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90家公司2020年實現或有望扭虧 31家公司年內獲機構密集調研
本報記者 趙子強 見習記者 任世碧
隨著上市公司年報業績披露逐漸增多,2020年經營業績大幅改善的標的容易吸引市場資金的關注。《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3月26日收盤,有290家公司2020年年度成績大為改善,報告期內業績實現或有望扭虧為盈。
對此,分析人士普遍表示,當前仍有經濟復甦的支撐及流動性穩定的提振,A股市場向好的大趨勢沒有發生根本改變。經歷階段性調整之後,隨著市場風險偏好的回升,市場超跌反彈行情隨時可能啟動,去年業績大幅改善的標的股價超跌明顯,此類標的或已經具備較大的投資價值。
記者進一步統計發現,上述290家2020年業績實現或有望實現同比扭虧的公司中,有86家公司2020年全年實現或有望實現凈利潤超過1億元,*ST飛馬預計2020年全年凈利潤上限達到95.05億元,*ST利源、長安 汽車 、*ST鹽湖等3家公司緊隨其後,預計2020年全年凈利潤上限均在20億元以上,分別達到49億元、40億元、22.50億元;*ST安通、湯臣倍健、*ST奮達等3家公司報告期內實現或有望實現的凈利潤均超10億元,分別為17億元、15.24億元、10.65億元,去年業績改善尤為明顯。
在已披露2020年年報以及年度業績預告的公司中,湯臣倍健、當升 科技 、亞瑪頓、路暢 科技 、漢威 科技 、山東威達、*ST奮達等7家公司2020年全年每股收益均超0.5元,顯示出公司盈利能力逐步恢復。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機構對部分業績扭虧公司的關注度開始升溫。統計顯示,上述290家業績扭虧公司中,有31家公司年內獲機構密集調研,當升 科技 、國際醫學、諾德股份等3家公司期間均受到超100家機構扎堆調研,分別為213家、204家、160家,中文在線、沈陽化工、湯臣倍健等3家公司期間被逾50家以上機構聯袂調研。
上述年內被機構調研的31隻扭虧股中,有13隻個股期間股價實現上漲,*ST江特、沈陽化工、鮑斯股份等3隻扭虧股年內累計漲幅均超過20%。相反,有18隻扭虧股年內股價出現下跌,京山輕機、長安 汽車 、仕佳光子、當升 科技 、九號公司、亞太股份、亞瑪頓、諾德股份等8隻扭虧股年內累計下跌均超過20%,跌幅明顯。
在近期A股震盪的過程中,北上資金也對部分扭虧股進行了加倉,3月1日以來至3月25日,有22隻扭虧股獲北上資金凈買入,隆平高科、湯臣倍健期間獲北上資金凈買入額最高,分別為5.56億元、1.54億元,東阿阿膠、愛康 科技 、鮑斯股份等3隻扭虧股緊隨其後,期間累計北上資金凈買入額也達到5754.73萬元、3021.40萬元、2093.07萬元。此外,包括夢網 科技 、達實智能、海聯金匯等在內的17隻扭虧股期間也獲得北上資金凈買入,這22隻扭虧股期間合計吸金9.48億元。
行業角度來看,上述290隻2020年年度業績實現或有望實現同比扭虧的公司,主要扎堆機械設備、傳媒、電子、醫葯生物、化工、電氣設備等六行業,涉及公司數量分別為40家、25家、24家、22家、22家和21家。
同時,持有類似觀點的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也表示,「首先在2020年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年報業績能扭虧為盈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但這並不是衡量是否有投資價值的根本因素。衡量一家企業是否有投資價值首先要看企業能否長期創造價值,表現在業績報表來說就是它的營收、凈利能否穩定增長,特別是凈資產收益率是否優秀。其次要看企業的估值水平,如果企業業績靚麗,但估值過高,也是不具備投資價值的。因此,對於2020年業績扭虧為盈的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還得依據企業的經營情況和企業的估值情況綜合而定。」
年內獲機構調研的2020年實現或有望扭虧公司一覽
製表:任世碧
(編輯 白寶玉 策劃 趙子強、張穎、吳珊)
『貳』 十月機構「摸底」190股 醫葯行業公司最受關注
受三季報披露窗口期影響,接受機構調研的公司有所減少。數據顯示,10月機構調研了190家公司,僅為上月同期的三分之一;其中116家公司被10家以上(含)機構組團調研,也是不到上月同期的一半。從行業來看,醫葯生物個股最受機構關注。
10月機構調研190股
剛結束交易日的10月是上市公司2020年三季度披露月,受此影響,接受機構調研的公司明顯減少。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10月接受機構調研的公司僅有190家,只是9月同期545家的34.86%。其中,116家公司被10家以上(含)機構組團調研,也只是同期237家的48.95%。
當中,歌爾股份(002241)、海康威視(002415)、廣聯達(002410)、華測檢測(300012)、長春高新(000661)、新產業(300832)、中科創達(300496)、甘源食品(002991)、美亞柏科(300188)、華宇軟體(300271)、德賽西威(002920)、卓勝微(300782)、海大集團(002311)、光威復材(300699)、星源材質(300568)、我武生物(300357)等16家公司接受了超過100家機構調研。
最受機構關注的是歌爾股份。數據顯示,10月公司合計接待了包括110家公募基金、37家券商、33家陽光私募、39家海外機構、23家險資等330家機構的包團調研。調研中,歌爾股份對其主要業務板塊的未來趨勢均保持樂觀預期。例如就零組件業務,在傳統的精密零組件業務之外,公司還在積極拓展相關的零件業務,包括與聲學相關的觸覺、無線充電等零組件業務,代表未來方向的SiP產品業務以及光學、精密結構件等。
被眾多機構踩破門檻的背後是歌爾股份三季報大超預期。三季報顯示,歌爾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47.3億元,同比增長43.9%;歸母凈利潤為20.16億元,同比增長104.71%;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2.36億元,同比增長167.92%。此外,歌爾股份預計2020年歸母凈利潤約27.53億元-28.81億元,同比增長115.0%-125.0%。業績增長主要是因為公司智能無線耳機(TWS耳機)、精密零組件及虛擬現實等相關產品銷售收入增長。
此外,愛博醫療(688050)、伊之密(300415)、鴻路鋼構(002541)、科大訊飛(002230)、珀萊雅(603605)、雙塔食品(002481)、天賜材料(002709)、穩健醫療(300888)、新潔能(605111)、金博股份(688598)、華東醫葯(000963)、尚品宅配(300616)、宇信 科技 (300674)、視源股份(002841)、普洛葯業(000739)、正邦 科技 (002157)等23家公司也接受了超過50家機構調研。
而從機構調研次數來看,浩雲 科技 為機構調研最為密集的公司。數據顯示,浩雲 科技 在10月份接受6批次機構的調研。永高股份(002641)和漢王 科技 (002362)均以被機構調研4次,並列第二。此外,德賽西威、鴻路鋼構(002541)、金博股份(688598)、楚江新材(002171)、中天精裝(002989)、漢鍾精機(002158)、鋒尚文化(300860)、深 科技 (000021)、海鷗住工(002084)等9家公司接受機構超過3次調研。
醫葯生物股最受關注
從調研公司所屬行業來看,10月份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醫葯生物(24家)、電子(21家)、計算機(17家)、機械設備(16家)、化工(14家)、電氣設備(13家)食品飲料(11家)、輕工製造(10家)等8大行業中。很明顯,醫葯生物在10月份機構調研中最受歡迎。
金鷹醫療 健康 產業股票基金經理韓廣哲表示,A股市場醫葯行業公司經過短期調整後,部分消化了高估值壓力,將堅持自下而上對重點醫葯公司進行跟蹤。乳酪基金經理庄宏東表示,年初時醫葯股的估值並不高,業績確定性較強,疊加疫情的催化,出現了一波較大的行情。但疫情也只是對相關公司一兩個季度的業績貢獻較大,並非持續性貢獻。
在三季報中,嘉實瑞熙三年封閉運作混合基金經理洪流表示,降低了部分累計漲幅過高的醫葯類上市公司配置比重。融通 健康 產業靈活配置三季報顯示,基金經理精選賽道及成長性較好且估值相對較低的個股進行重點配置,減配醫保控費受損較大的相關標的,中線持股的心態從容守候,用時間換空間並適時調整組合結構。
但也有基金經理在三季度選擇對醫葯股進行加倉,工銀瑞信醫葯 健康 行業股票基金經理在三季報中表示,三季度醫葯股的調整中,基金抓住機會適度提高了倉位。在結構上,我們保持了創新葯、創新醫療器械、CDMO 等長期看好領域的核心倉位,降低了疫情受益子領域的持倉。
華夏醫療 健康 混合基金經理認為,醫葯是一個值得長期投資的行業,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以及經濟水平的發展構成了從需求端到支付端對醫葯行業的長期支撐。因此,在構建組合的過程中也立足於長期,選擇有空間、商業模式有壁壘或者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去投資,爭取為投資者帶來穩定的回報。在醫葯子行業選擇中,組合構建會結合長期空間和景氣度,綜合考慮估值等方面因素,盡量選擇相對分散的子行業,避免在單一驅動因素上暴露過多的風險。
國聯安銳意成長基金經理呼榮權表示,從長期維度看,醫葯行業未來的成長空間很大,核心在於各個葯品和器械的滲透率仍然很低,疊加企業創新能力的持續提升,更多需求會陸續被創造出來。目前,市場已經逐漸在反映這種未來的長期趨勢。核心個股估值普遍較高,投資醫葯行業要更注重行業賽道和增長的確定性,持股周期可能更長。
10月獲至少30家機構調研的公司
本文源自財富動力網
『叄』 股票被機構調研是好是壞
大量機構調研股票肯定是利好。雖然大量機構調研股票不一定會帶動股票價格上漲,但至少說明股票被大量機構關注。
這就和一個商品有很多人去看總比無人問津要好是一個道理。一般好公司才會有大量機構調研。
不過投資者在投資股票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僅僅依此作為投資依據來投資股票。這只能作為投資者的參考之一,投資者可觀察機構調研之後的動作。
(3)2020年元月份機構調研股票擴展閱讀: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交易時間
大多數股票的交易時間是: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交易費用
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
2015年8月1日起,深市、滬市股票的買進和賣出都要照成交金額0.02‰收取過戶費。
以上費用,小於1分錢的部分,按四捨五入收取。
還有一個很少時間發生的費用:批量利息歸本。相當於股民把錢交給了券商,券商在一定時間內,返回給股民一定的活期利息。
『肆』 與新冠疫苗有關的股票有哪些
新冠疫苗股票有:
1、金雷風電(300443):公司入股達晨創投間接參股康希諾生物,康希諾生物入選解放軍後勤部疫苗名單。
2、沃森生物(300142):公司與艾博生物共同合作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已收到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葯物臨床試驗批件》,本疫苗是我國首個獲批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mRNA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為科技部部署的新冠疫苗5條技術路線中的「核酸疫苗」技術路線。
3、智飛生物(300122):20年6月,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獲得臨床試驗批件。
4、鵬鷂環保(300664):2020年2月6日公司在機構調研中稱:我們投資的艾棣維欣是一家專業研究生物疫苗的公司,其首席科學家王賓教授是國內相關領域的頂尖專家,擔任國家疫苗中心的主任,是中國新葯評審的專家。
5、西藏葯業(600211):20年6月,公司與斯微生物簽訂合作協議,公司根據新冠疫苗、結核疫苗及流感疫苗的研發進度,向斯微生物分階段投資3.51億元,獲得相關疫苗全球獨家開發、注冊、生產、使用及商業化權利。
6、魯泰A(000726):參股公司榮昌制葯(2.91%)新冠疫苗研發進展順利,可能要和一些跨國公司合作開展臨床實驗。
7、復星醫葯(600196):20年3月,公司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葯產業與BioNTech簽訂許可協議,BioNTech授權復星醫葯產業在區域內獨家開發、商業化基於其專有的mRNA技術平台研發的、針對COVID-19的疫苗產品。
8、楚天科技(300358):20年5月22日披露,大部分新冠疫苗生產的企業均為我司客戶,此次新冠疫苗生產設備很大部分系采購的我司設備。
『伍』 被機構調研的股票好嗎
股票被機構調研並不能代表它是好是壞,因為機構會對很多股票進行調研,最重要的是機構調研後發布的評級數據報告。通常股票機構調研評級按照順序分為買入, 增持,推薦,中性,觀望,減持,賣出評級等等。如果機構調研給出買入評級,那麼就表示該股被調研機構所看好。而如果機構調研給出賣出評級,那麼就表示該股不被調研機構看好。
但是,由於機構的分析調研是由分析師通過各種市場途徑收集基礎的研究材料進行分析的。分析師在這些原始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數據加工和處理、建立分析模型、提出各種假設條件,並通過分析模型最終得出分析結論。但是,如果市場中的原始調研資料出現了問題,那麼機構的調研評級信息參考度就會大大降低。而且市場中每個分析師的市場經驗不同,對股票的看法會有所不同、掌握證券評級的尺度往往也有所差別。所以,市場中的機構調研評級都會具有很大的差異性。並且,股票市場瞬息萬變,這些調研機構只是研究分析調研了一個時間點。
因此,機構評級信息的連續性和完整性較弱。在市場中也會有一些機構通過這樣的調研評級方式來幫助機構資金進行出貨,所以投資者運用時需要謹慎參考。總的來說,因為機構評級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還是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機構對股票的評級可以作為投資者是否選擇某支股票的一個重要的參考標准,大多數投資者都應該仔細閱讀機構給出的評級報告,尤其是散戶,但是,不可以唯機構論,除此之外,投資者也要結合其他指標來進行綜合判斷。好的投資是建立在豐富的知識和信息的基礎上的,投資一支股票應盡可能的及時掌握其最新的信息。
『陸』 機構盯上網紅概念股,一季度504次調研10家公司,網紅經濟能走多遠
網紅經濟概念被輪番炒作,多隻概念股盤中表現強勢。
在A股市場上網紅經濟概念股已經成為各大機構緊盯的部分,2020年第一季度以來共有10隻網紅經濟概念股接受機構調研,共計被調研504次。
反觀中國股票市場,由於預期炒作的摻雜,一段時間將會換一個熱點話題來進行炒作,而網紅經濟雖然從長遠來看符合互聯網發展的需求和方向,有其長期投資價值,但是短期來看這一概念藉助了假期延長和5G發展的東風,成為了近期投資關注的熱點話題,並不會有持續且快速的發展。
『柒』 機構調研的股票會漲嗎
不一定會漲,機構調研的公司不一定是好公司,也有可能是基本面較差的公司。而且,市場中也有一些機構利用調研報告來誘多市場個人投資者,方便主力資金出貨。並且,機構調研的數據判斷都會有主觀的判斷,有可能與實際情況相反。
拓展知識: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調查活動
一、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調查活動
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調查活動 ,將深入了解中國上市公司履行環境社會責任的狀況;督促上市公司將環境意識融入企業文化,切實履行環境責任;促進上市公司建立環境責任報告制度,定期向社會披露企業環境信息,逐步提高披露質量,便於各級監管部門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及公眾充分了解企業相關信息。並將團結全國環保工作者和各地環保社團,在數據統計、田野調查、減碳方式傳播、典型案例搜集、實際情況走訪等方面與上市企業互動交流,促進環境信息披露的通暢化,化外部壓力為企業責任競爭力,帶動企業共同履行環境責任,並自覺發布環境信息,提升中國上市企業的品牌溢價和估值水平。
二、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調查活動結構環節
一是環境責任調查:以當年度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中國2700餘家上市公司為入圍企業進行篩選和調查。首輪評估為消極篩選,對准確定義過的環境違規風險企業首先進行合規性篩除;第二輪評估指標為三個一級指標:環境管理 (25%)、環境績效(60%)、環境信息披露(15%),下面分解為16個二級指標、40個三級指標。
二是案例傳播:調查期間將按行業分類和單項創新等評出各類獎項,通過舉辦論壇、交流會等一系列活動,分享這些企業的成功經驗和環境責任典範案例。
三是進行實際情況調查走訪:對企業自身的環境信息披露進行實際情況調查,客觀的核實其環境績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
四是結合企業社會輿情信息:將企業當年度社會輿情信息納入報告評價體系,從社會、公眾的角度進行系統分析評判。
五是推動環境責任競爭力的實施。
六是推動立法:將撰寫有關上市企業環境責任的立法報告,作為人大代表提案向全國人大提交。
『捌』 2020年9-10月京東方A多家公司密集調研為什麼股價不斷下跌
被密集調研只是說明這只股票被機構比較高的關注這和股價上漲與下跌沒有必然聯系也許機構經過研究認為這只股票沒有什麼投資價值清倉了呢。
『玖』 2022年2月20號至28號機構調研最多的股票是哪幾家
寧德時代.占深交所.東方財富、天齊鋰業
寧德時代成交金額超過千億元,達到1345.88億元,位居第一,占深交所總成交金額比重為1.53%,排名第二、第三的東方財富、天齊鋰業成交金額未超過千億元。
『拾』 個股獲多家機構調研是利好還是利空
首先機構調研上市公司並不代表一定會投資這家公司,調研是為了解上市公司是否有可投資性,並沒有完全有效的利好或者利空。如果調研機構前期重倉持有調研上市公司的股票。那麼其他投資者就需要注意,機構有可能通過調研的方式提高市場關注度後,抬高股價方便機構賣出手中獲利盤。
對於股票來說並沒有完全有效的利好或者利空影響。只有被調研的上市公司本身基本面較好,才會提高市場的關注度。如果公司基本面較弱,股價處於高位,投資者就需要注意機構出貨風險。但投資市場中沒有完美的投資方法和解讀方法,都是需要結合其他市場指標和市場環境以及個股情況進行參考。
溫馨提示:
①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3-2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