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威勝集團股票發行了多少股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威勝集團股票發行了多少股

發布時間: 2023-01-05 15:52:01

❶ 威勝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威勝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智能計量、智能配用電與能效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集團的使命是致力於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能源計量與能效管理專家」。集團於2005年12月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是國內首家在境外上市的能源計量與能效管理專業集團,也是湖南省首家在境外主板上市的公司。集團現有全資子公司8家、控股子公司3家,合資公司1家(威勝與西門子合資),員工約3800餘人,連續五年被評為「中國最佳僱主企業」。

集團擁有國內實力最為強大的能源計量與能效管理技術研發團隊,共有研發人員近600名,其中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者佔35%,有12名國家和行業標准化委員。公司與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多家高校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並於2002年在行業內首家建立了企業博士後工作站,2012年建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集團每年將營業收入的7%以上投入到研發和技術創新方面,以確保領先一步的技術與產品。

威勝集團一直專注於能源計量與能效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的研發、生產、銷售,產品與服務廣泛應用於電力、水務、燃氣、熱力等能源供應行業,大型公建、石油石化、交通運輸、機械製造、冶金、化工等大型用能單位及居民用戶。

集團先進智能計量業務主要包括:全系列智能電能表、智能水表、智能氣表、超聲波熱量表;各類配電儀表、電能質量監測設備;全系列能源數據採集終端、負荷管理終端、用戶管理裝置;計量自動化系統及各類應用系統與服務,能源數據挖掘。集團在計量高端產品的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20%,為國內領先。集團是國內唯一可以同時提供電、水、氣、熱各類先進能源計量產品、系統與服務,並覆蓋能源生產、輸配至消費端全過程需求的專業廠家。

集團智能配用電與能效管理業務主要包括:40.5kV/12kV全系列高壓開關設備;12kV智能化開關設備;35kV/10kV全系列繼電保護裝置;10kV配網自動化終端;面向電能質量治理與新能源友好接入的電力電子應用裝置;智能配用電系統、工程及服務;節能服務等。集團致力於成為國內領先的智能化配用電系統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

面對中國及全球在能源生產與能源消費模式上正在發生的重大變革,面對節能減排的巨大社會責任和發展機遇,面對智能電網的新需求,威勝集團將始終牢記「能源計量和能效管理專家」的企業使命,堅持「至誠致精、義利共生」的核心價值觀,持續創新,永不停步,努力把威勝打造成為中國智能電網、智能計量領域的領先企業,成為國際智能電網、智能計量領域中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把威勝品牌打造成為不分國界的世界名牌。

未來,每一座城市、每一家企業、每一個家庭都因使用威勝的技術、產品和服務而受益。
法定代表人:吉為
成立日期:2000-04-11
注冊資本:148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湖南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301007170714203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獨資)
英文名:WASION GROUP LIMITED
人員規模: 100-499人
企業地址:長沙高新技術開發區桐梓坡西路468號
經營范圍:電能計量儀表及設備、電表配件、綜合配電箱、計量箱、電纜分支箱、端子箱及相關配件、電力控制、計算機軟體、系統集成、儀用變壓器、電流變換裝置、節能環保相關產品的研發、檢測、生產、銷售與服務;電力工程相關的規劃設計、定製開發、設備提供、施工管理、系統集成、安裝及服務 、運行維護;能源管理產品及系統的銷售和服務;建築機電安裝工程專業承包;通信工程設計服務、通信工程施工總承包;通信設施安裝工程服務;通信系統工程服務;施工勞務;儲能系統、電池管理系統、能量管理系統及儲能變流器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但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未經批准不得從事P2P網貸、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資管及跨界從事金融、第三方支付、虛擬貨幣交易、ICO、非法外匯等互聯網金融業務)

❷ 長沙威勝集團值得去嗎

值得。
威勝集團威勝集團年終獎平均10127元。威勝集團員工分享說:公司一般一年到一年半會調薪,幅度大概在500左右,公司薪酬體系完善,值得去。
威勝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2005年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是先進的能源計量與能效管理服務商。

❸ 科創50指數樣本首次調整,威勝信息等5股入選背後邏輯

《科創板日報》(長沙,記者李擁軍 黃路)訊, 科創50指數樣本即將迎來首次調整,威勝信息、優刻得、澤璟制葯、特寶生物、昊海生科5隻證券調入指數。

有進亦有出。新光光電、熱景生物、鴻泉物聯、聯瑞新材、鉑力特5隻證券則被調出指數。依據上交所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8月28日發布的公告,本次調整將於9月14日正式生效。

新入選名單中威勝信息盈利最高

科創板50隻樣本集中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葯、高端裝備等戰略新興行業,凸顯了科創板創新驅動的行業結構特徵。

本次調入的5隻股票中,截至8月28日收盤,威勝信息、優刻得、澤璟制葯、特寶生物、昊海生科市值分別為128億、261億、233億、216億、186億。威勝信息、優刻得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中代表公司,後面三家業務均集中生物醫葯細分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優刻得和澤璟制葯分別為不同投票權架構與尚未實現盈利的公司。威勝信息、特寶生物、昊海生科上半年凈利分別為1.37億元、4661萬元、2752萬元。上述新入選5家公司中,威勝信息是唯一凈利過億的科創板公司,且動態市盈率最低,為46倍。

調出的5家公司有何共性?

從業績成色看,被調出的公司總體業績不如新調入的公司。包括新光光電、熱景生物、鉑力特有3隻上半年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或下滑。調出公司中僅鴻泉物聯、聯瑞新材凈利實現增長。

市值則是另一個重點考慮因素。被調出的5家公司中,新光光電(市值52.8億)、熱景生物(市值32.1億)、鉑力特(市值77.6億)、鴻泉物聯(市值46.5億)、聯瑞新材(49.4億),平均市值僅為51.7億,

5隻被調出的證券總市值258億元,比本次被調入的優刻得一家公司的市值還低。被調入的優刻得等5家公司總市值超過了1000億元,平均市值超過200億。顯然,從市值角度考量,新來的5家更滿足科創50指數樣本的選樣要求。

據上交所介紹,市值規模和流動性是國際代表性成份指數最基本與核心的標准。借鑒境內外代表性成份指數經驗,結合科創板市場發展客觀情況,剔除過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額位於樣本空間排名後10%的證券後,選取日均總市值排名靠前的50隻證券作為「科創50」指數樣本,能夠在保證樣本流動性的同時,實現較好的代表性。

科創50指數樣本股每季度調整一次。

❹ 威勝集團怎麼樣

威 勝 集團在長沙,為港資企業,05年底在香港上市,是國內一流的計量儀表企業,研發能力國內數一數二,董事長 吉為 先生。

威 盛 集團是台灣的,老闆是前台灣首富王永慶的女兒——王雪紅女士。一個商業奇才

威勝集團很鍛煉人才,培訓機制比較好。待遇嘛,不好怎麼說,五險一金等都有,但每個人的期望值不同。如果你剛畢業或者混得不好,建議你去應聘,3年以後後你就是專家級了。然後跳槽,去別的公司,待遇會很高,因為你是威勝出來的。這個行業的都會認可你。 類似於一個微軟,甲骨文的精英技術員跑到中國來找工作一樣,級別待遇都會大升。當然威勝的招聘條件也很高。人才流失也蠻大的, 優良體制下培養好的人才翅膀硬了就期待更高的待遇,於是跑了。威勝的管理層還是很穩定的,核心技術骨幹也穩定。

❺ 紅籌股 有哪些

你好,紅籌股這一概念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場,之所以稱為紅籌股,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有時被稱為紅色中國,相應地,香港和國際投資者把在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帶有中國大陸概念的股票稱為紅籌股。第二,紅籌股的由來還出於一個典故,在賭場上最大銀碼的籌碼為藍色,其次為紅色,因此,紅色便被選為代表實力較藍籌股稍有不及的股份。
具體如何定義紅籌股,尚存在一些爭議。主要的觀點有兩種。一種認為,應該按照業務范圍來區分。如果某個上市公司的主要業務在中國內地,其盈利中的大部分也來自該業務,那麼,這家在中國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紅籌股。另一種觀點認為,應該按照權益多寡來劃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東權益的大部分來自中國內地,或具有內地背景,也就是為中資控股,那麼,這家在中國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才屬於紅籌股之列。1997年6月16日,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按照第二個標准正式推出「恆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亦稱紅籌股指數。
下面是一些港股紅籌股股票名稱:
越秀投資
金威啤酒
中國(香港)石油
招商局國際
深圳國際
駿威汽車
粵海投資
華潤創業
中化化肥
香港中旅
上海實業控股
北京控股
中國食品
深圳控股
中國海外發展
中國聯通
王朝酒業
華潤電力
天津發展
中國海洋石油
中國網通
中國移動
中保國際
聯想集團
越秀交通
TCL多媒體
華潤置地
華晨中國
中遠太平洋
中信資源
中國電力

中國食品
深圳控股
中國海外發展
中國聯通
王朝酒業
華潤電力
天津發展
中國海洋石油
中國網通
中國移動
中保國際
聯想集團
越秀交通
TCL多媒體
華潤置地
華晨中國
中遠太平洋
中信資源
中國電力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❻ 長沙威勝電氣和威勝集團是什麼關系

毛線關系都沒有

❼ 威勝集團的決勝之道

威勝電子:被雪藏的電表專家
在ABB、西門子等國外大公司視為成熟的、夕陽性產業的電錶行業,威勝電子是如何成功掘金並贏得尊重的?
軟體業界赫赫有名的金蝶國際,在09年的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榜中僅僅排名第71位,而一家幾乎從來沒被媒體關注過的威勝集團控股有限公司(HK3393,以下簡稱威勝集團),卻遠遠超過金蝶的排名,位居第46位。
威勝集團的董事長吉為,也是28位榮登胡潤榜的湖南富豪之一,身價10億。
然而,在此之前,除了長沙威勝能源產業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勝能源公司」)提出的「節能120」服務模式受到過幾家電視台的短暫報道之外,威勝幾乎一直屏蔽在媒體的視野之外。
智能電表專家
在威勝集團的網站首頁上,「能源計量與管理專家」這幾個字格外醒目。
而網路上關於威勝集團的介紹,幾乎每一篇都有這樣一句話:「公司每年將營業收入的5%投入到研發和技術創新方面」。或許這句話能夠隱約窺見它被評為「潛力企業」和號稱「能源計量與管理專家」的根本來由。
5%是什麼概念?2007年我國電子百強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僅為3.9%。而將營業收入中的其他業務收入排除在外,僅算研發支出在銷售額中的比率,全球500強研發支出占銷售額為5%~10%,而中國500強則遠遠落後,僅為1.6%。
這意味著,威勝集團對於研發和技術創新方面的重視已經遠遠超出了國內企業的水平,達到了國際化標准。
而「專家」意味著什麼?想像一下,如果您是這樣一家公司的管理者:
每月月初,當您早晨來到公司,站在電子控制中心,就能看到企業電網經濟運行管理平台已經對上個月使用的水、電、氣進行分析,精確掌握它們都用在了哪些方面,每個方面用了多少。詳細數據和信息隨時可以傳輸到您的電腦上。
與此同時,智能配電監測儀及配電管理系統也及時將電網是否動盪,是哪一段出了問題等相關的情況反饋到中心。
這時,電腦提示打開一個窗口。INESTIMTM智能化網路能源管理解決方案()被啟動。
在綜合上面收集到的信息的基礎上,INESTIMTM會將各分公司、各部門或各班組的詳細能耗報表進行縱向與橫向的比較。然後,結合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和理論指標,並綜合考慮生產工藝、流程、特性等因素,INESTIMTM就能做到在不影響生產的基礎上,合理地安排峰谷時段用電、用水、用氣。
另一方面,運用INESTIMTM的能源數據自動採集及運行監測管理功能,公司所有設備的各項用能指標都能實現精密至分鍾級的用能情況監測。於是,能耗統計的工作量、難度和誤差通通變得不再是問題。
是不是非常智能化?
這就是威勝能源公司正在研發和推廣的業務——通過高科技手段,實現「管理降耗、技術節能」的目的。
如果系統出現問題甚至癱瘓了怎麼辦?
最直接的辦法是,找「節能120」。2008年年中,長沙市能源辦與威勝集團打造的湖南省首家「能源醫院」——長沙市節能120威勝服務中心就已進入正常運轉。為用能單位或個人提供能源咨詢服務、能源審計系統專家會診、上門服務等多種服務。
今天威勝集團上市公司的部分,包括長沙威勝集團有限公司、長沙威科儀表有限公司、長沙威勝能源產業技術有限公司和長沙威勝進出口有限公司。威勝能源成立於2007年,專門從事能源產業服務和管理節能的整體解決方案。
威勝能源公司的能源管理與技術專家成長征告訴記者:「目前,這種技術節能設備還處於進一步完善研發和推廣的階段。公司在廣西的推廣情況相對而言比較好。」
事實上,目前這種高科技節能設備的推廣,還相當於十幾年前手機在中國市場的推廣情況——當年僅給手機上個號碼,就動輒幾萬塊。成長征介紹:「用於電網清潔的治理產品,倒是有成熟的企業在投入使用了,不過因為價格昂貴,推廣起來比較困難,去年賣了大概一兩百萬。企業也都緊張錢袋子啊!一般一台都是幾十萬,要想真正發展起來還是阻力重重。」
打造核心競爭力
然而,16年前,威勝集團在電子式電能表方面,也同樣遇到過像今天技術節能方面的狀況。
威勝集團成立於1993年。當中國第一台電子式電能表誕生於威勝的時候,1993這個年份也就成為了中國電能表的歷史上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一年。隨後,1994年威勝第一台三相全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研製成功。
事實上,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外許多大公司都開始推出全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如斯倫貝謝、LANDIS&GYR和美國GE公司。而威勝電子也正是看準了電子式多功能表的市場前景,在這個領域頗下功夫。
之後的1994、1995年裡,威勝在國內做了兩年艱苦的宣傳、培育市場工作。到1998年,威勝的品牌已經在行業內成功的樹立起來。於是,當市場佔有率連年占據第二位置,威勝集團在市場上最大的競爭對手——深圳科陸電子2007年上市的時候,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威勝集團才是行業內的「標桿企業」。
然而,威勝集團出現爆發式的發展,卻是到2003年以後的事情了。
為緩解電力緊張,2003年來,國家出台了包括峰谷分時計費政策的一系列措施,成為電能表產品轉型的主要動力。在國家對功耗的要求、對產品穩定性要求的提高等各種形勢影響下,傳統的機械式電能表已不能滿足市場需要。
而2003年開始的城市和農村電網改造,更是帶動了包括深圳科陸電子、浙江華立科技在內的一大批電能表企業的發展。電力系統對威勝集團主要生產的包括三相多功能表在內的一系列產品需求量迅速增長。幾年時間里,接觸式卡表、多費率電能表也逐漸在普通家庭用戶中推廣開來。「先付費,後用電」的模式在中國開始普及。
這意味著,威勝的時代真正到來了。07年年報顯示,威勝集團盈利達到2.1個億,增幅達40%。而在這之前,威勝已經連續四年保持著增幅超40%的速度!
而這一天,威勝等了將近10年。
比其他企業早一步的好處到底在哪裡?從威勝集團競爭對手科陸電子的發展就可見一斑。對科陸而言,用電自動化系統是2004年以後才開啟的新市場。之後,科陸電子發展勢頭非常迅猛。到2005年,在用電自動化領域,科陸的市場佔有率就已經達到了全國第二,僅次於威勝集團,擁有超過20%的市場份額。
然而,即使在公開場合,科陸電子也不得不承認,威勝集團連續幾年來取得的穩占市場份額第一的驕人成績,主要是得益於「威勝的品牌從1998年開始就已經樹立」。
2007年12月,威勝集團獲得首款產品的DLMS認證,這標志著由DLMSUA認可的威勝集團DLMS/COSEM測試認證實驗室,具備了對其他廠家產品進行第三方測試的資格與能力。
威勝集團由此成為國內首傢具備對其他廠家產品進行第三方測試認證的電表企業。
然而,電能表業這個市場絕非是一塊永遠搶不完的肥肉。據相關資料顯示,ABB、西門子等國外大公司視中國電能表業為成熟的、夕陽性產業,盈利有限、市場空間有限令他們對這個產業逐漸選擇退出。
所以,對於今天的威勝集團而言,如何保持現有的市場份額以保證其盈利水平,如何降低成本從而開拓在科技節能等領域的市場,如何在未來電能表業「夕陽紅」之後拓展新的盈利點,將是威勝最大的挑戰。

❽ 威勝集團吉為與王家關系

沒有關系。威勝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2005年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是先進的能源計量與能效管理服務商。吉為:威勝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為威勝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本集團創辦人,威盛集團並未傳出與王家有什麼關系。

❾ 威勝信息股吧

1、威勝信息股票股吧是專業的股票信息分析論壇,股民朋友可以在這里暢所欲言,分析討威勝信息股票的最新動態。威勝信息股吧,即威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交流平台,以股民為主要參與群體,分享投資經驗,表達思想,結識股友的網路空間。。
2、威勝信息股票股吧提供威勝信息股票行情走勢、交易情況,技術分析等實時動態,以及威勝信息股票的行情研報,公司的運營狀況,財務報表等有關威勝信息股票的信息,都可在威勝信息股票股吧了解。
3、威勝信息信息股吧數據顯示,威勝信息股票短期趨勢:短期的強勢行情可能結束,投資者及時短線賣出、離場觀望為宜。中期趨勢:有加速上漲趨勢。長期趨勢:迄今為止,共10家主力機構,持倉量總計1.15億股,占流通A股70.12%近期的平均成本為35.65元,股價在成本下方運行。多頭行情中,並且有加速上漲趨勢。該股資金方面呈流出狀態,投資者請謹慎投資。該公司運營狀況良好,多數機構認為該股長期投資價值較高。
拓展資料
1.威勝信息科技公司業務范圍包括電力自動化終端和系統、能耗信息採集終端和系統、綜合能源自動化管理系統、工業電氣自動化終端和系統的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軌道交通電氣自動化終端和系統;通信產品開發、生產銷售、通信工程;電力監控、配電監控裝置、能耗分析及收費系統、智能交通監控設備及系統、新能源汽車交換用電設施及系統、網路、通信基站設備、感測器、變壓器售電管理系統等。
2.根據威勝信息的保證金交易信息,2021年12月8日凈利潤為530萬4800元;保證金余額6383.04萬元,比前一日增長9.06%。 融資方面,當日融資購買988.6萬元,融資還款458.12萬元,融資購買凈額530.48萬元。融券方面,賣出15000股,償還120200股,剩餘117.36萬股,融券余額3593.66萬元。融資融券合計余額9976.7萬元。

❿ 威勝集團是不是世界500強

沒有。
威勝集團有限公司是威勝控股有限公司核心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能源計量設備、系統和服務供應商。擁有CNAS認證實驗室,引入了行業內首屈一指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和工藝技術、採用先進的ERP、PLM、MES、WMS系統。是技術先進的能源計量與能效管理產品研發製造基地之一。業務范圍已覆蓋全國所有省份及地區,並出口至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業務聯系,產品品質得到用戶的廣泛認可。
《財富》世界500強是評估全球大型公司的最權威、最知名的榜單。它是國人對美國《財富》雜志每年評選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叫法。《財富》雜志被很多人關注,是因為它每年評出「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中國人習慣稱他們為「世界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