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瑞立集團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瑞立集團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2-04 17:50:57

⑴ 看看哪些中概股符合借殼上市條件

哪些股票符合借殼上市條件呢?我選擇的標準是嚴格按照證監會關於借殼上市的規定,從2014年底,證監會收緊了借殼上市的規定,借殼上市的標准與發行新股是相同的(詳見《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十三條,鏈接: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flb/flfg/bmgz/ssl/201505/t20150511_276598.html),而發行新股關於公司近3年的利潤/營收/現金流是有明確要求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三十三條規定:

發行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較低者為計算依據;
(二)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最近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人民幣3億元;
(三)發行前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
(四)最近一期末無形資產(扣除土地使用權、水面養殖權和采礦權等後)占凈資產的比例不高於20%;
(五)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
按照上述標准,目前公布私有化計劃的不少中概股是不符合借殼上市條件的,名單如下:

中國信息技術
陌陌
麥考林
世紀互聯
明陽風電
當當網
航美傳媒
海王星辰
藝龍
博納影業
人人網和淘米2015年可能虧損,列入負面觀察名單;
符合借殼上市標準的公司名單如下:

瑞立集團
空中網
鄉村基
歡聚時代
創夢天地
易居中國
奇虎360
深圳邁瑞
晶澳太陽能
為什麼要做這種區分,我的看法是可以借殼上市的公司私有化推進的速度可能會比較快,因為這類公司可以不用排隊,不至於陷入在美國退市了但是在A股沒法及時上市的窘境,對於私有化財團當中的私募基金是有利的,因為私募的錢是有時間成本的,對他們而言,回歸A股當然是越早越好,套現也是越快越好,按照證監會《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四十六條:

特定對象以資產認購而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自股份發行結束之日起12個月內不得轉讓;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36個月內不得轉讓:
(一)特定對象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關聯人;
(二)特定對象通過認購本次發行的股份取得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權;
(三)特定對象取得本次發行的股份時,對其用於認購股份的資產持續擁有權益的時間不足12個月。
也就是說參與中概股私有化的財團,控股股東3年都無法減持套現,其他參與方(主要是私募基金和管理層團隊)至少需要兩年才可以套現。
對於不符合借殼上市的中概股,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私有化之後解除VIE結構,然後與其他國內公司一樣排隊等著IPO,如果注冊制推進速度快,證券法修改速度快,如果上海的戰略新興板的IPO要求不同,這類公司可能也可以及時掛牌,但是不確定性較大,據說陌陌就是想等戰略新興板,因為陌陌目前尚未實現盈利,顯然不符合現有的IPO和借殼上市的規定;二是對於市值較小的中概股,退市後解除VIE結構後,選擇被A股的上市公司並購,藉此來提升估值。

⑵ 溫州上市公司有哪幾家

真正的是四家:報喜鳥、華峰氨綸、華儀電氣;
美特斯邦威是上海企業,只不過老闆是溫州人

⑶ 瑞立集團有限公司這公司怎麼樣

非常大,在瑞安汽摩配行業的老大,是溫州地區最早上市的公司,張老闆人也很和氣,跟他合作你就放心吧

瑞立發展歷程
一.第一階段——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企業經歷了創業的艱苦磨練,初步打下了發展的基礎;產品主要以電器產品為主,部分產品為重汽、川汽、陝汽、濟汽等汽車製造廠進行配套。
階段大事有:
1.1987年9月,於瑞安北門頭創建瑞安紅旗汽配廠;
2.1989年9月,從北門頭遷址楊家橋;
3.1991年9月,更名為瑞安市重型汽車配件廠;
4.1993年1月,成為一汽(解放)公司配套商。
二.第二階段——企業的初具規模階段: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並初具發展規模,逐步在行業內確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階段大事有:
1.1993-1996年,累計投入3600萬元的技改資金進行技術改造;
2.1994年1月-1995年7月,在紅旗工業區先後興建了3幢5樓的標准廠房;
3.1997年5月,企業從楊家橋遷址到紅旗工業區,同年又修建了一幢9層樓的廠房;
4.1998年1月,成立浙江瑞立實業集團;
5.1998年4月,被全國汽車配件「雙百」推展委員會列為首批推薦企業;
6.1998年9月,在溫州主辦浙江省汽車配件銷售聯合體會議;
7.2000年5月,在溫州承辦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制動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年會暨技術交流會。
三.第三階段——企業的持續發展階段:企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全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得到了廣泛認可,其生產和銷售的年均增長保持在40%以上,並積極嘗試資本運作,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階段大事有:
1.2000年12月,佔地54畝的瑞立工業園奠基;
2.2002年5月,位於瑞安經濟開發區的工業園通過驗收並進行搬遷;
3.2002年9月,電渦流緩速器產品被列為溫州市首批國債支持的國家重點技改項目;
4.2002年10月,晉升為無區域企業集團;
5.2003年11月,經瑞安市人民政府批准,在瑞安經濟開發區征地361畝,規劃建設瑞立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
6.2003年12月,在上海嘉定區征地168畝建設瑞立集團科技研發中心和物流管理中心;
7.2004年3月,瑞立將氣制動系統公司剝離與香港福特國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瑞立集團瑞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8.2004年7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溫州地區首家境外上市民企。
四.第四階段——企業的規模和品牌邁上新台階階段:企業的規模效益和品牌效益日益凸顯,進入了全國行業百強。出口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主導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資本運作取得重要成果。瑞立的「集團化模式,多元化經營,專業化管理,品牌化運作」格局效益明顯。
階段大事有:
1.2005年7月,瑞立「汽車制動元件和轉向助力泵項目」被列入「2005年第二批用地省重點建設項目;
2.2005年10月,企業技術中心升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3.2006年4月,瑞立正式在納斯達克市場主板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由SAUP改為SORL;
4.2006年4月,企業信息化「863」計劃項目通過科技部驗收;
5.2006年6月,瑞立首次進入「中國汽車零部件百強」行列;。
6.2006年7月,瑞立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7.2006年8月,瑞立被國家商務部、發改委認定為「國家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業」;
8.2006年9月,瑞立汽車制動系統被國家質監總局評為「中國名牌」;
9.2006年10月,瑞立被國家統計局評為「2006年度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
10.2006年11月,瑞立首次成功增發新股公募3600萬美金;
11.2006年,瑞立首次實現產銷超10億元,出口同比增長80%以上。

⑷ 瑞立集團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一.第一階段——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企業經歷了創業的艱苦磨練,初步打下了發展的基礎,產品主要以電器產品為主,部分產品為重汽、川汽、陝汽、濟汽等汽車製造廠進行配套。
階段大事有:
1.1987年9月,於瑞安北門頭創建瑞安紅旗汽配廠;
2.1989年9月,從北門頭遷址楊家橋;
3.1991年9月,更名為瑞安市重型汽車配件廠;
4.1993年1月,成為一汽(解放)公司配套商。
二.第二階段——企業的初具規模階段: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並初具發展規模,逐步在行業內確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階段大事有:
1.1993-1996年,累計投入3600萬元的技改資金進行技術改造;
2.1994年1月-1995年7月,在紅旗工業區先後興建了3幢5樓的標准廠房;
3.1997年5月,企業從楊家橋遷址到紅旗工業區,同年又修建了一幢9層樓的廠房;
4.1998年1月,成立浙江瑞立實業集團;
5.1998年4月,被全國汽車配件「雙百」推展委員會列為首批推薦企業;
6.1998年9月,在溫州主辦浙江省汽車配件銷售聯合體會議;
7.2000年5月,在溫州承辦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制動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年會暨技術交流會。
三.第三階段——企業的持續發展階段:企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全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得到了廣泛認可,其生產和銷售的年均增長保持在40%以上,並積極嘗試資本運作,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階段大事有:
1.2000年12月,佔地54畝的瑞立工業園奠基;
2.2002年5月,位於瑞安經濟開發區的工業園通過驗收並進行搬遷;
3.2002年9月,電渦流緩速器產品被列為溫州市首批國債支持的國家重點技改項目;
4.2002年10月,晉升為無區域企業集團;
5.2003年11月,經瑞安市人民政府批准,在瑞安經濟開發區征地361畝,規劃建設瑞立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
6.2003年12月,在上海嘉定區征地168畝建設瑞立集團科技研發中心和物流管理中心;
7.2004年3月,瑞立將氣制動系統公司剝離與香港福特國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瑞立集團瑞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8.2004年7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溫州地區首家境外上市民企。
四.第四階段——企業的規模和品牌邁上新台階階段:企業的規模效益和品牌效益日益凸顯,進入了全國行業百強。出口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主導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資本運作取得重要成果。瑞立的「集團化模式,多元化經營,專業化管理,品牌化運作」格局效益明顯。
階段大事有:
1.2005年7月,瑞立「汽車制動元件和轉向助力泵項目」被列入「2005年第二批用地省重點建設項目;
2.2005年10月,企業技術中心升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3.2006年4月,瑞立正式在納斯達克市場主板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由SAUP改為SORL;
4.2006年4月,企業信息化「863」計劃項目通過科技部驗收;
5.2006年6月,瑞立首次進入「中國汽車零部件百強」行列;
6.2006年7月,瑞立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7.2006年8月,瑞立被國家商務部、發改委認定為「國家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業」;
8.2006年9月,瑞立汽車制動系統被國家質監總局評為「中國名牌」;
9.2006年10月,瑞立被國家統計局評為「2006年度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
10.2006年11月,瑞立首次成功增發新股公募3600萬美金;
11.2006年,瑞立首次實現產銷超10億元,出口同比增長80%以上。
12.2009年,瑞立在香港成立國際控股公司(SIH),構建全球營銷網路;進入全國民營企業500強;
13. 2010年,瑞立產品成功為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新能源客車配套;瑞立成為浙江省汽摩配行業商會會長單位;
14. 2011年,瑞立「牽手」中航615所,成立上海大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合作開發高端汽車電子產品;
15. 2012年6月,瑞立順利通過全國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工作考核驗收,成為全國知識產權試點企業;
16. 2012年9月,瑞立獲評「中國汽車出口AAA級信用企業」;
17. 2012年12月,瑞立總部和生產廠區整體喬遷至位於瑞安經濟開發區拓展區的瑞立出口基地廠區;
18. 2012年12月,瑞立三個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19. 2013年8月,瑞立獲准設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20. 2013年8月,瑞立被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評為「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

⑸ 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國內公司有哪些怎麼購買這些公司的股票

2000年7月13日,China.com第一家中文網站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當天,股價從20美元漲至67美元,創造了40倍超額認購的紀錄,開盤當天股價翻了一番。網路於2000年1月在北京中關村成立,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2005年8月5日,網路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33.27億美元。如家快捷酒店由首都旅遊國際酒店集團和攜程旅行服務公司於2002年聯合成立。

2004年3月4日,領通網股票以每股19美元的高價開盤,當日收於17.47美元。Pocket Smart籌集了約8470萬美元。棕櫚童玲公司以ADR發行方式上市,發行ADR 515萬份,加上向部分特定股東發行的ADR 91萬份,合計606萬份。其中每單位ADR代表10股普通股。網路2005年8月5日的招股書顯示,網路2003年凈虧損8883萬元,但2004年扭虧為盈,盈餘1.2億元。2002年至2004年,網路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率達到驚人的225%。最終定價區間為27美元。

⑹ 貝寶黑幫,市值超過10億的有幾家

截止2012年4月5日,共10家。國內A股上市企業,共8家:1、浙江東日,股票代碼600113,1997年11月21日,總市值20.65億;2、華儀電器,股票代碼600290,2000年11月6日,總市值46.10億;3、華峰氨綸,股票代碼002064,2006年8月23日,總市值51.76億;4、報喜鳥,股票代碼002154,2007年8月16日,總市值78.43億;5、金龍機電,股票代碼300032,2009年12月25日,總市值32.98億;6、正泰電器,股票代碼601877,2010年1月21日,總市值151.45億;7、森馬服飾,股票代碼002563,2011年3月11日,總市值322.61億;8、溫州宏,股票代碼300283,2012年1月10日;境外上市2家:1、瑞立集團,股票代碼,2004年,美國納斯達克;2、東方造船,股票代碼,2011年,倫敦證交所。

⑺ 浙江溫州有幾家上市公司

40家上市公司名單如下:浙江東日、瑞立集團、華峰氨綸、華儀電氣、報喜鳥、金龍機電、正泰電器、森馬服飾、仁智股份、溫州宏豐、奧康國際、喬治白、金卡智能、電光防爆、迦南科技、偉明股份、紅蜻蜓、康寧醫院、誠意葯業、寧聖國際、佩蒂股份、正康國際、意華股份、福達合金、蒼南儀表、超鋰公司、大發集團、嘉宏教育、恩馳電子、錦祥無紡布、創博閥門、恆華閥門、浙江力諾、天正電氣、冠盛股份、農歸巴科技、熊貓乳品、中胤時尚、德卡科技、一鳴股份。
上市公司的定義:
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章第五節的相關規定,是指所公開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謂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公司法》、《證券法》修訂後,有利於更多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股份制的定義:
股份制亦稱「股份經濟」是指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屬於不同人所有的生產要素集中起來,統一使用,合理經營,自負盈虧,按股分紅的一種經濟組織形式。也是企業財產所有制的一種形式。
股份制的基本特徵是生產要素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在保持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把分散的使用權轉化為集中的使用權。
股份制企業的主要特徵:1、發行股票作為股東入股的憑證;
一方面藉以取得股息,另一方面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2、建立企業內部組織結構;
股東代表大會是股份制企業的最高權力機構,董事會是最高權力機構的常設機構,總經理主持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3、具有風險承擔責任;
股份制企業的所有權收益分散化,經營風險也隨之由眾多的股東共同分擔;
4、具有較強的動力機制;
眾多的股東都從利益上去關心企業資產的運行狀況,從而使企業的重大決策趨於優化,使企業發展能夠建立在利益機制的基礎上。

⑻ 溫州瑞安市

參考資料:http://www.ruian.gov.cn

瑞安位於浙江省東南沿海,是浙江重要的現代工貿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和溫州大都市區南翼中心城市。全市陸域面積 127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37平方公里,共轄6街道12鎮19鄉,總人口112.5萬。瑞安歷史悠久,三國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開始置縣,至今已有1760多年歷史,有著「理學名邦」、「東南小鄒魯」之美稱,二十五史正式立傳的瑞安人就有22人,「永嘉學派」代表人物陳傅良、「南戲鼻祖」高則誠、清代朴學大師孫詒讓等就是瑞安歷史文化名人的傑出代表。瑞安名勝古跡眾多,境內已發現史前遺址和各類文物史跡600處,其中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2個、省級重點文保單位8個。2003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92.5億元,財政總收入19.49 億元,綜合經濟實力名列全國百強縣(市)第36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居全國第24位。

瑞 安 經 濟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努力克服要素資源制約,實現了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全年宏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運行質量明顯提高;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經濟活力有所增強;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取得新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

一、綜 合

經濟總量持續較快增長。據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27.7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增幅達到了1998年以來的最高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2億元,比上年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 130.3億元,增長14.8%;第三產業增加值87.2億元,增長14.2%。全市人均生產總值20179元,比上年增長13.5%。

經濟結構加快調整。國民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4.8:56.8:38.4調整為4.5:57.2:38.3,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比重由上年10.1%提高到10.3%,外貿依存度由上年的11.7%提高到13.9%,出口依存度由16.6%提高到21.3%,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佔全部工業的比重突破50%,達到53.3%。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問題是:農業生產的基礎還不牢固,激勵機制尚需完善;工業產業結構水平較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動力不足,土地、電力等資源性瓶頸制約更加突出;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制約經濟發展後勁;區域發展和產業發展不平衡,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二、農 業

農業生產恢復增長。我市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兩個l號文件精神,加大農業扶持力度,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中心,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和安全,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7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農業產值7.8億元,增長7.4%;林業產值0.2億元,增長3.3%;牧業產值1.7億元,下降6.0%;漁業產值7.8億元,增長3.5%。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均恢復增長。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0.1萬畝,比上年增加4.3萬畝,增長12.0%,扭轉了我市連續6年糧食種植面積下降的趨勢。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5.8萬畝,比上年下降1.9%。糧經比例為60.9:39.1。全年糧食產量15.7萬噸,比上年增長14.4%。

農業產業化經營穩步推進。農產品推廣成效顯著,通過舉辦旅遊節、高樓楊梅節,提高了我市楊梅的知名度;在省農博會、溫州農博會等展示展銷會上簽訂農產品銷售合同9350萬元,農產品獲獎25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增速較快。全市50家農業加工企業,全年實現產值9.8億元,同比增長15%。品牌戰略實施成效顯著。鹿木鄉馬蹄筍基地被評為"浙江省效益林業十大精品基地",楊梅產業項目被列入省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上新台階。"清明早"牌茶葉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成為我市首個擁有"有機食品"標志使用權的農產品;"廚工"牌陳醋、"大三元"牌香脆鰻片和蝦皮等8個產品通過了綠色認證,至年末"綠色食品"累計達9隻;無公害農產品新增11個,累計達30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新增13個(其中畜禽2個)、面積4.8萬畝,累計個數達27個、面積13.2萬畝。

林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造林面積0.4萬畝,發展經濟林0.4萬畝;封山育林2.5萬畝,累計達32萬畝;平原植樹20萬株。森林覆蓋率為41.5%。

畜牧業和漁業生產總體穩定。畜牧業生產略有下降,全市肉類總產量10793噸,比上年下降8.0%。全年水產品總量115781噸,比上年增長2.1%。

三、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我市不斷完善工業發展政策,加大對主導行業的引導、扶持力度,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48.0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增幅比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實現工業增加值118.3億元,增長16.1%。工業經濟的主導作用更加突出,工業對整個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達到56.5%,拉動GDP增長8.3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據初步統計,全市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數量繼續攀升,達到756家,完成工業總產值238.6億元,比上年增長27.7%,高於全部工業增幅6.9個百分點。重工業產值135.0億元,比上年增長27.8%,高出輕工業2.1個百分點,輕重工比達到43.4:56.6。產值超億元的企業41家,比上年增加12家,實現產值96.1億元,增長32.2%,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40.3%。

三大主導行業引領其他行業發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三大主導行業完成總產值138.4億元,比上年增長30.7%,增幅高出規模以上工業3個百分點,其中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製品行業43.5億元,增長36.0%,汽摩配行業44.7億元,增長29.5%,機械電子行業50.3億元,增長27.4%。

品牌經營得到較快發展。2004年獲得"中國男裝名城"、"中國膠鞋名城"稱號,至此我市已擁有5個國家級生產基地稱號。獲國家免檢產品1個,累計達3個;獲浙江省名牌產品6個,累計達到17個;獲溫州市名牌產品18個,累計達到51個。全年新獲省著名商標3個,累計達16個;溫州市知名商標9個,累計達22個。華峰集團、榮光集團等企業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

企業資本經營取得突破。華峰氨綸公司完成上市輔導期,並通過國家證監會股票發行審核。瑞立集團通過收購境外企業,創建瑞立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並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市場上市,實現溫州民企上市零的突破。

工業經濟效益有所改善。對規模以上工業7項經濟效益指標綜合考評得分為137.6分,比上年提高0.3分。在考核指標中,成本費用利潤率為5.44%,全員勞動生產率為4.6萬元/人,均比上年有所好轉。效益考核企業全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28.2億元,比上年增長26.6%,利稅總額20.8億元,增長21.3%,其中利潤總額12.0億元,增長28.8%,呈現產銷利同步增長的良好勢頭。

建築業穩步發展。全年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2.0億元,比上年增長2.8%。全市擁有四級以上資質的建築企業52家,實現總產值16.1 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實現利潤4365萬元,下降13.7%。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89.8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92.3萬平方米。

四、國內貿易、對外經濟和旅遊

消費市場穩步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8億元,比上年增長10.8%。批發零售業零售額56.5億元,增長9.1%;餐飲業零售額7.3億元,增長26.4%。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全年實現商品零售總額15.8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汽車類、石油及製品類等增長較快。汽車類商品零售額9.54億元,增長11.7%。

商品交易市場成交活躍。年末有各類市場77個,其中消費品市場50個,生產資料市場26個,生產要素市場1個。商品交易市場全年實現成交額104.9億元,比上年增長56.1%。各類市場中成交額超億元市場9個,年成交額93.9億元,其中超十億元市場2個,年成交額71.1億元。

利用外資進展順利。在行業結構上,外資開始涉足城市基礎設施、服務行業等項目;在利用外資方式上,瑞立集團在美國"買殼上市",開辟了我市間接利用外資的新渠道;在投資規模上,合同外資平均投資規模達454萬美元,比上年有了較大幅度增加。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23家,新簽合同外資金額10454.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51.8%,實際使用外資3694萬美元,增長113.5%。

對外貿易快速增長。我市已與13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7.9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3%,其中出口5.87億美元,增長51.8%,進口2.05億美元,增長54.5%。機電產品出口增長快速,出口額比上年增長79.4%,占總出口額的27.8%。市場開拓有新進展,對出口總額佔全市90%以上的歐、亞、美三大主體市場出口分別增長38.7%、67.7%和46.3%,對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也成績斐然,增長率為76.4%。全年新增出口企業97家,完成出口額9514萬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6.2%,成為帶動我市外貿發展的新動力。

外經合作穩步推進。全市共新批境外投資項目24個,同比增長118.2%,完成年度計劃266.7%。境外機構帶動國內商品出口9990.9萬美元,同比增長11.5%。

旅遊產業進入發展新階段。全年接待國內旅遊者135.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6.5%;實現旅遊收入15.3億元,增長46.7%。全年接待海外旅遊者1.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7.6%;旅遊外匯收入209.6萬美元,增長41.7%。2004年,我市在社會經濟各方面條件不斷完善的基礎上,積極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通過了國家驗收。

五、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勢頭趨緩。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54.8億元,比上年增長5.7%,增幅比上年下降14.3個百分點。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城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8億元,比上年下降5.6%;農村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0億元,增長12.8%。國有單位投資10.1億元,比上年下降1.9%;非國有單位投資44.7億元,增長7.6%。城鄉私人投資8.4億元,下降2.4%。

投資結構變化顯著。基礎設施投資繼續保持較大力度,基礎設施完成投資14.7億元,比上年增長9.2%。工業性投資力度明顯加大,工業性項目完成投資額17.0億元,增長39.2%,增幅比上年增加26.9個百分點,支撐著投資總額增長的勢頭;房地產投資14.4億元,下降16.1%。限額以上項目投資22.9億元,比上年增長25.2%。

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進展順利。2004年全市共安排重點建設工程25個,完成投資9.65億元。瑞安廣場、市行政學校、鳳山水廠一期、110KV上望、焦坑(擴建)變電所、糧食中心庫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竣工,56省道瑞安段全線貫通,飛雲江三橋及接線、東新路、文化藝術中心等工程進展順利,污水處理、城市防洪三期、瑞楓公路、塘下大道、溫福鐵路瑞安段等工程相繼開工建設。

六、交通、郵電和電力

交通建設成效顯著。2004年,我市交通建設力度繼續加大,有10項交通重點工程項目列入省級計劃,獲得交通補助資金7500萬元,是歷史上列入省級項目最多、獲得資金補助最多的一年。干線暢通工程順利推進。圍繞我市"五縱二橫一繞"公路主網路建設,全年投入重點工程投資4.8億元。鄉村康莊工程全面鋪開。全年開工的通村公路建設總里程186.6公里,完成投資7400萬元。至年末市域內等級公路達535.3公里,每平方公里擁有公路42.1公里。交通運輸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全年貨運量763.31萬噸,貨物周轉量34752.77萬噸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4.8%、2.6%;客運量、旅客周轉量分別為2995.03萬人、73114.77萬人公里,分別增長5.8%、8.5%;飛雲江港口貨物吞吐量256.31萬噸,比上年增長3.5%。年末機動車擁有量13.4萬輛,其中汽車5.6萬輛。

郵電業務進一步發展。全年郵電業務總量9.98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電信業務總量9.49億元,增長14.5%;郵政業務總量4876.5萬元,增長9.8%。年內新增固定電話用戶10.1萬戶,行動電話用戶15.7萬戶,互聯網用戶1.9萬戶。至年末全市擁有固定電話用戶52.3萬戶,行動電話用戶68.6萬戶,互聯網用戶12.0萬戶。全市每百人擁有固定電話46部,行動電話61部,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9.5%。郵政業務保持穩定發展。全年函件總量307.0萬件,包裹總量11.3萬件,匯票業務38.9萬筆,特快專遞22.3萬件,報紙訂閱累計2018.8萬份,雜志累計53.9萬份,集郵業務31.8萬枚。

電力供需矛盾突出。全市電力系統最高負荷48.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7.1%,用電高峰期電力負荷最大缺口達25萬千瓦。由於供電緊缺,全年全社會用電量27.5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5%,增幅比上年下降5.1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用電量21.56億千瓦時,增長17.0%;城鄉居民生活用電4.2億千瓦時,與上年基本持平。

七、財政和金融保險

財政形勢穩定。全市完成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23.4億元(按上年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22.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26.5%。考慮2004年實施的出口退稅新機制及其他財政體制改革因素,全市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為19.1億元(新口徑),與上年同口徑相比增長17.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7億元,增長21.8%。全年地方一般預算支出12.87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23.7%,完成預算的112.6%,其中教育事業費支出3.77億元,增長24.3%。科技、社會福利、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重點項目建設等重點支出明顯增加。

金融運行健康平穩。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到221.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0.3億元,增長10.1 %,其中居民儲蓄存款128.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1.0億元,增長9.4%;企業存款61.3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6億元,增長12.0%。年末金融機構貸款余額達到170.0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3.5億元,增長16.0%。年末金融機構存貸款比達76.7%,比上年末提高3.9個百分點。信貸結構不斷優化。基礎建設、工業、個人消費等貸款保持較快增長,與上年末相比增幅分別為22.9%、25.7%、和30.5%。金融機構全年現金累計收入2347.4億元,累計支出2311.2億元,現金凈回籠36.2億元,比上年增加8.1億元。

保險業繼續發展。至年末,全市共有各類保險公司12家,全年保費收入45831萬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7151萬元,增長18.6%;人身險保費收入28680萬元,下降6.4%。全年支付各類保險賠款及給付12771萬元,比上年增長41.1%,其中財產險10749萬元,增長58.6%;人身險2022萬元,下降11.1%。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整體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全市擁有各級各類全日制學校221所,在校學生168697人,占總人口14.91%。小學入學率為99.99%;初中入學率為98.54%;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段比例達到88.69%,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全國高校統考報名錄取率80.34%。中等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也得到大力發展。全年新創溫州市級教育強鎮2個,溫州市級以上教育強鎮累計達14個,其中省級12個。教育條件繼續改善。每個學生平均佔有校舍建築面積,小學達4.83平方米,初中8.24平方米,普高15.23平方米;校均學生人數,小學達到687人/所,獨立初中達到1149人/所,一貫制學校初中部達265人/所。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小學、初中、普高、職高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98.8%、97.1%、94.9%、72.8%,中級及以上職稱比例分別為49.34%、47.06%、48.43%、38.28%。

科技進步取得新進展。全社會科技經費投入41178.2萬元,科技投入占生產總值的比例為1.8%。各級財政科學事業費支出1554萬元,比上年增長18.6%,科技三項經費投入2438萬元,增長37.0%。全年列入國家級火炬計劃5項,星火計劃1項,重點新產品計劃6項,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2項;列入省級各類項目56項、溫州市級項目13項。全年獲省科技進步獎3項,溫州市科技進步獎9項。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年內新增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4家,溫州市級6家,至年末,共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1家。全年專利授權486項,至年末累計2642項。一批科技項目獲得國家和省貼息貸款或創新基金資助,全年獲資助經費773萬元,比上年增長45.4%。科技合作交流加強。全年技術成交額1.3億元,占溫州市的24%。年末,隸屬人事部門管理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3288人,比上年增加623人;其中中級以上職稱人員5770人,增加834人。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群眾文藝創作百花齊放,全年共創作各類文藝作品139件,其中獲國家級獎項2個,省級獎11個。文化產業繼續穩步發展。至年末,我市共有文化經營單位1223家,比上年增長13.7%,總投資額達3.2億元,增長18%。公共圖書館藏書18.7萬冊(件),年總流通量10.9萬人次。城鄉群眾文化生活條件不斷完善,年內新?quot;東海文化明珠"鄉鎮1個,累計達10個;"金海岸文化網"工程新增1個,累計達4個。全市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7%,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5.7%,有線電視用戶19萬戶。

公共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年末全市有各類衛生機構605家,其中醫院5家,衛生院58家,村衛生室345家,其它醫療機構185家,城市和農村衛生網路逐步完善。年末有各類衛生技術人363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799人,執業護士935人。全市醫療機構病床 1750張,平均每萬人擁有病床15.5張、醫師15.9人。至年末全市農村改廁普及率達88.5%。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全年體育人口達48.6萬人,占總人口的43%;中小學全面開展體育達標活動,達標率為98.3%;公共健身點新增40個,累計達160個。全年舉辦全民健身活動47次,參加活動17萬人次。瑞籍運動員在省、市運動會的19個項目上共獲金牌92枚、銀牌71枚、銅牌67枚。

十、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

城市建設不斷加強。全年新增城市道路面積44.2萬平方米,累計260.8萬平方米;新增公共綠地面積2.2萬平方米,累計122.3萬平方米。城市公共交通、供排水設施繼續改善。市區公共交通營運線路12條,年載客量3326.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1%。年末供水管道270公里,年供水量4119萬噸,增長16.7%;排水管道199.4公里,液化石油氣用戶5.9萬戶,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環境保護力度加大。圍繞生態市建設目標,加強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大氣環境和城市雜訊環境質量水平保持穩定,環境空氣Ⅰ、Ⅱ級優良天數佔全年總天數的比重為91.3%,城市道路交通雜訊全年平均值68.8分貝,符合交通干線雜訊標准。工業污水排放達標率90.9%,工業煙塵排放達標率97.5%,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93.3%。全市已有8家單位通過ISO14001環境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繼續保持低增長。年末全市總人口113.1萬人,總戶數30.5萬戶。男女性別比為106.6:10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4‰,計劃生育率達90.6%,已婚育齡婦女綜合避孕率90.1%,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率86%。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繼續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6元,比上年增長15.9%,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35.5%。教育文化娛樂�瘛⒔煌ㄐ畔⒌確�襇韻�閻С黿�徊嚼┐螅�用袢司��襇韻�閻С?858元,比上年增長16.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766元,比上年增長12.3%,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45.1%。城鄉居民年末人均儲蓄余額達11397元,比上年增長8.8%。居住條件不斷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33.1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40.6平方米,分別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和1.5平方米。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022人,登記失業率3.6%,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事業深入發展。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5.57萬人,比上年增加2.42萬人。農村居民基本養老保險2.18萬人,其中被征地農民1.1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8.88萬人,基本醫療保險7.41萬人,生育保險5.72萬人,失業保險3.01萬人,五大社會保險參保覆蓋面不斷擴大。全年共收取社會保險基金5.08億元,支出3.49億元,年末結餘1.59億元。歷年累計結餘9.98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19.2%。

社會福利工作不斷加強。年末有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機構96個,其中民辦53個;福利生產企業51個,年末職工4537人,其中殘疾職工1889人。城鄉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4280人,發放保障資金1188.9萬元,其中城鎮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994人,發放保障資金93.9萬元;農村低保對象13286人,發放保障資金1095萬元,臨時救濟1365人次。民政部門接受社會各界捐贈款767萬元,慈善團體募款1369.5萬元,支出救助金554萬元。老年服務中心(活動站)718個,老年人協會956個,老年學校在校人數14160。全年辦理結婚登記13937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