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抱團股是怎麼來的如今在市場上是什麼形勢
牛年的首個交易日即將到來,過去的一年是抱團極致演繹的一年。
對於投資者來說參與對了抱團就是不斷向上,固守對立面則只能面對局部熊市。
對於目前分裂的市場情形,很多人認為是抱團過度引發的惡果,但其實自2004年算起,A股歷史上已經有了三輪完整的抱團行情。
在前三輪抱團崩盤之後,目前進行中的第四輪抱團正在如火如荼。以史為鑒,梳理前三輪的一些特徵,或許能對當前有一些啟發。
以上的特徵確實已經出現,但還有一個重要信號被忽視了,指數未在高位。
當前3600點附近的指數並未高估,因此並不能認為是牛轉熊的趨勢改變。
因此,資金更加優化的選擇可能是從高估板塊逐步退出,開始轉向部分低估值高成長性的板塊重新抱團。
新的抱團就會重新形成。
❷ 年後調整行情開始,基金抱團股成為「重災區」,對中國會造成什麼影響
今年上半年基金整體態勢發展不太順利,各大基金紛紛出現抱團資產全線崩跌。在牛年的第一天,茅台在基金市場崩了。基金抱團的背後也彰顯出中國的股市在融資和股權質押兩個方面持續著高風險,價格作為市場博弈的最終結果,很難去平衡。今年整體的局面是抱團的資產大部分都崩跌了,而個股卻大有希望存活著。而從這一現象,我們可以看出,下跌背後板塊輪動和風向在出現變化,市場的結構行情也在發生著轉變,向上的空間有限,指數基金在區間內呈現波動趨勢。未來的經濟在行業發展上會有所調整。
2021年在供給和需求側同時擴充的階段,盡管全球流動性邊際變化並沒有那麼顯著,不過供需的進一步放大會帶來周期品漲價,短時間之內,我國的股市行情還是會呈現出結構型,市場估值始終緊隨著需求的變化在變動,經濟越來越好才能帶動基金市場的活躍。2021年中國基金市場的走向該何去何從,一切還是要交給時間去決定的。
❸ 一隻股票160家機構,持股百分之80以上是利好嗎
是的。機構重倉80%以上的股票,當然是好票。機構不比一般的投資者。機構的眼光是比較准確的。既然大家都看好,也就是現在的機構報團。那麼股價會繼續上漲。現在股市的風格就是機構抱團。不過你還是要注意股價的高低。股票價格在低的時候是非常好的,繼續持有就可以了。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❹ 股市去散戶化和機構抱團,將會給散戶帶來什麼
以後投資必須專業化,業余的散戶想炒股賺錢會越來越難,必須對股市有一定的認知,有較強的投資選股估值等能力才能賺錢,否則,只能成為被機構收割的韭菜。
如果散戶自己並沒有較強的投資能力,那未來最好的選擇,還是買基金。
其實對普通人來說,長期賺錢最好的投資方式是買指數基金,可以買大盤的指數,也可以買行業板塊的指數,以此來獲取國家整體經濟增長或某個行業增長的平均收益。
但投資指數賺錢一定要長期,短期會有波動,不一定能穩定賺錢,如果是抱著短期想賺錢的想法,就不適合買指數。
現在機構抱團,靠不斷推高抱團股票的股價來吸引更多的散戶認購基金,這是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做法,如果大家想短期快速賺錢,買抱團業績好的基金是挺好的。
但這樣的基金,因為本身是靠短期利益驅動的,所以當抱團股票的估值被推高上天的時候,同樣也是有會抱團瓦解下跌的風險,長期來看,就不一定能賺錢了。
歷史 上,一旦基金虧錢,是可以清盤的,也就是後來的韭菜只會看到業績好的基金,而看不到業績不好的基金,因為都已經沒有了。
所以抱團基金短期都是明星,但長期的風險要小心。
股市去散戶化未來一定還是趨勢,但這需要有真正抱著價值投資心態去投資的機構。
如果機構也是靠短期投機來賺管理費,並不關心基金的投資收益,也就是基金虧損了和他也沒關系,那這種機構化的市場也是不長久的。
畢竟極端化的分化行情,是會助長短期極端化風險的,這也不是長久之計。
去散戶化比較好的結果,是讓散戶不要自己盲目投資,而是交給專業機構來投資,但機構的極端抱團行情卻顯示出機構並不專業,至少目的上不是要幫基民賺錢,而是要盡可能在短期內賺更多的管理費,這和機構化價值投資的長期目標是不相符的。
散戶還是太難了,自己投資的難度加大,專業的機構也並不想幫散戶長期賺錢,最後的結果,就是不管散戶還是機構,都會越來越投機,A股的價值投資之路,仍然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歡迎關注@ 財經 大表姐,學投資,讓財富增值,感謝您的點贊支持哦!
股市去散戶化和機構抱團,將會給散戶帶來賬戶資產的生存考驗和投資方法的重新選擇。
一、股市去散戶化這是A股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結果,也是無法避免的一個階段。對此需要有正確、全面和深刻的認識。
股市去散戶化,在美國統計數據中,是按照機構與個人的持倉市值來衡量的,過去十多年,大致穩定在60%:40%。
這個結果給散戶兩點啟發和借鑒:
1、股市去散戶化,不是要消滅散戶,而是優化股市的市值持有佔比。即不要太過於在意散戶人數,而是持有市值變化。
2、散戶要讓自己不被股市去散戶化,需要改變、提升自己,以機構投資者的角度、想法去選擇和持有股票。
二、股市機構抱團這是股市去散戶化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股市散戶持有市值減少了,機構持有市值就相應增加了。
而機構投資者的股票組合在基本配置和重點配置方面,選股要求、思路、方向、方法大同小異,就會造成相當股票的雷同,結果在公開信息方面,就表面為機構抱團取暖。
三、股市去散戶化和機構抱團,將會給散戶帶來賬戶資產的生存考驗和投資方法的重新選擇。1、 給散戶帶來賬戶資產的生存考驗。
自從2020年7月初那一波年度吃飯行情之後,我估計很多散戶的賬戶資產走勢是呈現下降走勢的,如同中證1000指數一樣,因為他們持倉中重點是小盤股。詳見附圖1:代表小盤股的中證1000指數連續六個月在走下跌走勢。
這才是六個月的走勢,如果是一年、六年呢?持有小盤股的賬戶資產較大概率就會不斷下跌、縮水。
2、 給散戶帶來投資方法的重新選擇。
是選擇機構抱團取暖、但是長期走勢向上的龍頭股?
還是選擇和堅守基本面優秀就是不漲的白馬股?
或者是那個啟動上漲時跟進那個類型的品種。
這,需要我們自己選擇和決定。
詳見附圖2:自選股中的白馬股,低市盈率、低市凈率,高成長性,但是就是不漲。
詳見附圖3:大盤回調時,大資金在趁機買進回調到位的龍頭股。
小結:股市去散戶化和機構抱團的較長走勢,必將會給散戶帶來賬戶資產的生存考驗和投資方法的重新選擇。只要能讓散戶賬戶資產處於長期上漲走勢的投資方法就是好方法和必須採用的方法。也許幾種方法要交替使用,以其中一種為主。
關注@ 養生 投資, 飛越股市漫長牛熊時空 安康快樂生活 養生 ,趨勢價投穩健盈利 (個人觀點,僅作交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從股市賺錢有兩個途徑,一是持有企業股票,賺企業持續增長的紅利,二是利用股價的波動賺股價差的錢。
第一種途徑,機構抱團對散戶影響相對有限。自己的錢,自己做主,在長期持股方面,散戶相對於機構更具有先天的優勢。
第二種途徑,看似機構具有明顯優勢,去散戶化可能會成為一個大的趨勢,但是從底層邏輯上來講,散戶放棄自己操作投入機構,並不能保證散戶就一定能賺錢。目前機構主要靠割散戶的韭菜賺錢。去散戶化以後,主要在機構之間相互博弈,相對較弱的機構,同樣會被較強的機構割韭菜。哪個機構強?哪個機構弱?同樣是個技術性很高的難題,各種大大小小的機構也有數千家,就相當於散戶現在要面對的4000多隻股票一樣,難以選擇優質的標的。選擇機構的難度並不亞於選擇股票。
在股市賺錢,無論是自己操作,還是選擇機構幫你操作,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選擇機構操作的好處,就是省去了你的親力親為,為你節省了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有利必有弊,同時你也失去了在股市搏殺的樂趣,失去了對自己資金的控制。
自己的情況自己最清楚,權衡利與弊,得與失,何去何從?以自己的能力和習性為主要依據,切莫受到輿論與機構宣傳的蠱惑。
❺ 抱團股票全面潰敗,這告訴我們什麼信息呢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個在努力奮斗的金融民工,請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財經問題!
近期,之前抱團的股票全面潰敗,對於這些股票的潰敗,我覺得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股票的特性決定了想要抱團炒股來獲得收益,這是不可能的。
對於股票投資,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投資邏輯,不能依靠外部獲得的各種小道消息來炒股,往往依靠小道消息來炒股的那些人大部分是虧損的,如果我們對於炒股沒有自己的投資邏輯,最好就不要去觸碰股票,因為股票的投資風險很大,如果你有自己的投資邏輯,那麼在炒股的過程中要遵循自己的投資邏輯,你或許能夠獲得股票投資的收益。
❻ 股市中的機構抱團現象,會給散戶帶來哪些影響
去散戶化的意義,是讓更多散戶不虧錢。股市裡面的誘惑太多了,每個人都懷揣著發財夢進入股市,但是真正在股市中賺到錢的有幾個?一賺二平七虧這句老話,我估計很多人都聽到耳朵起繭了,但依然前仆後繼的進入股市,無外乎,還是一個「利」字。大量的散戶退出股市,或許對這些散戶來說,是好事,但是這並不意味中國股市就成熟了。如果大量的散戶帶著巨大的虧損,帶著無盡的哀怨,悔恨,無奈的退市,這恰恰說明了中國股市的殘酷性,掠奪性,這不是市場的成熟和進步,恰恰是市場的退步。
❼ 機構抱團股又「崩」了,A股風向真的變了嗎
應該是部分基金開始調倉了,大規模的調倉導致年前的抱團股開始松動,白酒科技龍頭股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農歷年後,股市剛開盤不久,就遭遇了不小的下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抱團股出現的下跌態勢。其中白酒龍頭貴州茅台持續低開低走,一個交易日內就跌了7%,目前三個交易日內茅台已經下跌了11%以上。而北上資金也已經連續五個交易日內凈賣出茅台高達30億元,抱團開始松動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因為除了茅台像美的、中國中免等抱團標的的股票也紛紛出現下跌,整個白酒板塊一個交易日蒸發了四千億人民幣。
❽ 怎麼看抱團股大跌
我們都知道2020年散戶炒股票已經形成了一種方向,什麼方向呢?就是要買藍籌股要買機構抱團的股票。不買那些盤子比較小的股票,這個形式呢,一直到春節之前一直在延續,那些機構,抱團的業績比較好的股票是不斷的上漲,反過來說,多數的股票無人問津。
但是春節之後,你會發現市場的風格悄然變化,那些長期無人關照的個股呢,開始表現比較好。反過來說春節之後我們看機構,抱團的股票開始紛紛的出現一個調整,一說到機構抱團的股票,大家第一個印象就想到了龍頭。龍頭是誰當然是茅台。這幾天茅台跌幅就比較大。這種績優的股票趨勢類的股票,他慢慢的漲能漲很久,但是就怕它加速。往往一加速就是最後沖刺。一般漲高的股票,一旦進行一個調整的話。有的時候會條很長很長的時間,這是價值投資者有時候必須忍受這個煎熬。原因就是價值投資,你不能光看這個股價的波動,有的時候就得用時間去換這個空間,但是不管怎麼講漲高了他的調整壓力就會加大。也許將來還能再上漲,但是我覺得恐怕要進行一個長期的一個休整之後再上漲。
再看我們機構抱團的這些股票它的市盈率水平到了一種什麼狀況。恆瑞醫葯是93.91倍市盈率,貴州茅台是63.73倍市盈率,海天味業是97.31倍使用率,比亞迪是150倍市盈率,寧德時代是195倍市盈率,愛爾眼科是164倍市盈率,葯明康德是122倍市盈率,中國中緬108倍市盈率,隆基股份48倍市盈率,五糧液是62倍市盈率。所以說,這個市盈率的水平,這個估值的水平是不是把它未來多少年的成長貢獻已經提前給透支了,提前反應了呢?所以說,盡管它是龍頭,盡管它還有很高的成長性,但是如果股價漲得過高,提前反應了,那是不是就要去思考這樣一個風險了呢?
所以說現在我們覺得這個抱團的股票,盡管跌了幾天,我們仍然覺得還是太高。買入的時候要慎重一點,那麼我們剛才講了思維非常的重要,當散戶的思維趨於一致的時候,實際上你要打一個問號了。我們回憶一下06 07年,那陣兒大家炒的都是大盤股,越是業績好的漲得越多。隨後大盤跌下來,你會發現後面機構開始炒什麼?炒小盤股。以創業板為首的小盤股越炒越瘋。直到2020年,當大家對大盤股深惡痛絕的時候,你會發現2020年開始機構抱團大盤藍籌股漲得非常好。小盤股跌的非常多,現在呢?散戶又認為大盤股好了你是不是要打一個問號,因為散戶總是被動的跟風。
但是現在市場風向。明顯轉到二三線的一個藍籌股,所以說投資者呢,買藍籌,我覺得沒有錯,但是盡量的不要買估值過高的位置過高的一些股票,所以說現在呢,投資者要注意2021年,恐怕這個股票的炒作難度比2020年要難得多得多,因為我們的貨幣政策在悄然收緊,在這種情況下,,你一定要注意就是今年一定要降低預期謹慎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