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旺旺集團股票2017市值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旺旺集團股票2017市值

發布時間: 2022-08-08 06:12:40

❶ 旺旺食品集團有股票嗎代碼是多少

旺旺食品沒有上市,但公司里肯定有員工股了.現在在股市上找不到旺旺食品

❷ 旺旺集團的歷史介紹

旺旺集團的起源可追溯到位於台灣宜蘭縣羅東鎮的宜蘭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1962年,從事罐頭食品的代工與外銷,但當時為蔡衍明父親蔡阿仕的朋友所經營。1976年經營權由蔡阿仕接手,年僅20歲而且學歷只有國中畢業的蔡衍明自告奮勇參與公司的營運,隔年(1977年)蔡衍明即以總經理身份接掌經營權。然而缺乏經驗與能力的蔡衍明不久便遇上大虧損,該公司推出的「浪味魷魚絲」造成公司慘賠新台幣1億元以上。1979年開始藉由自創品牌「旺仔」重新開拓台灣市場。之後因看好日本米果有厚利可圖,而找上日本米果大廠岩琢制果代工,後來取得岩冢技術授權並推出「旺旺仙貝」獲得極大的成功,廣告宣傳有效結合了台灣的民俗祭拜習慣,在台灣的市場佔有率一度高達95%,迫使老牌食品大廠統一與義美相繼退出競爭。1983年,商標定名為「旺旺」。
藉由與民間信仰結合的行銷手法,旺旺陸續推出的新產品如「浪味仙」、「雪の月」、「旺仔小饅頭」等皆有不錯的成績。蔡衍明於是計劃將版圖向台灣以外地區擴張,尤其是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大陸。1989年便在中國注冊了「旺旺」商標,為第一個在大陸注冊商標的台灣廠商。1992年蔡衍明舍棄競爭日趨激烈的大陸沿海省份,到湖南長沙設廠,成為湖南省第一家外資廠商,開始了旺旺在大陸的米果生意。由於旺旺是中國大陸第一家米果廠商,豐厚的利潤吸引了大批廠商跟進,造成毛利一路下滑;於是旺旺以擴大經濟規模的策略應戰,一方面極力壓低成本,一方面以低價逼退跟進者,最後不但穩住了戰局,也以高達85%的市場佔有率稱霸大陸。
1996年,旺旺曾以旺旺控股公司名義,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但因交投反應不好,結果蔡衍明在2007年決定把公司私有化,撤回在新加坡的上市地位。
2007年,台灣發生力霸集團金融事件(力霸案),旺旺陸續開始購入該集團旗下公司的股份;以增資的方式入股力霸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友聯產物保險,並更名為旺旺友聯產物保險。另外亦希望以30億元取得東森電視40.32%股權,成為最大股東,但可惜終失敗。
2008年,旺旺再以「中國旺旺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151)名義,轉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當時每股招股價為$3港元。
2009年,旺旺集團跨足媒體產業,買下經營面臨巨額虧損、擁有中國時報、工商時報、中國電視公司、中天電視等多家媒體的中國時報系,由於電子媒體經營權易手需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審核,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雖然通過兩家電子媒體的董監變更案,但核准處分中包含要求董、監不得重復、設置獨立董事、獨立攝影棚等七項附款,引發違反依法行政的爭議,面對此一爭議旺旺集團強烈不滿並動用媒體反擊。所謂客觀公正的民間團體如財團法人媒體觀察基金會,媒體改革學社表示如旺旺不讓此案回歸公共領域進行理性討論,將呼籲大家拒絕三中。旺旺集團遂在中國時報頭版以半版廣登報要求曾經污衊批評該案之人道歉,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截至2009年6月14日,共有四名學者跟記者收到存證信函。極少數部份部落客認為旺旺集團作為民營媒體卻以法律恫嚇方式打壓公共言論自由,發起「我也要旺旺的存證信函」 活動串連。

❸ 旺旺集團介紹

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總監王仁銓。集團與「康師傅」、「統一」並稱內地食品行業三大台資品牌之一,2001年8月30日成立仙桃瑞麥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40萬美元,投資總額200萬美元。

旺旺開始業務可追溯至1962年5月在台灣設立的宜蘭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當時主要是生產農產品罐頭食品並以出口外銷為主要業務。70年代末蔡衍明接任董事長,集團在1983年與日本三大米果製造商之一的岩冢簽署了技術合作合約,共同開發台灣米果市場,開始逐漸發展自己的品牌,後來公司推出「旺旺仙貝」,大獲成功,並迅速取得市場領導品牌的地位。

1987年旺旺商標在大陸申請注冊,為台商在大陸申請商標注冊的首例。面對有限的資源及台灣市場,並及時掌握大陸開放經濟之良機,1992年來到大陸發展,正式拓展大陸市場,主要生產休閑食品,同年旺旺產品廣告在大陸電視台首播。第一家工廠於1994年在湖南開始生產並為集團進入大陸龐大消費市場奠下堅固的基礎。經過10年的努力,旺旺集團在大陸已經有30多家工廠,一萬多名員工。目前在內地的投資額達5億多美元。

台灣旺旺控股集團系現代化食品生產企業,目前在上高投資成立四家子公司,總投資達2880萬美元,佔地面積370多畝。其四家子公司分別是:
第一家也是首家落戶工業園的企業上高瑞麥食品有限公司,於2001年9月簽約入園,2002年5月投產,總投資680萬美元,現有7條生產線,主要生產旺旺雪餅等系列產品。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1.5億,上交稅收700萬元,安置就業人員786人。
第二家是上高旺旺食品公司,於2005年7月簽約入園,總投資1000萬美元,主要生產碎碎冰等系列休閑食品。目前近2萬平方米的廠房已全部竣工,3月份正式投產。預年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實現稅收1000萬元。安置就業人員200人。
第三、四家是江西旺旺食品公司和上高大旺食品公司,於2005年12月簽約入園,分別投資1000萬美元和200萬美元,主要生產旺仔小饅頭等休閑食品。
四家企業全部竣工投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實現稅收3000萬元,安置就業勞動力2500多人。
旺旺集團,秉著「緣、自信、大團結」的經營理念,採用最先進的生產工藝,嚴格管理;倡導「不斷創新,堅持品質」的企業文化;樹立「旺旺」品牌形象,使旺旺產品跨出國門,走向世界。
地址:江西上高工業園區旺旺路
聯系電話:2505425 2505426

擁有40多年歷史的多元化跨國企業集團
1992年進入大陸:9個總廠、34個銷售分公司,另外還涉及酒店、地產、醫院、廣告、咨詢等多個領域。
1996年新加坡上市,2001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營業額5億美金最佳企業
業務包括旺旺雪餅、旺仔牛奶、邦德咖啡等200多種產品,如果您有積極的心態,有強烈的意願,我們有所述崗位虛席以待--- ---

所述人員一經錄用,按國家政策辦理「五險一金「,待遇從優!

❹ 旺旺集團簡介

旺旺集團是一個從事大型食品生產
銷售企業,集團現有3W多名員工,曾於2001年度被世界權威金融雜志《Forbes
Global》評為全球營業額5億美元以下最佳企業前20名,2001年入圍亞洲200強企業.旺旺集團經歷了40多年的時間,在食品領域里已卓有成效,從最初的米果專家拓展到休閑食品
糖果
飲料
酒類和大米等銷售業務,產品品項規格已逾500種.

❺ 旺旺集團在股市裡是哪個編號

你好,旺旺集團目前在香港上市,代號151,名為中國旺旺。
希望能幫到你

❻ 旺旺集團資產起家

62年5月在台灣設立宜蘭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92年進入中國大陸,成立8家生產總廠\15個生產廠\35個銷售公司\2個餐飲連鎖公司;集團在大陸投資總額達8.7億美元,現有員工18000多人.
96年成立旺旺控股公司,在新加坡

❼ 旺旺大禮包為什麼不火了

今年春節銷售期間,旺旺原本暢銷的大禮包系列銷售遇冷,銷量慘淡,原本春節必備的大禮包系列現在幾乎沒人購買,超市堆積大量大禮包,即使春節後多次降價處理,旺旺大禮包銷量依然慘淡

業績瓶頸凸顯 變革成效難見

中國旺旺發源於台灣省宜蘭並於1992年登陸大陸市場,成為最早在大陸注冊商標的台資公司之一,2008年旺旺在香港主板上市,股價走勢一路高歌猛進,從2008年到2014年,旺旺市值由最低時的200多億港元上漲到逾1400億港元,成為港股市值最高的消費品公司之一,締造了「中國零食龍頭企業」的神話。

然而,旺旺的神話在2014年發生改變,業績在那之後數據開始連年下滑,據wind數據顯示,旺旺集團2014年、2015年、2016年公司全年收入分別為223.62億元、197.87億元、191.03億元,歸母凈利潤則為35.20億元、35.19億元、33.37億元。2017財年公司營收雖呈小幅增加但從整體看,業績狀況似乎並未有太大好轉,營收203.75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6.66%,凈利潤同比下滑6.62%,僅為31.16億元,而毛利率下降4.1%,盈利水平依舊未得到改善。

「消失」的旺仔紅

從產品品類來看,旺旺集團的主營產品分為四大類:米果類、乳品及飲料類、休閑食品類及其他產品(主要為酒類、其他食品)。2017年,旺旺的米果及休閑類食品合計佔比總收益52.5%,乳品及飲料佔比47.2%。但三大主營產品毛利率均下滑明顯,作為旺旺銷量佔比最多的部分,乳品的毛利率的降幅最大,乳品及飲料類、米果類、休閑食品類毛利率分別下滑5.2%、4%和2%。

連年下滑的業績背後,實際上是旺旺集團近年來逐漸消退的品牌影響力。旺旺集團在渠道拓展、產品創新等方面都進行了諸多嘗試,但結果成效難見,加之網路發展和競爭對手的雙重沖擊,旺旺在休閑食品行業中的破局更加艱難。

從產品策略看,旺旺在既有產品線和產能的基礎上不斷挖掘副品牌,然公司開啟的多品牌戰略大多是對舊有產品的重新包裝和部分明星產品的升級,產品不論在銷量還是話題性上都成效有限。公司近年推出的大量「重組型」產品,如方形雪餅、苦味旺仔牛奶等新品大多隻在線上「試銷」,研發的多種新品並無更多後續的做法,使得企業品牌效應在一時熱度中冷卻,旺旺的品牌價值也面臨被攤薄的風險。

實際上,旺旺近年來採取的一系列變革舉措飽受業內人士詬病。曾有專業人士指出,「旺旺依仗渠道上的強大掌控鼎盛多年,而90、00後的消費理念和習慣已經改變,旺旺在產品研發速度以及品牌升級和推廣上,停留在了十年前」。現在人們更重視健康生活和食品安全,油炸食品等非健康食品市場已經飽和,在當今的休閑食品領域,堅果類品牌更迎合當下消費的健康趨勢。老產品盈利能力放緩同時,新品推廣又乏力,加之經銷商也逐步失去原有的熱情,在同行業競爭異軍突起、後來者居上的行業背景下,旺旺在休閑零食的形勢確是非常嚴峻。

休閑食品電商 異軍突起

休閑零食具有可延遲消費、品類分散、上游製造商門檻低等屬性,零售電商在模式上更具比較優勢,品牌零售商模式主要包括線上(電商)和線下(專賣店)兩大類,主要依託線上平台主導銷售,線下門店零售則滿足部分沖動性消費需求,線下企業積極轉型布局電商渠道,增強線上布局推廣,並在市場上不斷擴容,同行業競爭日趨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