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然人通過二級市場購買上市公司股票有上限嗎
自然人通過二級市場購買上市公司股票有上限的,不是說你想買多少就可以買多少,如果你的持股比例比較大,進入了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這個時候除了資金還是要走一些法律的程序,投資人經過證券市場在二級市場收購流通股份,超過這支股票總股本的5%,投資人必須在事實成立三天之內,通知上市公司證券交易所以及證券監管機構,這就是成為股票的舉牌。在舉牌期間,投資者手中的股票要在6個月之後才能賣出。從法律角度沒有人能夠買下一個公司全部的股票。
從交易執行的層面也不可能。比如你看好一支股票,想要買進所有的股票,你的買入行為一定會導致什麼結果呢?這只股票的股價上漲。在市場中一支股票上漲不論什麼原因上漲,一定會引來一群買入的人,不論是技術面交易的投資者還是基本面投資的交易者。就如同在海里,血的味道能夠吸引一群鯊魚,人們追逐金錢和利潤同鯊魚追求血肉是完全相同的道理。只要有人參與到競買,你就無法全部買下股票了。另外就算你從二級市場買入全部的流通股,上市公司大股東手中的持股呢?除非給出超級高的價格,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手中的股票根本買不來。
如果一個人買入一個公司全部的股票,就完成了上市公司的私有化,也意味著這家上市公司要退市了。這時候這個公司就成為了一家純私人的公司。
上市公司私有化有什麼好處呢?
1、公司可以選擇不公布自己的經營數據;
2、省去高昂的上市運營費用;
3、不擔心公司股價被低估。
說白了就是自己的天下自己說了算。所以你一個普通自然人要是能把一個上市公司買退市了,也是本事。
B. 股票買賣有最高限量嗎
有的.基金法有規定.一個基金只可以購買某個上市公司股票流通量的20%.
一個基金也只可以用其10%的資金值購買同一個公司的股票.而且所有機構買入的股票量
相加不可以超過80%,就是小散手上必須還有20%的股票.否則會被退市.
具體數值或者有偏差,畢竟是以前為了要考證券從業資格的時候看的書,有段時間了.
但是很好理解,為什麼股票漲到一定程度,機構手裡的股票足夠多的時候,就會賣出了,會回調了.
如果沒有任何限制,那股票不就可以一直漲了啊.漲上一百倍也可以.這樣明顯和股票的實際情況
不相符.股票的炒作也只可能是有限的炒作,所以機構和散戶買賣股票的量肯定是會有限制的.
復制的,望採納。
C. 對於流通股個人或機構最多可以持有多少股有限制的嗎
持有多少沒有限制,但是
持股比例超過總股份的5%必須發公告,持股比例超過30%必須發要約收購或者申請豁免要約收購
D. 申購一隻新股,最多可以申購多少股呢有限制嗎
每隻新股申購,都有申購上限,根據該新股發行數量不同,申購的上限不一樣。目前中小板股的申購上限,一般是幾千到幾萬股。另外,要看你自己取得多少新股額,通過提前20個交易日持有一定的股票來獲得新股額,沒有新股額,就沒有申購新股的資格。
一、新股申的要求:
足夠的可用資金、其次是准備好相應的市值。就是說假如要買上海新股,設申購日為T日,T-2日及之前20個交易日賬戶中滬市A股平均市值需大於等於1萬元人民幣,每1萬元市值可獲得1個申購單位,1個申購單位可申購1000股上海新股。深圳的話和上海其他規則一樣,只有一個區別:5000市值深圳股票可獲得1個申購單位,1個申購單位可申購500股深圳新股。深圳市值也需10000以上才可以申購。
二、滬深交易所對新股申購市值的規定:
1、持有1萬元市值以上某交易所上市股票時,才有資格申購相應交易所上市的新股,滬市每持有1萬元市值最高可申購每隻新股1000股,深市每持有5000元市值最高可申購每隻新股500股。
2、持有市值1萬元的計算方法是,如果申購日為T日,則按照T-2日前20個交易日,賬戶收盤日均持有市值這個平均值計算,包含T-2日當天。
3、投資者申購數量不能超過主承銷商規定的申購上限,且不得超過持有市值對應的可申購額度。 除了滬深交易所的賬戶市值規定之外,發行的新股網上申購數量決定了用戶可以申購的最大額度。滬深交易所固定,每一隻新股的申購限額為網上發行數量的千分之一。
綜上所述,賬戶市值是新股申購數量的最低要求,新股發行的申購限額是可申購的最高設限。
E. 股票交易中單筆最高限額是多少
綜述:100萬。
買賣股票下單,單筆委託數量最高是100萬股,也就是1萬手。最低是1手。每次下單數量,必須是1手的整數倍。
股票交易簡介:
股票發行是指符合條件的發行人按照法定的程序,向投資人出售股份、募集資金的過程。
股票市場也稱為二級市場或次級市場,是股票發行和流通的場所,也可以說是指對已發行的股票進行買賣和轉讓的場所。股票的交易都是通過股票市場來實現的。一般地,股票市場可以分為一、二級,一級市場也稱之為股票發行市場,二級市場也稱之為股票交易市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股票
F. 機構賬戶在打新股時有沒有數量限制
有的,機構賬戶打新都算是線上申購,其規則按滬深新股申購規則實行。客戶實際可申購數量,取「投資者可申購額度」、「可用資金除以股票價格」及「初始發行量的千分之一
」這三項的最小值。
如果機構戶可申購數量足夠,自己足夠,那麼最高只能申請該股初發行量的千分之一,且不得超過9999.9萬股。
G. 是不是規定一個人買一個公司的股票有數量限制
股票的購買時沒有限制的,前提是資金充足,但是如果同一隻股票持有量達到了5%要發公告,並且履行相應義務和權利。一個人或者一個機構,可不可以將一個上市公司的股票全部買完:理論上來說可以這樣做,但是實際上不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公司法》嚴格規定,任何股份制公司的股東人數必須達到一定的人數規定,一股獨大的公司不屬於股份制公司。
股票交易是指股票投資者之間按照市場價格對已發行上市的股票所進行的買賣。股票公開轉讓的場所首先是證券交易所。中國大陸目前僅有兩家交易所,即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
H. 個人買賣股票和機構買賣股票限制是一樣嗎
不一樣,股市裡分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再者,正規機構的票一般都有日期限制的,少則一年,多則三年等等才能賣,散戶很自由,可以今天買明天賣。
I. 機構買st股票有沒有限制
機構買st股票有限制。不同的機構購買ST股票限制不同,以私募基金來說,私募基金可以購買ST股票,但購買單支股票的總倉位不能超過20%,購買單支ST股票的倉位不能超過5%。
拓展資料:
ST股票,意即「特別處理」的股票。該政策針對的對象是出現財務狀況或其他狀況異常的。1998年4月22日,滬深交易所宣布,將對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Special treatment),由於「特別處理」,在簡稱前冠以「ST」,因此這類股票稱為ST股。
如果哪只股票的名字前加上ST, 就是給市場一個警示,該股票存在投資風險,一個警告作用,但這種股票風險大收益也大,如果加上*ST那麼就是該股票有退市風險,希望警惕的意思,具體就是在4月左右,公司向證監會交的財務報表,連續3年虧損,就有退市的風險。
1998年4月22日,滬深交易所宣布,將對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Special treatment),並在簡稱前冠以「ST」,因此這類股票稱為ST股。
所謂「財務狀況異常」是指以下幾種情況:
(1)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的凈利潤為負值。
(2)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其股東權益低於注冊資本。也就是說,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或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就要予以特別處理。
(3)注冊會計師對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產報告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4)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股東權益扣除注冊會計師、有關部門不予確認的部分 ,低於注冊資本。
(5)最近一份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對上年度利潤進行調整,導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
(6)經交易所或中國證監會認定為財務狀況異常的。
有些ST股是由於特殊原因造成的虧損,或者有些ST股正在進行資產重組,則這些股票往往潛力巨大。需要指出,特別處理並不是對上市公司處罰,而只是對上市公司所處狀況一種客觀揭示,其目的在於向投資者提示其市場風險,引導投資者要進行理性投資,如果公司異常狀況消除,就能恢復正常交易。
J. 請問在股票買賣中機構每單買入賣出量有沒有上下限
請問在股票買賣中機構每單買入賣出量有沒有上下限?大波段調整進入尾聲後是超跌低價股的活躍期。因為前期跌幅最大的超跌低價股風險釋放最干凈,技術性反彈要求最強烈。由於大勢進入調整的尾聲,尚未反轉,新的熱點難以形成,便給了超跌低價股的表現機會。輕,就對他存有偏見,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