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11月份機構調研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11月份機構調研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1-14 20:04:23

A. 2022機構調研最多的上市公司

在4月26日接待了超200家機構調研。會上,公司表示,出於成本、發電增益、輕量化等多方面的考慮,目前分布式電站、地面電站對背板的需求均在增加,背板業務景氣度也在提升。根據公司規劃,計劃至2025年,每年新增至少5,000萬平方米以上背板產能,2022年產能擴充正在推進中。
4月27日,A股一改頹勢吹響反攻號角,大盤全天震盪走高,光伏、半導體等賽道板塊掀起漲停潮。中來股份因成為日漲幅達到15%的前5隻證券而登上龍虎榜,當日收報14.28元,漲跌幅20.00%。
中來股份21年年報及22年一季報顯示,由於公司背板業務以及光伏應用系統業務量增加,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1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34億元,同比增幅為14.45%。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0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78億元,增幅達到77.63%。但公司增收不增利,2021年度,公司實現營業利潤-4.17億元,中來稱主要是由於公司在報告期內計提了相關資產減值4.61億元,剔除本次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的影響,公司的營業利潤仍為正。
中來股份背板業務2022年出貨及盈利情況表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在近期的調研中,中來股份介紹,公司2022年一季度出貨量約5,800萬平方米,創歷史新高,出於成本、發電增益、輕量化等多方面的考慮,目前分布式電站、地面電站對背板的需求均在增加,背板業務景氣度也在提升。根據公司規劃,計劃至2025年,每年新增至少5,000萬平方米以上背板產能,2022年產能擴充正在推進中。
2022年公司規劃的高效電池產量是爭取達到6GW,但因受疫情影響,山西項目小部分設備安裝晚於預期,具體投產情況仍待評估。關於公司使用的POPAID設備目前行業內僅江蘇傑太一家可量產,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講,該設備上的一些材料和一些耗材,上游的供應商偏少。未來山西項目全部上來之後,就能做到車間和車間之間的比較,台與台之間的比較。
除了無繞鍍的技術,公司也正在開發其他技術,比如正在研發的TOPCon3.0技術,就是針對目前TOPCon技術銀漿成本較高這一核心痛點。公司TOPCon3.0技術正處於研發向中試過渡階段,預計明年能夠實現TOPCon3.0量產。TBC電池兼顧TOPCon高效率和IBC電池的美觀,但是工藝流程復雜、材料成本昂貴,需要進一步研發,實現量產目標的時間需要更長。公司現有的TOPCon2.0產線都有預留升級為TOPCon3.0的技術空間。
具體調研內容如下:
一、公司業績情況介紹
1、2021年度業績情況
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1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34億元,同比增幅為14.45%,主要系公司背板業務以及光伏應用系統業務量增加所致;2021年營業成本為51.4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84億元,增幅為23.65%,2021年毛利率為11.52%,比去年同期下降6.58%,高效電池及組件業務板塊的毛利率較上年有所下降,主要系原材料、海運費大幅上漲帶來成本上升所致,與行業內同業務類型公司的趨勢保持一致;2021年度,公司實現營業利潤-4.1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3億元,主要是由於公司在報告期內計提了相關資產減值4.61億元,剔除本次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的影響,公司的營業利潤仍為正;2021年底,公司資產總額為121.3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98億元,增幅為24.62%;2021年度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為66.5%,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2%,公司整體的資產負債率在可控水平;2021年度,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1.32億元,主要是由於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3.5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31億元,主要是本報告期內銷售回款增加所致。
2、2022年第一季度的業績情況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0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78億元,增幅達到77.63%,主要是公司背板業務以及光伏應用系統業務量增加所致;2022年第一季度營業成本為17.8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5億元;第一季度毛利率為18.2%,比去年同期增加9.93%,主要是由於背板業務一季度高毛利產品的銷量增加所致,光伏應用系統業務由於開展源燁EPC業務,毛利率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利潤1.4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869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683萬元,增幅為648%,主要是由於背板和光伏應用業務在今年一季度毛利和營業利潤的大幅提升。
二、互動問答環節
問:請問公司高效電池及組件業務板塊未來的銷售布局是怎麼樣的?
答:公司將專注於全球屋頂分布式分銷市場,同時進一步穩固與大型地面電站投資企業的業務關系,形成以屋頂分布式分銷市場為主體、大型地面電站業務為補充的營銷格局。
問:隨著分布式業務發展,背板需求量持續增加,請問公司背板一季度出貨量情況,產能擴充規劃如何?
答:公司2022年一季度出貨量約5,800萬平方米,創歷史新高,出於成本、發電增益、輕量化等多方面的考慮,目前分布式電站、地面電站對背板的需求均在增加,背板業務景氣度也在提升。根據公司規劃,計劃至2025年,每年新增至少5,000萬平方米以上背板產能,2022年產能擴充正在推進中。
問:請問公司TOPCon電池降本提效方式是怎樣的?
答:公司TOPCon電池降本提效可從多角度出發。矽片降本:電池端的薄片化,使用更薄的矽片;銀耗降本:公司正在研發的TOPCon3.0技術有望降低銀耗,未來做到與PERC電池銀耗量相當,實現TOPCon電池與PERC電池非硅成本持平;提效降本:TOPCon電池相對於其他電池有著更大的提效空間;設備降本:公司使用的POPAID設備,工序縮短,投資成本下降;規模化降本:山西新投建的電池工廠電費較泰州工廠有所降低、且新建產能自動化程度較高,隨著未來產能釋放,將進一步形成規模效應。
問:請問今年高效電池生產規劃如何?
答:2022年公司規劃的高效電池產量是爭取達到6GW,但因受疫情影響,山西項目小部分設備安裝晚於預期,具體投產情況仍待評估。
問:請問公司電池目前的轉換效率、良率、銀耗水平如何?
答:公司182電池產線轉換效率24%-24.5%,良率可達到97%以上,182電池銀耗約130mg/片左右。
問: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戶用分布式市場,請問公司的競爭優勢是什麼?公司的戶用業務渠道、業務模式是怎樣的?
答:戶用分布式業務涉及開發、設計、施工、建設、並網、運維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專業性較強,存在著一定的行業壁壘,新企業進入需要周期,公司擁有一定先發優勢、渠道優勢,並建立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公司戶用業務渠道是「一縣一代」的模式,現已布局14個省市並逐步拓寬。公司業務主要是為合作夥伴上海源燁提供EPC服務,並協助央國企整縣開發項目落地,同時通過探索其他模式來推進分布式業務。
問:公司目前高效電池尺寸情況?
答:年產2.1GW高效電池項目對應的電池尺寸為166,新投建的年產1.5GW高效電池項目及山西年產16GW(一期8GW)高效電池項目對應的電池尺寸均為210以下兼容。
問:公司選擇的POPAID路線有著無繞鍍優勢,但是否也有其缺點?
答:關於公司使用的POPAID設備目前行業內僅江蘇傑太一家可量產,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講,該設備上的一些材料和一些耗材,上游的供應商偏少,碰到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去花更多精力去研究,這個可能跟我們現在用的台套不多也是有關系的。未來我們山西項目全部上來之後,就能做到車間和車間之間的比較,台與台之間的比較。
問:光伏行業其他企業在擴產TOPCon電池,請問公司如何看待行業競爭?除了無繞鍍優勢,是否還有其他競爭優勢?公司在布局的TOPCon3.0和TBC電池研發進展和投產節奏是怎樣的?公司TOPCon2.0產線是否預留升級為TOPCon3.0的空間?
答:公司TOPCon電池在研發團隊、量產經驗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積累,因此在TOPCon電池效率、良率、成本等方面在行業內均有著較強的競爭力。除了無繞鍍的技術,公司也正在開發其他技術,比如正在研發的TOPCon3.0技術,就是針對目前TOPCon技術銀漿成本較高這一核心痛點。公司TOPCon3.0技術正處於研發向中試過渡階段,預計明年能夠實現TOPCon3.0量產。TBC電池兼顧TOPCon高效率和IBC電池的美觀,但是工藝流程復雜、材料成本昂貴,需要進一步研發,實現量產目標的時間需要更長。公司現有的TOPCon2.0產線都有預留升級為TOPCon3.0的技術空間。
問:聽說現在PET基膜短缺,請問公司的備貨情況如何?
答:公司與PET供應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因此會優先保證原料供應。
問:請問公司N型182組件功率是多少?
答:公司N型182組件的功率主要在560W-570W,相較於同版型的P型組件540W要高20W-30W。
問:請問公司電池組件海內外出貨比例是多少?公司電池和組件產能規劃佔比多少?
答:公司電池組件海內外出貨比例約各佔一半。從未來長遠來講,公司擬規劃的電池產能會比組件產能多,在滿足自身組件的電池用量前提下,多出的電池將用於對外出售。
問:請問公司定增終止後,山西一期8GW項目投產計劃是否會延期?
答:公司會通過銀行融資或選擇與戰略投資者合作等方式推進項目實施,同時公司也會根據具體情況擇時重新啟動再融資事項。
問:目前公司矽片使用的厚度情況?
答:目前公司182尺寸的矽片厚度160微米左右,已在導入155微米甚至更薄。
問:N型矽片比P型矽片貴多少?
答:矽片供應商對於N型矽片在P型價格基礎上加價的幅度是不一樣的,早期一些大的廠家基本上加價6%左右,目前的話在新的廠家進入之後,基本上加價在2%左右或者3%左右。未來有望做到N型-P型同價。
問:請問公司股東姜堰道得減持原因是什麼?
答:姜堰道得原先為取得公司控制權而戰略入股公司,後因該戰略目標未實現選擇通過二級市場減持的方式逐漸退出,現在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比例已低於5%。
問:公司TOPCon電池的單GW投資成本是多少?
答:公司TOPCon電池的單GW固定資產投資成本大約為1.8億元-2億元。
[免責申明]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資訊來源於企業發布的投資者活動記錄表,文字略有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原始紀錄以及更多信息請參考企業相關公告。
","force_purephv":"0","gnid":"90dd3ee48fb4b85d0","img_data":[{"flag":2,"img":[]}],"original":0,"pat":"piece_72time,art_src_3,fts0,sts0","powerby":"cache","pub_time":165113760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2e114f304bb7fd42","src":"智通財經","tag":[],"title":"超200家機構調研!中來股份(300393.SZ):計劃至2025年每年新增至少5,000萬平方米以上背板產能2022年北京冬奧會,有多少個國家參加?參加項目最多的是哪些國家? - : 目前已經有67個國家參加了,參加項目最多的應該是中國,法國,美國,俄羅斯,印度這些國家,

機構調研最多的股票 : 勁嘉股份成為機構調研數量最多的股票.數據顯示,合計有71家機構於2019年1月29日調研了該公司.深圳勁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港合資的大型包裝印刷企業,公司主要從事煙標印製及相關包裝材料的生產經營,其中煙標印製及銷售為公司的核心業務.公司於2003年12月16日領取了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的440301501120233號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初始登記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20,000萬元.截至2016年6月30日,本公司累計發行股本總數131,549.60萬股.

一個社會調查機構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調查 了5000人 並根據所得數據畫了樣本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如上圖),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與年齡、學歷、職業... - :[答案] 25 2400

(2009•濰坊二模)一個社會調查機構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調查了20000人,並根據所得數據畫出了樣本頻率分布直方圖.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與年齡、學歷、... - :[選項] A. 200 B. 100 C. 20000 D. 40

(2014•玄武區一模)調查機構對某地區1000名20~30歲年齡段觀眾周五綜藝節目的收視選擇進行了調查,相關統計圖如下,請根據圖中信息,估計該地區... - :[答案] 根據題意得:20000*34%=6800(人), 則估計該地區20000名20~30歲年齡段觀眾選擇觀看《最強大腦》的人數約為6800人. 故答案為:6800.

中國國內排名前十的調研機構有哪些? - : 在國內有哪些調研機構?排名前十的有哪些?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浙江大學,選用中國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人員在中國科協和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的任職人數作為評價指標體系.其中,在研究中:中科院動物研究所,中科...

企業管理咨詢主要分為哪些類型? - : 【導讀】為企業提供管理方面的咨詢服務,涉及企業的戰略目標、組織機構、內部管理(生產、質量、財務、經營、員工)的方方面面,當企業在管理方面出現問題時,可以提出解決方案與相關措施等等,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具體的類型....

B. 161家機構組團調研!這家鋰電龍頭股價為何持續下跌

161家機構組團調研!這家鋰電龍頭股價持續下跌完全是因為自己的庫存銷售出錯導致的結果,而不是說這家公司的業務就不行。

一、容網路技:引發161家機構組團調研!

其實該公司此前的股價下跌是受到了自身資源配置的錯誤,隨著這么多家機構進行組團調研以及相應的報告出來,容網路技肯定會迎來自己在股票市場上股價的春天。當前市場對於鋰電的發展是持一種肯定態度的,再加上新能源汽車發展本身就對鋰電產品的需求更大,而且目前整體都朝著環保的方向發展,容網路技不僅站在了發展的趨勢上,而且也有相應的技術積淀,後續的股價只會回歸正常。

C. 69家基金調研國聯股份持有。基金是怎麼調研的呢

國聯股份11月15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於2022年11月13日接受69家機構單位調研,機構類型為保險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陽光私募機構。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關於周五股價波動:首先公司經營一切正常,經了解周五波動主要可能是板塊切換的因素,部分資金賣出公司股票,買入政策驅動的地產旅遊消費等板塊。

問:GDR目前的進展情況?

答:目前已拿到證監會國際部的批文,並向瑞交所提交了930更新招股書,近期在進行NDR的安排,以及選擇合適的發行窗口期。經過一個多月的NDR,目前市場反饋效果較好符合預期,關於具體發行事宜請大家後續關注公告。

問:今年頻發的疫情和封控會影響訂單交付嗎?現階段滬深港通持續增加,從GDR角度來看,是海外資金參與更高嗎?

答:1、這兩年的疫情對於工業電商交易還是有一定的反向促進作用,公司目前訂單方面非常充分,Q3末和雙十積累的訂單、以及雙十以後截至現在的新增訂單,整體上符合甚至略超預期;履約層面,各地疫情有反復對於部分生產和物流配送確實有一定影響,因為客戶延遲確認收貨,也會影響我們收入的滯後確認。但從Q4感受來看,各地對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都還是積極落實的,因此在保供保暢、穩產復產方面的政策力度較Q2積極很多;目前在履約交付上雖有部分影響,但負面影響低於二季度,且都在公司預期之內。對於業務發展,公司多多團隊今年扛住了二季度特殊情況,並且再度發起了產業鏈戰「疫」行動,因此對Q4發展團隊信心更加充足,戰鬥力更強。

2、過去的一個多月中,公司在密集NDR溝通中,獲得了很多外資關注,對GDR的參與度也比較積極,近期滬港通不斷增持也說明了這一點。

問:22Q2利潤增速比收入增速快,未來趨勢會怎麼樣?

答:在22Q2已有兩個多多平台實現利潤增速超過收入增速,22Q3是公司整體首次實現凈利潤增速超越收入增速。未來毛利率會保持區間平穩,凈利潤可能會緩步小幅上升,因為管理方面的規模效應正在不斷呈現和提高,並且我們在未來也有信心加強這個狀態,但這不代表每個季度都會有環比的增長,會存在一定的季節性波動,但就年度而言,此種趨勢一定是可持續的。公司還處於快速成長期,正在不斷完善品類覆蓋、交易用戶轉化以及推動老用戶ARPU和復購額的持續提升,同時科技驅動和數據驅動戰略正也在穩步推進。

問:上市以來,公司收入利潤高增長,各多多平台滲透率提升,目前來看平台滲透率目標如何?未來3-5年對高增長是否有信心?

答:目前根據2021年年底數據來看,平均滲透率在1.02%,塗多多達到2.09%左右;中期公司目標滲透率在10%,長期是30%不變。公司是以5年為一期制定發展目標,上市後制定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到2024年,從目前來看的中短期內保持相對的高增速信心很足,2025年及之後的目標等2024年後再制定。

問:雲工廠方面進展如何?變現方面有什麼新進展嗎?

答:1、雲工廠目前均按照預期進度和節奏在順利推進中,雲工廠模式主要為「深度供應鏈+數字工廠」,既深度交易合作和數字工廠合作。公司在今年的「雙十」電商節發布了53家雲工廠,明年預計累計拓展100家,完成第一階段目標。在數字工廠的實施方面,公司去年已實施完成5家,今年目前正在推進15家工廠的實施,明年計劃累計完成50家數字工廠實施。

2、雲工廠的變現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個是交易端,一個是技術服務端。交易端由於在供應鏈端的集采統銷服務會帶來更高的合作粘性,將不斷提升工廠在平台的采銷佔比,同時因為采銷供應鏈上的降本增效,平台在交易端的毛利分配空間將有所提高。另一個是技術服務端,實施按產量長期收取噸服務費的雲收費模式。雖然剛剛起步,具體數據測算還有待完善,但其模式和趨勢驗證比較明朗,未來將成長為公司的新的增長曲線。

問:目前來看,宏觀經濟環境下行階段,是否會影響下遊客戶購買意願下降?上游的話,是否能維持住費用的收取?

答:1、有影響,但影響不太大,以Q2為例,雖然華東地區收入佔比有所下降,但大家看到對我們整體的增速亦無影響,主要原因還是各區域市場的滲透率低,仍具備很大的發展空間,規模增速也是我們現階段最核心的戰略目標。

2、如前面所提到的,疫情整體對我們的電商業務產生更多的促進作用,因為物理隔離下遊客戶會積極尋求線上交易渠道、在線完成所有訂單流程、合同簽署。從模式的價值貢獻而言,對下游而言降低成本,同時具備品質保障和供貨穩定性的能力,即便行業走入下行階段,客戶對於原材料的采購也是剛性需求,服務價值依然存在;對上游而言,行業下行階段,平台通過持續穩定的大額訂單,讓其庫存高周轉、開工率提升,供應商會更加明顯感受到價值,且下行周期對公司進入新品類市場是有利的。目前平台會更多引導供應商進行比例議價,但目前還在快速發展期,還是會順應上游的議價規則,我們會隨著逐步發展成熟,將供應商引導到比例議價方面,持續加強合作和粘性。

問:公司在團隊激勵方面的日常機制和計劃?

答:1、在底層層面,企業文化十分重要,滲透在企業方方面面。國聯建立至今20年,充滿創業激情的企業文化底蘊較為深厚;

2、在價值層面,多多一直以幫助上下游企業降本增效作為核心價值使命。在困難的疫情特殊時期發起保供保暢、穩產復產行動,上下游企業對平台的肯定和認同也是激勵平台員工的重要因素;

3、機制保障層面,公司對於多多團隊、國聯資源網團隊、國聯雲團隊,都有多層面的長效激勵機制,其中:

1)控股子公司有核心骨乾的持股機制加強了團隊主人翁拼搏意識;

2)在員工基礎薪酬、分紅、獎勵、個人發展路徑等方面公司也在持續優化完善;公司的內創業家機制、鏈主機制、合夥人機制,都是長效激勵機制。

4、上市公司層面,公司於2012年進行了覆蓋性的股權激勵,共有200餘名夥伴參與其中。未來也會根據多多平台的發展表現,實施上市公司層面的大范圍期權激勵;

5、對外層面,公司實施行業合夥人機制和「江湖召集令「,吸引外部人才,保障人才的不斷加入。

問:公司多多平台新品類的拓展情況?

答:1、各多多平台一直在按照縱向、橫向策略不斷向新的產業鏈切入,目前公司已擁有10各產業鏈條35個大品類,隨著芯多多和醫械多多的加入,主營品類將持續增多;

2、原產業鏈按照公司深度供應鏈邏輯和客戶復購邏輯在不斷延伸和拓展新品類,未來將持續擴展其他產業鏈及相關交易品類的覆蓋度,滿足更多客戶的一站式購銷需求,促進客戶交易規模提升。

問:請問高管上半年的增持已經滿半年了,會不會有減持計劃?

答:近期公司主要精力以GDR發行為主,減持相關問題尚未做討論。相關事宜煩請關注公司公告。

問:請教一下,目前公司的元企在做哪方面的探索?

答:元企是公司在工業元宇宙層面上的重要探索方向和探索渠道,公司將立足於當前的2B業務,明確產業元宇宙的建設和場景定義。

公司將圍繞產業鏈數字化升級的大方向,在數字工廠上下游交易洽談、合同簽署、技術交流、專家培訓、物流倉儲、特別是工廠設計產線等方面的數字孿生等領域進行深度開發和運營。

元企第一期內測已完成,將擇機公測,具體場景有VR會議、VR參觀工廠直播帶貨、工廠生產模擬數字訓練、人員培訓等。

問:公司GDR發行後,會不會對下遊客戶的授信尺度放寬從而擴大銷售?

答:1、公司集采業務模式的特徵是高周轉、輕資產、低風險,業務本身就不是授信模式,因此GDR發行後不存在授信尺度放寬的問題;

2、公司集采模式絕大部分均為先款後貨模式,公司年度總預收款率均超過85%。同時公司僅對少部分優質客戶有五級信用體系,根據客戶在平台的交易資信和交易數據,由系統自動評估,授予少部分優質客戶一定賬期,以提高合作粘性,推動合作規模擴大。這些客戶與平台合作時間久、信用度強,違約風險極低,回收周期也很短。公司21應收賬款占收入比例不到1%,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僅為2.6天。

3、公司目前不涉及供應鏈金融相關業務;

北京國聯視訊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以工業電子商務為基礎,以互聯網大數據為支撐,為相關行業客戶提供工業品和原材料的網上商品交易、商業信息服務和互聯網技術服務。公司主要業務板塊:網上商品交易、商業信息服務、互聯網技術服務。公司是商務部、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委共同認定的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企業,是工信部認定的2019年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試點示範項目企業。

D. 2022年11月11日機構重倉比例最高的證券股票是哪個

,截至2022年11月11日,券商概念股市值榜單中,中信證券位列第一位,。
機構重倉,並非保證個人投資者穩賺不賠的唯一選股標准。尤其在市場動盪、機構也多傾向「短線」操作、波段進出的情況下,僅從6月末披露的機構重倉程度來進行選股,恐怕就要讓投資者「吃葯」了。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E. 11月23股市消息 個股資訊

近期,健力寶推出了新一代「東方魔水」超得能,正式加入能量飲料戰場。「超得能」創新性應用復合肽運動營養 科技 ,添加大豆肽、小麥低聚肽和膠原蛋白肽,可以快速補充能量、減輕運動疲勞和提高免疫力;擁有中國紅牛的華彬集團,近期也推出六款戰馬能量飲料新品,其中一款也通過添加大豆肽補充蛋白質源。目前,能量飲料主要添加牛磺酸、人工咖啡因等興奮作用原材料來補充水、電解質和糖。而復合肽飲料則是補充蛋白質,這被視為一種顛覆性創新,有望開啟運動能量飲料的全新賽道。

溢多利(300381)是亞洲最大的生物酶制劑製造與服務企業,食品用酶涵蓋蛋白酶等多個品種,酶是生產小分子肽的關鍵原料;

保齡寶(002286)研發項目「玉米肽蛋白粉生產關鍵技術及應用」被評為山東省企業技術創新獎優秀成果一等獎;公司基於仿生酶解技術制備的玉米和蠶蛹活性肽在腫瘤全營養醫用食品中的應用及產品開發列入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

據媒體報道,在2021廣州車展期間,小鵬全新智能旗艦SUV——小鵬G9的神秘面紗揭開,作為最新全球設計語言下的首款車型,小鵬G9搭載了XPower 3.0動力系統,是國內首款基於800V高壓SiC平台的量產車,未來將實現超充5min,補能超過200km的能力,同時,電驅系統最高效率可達95%以上。

除了小鵬 汽車 外,廣汽埃安、e平台、吉利極氪、理想 汽車 、北汽極狐等車企已經布局了800V快充技術,並有望在2021年底後陸續實現量產。2022年預計為國內800V電壓平台發展元年。車載電源已經開始大規模的應用SiC器件,預計未來SiC在高端車型的電機控制器領域滲透率將會逐漸提升。碳化硅SiC器件具有高頻率、高效率、小體積等優點,800V電壓平台升級也是其滲透率提升動力之一,未來將大規模應用。分析師認為,800V電壓平台下,涉及到高壓的器件都需要升級,提高絕緣耐壓等級,車載電源、電動力系統零部件最受益於800V電壓平台升級。

方正電機(002196)6月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已獲取某新勢力造車企業新車型定點,正在為其開發800伏高壓驅動電機,預計明年下半年量產。

欣銳 科技 (300745)是碳化硅車載高壓電控龍頭,受益於800V平台及SiC應用。

據媒體報道,今年以來,WiFi 6滲透率持續提升,需求端特別是在高端路由器、PC當中,受遠距離需求的帶動,對高端連網設備需求有增無減。供應端則在上游晶元供應緊缺之下,更持續向高端產品迭代。業內人士指出,明年PC、路由器市場的Wi-Fi 6滲透率將從今年的20%-30%增至50%-60%。此外,明年除了 Wi-Fi 6增長動能持續外,Wi-Fi 6E也將隨後接棒。

WiFi 6是第六代WiFi技術,優勢在於上傳下載速度更快,能改善網路擁堵問題。WiFi 6的理論速度是10Gbps,相比WiFi 5,其單一設備的數據傳輸速度最多可提升40%。受下游市場需求大增的同時,產能供應不足影響,今年以來WiFi 6晶元等相關價格多次上漲。尤其隨著元宇宙設備技術的日益成熟,WiFi 6能夠有效提升用戶使用VR的體驗,被確定為VR無線頭顯設備的關鍵技術,未來需求望快速爆發,Wifi6滲透率往進一步加快。預計2023年,支持WiFi 6標準的晶元在WiFi晶元總量的佔比將達到90%,WiFi 6晶元市場規模將達到240億元。

樂鑫 科技 (688018)公司是物聯網Wi-Fi解決方案專業供應商,專注於物聯網Wi-Fi MCU通信晶元及其模組的研發、設計及銷售。公司在研的5G Wi-Fi 6產品線可以用於VR/AR類產品。

卓翼 科技 (002369)公司為小米、華為等重要合作客戶生產WiFi 6路由器。

楚江新材(002171)公司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子公司頂立 科技 將利用自主研發的熱工裝備,重點圍繞「四高兩塗」,即碳化硅單晶、高純碳粉、高純碳化硅專用高純熱場、高純石墨、碳化硅塗層、碳化鉭塗層開展業務布局。頂立採用連續無氧熱解技術對電池材料進行回收,為客戶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目前已對格林美邦普等客戶進行銷售。

天鳥已具備成熟的預制體編織技術,並已向相關下游企業提供碳剎車預制體。天鳥一直以軍品為主。近幾年光伏市場發展得非常快,天鳥加大了在光伏領域的產能布局,熱場預制體銷售佔比有所提升。但整體來看,天鳥軍品訂單銷售佔比仍遠大於民品訂單。天鳥是國內唯一產業化生產飛機碳剎車預製件的企業,也是國產民航飛機C919 ARJ21碳剎車預製件的唯一供應商。隨著機架數的不斷提升,以及國產大飛機的量產,剎車預制體的銷售規模會進一步擴大。

據精測電子(300567)官微消息,針對Mini LED直顯顯示業內普遍採用COB工藝過程中膠體和壓膜工藝會導致屏體出現墨色差異這一痛點,公司推出Mini LED直顯墨色分選。通過採用精測電子自研的高精度光學鏡頭JI-ICM-20RGB成像式色度計,在顏色空間中量化墨色值,突破單一維度測試局限性,極大提升分選符合率;同時基於精測電子深度學習AI演算法平台,實現數據的實時上報;配備大理石工作基台及減震機構,確保分選准確高效進行。截至目前,精測電子Mini LED直顯墨色分選在客戶驗證階段符合率已初步達到客戶要求,為滿足更多客戶的定製化需求,研發團隊持續精進技術,預計改進方案可使符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以實現更高精度的分選要求。

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印發《電機能效提升計劃(2021-2023年)》,目標到2023年高效節能電機年產量達到1.7億千瓦,在役高效節能電機佔比達到20%以上,實現年節電量490億千瓦時,相當於年減排二氧化碳2800萬噸。推廣應用一批關鍵核心材料、部件和工藝技術裝備,形成一批骨幹優勢製造企業,促進電機產業高質量發展。電機是拖動風機、水泵、壓縮機、機床、傳輸帶等各種設備的驅動裝置,廣泛應用於多個行業,是用電量最大的耗電終端設備。未來將有更多企業優先選用高效節能電機。

卧龍電驅(600580)是國內工業電機產銷最大的企業,率先推出IE4、IE5能效標準的產品;

佳電股份(000922)今年10月推出了17款電動機,均為高效的永磁電機和特種電機。

據媒體報道,目前,市場上的DDR5內存條出現了缺貨現象,主要原因是DDR5內存搭載的電源管理晶元PMIC目前供應非常緊缺,導致訂單交付期延長到了35周之多。

國聯證券認為,電源管理晶元廣泛應用於家用電器、手機及平板等、工控設備等多領域,受益5G、物聯網發展,PMIC需求多樣化且賽道增長確定。國內電源管理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仍主要為歐美企業,占據80%以上市場份額,下游應用場景多樣化有助於國內企業切入自身優勢賽道,實現快速增長。

聖邦股份(300661)專注於高性能、高品質模擬集成電路研,產品涵蓋信號鏈和電源管理兩大領域。

上海貝嶺(600171)為國內集成電路產品主要供應商,產品業務細分為電源管理、智能計量及SoC等。

西部黃金(601069)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百源豐、科邦錳業和蒙新天霸100%的股權,同時擬定增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4億元,本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中百源豐和蒙新天霸持有的錳礦資源具有儲量大、品位高、易開采等優勢,科邦錳業具備成熟、高效的電解錳生產能力。

龍宇燃油(603003)為擬投建無錫中物達大數據存儲中心項目,投資總額約為5.78億元(含土建、機電),將建設機房樓27142.6平方米,規模為5874個IDC機櫃,建設期約為1.5年。這將進一步增強IDC在公司主營業務中的比重。

贊宇 科技 (002637)擬以1.71億至3.42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22.8元/股,用於後期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甘肅電投(000791)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投資建設永昌河清灘300MW光伏發電項目和瓜州干河口200MW光伏項目,動態總投資分別為14.66億元、9.8億元。

廣和通(300638)與參股公司銳凌無線的全資子公司香港銳凌簽署了《關於偉創力代工生產的合作協議》,公司將利用自身資源和優勢,指導、組織、協調以及代為香港銳凌監管委託偉創力生產訂單項下的產品代工生產和加工過程,合同有效期一年,交易金額不超過人民幣15億元。

景津環保(603279)擬投資12.8億元,建設年產2萬套高性能過濾系統項目。項目建成全部達產後,可實現年營業收入約21億元,凈利潤約3.15億元。

喜悅智行代碼301198,發行價21.76元,市盈率39.23倍,申購上限7000股,主營定製可循環塑料包裝。公司預計今年凈利潤增長14.57%。

潔雅股份代碼301108,發行價57.27元,市盈率27.05倍,申購上限5500股,主營濕巾類產品。公司預計今年凈利潤增長15.79%至26.92%。

註: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F. 十月機構「摸底」190股 醫葯行業公司最受關注

受三季報披露窗口期影響,接受機構調研的公司有所減少。數據顯示,10月機構調研了190家公司,僅為上月同期的三分之一;其中116家公司被10家以上(含)機構組團調研,也是不到上月同期的一半。從行業來看,醫葯生物個股最受機構關注。

10月機構調研190股

剛結束交易日的10月是上市公司2020年三季度披露月,受此影響,接受機構調研的公司明顯減少。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10月接受機構調研的公司僅有190家,只是9月同期545家的34.86%。其中,116家公司被10家以上(含)機構組團調研,也只是同期237家的48.95%。

當中,歌爾股份(002241)、海康威視(002415)、廣聯達(002410)、華測檢測(300012)、長春高新(000661)、新產業(300832)、中科創達(300496)、甘源食品(002991)、美亞柏科(300188)、華宇軟體(300271)、德賽西威(002920)、卓勝微(300782)、海大集團(002311)、光威復材(300699)、星源材質(300568)、我武生物(300357)等16家公司接受了超過100家機構調研。

最受機構關注的是歌爾股份。數據顯示,10月公司合計接待了包括110家公募基金、37家券商、33家陽光私募、39家海外機構、23家險資等330家機構的包團調研。調研中,歌爾股份對其主要業務板塊的未來趨勢均保持樂觀預期。例如就零組件業務,在傳統的精密零組件業務之外,公司還在積極拓展相關的零件業務,包括與聲學相關的觸覺、無線充電等零組件業務,代表未來方向的SiP產品業務以及光學、精密結構件等。

被眾多機構踩破門檻的背後是歌爾股份三季報大超預期。三季報顯示,歌爾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47.3億元,同比增長43.9%;歸母凈利潤為20.16億元,同比增長104.71%;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2.36億元,同比增長167.92%。此外,歌爾股份預計2020年歸母凈利潤約27.53億元-28.81億元,同比增長115.0%-125.0%。業績增長主要是因為公司智能無線耳機(TWS耳機)、精密零組件及虛擬現實等相關產品銷售收入增長。

此外,愛博醫療(688050)、伊之密(300415)、鴻路鋼構(002541)、科大訊飛(002230)、珀萊雅(603605)、雙塔食品(002481)、天賜材料(002709)、穩健醫療(300888)、新潔能(605111)、金博股份(688598)、華東醫葯(000963)、尚品宅配(300616)、宇信 科技 (300674)、視源股份(002841)、普洛葯業(000739)、正邦 科技 (002157)等23家公司也接受了超過50家機構調研。

而從機構調研次數來看,浩雲 科技 為機構調研最為密集的公司。數據顯示,浩雲 科技 在10月份接受6批次機構的調研。永高股份(002641)和漢王 科技 (002362)均以被機構調研4次,並列第二。此外,德賽西威、鴻路鋼構(002541)、金博股份(688598)、楚江新材(002171)、中天精裝(002989)、漢鍾精機(002158)、鋒尚文化(300860)、深 科技 (000021)、海鷗住工(002084)等9家公司接受機構超過3次調研。

醫葯生物股最受關注

從調研公司所屬行業來看,10月份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醫葯生物(24家)、電子(21家)、計算機(17家)、機械設備(16家)、化工(14家)、電氣設備(13家)食品飲料(11家)、輕工製造(10家)等8大行業中。很明顯,醫葯生物在10月份機構調研中最受歡迎。

金鷹醫療 健康 產業股票基金經理韓廣哲表示,A股市場醫葯行業公司經過短期調整後,部分消化了高估值壓力,將堅持自下而上對重點醫葯公司進行跟蹤。乳酪基金經理庄宏東表示,年初時醫葯股的估值並不高,業績確定性較強,疊加疫情的催化,出現了一波較大的行情。但疫情也只是對相關公司一兩個季度的業績貢獻較大,並非持續性貢獻。

在三季報中,嘉實瑞熙三年封閉運作混合基金經理洪流表示,降低了部分累計漲幅過高的醫葯類上市公司配置比重。融通 健康 產業靈活配置三季報顯示,基金經理精選賽道及成長性較好且估值相對較低的個股進行重點配置,減配醫保控費受損較大的相關標的,中線持股的心態從容守候,用時間換空間並適時調整組合結構。

但也有基金經理在三季度選擇對醫葯股進行加倉,工銀瑞信醫葯 健康 行業股票基金經理在三季報中表示,三季度醫葯股的調整中,基金抓住機會適度提高了倉位。在結構上,我們保持了創新葯、創新醫療器械、CDMO 等長期看好領域的核心倉位,降低了疫情受益子領域的持倉。

華夏醫療 健康 混合基金經理認為,醫葯是一個值得長期投資的行業,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以及經濟水平的發展構成了從需求端到支付端對醫葯行業的長期支撐。因此,在構建組合的過程中也立足於長期,選擇有空間、商業模式有壁壘或者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去投資,爭取為投資者帶來穩定的回報。在醫葯子行業選擇中,組合構建會結合長期空間和景氣度,綜合考慮估值等方面因素,盡量選擇相對分散的子行業,避免在單一驅動因素上暴露過多的風險。

國聯安銳意成長基金經理呼榮權表示,從長期維度看,醫葯行業未來的成長空間很大,核心在於各個葯品和器械的滲透率仍然很低,疊加企業創新能力的持續提升,更多需求會陸續被創造出來。目前,市場已經逐漸在反映這種未來的長期趨勢。核心個股估值普遍較高,投資醫葯行業要更注重行業賽道和增長的確定性,持股周期可能更長。

10月獲至少30家機構調研的公司

本文源自財富動力網

G. 機構密集調研 這些股年報業績翻倍且市盈率不足20倍

數據寶統計顯示,近一周(11月14日至12月20日)機構調研個股數量有近70隻。從調研機構類型來看,近一周證券公司調研相對最廣泛,達58家,即近9成上市公司調研活動有券商參與;私募和基金公司調研數量次之,分別調33家公司和32家公司。

數據寶統計顯示,近一周獲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中,30多家公司披露了年報預告,合興包裝、滬電股份、道明光學展等6股按照年報預告凈利中值計算同比增幅有望超過100%。

具體來看, 合興包裝 預計今年凈利5.39億元至5.85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250%至280%。

滬電股份 預計今年凈利5.4億元至6.2萬元,變動幅度165.33%至204.64%,主要系公司經營情況良好,預期營業收入及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長所致。

道明光學 預計今年凈利2.35億元至2.97億元,變動幅度90%至140%,主要系公司主營玻璃微珠反光材料業績得到較快增長、公司微棱鏡型反光膜等高毛利產品銷售收入大幅增長等因素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7隻翻倍預增股票中,除了海能達,剩下5隻股票按照年報預告凈利中值計算市盈率低於20倍。 其中合興包裝折算市盈率不到10倍最低,杭氧股份折算市盈率不到12倍

本周各大指數均出現下跌。其中上證指數下跌2.99%,深證成指下跌3.83%,中小板指下跌4.88%,創業板指下跌3.06%。

梳理發現, 80多隻機構調研股一周平均下跌3.15%,表現略弱於大盤。 漲幅最大的是粵高速A,本周上漲達到10.04%。 另外,科信技術、宏達電子、依米康等個股漲幅較大。

下跌的個股中,中航機電表現最差,累計下跌12.37%。此外,瀘州老窖、新北洋、雲南白葯等個股跌幅居前。

(文章來源:數據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