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開源集團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開源集團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2-09-23 09:48:38

『壹』 排名前十的證券公司有哪些

1、中信證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或「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2002年12月13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中信證券向社會公開發行4億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 2011年10月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為6030。

2、海通證券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證券」)成立於1988年,是國內最早成立的證券公司中唯一未被更名、注資的大型證券公司。公司前身是上海海通證券公司,於1994年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並發展成全國性的證券公司。

3、廣發證券

廣發證券成立於1991年,是國內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公司先後於2010年和2015年分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及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0776.SZ,1776.HK)。公司營業網點已實現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全覆蓋,截至2015年6月30日,公司有證券營業部256個。

4、國泰君安

國泰君安,國內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和全能型投資銀行,目前注冊資本為61億元人民幣。始終以客戶為中心、紮根於國內資本市場,是國內規模最大、經營范圍最廣、機構分布最廣、服務客戶最多的證券公司之一。

5、華泰證券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一家中國領先的綜合性證券集團,具有龐大的客戶基礎、領先的互聯網平台和敏捷協同的全業務鏈體系。公司於1991年5月成立。2010年2月26日,公司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碼601688。

6、銀河證券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股票代碼:06881.HK)是中國證券行業領先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提供商,提供經紀、銷售和交易、投資銀行等綜合證券服務。

7、申萬宏源

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簡稱「申萬宏源」),是由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證券公司——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內資本市場第一家上市證券公司——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於2015年1月16日合並組建而成。

8、招商證券

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證券)是百年招商局旗下金融企業,經過二十年創業發展,已成為擁有證券市場業務全牌照的一流券商。2009年11月,招商證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600999),截止目前,招商證券成為中證100、上證180、滬深300、新華富時中國A50等多個指數的成分股。

9、國信證券

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性大型綜合類證券公司,AA級證券公司,注冊資本70億元,在全國38個城市擁有54家營業網點,法定代表人為何如,現有員工9443人,其中公司本部員工1167人,本科以上學歷人員佔90%以上

10、東方證券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一家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的綜合類證券公司,其前身是於1998年3月9日開業的東方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部設在上海,現有注冊資本52. 82億元,公司於2015年3月23日成功登陸上交所。

『貳』 中原證券賬號忘了怎麼辦

可以撥打客服電話95377找回,或是憑身份證通過營業部櫃台找回。

中原證券的證券賬戶進行交易要涉及到四個密碼一個賬號,分別是銀行卡取款密碼、股票賬戶資金密碼和交易密碼、通訊密碼、資金賬號。中原證券主要業務包括投資銀行、直接投資、自營投資、證券經紀、融資融券與股權質押融資等資本中介業務、資產管理、期貨業務和衍生品等創新業務。

公司總部位於河南省會鄭州市。公司固定收益業務主要從事各類債券的一級市場發行承銷和二級市場交易,中小企業私募債,集合債、可續期債、企業資產證券化、質押式報價,已形成發行承銷、銷售交易、研究咨詢等完善的一體化業務體系。

(2)開源集團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財富管理中心成立於2010年,部門分設於鄭州商務外環中原廣發大廈及上海陸家嘴金融廣場,設有行業公司部、市場策略部、產品研發部、投資顧問部及綜合運營部五個部門。

中原證券研究所位於上海市陸家嘴金融中心,擁有一批由博士、碩士和海外歸國人員等組成的研究團隊,下設宏觀策略部、行業公司部、金融創新部和機構服務部等部門,現有人員既有資深研究員,也有來自國內外重點高校的年輕學者。

公司發展歷程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03年至2007年,公司的業務形態基本以單一的經紀業務為主。本階段,公司不斷加強內部控制、風險控制和業務體系等方面的制度建設,於2005年10月成為全國首批規范類券商。

第二個階段從2008年到2012年初,公司開始進行轉型,基本形成以投行業務為先導、以經紀業務為重要基礎、多元化業務協調發展方向的格局,公司的發展形態和基本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第三個階段從2012年初A股啟動上市到香港上市完成,公司進入了以上市為抓手、以創新為驅動力、多元化業務協調發展的階段。

第四個階段從2014年6月25日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開始,公司進入了以直投業務為先導、各項業務高水平發展的新階段。

公司的戰略發展目標是,爭取早日成為一個包括證券、期貨、直投、銀行、保險、擔保等在內的現代化大型金融控股集團。

『叄』 青島開源集團怎麼樣

國有企業,發改委監管。效益不錯,福利待遇很好,很正規的企業。下一步還要並網發電,前景無量。崗位不同,職務不同,技術等級不同,工資也不同。

『肆』 證券公司排名

共15家公司的排名沒有變化,包括排名前6位的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廣發證券和銀河證券。
一、具體排名及變化如何?
排名上升的有30家,幅度變化較大的有東方財富證券(96到58)和華信證券(117到84)。 排名下降的有80家,掉落最大的是開源證券(87到95)。 營業收入方面,受到市場人氣低迷和行情下行因素的影響,126家證券公司今年上半年合計實現1570.79億元,沒有一家證券公司半年度收入超過百億元,超過10億元的共40家,另有8家證券公司或券商資管收入不及1億元。 7家公司的排名沒有變化,包括排名前2位的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 排名上升的有55家,其中上升30位以上的有3家,分別是廣發資管(81到44),華泰資管(85到51)和上海證券(45到12)

二、從總資產表現來說,各大券商也完美地提現了馬太效應,整體來說可以分為5個梯度。
1、唯一的頭部券商:中信證券
坐擁超過萬億的總資產,而且凈資產,收入,利潤都是行業NO.1。中信證券在2005年陸續收購了萬通證券、金通證券,其中萬通證券前身就是青島證券,金通證券則是浙江的地方龍頭券商。
目前中信證券不僅規模為第一,其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自營業務也沒有短板,均領先於行業。
2.鐵三角:華泰、海通、國泰君安
目前這三家券商的實力伯仲之間,不過整體來說,還是華泰更有優勢,也是目前公認的券業老二。作為業內互聯網化最徹底的券商,至今仍然保持著很強的上升活力。
3.追趕者:中金、招商、廣發、申萬、銀河、中信建投、國信、東方
總資產規模在3000億到5000億之間,都是相對老牌且在全國范圍內都有絕對知名度的券商,尤其是中金公司和招商證券,都是極具有歷史代表性券商。中金公司是中國內地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投資銀行,而招商證券是百年招商局旗下金融企業。
4.地方實力派:光大、平安、安信、興業、中泰
上述券商都是在地方有著絕對影響力的,在全國都有一定知名度的券商。
5.其他券商
這些券商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其中某些券商在有些細分領域做的很優秀,比如天風證券的研究所,華寶證券的量化和金融產品研究團隊,德邦證券的科技投入等等。

『伍』 e-on是個什麼牌子

德國能源巨頭

這是2006年02月02日的新聞:

作為德國能源界的旗艦,E.on現今已經把持了包括向魯爾區在內的德國西部大多數地方天然氣和電力的供應。從00/01賽季開始,多特蒙德俱樂部就正式和這家能源巨頭建立深入合作關系,E.on成為球隊主贊助商,合同為期6年,即到06年夏天截至。E.on的logo也頂替了原贊助商Oliver,出現在多特蒙德球衣的胸前。事實上,這家德國能源界的巨人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業績遠不如今日,在經過整合和吞並了一些小型業內企業之後的E.on在深思熟慮之後將目光盯在了當時在德甲的影響力還僅次於拜仁的魯爾區老牌強隊多特蒙德。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急需擴展在德國西部,尤其是在人口稠密、製造業發達的魯爾區影響力的E.on看中了多特蒙德俱樂部擁有德甲最忠實和最為龐大的一群支持者,且這些支持者大都生活在離這座城市半徑不超過50公里的威斯特法倫地區。通過此項贊助協議,多特蒙德獲得的贊助金額比上世紀90年代中期俱樂部的黃金時代還要多,這有效阻止了俱樂部在上世紀90年代末出現的成績滑坡。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剛剛獲得贊助的多特蒙德隊斗膽在2001年接連創下德甲轉會費紀錄,收購了羅西基、楊.科勒和阿莫魯索,並成功在2001/02賽季捧起了聯賽冠軍的獎盤並打入當年的歐洲聯盟杯的決賽。
然而世事難料,擁有鼎盛陣容的多特蒙德此後連走霉運,接連持續出現大面積傷病,加之球員老化現象嚴重,成績重新開始下滑。聯賽糟糕的狀態又直接導致在歐洲賽事里早早就被淘汰,球隊收入銳減,股票價格狂跌,而大牌球員又始終拒絕削減天文數字一般的工資,俱樂部危機開始顯現。並且這種危機在近兩年來愈演愈烈,現在的多特蒙德非但不再是一支強隊,如果不是經過賽季之初管理層的整改和職業聯盟網開一面,估計早已降級。但是通過和俱樂部最初兩年的合作,E.on成功的擴大了在魯爾區的業績,並且收入迅速增長。隨著E.on對目標市場的佔領完畢,與多特蒙德的贊助協議已經越來越不重要了,更何況,這支老牌俱樂部的號召力大不如前。事實上,E.on盡管許諾在6年時間里向俱樂部提供總額估計高達4000萬歐元的贊助款,但是多特蒙德卻從獲得這么多錢,因為他們常常無法達到附加條款里規定的成績。

在上半賽季,多特蒙德俱樂部高層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與E.on就未來的合作前景進行談判。急需資金的俱樂部當然不想放走任何一個目前的贊助商,但是E.on堅持認為以年輕球員組成的俱樂部在競技成績上已經無法滿足公司樹立品牌和擴展業績的需求,除非贊助金額大幅度下降。在上周經過三天的談判之後,雙方於德國時間1月31日共同宣布,2006年6月30日的贊助協議截止期後將不再繼續合作。雖然E.on最終放棄了贊助對方,但是答應不管球隊是否在賽季末排名進入前6名都將額外支付200萬歐元,用以改善多特蒙德俱樂部的經濟狀況。俱樂部主席瓦茲克很沮喪也很矛盾:「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俱樂部的經濟健康,我們理解E.on最終提出的分手,但我們也感覺到這深深傷害了曾經伴隨主贊助商一起走過多年的球迷的心。」

丟掉了俱樂部最重要贊助商的瓦茲克將繼續頭疼地「開源節流」,除了大力培養年輕球員接班外,俱樂部已將威斯特法倫球場的冠名權賣給了SIGNAL IDUNA公司。據悉,多特蒙德當地輿論已經猜測,LG或是當地某著名啤酒品牌將很有可能成為球隊下賽季的主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