全年基本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Underlying EBITDA)增長+27%,創下23.56億歐元的全新記錄。盡管民用航空市場復甦較為緩慢,與2019年相比,公司仍實現基本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8%的增長,體現了良好的營業杠桿作用。在高通脹環境下,公司基本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仍攀升至23.3%,比2020年高出160個基點。第四季度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內生式增長+24%,除去2700萬歐元一次性凈收入,仍有+19%增幅。
2021全年基本凈利潤達10億歐元,與2020年相比增長68.3%。2021全年生成強勁自由現金流達8.43億歐元,體現出利潤增長和持續運營資本優化。在此基礎上,全年資本投資得以增加至7.36億歐元。資產負債表持續表現良好,凈負債額下降2.49億歐元,准備金下降4.87億歐元。由此,杠桿率降至1.7倍,為201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2021年已動用資本回報率達到11.4%的新高,2020年數據為6.9%,2019年為8.1%。
杜邦:電子與工業業務板塊全年增長19%
杜邦2021年實現凈銷售額約16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經營性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42億美元,同比增長21%,全年調整後每股收益4.30美元。第四季度凈銷售額總計4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經營性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9.73 億美元,同比增長5%。
據悉,全年全球客戶在電子和水等長期增長領域的強勁需求,以及 汽車 、建築和工業等領域在 COVID-19 大流行下得到復甦,這是銷售額得到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當地價格上漲主要反映了為抵消較高的原材料成本而採取的行動。
公司電子與工業業務板塊全年實現凈銷售額56億美元,報告業績增長率為19%,主要驅動因素為銷量增長。通過2021年7月1日收購萊爾德高性能材料公司,使該季度凈銷售額增長了10%。
漢高:2021年銷售額達到201億歐元,增長7.8%
漢高集團2021年銷售額達到201億歐元,增長7.8%;營業利潤增至27億歐元,增長4.2%;息稅前利潤率上年水平:13.4%。
粘合劑技術業務部門實現了13.4%的兩位數銷售額增長,這主要是由於工業需求與去年同期相比顯著復甦,後者受到COVID-19大流行的嚴重影響。美容護理業務部門的銷售額增長了 1.4%。雖然美發沙龍業務的復甦產生了積極影響,但美容護理的消費業務尤其受到身體護理品類需求正常化的影響,並呈現下滑趨勢。洗衣和家庭護理業務部門實現了3.9%的強勁銷售額增長。
在2021財年,漢高為 汽車 行業開發並推出了可持續粘合劑支持散熱的解決方案。此外,創新的粘合劑有助於開發可持續的包裝解決方案。與2010年相比,漢高在2021財年將其生產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50%,並將綠色電力的份額提高到三分之一以上。可回收或可重復使用的包裝比例已提高到86%。目標是到2025 年實現100%。
伊士曼:銷售價格上漲15%,銷售收入增長24%
與2020年綜合財務業績對比,伊士曼2021年所有業務實現增長,推動銷售收入增長24%;強勁的收入增長得益於銷售價格上漲15%,銷量/產品組合上漲8%。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特種材料業務銷量/產品組合提升8%,主要得益於創新和市場開發舉措以及終端市場對特種塑料的強勁需求增長。另外,銷售價格上漲7%,主要是原材料、能源與分銷價格上漲帶動特種塑料價格實現兩位數增長。
伊士曼在2021年創下了全年銷售收入和調整後每股盈利紀錄,證明了公司創新型增長模式的優勢。預計2022年,伊士曼收入將進一步增長,調整後每股盈利將在9.50美元與10美元之間,運營現金流預計將超過16億美元。
贏創:2021年應收1051.2億元,同比增長23%
2021年,贏創銷售額、調整後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和自由現金流全部實現超過20%的增長。所有化學品業務均受益於持續強勁的需求,集團銷售額增長23%,達150億歐元。集團調整後EBITDA達23.8億歐元,增長25%,成功抵消了因原材料、能源與物流成本大漲帶來的影響。調整後凈收益增長54%,達9.86億歐元。調整後每股收益從1.37歐元增至2.12歐元。自由現金流增長22%,達9.5億歐元,現金轉換率達40%。首席財務官Ute Wolf表示:「我們成功保持了較高的現金轉換率,預計公司的自由現金流將連續第五年實現增長。」
贏創對2022年的業務發展充滿信心。取得強勢開局後,集團預計第一季度調整後EBITDA將較去年同期增長至少10%。2022年,贏創預計銷售額將在155億至165億歐元之間。調整後EBITDA將在25億至26億歐元之間。現金轉換率將保持在40%左右。
企業新聞
阿科瑪完成收購亞什蘭高性能膠粘劑業務
阿科瑪於2022年2月28日完成了對亞什蘭(Ashland)高性能膠粘劑業務的收購,該公司是美國高性能膠粘劑行業一流領導者。此次運營標志著阿科瑪加強其膠粘劑解決方案部門的重要一步,並完全符合集團到2024年成為純特種材料生產商的戰略。
亞什蘭高性能膠粘劑業務基於16.5億美元的企業價值,即2026年EBITDA的8.7倍,考慮到未來幾年的預期增長和評估為銷售額的12.5%的協同效應後。作為阿科瑪強大的長期增長雄心的一個關鍵里程碑,此次收購使公司膠粘劑解決方案部門Bostik的目標是到2024年EBITDA利潤率超過17%。(環球聚氨酯網)
推動塑料再循環,盛禧奧計劃興建世界級化學回收工廠
盛禧奧與全球技術供應商 Synova 和全球工程服務公司 Worley 簽訂了合同,目標是在2022 年底開始,在盛禧奧位於比利時泰森德洛 (Tessenderlo) 基地興建世界級化學回收工廠。該工廠將專門用於再生聚苯乙烯 (rPS),以滿足巿場對可持續材料不斷增長的需求。它將每年處理 15 千噸 rPS 薄片,這些薄片將轉化為高質量的回收苯乙烯,以進一步生產聚苯乙烯 (PS) 和/或苯乙烯衍生物,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ABS) 和苯乙烯丙烯腈 (SAN)。
據悉,2021 年底,盛禧奧收購了 Heathland B.V.這是一家專注於消費後 (PCR) 及工業後 (PIR) 廢棄塑料收集回收企業,處於歐洲領先地位。依託於這次收購,盛禧奧會致力於廢棄塑料回收的每一個環節,通過先進技術將回收材料轉化為高品質再生材料,並應用於高端用途,以充分體現材料的最大價值。(鏈塑網)
鎮海煉化3#聚丙烯裝置試車成功
2月28日,中國石化鎮海基地一期項目3#聚丙烯裝置開工試車圓滿成功!該項目自2018年8月份啟動。截止目前,鎮海煉化擁有3套聚丙烯裝置,產能設計分別為20萬噸/年、30萬噸/年、30萬噸/年。前兩套裝置選用中國石化自主工藝技術ST,3#聚丙烯裝置選用利安德巴賽爾Spherizone工藝技術。
2022年1月7日,中國石化鎮海基地一期項目120萬噸/年乙烯裝置產出合格產品。至此,鎮海基地一期項目完成整體開車,標志著鎮海煉化2700萬噸/年煉油和220萬噸/年乙烯裝置全面投入運行。(天天化工網)
五恆化學擬投資3.52億元新建7萬噸BDO裝置
五恆化學(寧夏)有限公司生物可降解材料上游配套產業鏈項目二期工程,於2月11日批准備案,2月17日環評受理,項目將投資3.52億元新建7萬噸BDO裝置。本次備案和環評的是項目的二期工程。
此前的一期項目中,五恆化學已於1月12日進行了環評審查審批的公示,擬投資6.5億,新建7萬噸BDO,採用電石路線的炔醛法。項目預計2022年3月1日開工,2023年6月30竣工。(化工在線)
金發 科技 擬參與控股子公司寶來新材料增資
金發 科技 2月28日晚間公告,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寶來新材料擬將注冊資本由36.80億元增加至65.83億元,公司擬與騰曦晨、管理層平台、金石基金共同對公司全資子公司盤錦金發新材料有限公司增資,由其認繳寶來新材料新增注冊資本29.03億元。增資完成後,盤錦金發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寶來新材料仍屬於公司合並報表范圍內的控股子公司。(證券時報網)
三井化學實現生物質聚丙烯商業化生產
3月3日,三井化學株式會社宣布,其子公司普瑞曼(Prime Polymer Co., Ltd.)已經成為日本第一家商業化生產生物質聚丙烯的企業。
三井化學正在推進循環利用化學塑料和將其轉化為生物質的策略,以實現循環經濟。三井化學進行了世界上第一個生物聚丙烯產業化示範試驗。早在2019年,三井就在一份聲明中宣布:「我們的目標是實現生物聚丙烯的商業化,與其他主要樹脂不同的是,生物聚丙烯尚未從生物質中生產出來。我們將在整個製造供應鏈中建立一個循環模式,以顯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慧正咨詢)
The Compound從埃克森美孚收購Exxelor樹脂業務
總部位於荷蘭的塑料化合物開發商和製造商The Compound公司已經從埃克森美孚旗下位於德國科隆的Esso Deutschland公司收購了Exxelor聚合物樹脂的生產基地、產品系列和客戶群。此次收購將使The Compound的全球產能提高到約7萬噸/年,並大大擴展了該集團在新市場的影響力。
Exxelor聚合物是化學改性聚烯烴和彈性體基樹脂,用於提高工程熱塑性塑料和其他聚合物的性能。作為沖擊改良劑,它們可以提高化合物的韌性。作為相容劑、偶聯劑和附著力促進劑,它們提高了非極性聚合物與聚烯烴、填料和增強劑以及金屬、熱固性橡膠和大多數極性基材(包括玻璃纖維)的粘合強度。(中塑在線)
投資10.61億元!德川化學投建年產16.5萬噸高端樹脂項目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德川化學(安徽)有限公司擬投資106075.39萬元在東至經濟開發區內新徵用地205畝,建設年產16.5萬噸高端環保樹脂、2.5萬噸高端粘合劑、0.5萬噸玻璃清洗劑項目,並將於今年開工建設。
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生產車間、原料罐區、污水處理裝置、焚燒裝置等工程。其中,項目分兩期建設實施,一期投資63645.23萬元建設年產8.5萬噸樹脂系列產品、2.5萬噸環保型粘合劑、0.5萬噸玻璃清洗劑的生產裝置及公用輔助設置;二期投資42430.16萬元建設年產8萬噸樹脂系列產品的生產設施。項目建設期約24個月,預計2023年1月前建成投產。
行業新聞
美國原油價格躍升至2013年以來最高點
據CNBC網站3月2日消息 在周二的夜間交易中,美國原油價格攀升至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隨著原油價格持續飆升,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突破每桶110美元。這一進展正值歐佩克及其石油生產盟友(包括俄羅斯)准備於周三會面,討論4月份的產量。
美國原油基準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逾5%,至每桶109.23美元,為至少2013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在常規交易中,該合約價格上漲8.03%,至每桶103.41美元。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5.6%,至110.84美元,為2014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在上周二的交易中,該合約價格上漲7.15%,至每桶104.97美元。(中國石化新聞網)
首個全球「限塑令」出爐
當地時間2日,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續會在肯亞首都內羅畢通過《終止塑料污染決議(草案)》。這項決議將具有法律約束力,旨在推動全球治理塑料污染,並希望在2024年前結束塑料污染。據悉,在會議上來自175個國家的國家元首、環境部長和其他代表通過這項 歷史 性決議,該決議涉及塑料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其生產、設計和處置。
決議決定設立一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該委員會將於2022年開始工作,目標是在2024年底之前完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協議草案。這份文書將反映處理塑料的整個生命周期,涉及可重復使用和可回收產品和材料的設計,以及加強國際合作的需求,以促進獲得技術、能力建設和科學技術合作。(第一 財經 、中化新網)
3月1日起,河南正式「限塑」,全省降解產能狂飆突進
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報道,2022年1月5日,河南省公布了《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計劃於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辦法》中的第十六條規定:依法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居民群眾在商場、超市、葯店、書店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和可降解購物袋等。 第十九條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 這意味著,從今日起,河南將正式禁用包括塑料袋在內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且飯店等餐飲服務業不得再主動提供一次性筷子等。
據統計,河南PBAT/PBS在建擬建產能達400多萬噸,PLA現有及在建產能也超過了40萬噸,BDO現有產能20多萬噸,新建產能60萬噸,更有中科基金打算在河南建100萬噸降解製品產能,這意味著企業對河南本土降解市場有較大期望和憧憬。(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
「化學成就未來」獎學金名單出爐
近日,科慕公司與浙江大學共同公布了首屆「化學成就未來」獎學金獲獎名單,22名來自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製冷與低溫研究所、化工機械研究所的優秀學生獲得2021年度獎學金。
據悉,「化學成就未來」獎學金項目是科慕踐行企業 社會 責任的重要舉措。該項目於2018年啟動,並在全球范圍內資助高潛力的化學人才。2021年,科慕與浙江大學就該獎學金項目達成合作。在此次評選中,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製冷與低溫研究所、化工機械研究所12名本科生、8名碩士研究生和2名博士研究生憑借優異的成績獲得獎學金。(中國化工報)
全球研發2500強榜單出爐,榮盛石化、萬華化學等28家中國企業入
近期,歐盟委員會發布2021年全球產業研發投入2500強,化工行業僅巴斯夫進入百強,位列第71名。2020年,由於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2500強中有123家化工企業,研發投資總額為221億歐元,下降3.4%,平均每家企業投資為1.77億歐元。
其中,中國化工企業進步神速,共有28家企業研發投入入選榜單,其中,榮盛石化、萬華化學、中化國際三家中國化企進入前1000強。榮盛石化排名最高,位居646位;萬華化學緊隨其後,排名843位;中化國際也進入前1000強,位居915位。另外,衛星化學、上海華誼、恆逸石化也進入榜單。(化工在線)
⑻ 有了解法企阿科瑪嗎工作氛圍如何
阿科瑪是一個法國的化工集團,專注特種材料。法企來說,工作氛圍整體都是比較平等包容的,今年阿科瑪還入圍了傑出僱主。
⑼ 賣!賣!賣!大量化工企業賣廠
近日, 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公告,稱根據戰略規劃和經營發展的需要,於2020年8月24日與徐州康曜、康文兵先生、大晶新材和大晶信息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 將以0.00元對價收購徐州康曜持有的大晶新材100.00%股權(包含大晶新材持有100.00%股權的大晶信息)。
其還表示,本次轉讓完成後,大晶新材將成為 久日新材 全資子公司,大晶信息將成為 久日新材 全資孫公司, 久日新材 將通過股東借款或增資等方式為投資標的 注入資金5,300.00萬元, 支持投資標的償還債務。
據塗料采購網了解,雖然疫情的來襲讓各行各業都措手不及,但塗料、化工等行業龍頭企業的開拓之路遠沒有停止。除了設立新廠和新建項目之外,不少企業選擇了並購這種「捷徑」。僅2020年下半年這兩個月就有數十家化工企業公布了其收購、並購的案例,不僅數量較大,也涵蓋了國內外多家知名塗料、化工企業。
8月24日, 世名 科技 發布公告稱,同意以自籌資金 6950萬元購買岳陽凱門 科技 有限公司、廣州市天惠化工 科技 有限公司持有的岳陽凱門水性助劑有限公司100%股權。
8月24日, 凱龍股份 晚間公告, 擬以1.7億元收購山東天寶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 此次收購完成後,凱龍股份將合計持有天寶化工59.08%股權, 成為天寶化工控股股東和實控人。
8月21日, 日塗控股 發布公告,公布其與 吳德南集團 之間達成新的股權「交換」協議的信息。其稱,將實施第三方定向增發,由新加坡塗料巨頭吳德南集團全額認購, 交易總額可能為1.29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44億元), 完成交易後將成為該集團的子公司。 這也是 歷史 上第一次出現亞洲企業收購日本大型原材料企業。
8月19日, 神馬股份 通過發行股份和可轉債方式, 以20.86億元購買尼龍化工公司37.72%股權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 8月19日獲證監會無條件通過。股票自8月20日開市起復牌。交易完成後, 神馬股份將控股尼龍化工公司,整合尼龍66鹽及精己二酸、己二胺等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業務。
8月12日消息稱,石油巨頭 荷蘭皇家殼牌公司 計劃收購 印度納亞拉能源公司價值高達90億美元的石化項目50%的股份。
8月10日消息,沙特國有石油公司 沙特阿美 周日表示,仍將按計劃收購 印度信實工業集團煉油與化工業務價值150億美元的股份, 盡管油價下跌迫使其削減投資支出。
8月10日, 江南化工 公布, 擬向特能集團和北方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北方爆破100%股權;擬向奧信香港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北方礦服49%股權和北方礦投49%股權;擬向慶華民爆、陝西產投和特能集團發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慶華 汽車 65%股權;擬向建華機械、儲安煙花、馮大農牧和南星銻業發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廣西金建華90%股權。 此次交易後,北方爆破、北方礦服和北方礦投將成為企業全資子公司;慶華 汽車 和廣西金建華將成為企業控股子公司。
8月, 贏創 宣布以2.1億美元收購美國Porocel集團,以加速催化劑業務的增長。
8月,泰國石化巨頭 因多拉瑪風險投資公司 宣布, 將收購波蘭一家塑料瓶回收公司IMP Polowat的所有股份。 收購金額尚未公布,收購程序預計於9月底完成。
8月, 東海炭素公司 宣布, 該企業收購法國石墨產品製造商CSI的所有程序已經完成。 收購價格 合計197億日元, CSI和CS都將成為東海炭素的關聯子公司。CSI更名為Tokai Carbon Savoie International,其石墨生產子公司CS則更名為Tokai Carbon Savoie。
8月, 法國阿科瑪公司(Arkema)正式收購道達爾(Total)特殊化學品部門旗下的塗料樹脂和光引發劑兩項業務。 阿科瑪為此兩項業務的收購支付的費用在 5.5億歐元。
8月, 巴斯夫 從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化)收購了與巴斯夫金山基地毗鄰的 用於烷氧基化物生產的土地、建築和資產。
7月30日, 沙索與液化空氣集團(液空)簽署了獨家談判協議,出售其位於南非塞昆達的世界上最大的制氧廠。 完成收購後,在現今已運營的一套空分裝置之上, 液空將運營該制氧廠的其他16套空分裝置,日裝機容量達42000噸,並將啟動一項在未來數年內對這些裝置進行現代化改造的計劃。
7月26日, 振華股份 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重慶民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控制權。振華股份稱,目前該事項仍處於決策階段,正在履行決策程序。
7月20日,美國第二大石油公司 雪佛龍 宣布通過全股票形式, 以50億美元價格收購油氣生產商諾貝爾能源。 包括債務在內, 本次交易總價值為130億美元。 這項交易若成行, 將是自新冠肺炎疫情對油氣行業造成沖擊以來,能源領域最大的一樁並購案。
7月20日, 阿科瑪 宣布, 擬收購高性能熱粘合膠粘劑粉公司Fixatti飛賽提。 具體的財務細節沒有披露,預計將於2020年第四季度完成。
7月15日, 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公告稱,擬以協議受讓方式, 現金收購雲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大為制氨93.89%的股權,交易總對價為9.38億元。
7月10日, 恆逸石化 發布關於企業以現金方式購買 廣西恆逸新材料100%股權 暨關聯交易的公告。此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將持有廣西恆逸新材料100%股權。轉讓價格按5.08億元執行,該交易為關聯交易。恆逸石化表示, 通過交易,企業將完善在己內醯胺及相關配套生產領域的產業布局。
據塗料采購網不完全統計,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有近20家企業宣布以現金或全股票等形式進行收購, 收購總額超過3500億元人民幣。 對於賣方而言,賣廠或為業務剝離和戰略轉型,或為斷臂求生以及換取資金,大部分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