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300多隻股票受到機構扎堆調研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300多隻股票受到機構扎堆調研

發布時間: 2023-01-09 17:03:09

❶ 股票被調研是好事嗎

如果股票被機構調研,當然是好事。那麼說明機構有可能非常關注這家公司。而這只股票肯定有閃光點,值得機構去投資的。因為機構在買股票的時候一般要經過非常謹慎的調研詳細的研判該支股票是否值得投資。而並不像普通投資者,那樣覺得趨勢線好就買入或者是價格便宜就買入。據我自己的了解,如果一隻股票被許多家機構同時調研,那麼它上漲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大。
【拓展資料】
股票市場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股票市場的前身起源於1602年荷蘭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橋上進行荷屬東印度公司股票的買賣,而正規的股票市場最早出現在美國。股票市場是投機者和投資者雙雙活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金融活動的寒暑表,股票市場的不良現象例如無貨沽空等等,可以導致股災等各種危害的產生。股票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刻刻都是變化的。中國大陸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北交所三個交易市場。
股票交易方式:
轉讓股票進行買賣的方法和形式稱為交易方式,它是股票流通交易的基本環節。現代股票流通市場的買賣交易方式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議價買賣和競價買賣
從買賣雙方決定價格的不同,分為議價買賣和競價買賣。議價買賣就是買方和賣方一對一地面談,通過討價還價達成買賣交易。它是場外交易中常用的方式。一般在股票上不了市、交易量少,需要保密或為了節省傭金等情況下採用。競價買賣是指買賣雙方都是由若幹人組成的群體,雙方公開進行雙向競爭的交易,即交易不僅在買賣雙方之間有出價和要價的競爭,而且在買者群體和賣者群體內部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最後在買方出價最高者和賣方要價最低者之間成交。在這種雙方競爭中,買方可以自由地選擇賣方,賣方也可以自由地選擇買方,使交易比較公平,產生的價格也比較合理。競價買賣是證券交易所中買賣股票的主要方式。
(2)直接交易和間接交易
按達成交易的方式不同,分為直接交易和間接交易。直接交易是買賣雙方直接洽談,股票也由買賣雙方自行清算交割,在整個交易過程中不涉及任何中介的交易方式。場外交易絕大部分是直接交易。間接交易是買賣雙方不直接見面和聯系,而是委託中介人進行股票買賣的交易方式。證券交易所中的經紀人制度,就是典型的間接交易。
(3)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
按交割期限不同,分為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現貨交易是指股票買賣成交以後,馬上辦理交割清算手續,當場錢貨兩清,期貨交易則是股票成交後按合同中規定的價格、數量,過若干時期再進行交割清算的交易方式。

❷ 科創板開市月余 機構扎堆調研科技公司

自科創板開市至今已有月余,數據顯示,華興源創、杭可科技和瀚川智能三家科創板公司過去一個月已經接受了包括15家基金公司在內的29家機構調研。

三家公司備受機構關注

數據顯示,目前上市的28隻科創板個股中,最引發機構調研熱情的是華興源創、杭可科技和瀚川智能三家。

根據上市公司發布的投資者關系顯示,華興源創於7月30日和8月13日分別接受了富國基金、興全基金等13家機構調研,杭可科技於8月2日和8月8日接受了華夏基金、鵬揚基金、摩根證券等10家機構調研。瀚川智能則於8月6日接受了興業基金、長信基金、方正富邦基金等12家機構的調研。

總體而言,在上市之後,三家科創板公司一共接受了來自29家機構的調研,其中公募基金公司是主要參與者,共有15家,其次是證券私募、券商、保險及保險資管,分別有8家、4家和2家參與。

瀚川智能在調研中表示,公司主要為汽車電子、醫療健康、新能源電池等領域提供智能製造裝備整體解決方案。當前汽車電子在整車中的成本佔比快速上升,推動汽車電子供應商改進和開發新的生產線;醫療健康行業發展受經濟周期影響相對較小,長期來看,全球范圍內醫療健康市場將持續保持增長趨勢;而新能源電池行業規模快速增、新能源電池生產亟待升級,則為智能製造裝備在新能源電池製造產業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杭可科技表示,當前國際一線動力電池生產商將重新在中國市場擴產,帶來新的合作機遇,公司多家國際一流廠商有著長達5-10年的合作關系,客戶未來的擴產將成為公司動力電池後處理系統未來業務增長的一個有利因素。

對於華興源創,投資者很關心公司半導體事業部建設項目未來達產後的效益,公司預計完全達產後,可增加年均銷售收入2.3億元,稅後內部收益率16%,稅後投資回收期6.93年,投資利潤率26.76%。

對此,有基金經理表示,對於當前科創板上市公司而言,各家基金在上市之前就進行了大量密集調研。上市一個月,基本面也很難發生重大變化,因此,從機構調研的情況來看,密集調研的公司數量可能不多。預計未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的變化,機構對於這些科創板公司調研的持續性會體現得更明顯。

科技公司

遭機構扎堆調研

除了科創板企業,多家科技類公司都成為機構扎堆調研的重要標的。數據顯示,盛邦股份、卓勝微、工業富聯、TCL集團是近一個月來機構調研數量超過百家的科技類公司,其中盛邦股份近一個月來被調研的數量最多,達到293家。另外3家被調研的數量也分別達到173家、145家和103家。

分析人士指出,機構關註上述4家公司的原因並不復雜,其中,盛邦股份是一家專注於半導體領域的高新科技公司,卓勝微被視為國內射頻晶元設計龍頭公司,工業富聯則被認為有望成為「5G+智能製造/8K」浪潮需求受益者,TCL集團則是今年剛剛剝離了家電業務,開始聚焦於半導體顯示及材料產業。

匯豐晉信科技先鋒股票型基金基金經理陳平表示,5G時代的到來或將依次給相關產業鏈帶來利好變化,包括提供價值增量。對於後期電子計算機板塊的發展趨勢,陳平認為,TMT行業或將開啟新的科技周期,而當前伴隨5G時代的降臨,新一輪科技周期即將開啟,基站、終端、應用產業鏈的業績有望依次升溫。事實上,目前部分較早周期的公司已經見到了業績提升並成為市場追捧的標的,其顯著上漲的股價可以理解為新周期的先聲。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

❸ 熱情高漲!10股獲百家機構扎堆調研,24家百億私募現身(附名單)

過去一周,A股走勢分化,滬指總體呈現震盪走低行情,一周下跌1.63%,深成指周漲0.82%,創業板指一周上漲2.12%。

與此同時,機構調研熱情升溫,據21投資通統計,10月26日至11月1日一周,共計109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調研,環比增加82家。

統計顯示,被機構調研的這109家公司中,屬於中小板的有57家,屬於創業板的有31家,科創板企業6家,另外31家來自主板。中小創佔比超86%。

從行業分布來看,醫葯生物最受機構青睞,通策醫療(600763.SH)、華大基因(300676.SZ)、愛爾眼科(300015.SZ)、魚躍醫療(002223.SZ)等14家相關公司被調研,其次是化工、計算機、電子、機械設備行業,均有10家或以上公司獲調研。

具體到上市公司,機構調研德賽西威(002920.SZ)、鴻路鋼構(002541.SZ)、楚江新材(002171.SZ)、中天精裝(002989.SZ)、漢鍾精機(002158.SZ)最頻繁,調研次數均為3次。

其次是光威復材(300699.SZ)、雙塔食品(002481.SZ)、大北農(002385.SZ)、鴻泉物聯(688288.SH)、晨光生物(300138.SZ)、以嶺葯業(002603.SZ)、海欣食品(002702.SZ)均獲得2次調研。

接待機構數量方面,華測檢測(300012.SZ)成為最受機構青睞的個股,獲288家機構扎堆調研。此外,長春高新(000661.SZ)、新產業(300832.SZ)等9股也獲超100家機構調研。

10月26日晚間,國內第三方檢測龍頭華測檢測公布三季報,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3.5億元,同比增長6.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8億元,同比增長10.54%。

10月28日,機構主要圍繞業績對其展開調研。公司表示,工業品測試毛利率上升的原因一方面是規模效應,另一方面部分虧損實驗室盈利。

在談到公司內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時,華測檢測預計,環境、食品業務在中短期增速比較快;中期來看,軌道交通、5G相關、 汽車 電子有望帶動公司增長;長期來看,醫葯領域空間將更大。

從市場表現來看,上述109隻獲機構調研的個股過去一周平均漲幅0.5%,跑贏滬指;其中漲幅最高的是手機區域品牌龍頭傳音控股(688036.SH),過去一周累計漲幅32%,獲192家機構調研。

以下為最近一周被50家以上機構調研的個股名單:

從具體調研機構來看,24家百億私募在過去一周參與了調研。其中高毅資產最熱情,調研了9家公司。長春高新最受百億私募青睞,獲重陽投資、景林資產、淡水泉等9家百億私募調研。此外,新產業也獲高毅資產、彤源投資等6家百億私募調研。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❹ 上市公司被多家機構調研是好是壞

上市公司被多家機構調研相對來說是好事,雖然上市公司被大量機構調研不一定會帶動股票價格上漲,但至少說明該公司股票被大量機構關注。
投資者可觀察機構調研之後的動作。機構調研是為了解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是否具有上漲的潛力,然後對上市公司經營、盈利等情況作出分析。
如果一隻股票被機構扎堆調研是一個利好消息,但是否上漲要看機構調研後是否買入,為了不錯過投資機會,投資者可以在股價較低的時候輕倉買入。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它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當前,從研究範式的特徵和視角來劃分,股票投資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演化分析。這三種分析方法所依賴的理論基礎、前提假設、研究範式、應用范圍各不相同,在實際應用中它們既相互聯系,又有重要區別。
其中基本分析屬於一般經濟學範式,技術分析屬於數理或牛頓範式,演化分析屬於生物學或達爾文範式;基本分析主要應用於投資標的物的選擇上,技術分析和演化分析則主要應用於具體操作的時機和空間判斷上,作為提高股票投資分析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在基本分析的各種工具中,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市盈率、凈資產收益率等一樣,是判斷上市公司內在價值最重要的參考指標。
股票凈值:股票上市後,形成了實際成交價格,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股票價格,即股價。股價大半都和票面價格大有差別,一般所謂股票凈值是指已發行的股票所含的內在價值,從會計學觀點來看,股票凈值等於公司資產減去負債的剩餘盈餘,再除以該公司所發行的股票總數。
股票周轉率:一年中股票交易的股數占交易所上市股票股數、個人和機構發行總股數的百分比。
委比:是衡量某一時段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

❺ 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混沌等7家知名百億私募出動 近半盯上這只股!

上周,A股整體呈現單邊下跌趨勢,失守3000點關口,周五上演絕地反擊,仍未能收復。同時,北上資金仍在加速撤離,但機構調研熱情卻逆勢上漲。

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不完全統計,5月6日至5月12日一周,有129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調研,環比增加81家,增幅高達169%,較五一節前一周(85家)亦明顯增長。

熱度不減,機構連續數周調研機械設備、醫葯生物

統計顯示,被機構調研的這129家公司中,屬於中小板的有66家,屬於創業板的有46家,另外17家來自主板。中小創合計佔比約87%。

從行業分布來看,過去一周機構對機械設備、醫葯生物類的熱度不減,已連續數周進行調研,計算機行業亦深受青睞,均有10家以上的公司被調研。

混沌等7家知名百億私募現身,老牌家居公司好太太最受關注

從接待機構數量來看,老牌家居公司好太太(603848.SH)最受關注,共計接待82家機構,吸引了包括葛衛東旗下的混沌投資、星石投資、景林資產等3家知名百億私募前往調研。

財報數據顯示,好太太實現2018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1億元,同比增長26.60%;今年一季度,該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51億元,同比增長6.37%。其次,好太太整體的綜合毛利率在不斷上升,其中智能家居產品毛利率提升得最為明顯。

接受調研時,好太太表示,其會專注於晾衣機的主營業務,不會跨界做其他產品。

此外,尚品宅配(300616.SZ)、海大集團(002311.SZ)等公司也備受機構關注,接待機構數分別為:64家、43家。

目前,被調研的129家公司中,有3家2019年一季度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翻了一番以上,包括:麥格米特(002851.SZ)、量子生物(300149.SZ)、堅朗五金(002791.SZ)。

以下為最近一周機構調研的個股名單TOP20:

值得注意的是,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共7家知名百億私募參與了調研,熱情高漲,主要聚焦8家上市公司,其中來自家居行業的3家公司最受青睞:好太太(603848.SH)、尚品宅配(300616.SZ)、歐派家居(603833.SH)。

從股市表現上看,僅尚品宅配前一周小幅上漲,其它均為下跌。

以下為最近一周知名百億私募調研的個股名單:

機構調研 >>>

行情調整期調研熱度不減 百家機構扎堆調研這些股(附名單)

醫葯生物行業成機構調研重點 這些上市公司最受關注(名單)

逾200家公司獲得機構調研 尚品宅配和環旭電子被「踏破門檻」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❻ 機構扎堆調研個股意味著什麼

能有一堆的機構或者私募前去調研,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強,或者企業有重大概念和決策了。屬於利好情景的。表明,個股已經進了機構的股票池,屬於備選股票了。

❼ 機構密集調研 這些股年報業績翻倍且市盈率不足20倍

數據寶統計顯示,近一周(11月14日至12月20日)機構調研個股數量有近70隻。從調研機構類型來看,近一周證券公司調研相對最廣泛,達58家,即近9成上市公司調研活動有券商參與;私募和基金公司調研數量次之,分別調33家公司和32家公司。

數據寶統計顯示,近一周獲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中,30多家公司披露了年報預告,合興包裝、滬電股份、道明光學展等6股按照年報預告凈利中值計算同比增幅有望超過100%。

具體來看, 合興包裝 預計今年凈利5.39億元至5.85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250%至280%。

滬電股份 預計今年凈利5.4億元至6.2萬元,變動幅度165.33%至204.64%,主要系公司經營情況良好,預期營業收入及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長所致。

道明光學 預計今年凈利2.35億元至2.97億元,變動幅度90%至140%,主要系公司主營玻璃微珠反光材料業績得到較快增長、公司微棱鏡型反光膜等高毛利產品銷售收入大幅增長等因素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7隻翻倍預增股票中,除了海能達,剩下5隻股票按照年報預告凈利中值計算市盈率低於20倍。 其中合興包裝折算市盈率不到10倍最低,杭氧股份折算市盈率不到12倍

本周各大指數均出現下跌。其中上證指數下跌2.99%,深證成指下跌3.83%,中小板指下跌4.88%,創業板指下跌3.06%。

梳理發現, 80多隻機構調研股一周平均下跌3.15%,表現略弱於大盤。 漲幅最大的是粵高速A,本周上漲達到10.04%。 另外,科信技術、宏達電子、依米康等個股漲幅較大。

下跌的個股中,中航機電表現最差,累計下跌12.37%。此外,瀘州老窖、新北洋、雲南白葯等個股跌幅居前。

(文章來源:數據寶)

❽ 290家公司2020年實現或有望扭虧 31家公司年內獲機構密集調研

本報記者 趙子強 見習記者 任世碧

隨著上市公司年報業績披露逐漸增多,2020年經營業績大幅改善的標的容易吸引市場資金的關注。《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3月26日收盤,有290家公司2020年年度成績大為改善,報告期內業績實現或有望扭虧為盈。

對此,分析人士普遍表示,當前仍有經濟復甦的支撐及流動性穩定的提振,A股市場向好的大趨勢沒有發生根本改變。經歷階段性調整之後,隨著市場風險偏好的回升,市場超跌反彈行情隨時可能啟動,去年業績大幅改善的標的股價超跌明顯,此類標的或已經具備較大的投資價值。

記者進一步統計發現,上述290家2020年業績實現或有望實現同比扭虧的公司中,有86家公司2020年全年實現或有望實現凈利潤超過1億元,*ST飛馬預計2020年全年凈利潤上限達到95.05億元,*ST利源、長安 汽車 、*ST鹽湖等3家公司緊隨其後,預計2020年全年凈利潤上限均在20億元以上,分別達到49億元、40億元、22.50億元;*ST安通、湯臣倍健、*ST奮達等3家公司報告期內實現或有望實現的凈利潤均超10億元,分別為17億元、15.24億元、10.65億元,去年業績改善尤為明顯。

在已披露2020年年報以及年度業績預告的公司中,湯臣倍健、當升 科技 、亞瑪頓、路暢 科技 、漢威 科技 、山東威達、*ST奮達等7家公司2020年全年每股收益均超0.5元,顯示出公司盈利能力逐步恢復。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機構對部分業績扭虧公司的關注度開始升溫。統計顯示,上述290家業績扭虧公司中,有31家公司年內獲機構密集調研,當升 科技 、國際醫學、諾德股份等3家公司期間均受到超100家機構扎堆調研,分別為213家、204家、160家,中文在線、沈陽化工、湯臣倍健等3家公司期間被逾50家以上機構聯袂調研。

上述年內被機構調研的31隻扭虧股中,有13隻個股期間股價實現上漲,*ST江特、沈陽化工、鮑斯股份等3隻扭虧股年內累計漲幅均超過20%。相反,有18隻扭虧股年內股價出現下跌,京山輕機、長安 汽車 、仕佳光子、當升 科技 、九號公司、亞太股份、亞瑪頓、諾德股份等8隻扭虧股年內累計下跌均超過20%,跌幅明顯。

在近期A股震盪的過程中,北上資金也對部分扭虧股進行了加倉,3月1日以來至3月25日,有22隻扭虧股獲北上資金凈買入,隆平高科、湯臣倍健期間獲北上資金凈買入額最高,分別為5.56億元、1.54億元,東阿阿膠、愛康 科技 、鮑斯股份等3隻扭虧股緊隨其後,期間累計北上資金凈買入額也達到5754.73萬元、3021.40萬元、2093.07萬元。此外,包括夢網 科技 、達實智能、海聯金匯等在內的17隻扭虧股期間也獲得北上資金凈買入,這22隻扭虧股期間合計吸金9.48億元。

行業角度來看,上述290隻2020年年度業績實現或有望實現同比扭虧的公司,主要扎堆機械設備、傳媒、電子、醫葯生物、化工、電氣設備等六行業,涉及公司數量分別為40家、25家、24家、22家、22家和21家。

同時,持有類似觀點的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也表示,「首先在2020年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年報業績能扭虧為盈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但這並不是衡量是否有投資價值的根本因素。衡量一家企業是否有投資價值首先要看企業能否長期創造價值,表現在業績報表來說就是它的營收、凈利能否穩定增長,特別是凈資產收益率是否優秀。其次要看企業的估值水平,如果企業業績靚麗,但估值過高,也是不具備投資價值的。因此,對於2020年業績扭虧為盈的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還得依據企業的經營情況和企業的估值情況綜合而定。」

年內獲機構調研的2020年實現或有望扭虧公司一覽

製表:任世碧

(編輯 白寶玉 策劃 趙子強、張穎、吳珊)

❾ 機構扎堆調研,節前調研超300次,這些股將迎來爆發(附名單)

一季度結束,各家機構展開密切調研,可見重視程度極高!

機構調研是了解上市公司決策信息的重要來源,很大程度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方向。近5個交易日兩市共有150家公司被機構調研,其中有70家上市公司獲得20家機構扎堆調研,其中數量靠前的有分眾傳媒、兆易創新、錦浪 科技 、新產業、吉比特、銳明技術、楚江新材、珠江啤酒、甘源食品、洽洽食品,調研次數分別是302次、277次、222次、190次、182次、165次、136次、126次、123次、120次。

分眾傳媒近五個交易日接受302家機構調研,其中基金管理公司超過60家,證券公司超過40家。2021年公司一季度營收35.93億元,同比增長85.35%;實現凈利潤13.68億元,同比增長3511.27%,預計2021年第二季度營收將持續增長。股價處於10日均線與20日均線上方運行,近5個交易日主力資金買入超4億元,趨勢向好。

業績增長是吸引機構密切調研的重要因素

在機構扎堆調研的70股中,有64股公布年報,凈利潤同比幅度增長最高的是海欣食品,高達938.32%。作為中國馳名商標,是國內速凍魚糜製品主要生產企業之一,2020年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6.1億元,同比增長15.9%,歸母凈利潤7102.1萬,同比增長938.3%,每股收益0.15元,利潤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加工」營業收入增加。

近期市場表現也是機構調研的考慮范疇

在機構扎堆調研個股中,近5日股價上漲的共有29股,其中累計漲幅較多的有錦浪 科技 、開立醫療、中鋼國際、透景生命、兆易創新、吉比特、雙星新材,漲幅高達30.34%、26.61%、26.16%、17.09%、13.53%、13.09%、12.23%。

不但股價連續上漲,業績也是同樣亮眼,錦浪 科技 2020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20.84億元,同比增長82.98%;凈利潤3.18億元,同比增長151.30%,在近一周獲得4家機構評級首次覆蓋,評得「買入」級別。

機構扎堆調研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