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迦南科技股票為什麼下跌
1、在股市中,股價的上漲或下跌都是很正常的情況。而迦南科技股票的股價下跌原因分析要結合所處的時間點來分析,由於具體的時間未知,所以無法判斷股價下跌的原因。但在中國股市中,股價下跌很可能是由於大盤指數暴跌的影響。
2、迦南科技集團是一家無區域企業集團,下轄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迦南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永嘉縣方正閥門電裝有限公司、永嘉縣國利泡釘有限公司等多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經營范圍涉及制葯機械、化工機械、閥門、電子電氣、醫葯與保健食品等多個領域。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坐落於溫州市永嘉工業園區。注冊資金4000萬元,佔地面積23200平方米,公司現有員工370人。
② 中信證券客戶資產管理部席位的股票是誰的股票
市場上有一些大股東,他們手中掌握的股票非常多,就比如中信證券客戶資產管理部席位的股票就非常多,那這些股票是誰掌握的呢?
- 三、總結
剛剛進入股市的投資小白,應該去向投資大佬學習一下,不要貿然進入中信證券這個投資,因為其中的資金流動非常大,一不小心就會使你破產,手中的資金化為泡沫。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你產生一定的幫助。
③ 溫州瑞安市
參考資料:http://www.ruian.gov.cn
瑞安位於浙江省東南沿海,是浙江重要的現代工貿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和溫州大都市區南翼中心城市。全市陸域面積 127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37平方公里,共轄6街道12鎮19鄉,總人口112.5萬。瑞安歷史悠久,三國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開始置縣,至今已有1760多年歷史,有著「理學名邦」、「東南小鄒魯」之美稱,二十五史正式立傳的瑞安人就有22人,「永嘉學派」代表人物陳傅良、「南戲鼻祖」高則誠、清代朴學大師孫詒讓等就是瑞安歷史文化名人的傑出代表。瑞安名勝古跡眾多,境內已發現史前遺址和各類文物史跡600處,其中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2個、省級重點文保單位8個。2003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92.5億元,財政總收入19.49 億元,綜合經濟實力名列全國百強縣(市)第36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居全國第24位。
瑞 安 經 濟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努力克服要素資源制約,實現了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全年宏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運行質量明顯提高;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經濟活力有所增強;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取得新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
一、綜 合
經濟總量持續較快增長。據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27.7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增幅達到了1998年以來的最高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2億元,比上年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 130.3億元,增長14.8%;第三產業增加值87.2億元,增長14.2%。全市人均生產總值20179元,比上年增長13.5%。
經濟結構加快調整。國民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4.8:56.8:38.4調整為4.5:57.2:38.3,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比重由上年10.1%提高到10.3%,外貿依存度由上年的11.7%提高到13.9%,出口依存度由16.6%提高到21.3%,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佔全部工業的比重突破50%,達到53.3%。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問題是:農業生產的基礎還不牢固,激勵機制尚需完善;工業產業結構水平較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動力不足,土地、電力等資源性瓶頸制約更加突出;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制約經濟發展後勁;區域發展和產業發展不平衡,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二、農 業
農業生產恢復增長。我市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兩個l號文件精神,加大農業扶持力度,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中心,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和安全,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7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農業產值7.8億元,增長7.4%;林業產值0.2億元,增長3.3%;牧業產值1.7億元,下降6.0%;漁業產值7.8億元,增長3.5%。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均恢復增長。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0.1萬畝,比上年增加4.3萬畝,增長12.0%,扭轉了我市連續6年糧食種植面積下降的趨勢。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5.8萬畝,比上年下降1.9%。糧經比例為60.9:39.1。全年糧食產量15.7萬噸,比上年增長14.4%。
農業產業化經營穩步推進。農產品推廣成效顯著,通過舉辦旅遊節、高樓楊梅節,提高了我市楊梅的知名度;在省農博會、溫州農博會等展示展銷會上簽訂農產品銷售合同9350萬元,農產品獲獎25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增速較快。全市50家農業加工企業,全年實現產值9.8億元,同比增長15%。品牌戰略實施成效顯著。鹿木鄉馬蹄筍基地被評為"浙江省效益林業十大精品基地",楊梅產業項目被列入省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上新台階。"清明早"牌茶葉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成為我市首個擁有"有機食品"標志使用權的農產品;"廚工"牌陳醋、"大三元"牌香脆鰻片和蝦皮等8個產品通過了綠色認證,至年末"綠色食品"累計達9隻;無公害農產品新增11個,累計達30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新增13個(其中畜禽2個)、面積4.8萬畝,累計個數達27個、面積13.2萬畝。
林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造林面積0.4萬畝,發展經濟林0.4萬畝;封山育林2.5萬畝,累計達32萬畝;平原植樹20萬株。森林覆蓋率為41.5%。
畜牧業和漁業生產總體穩定。畜牧業生產略有下降,全市肉類總產量10793噸,比上年下降8.0%。全年水產品總量115781噸,比上年增長2.1%。
三、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我市不斷完善工業發展政策,加大對主導行業的引導、扶持力度,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48.0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增幅比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實現工業增加值118.3億元,增長16.1%。工業經濟的主導作用更加突出,工業對整個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達到56.5%,拉動GDP增長8.3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據初步統計,全市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數量繼續攀升,達到756家,完成工業總產值238.6億元,比上年增長27.7%,高於全部工業增幅6.9個百分點。重工業產值135.0億元,比上年增長27.8%,高出輕工業2.1個百分點,輕重工比達到43.4:56.6。產值超億元的企業41家,比上年增加12家,實現產值96.1億元,增長32.2%,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40.3%。
三大主導行業引領其他行業發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三大主導行業完成總產值138.4億元,比上年增長30.7%,增幅高出規模以上工業3個百分點,其中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製品行業43.5億元,增長36.0%,汽摩配行業44.7億元,增長29.5%,機械電子行業50.3億元,增長27.4%。
品牌經營得到較快發展。2004年獲得"中國男裝名城"、"中國膠鞋名城"稱號,至此我市已擁有5個國家級生產基地稱號。獲國家免檢產品1個,累計達3個;獲浙江省名牌產品6個,累計達到17個;獲溫州市名牌產品18個,累計達到51個。全年新獲省著名商標3個,累計達16個;溫州市知名商標9個,累計達22個。華峰集團、榮光集團等企業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
企業資本經營取得突破。華峰氨綸公司完成上市輔導期,並通過國家證監會股票發行審核。瑞立集團通過收購境外企業,創建瑞立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並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市場上市,實現溫州民企上市零的突破。
工業經濟效益有所改善。對規模以上工業7項經濟效益指標綜合考評得分為137.6分,比上年提高0.3分。在考核指標中,成本費用利潤率為5.44%,全員勞動生產率為4.6萬元/人,均比上年有所好轉。效益考核企業全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28.2億元,比上年增長26.6%,利稅總額20.8億元,增長21.3%,其中利潤總額12.0億元,增長28.8%,呈現產銷利同步增長的良好勢頭。
建築業穩步發展。全年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2.0億元,比上年增長2.8%。全市擁有四級以上資質的建築企業52家,實現總產值16.1 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實現利潤4365萬元,下降13.7%。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89.8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92.3萬平方米。
四、國內貿易、對外經濟和旅遊
消費市場穩步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8億元,比上年增長10.8%。批發零售業零售額56.5億元,增長9.1%;餐飲業零售額7.3億元,增長26.4%。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全年實現商品零售總額15.8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汽車類、石油及製品類等增長較快。汽車類商品零售額9.54億元,增長11.7%。
商品交易市場成交活躍。年末有各類市場77個,其中消費品市場50個,生產資料市場26個,生產要素市場1個。商品交易市場全年實現成交額104.9億元,比上年增長56.1%。各類市場中成交額超億元市場9個,年成交額93.9億元,其中超十億元市場2個,年成交額71.1億元。
利用外資進展順利。在行業結構上,外資開始涉足城市基礎設施、服務行業等項目;在利用外資方式上,瑞立集團在美國"買殼上市",開辟了我市間接利用外資的新渠道;在投資規模上,合同外資平均投資規模達454萬美元,比上年有了較大幅度增加。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23家,新簽合同外資金額10454.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51.8%,實際使用外資3694萬美元,增長113.5%。
對外貿易快速增長。我市已與13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7.9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3%,其中出口5.87億美元,增長51.8%,進口2.05億美元,增長54.5%。機電產品出口增長快速,出口額比上年增長79.4%,占總出口額的27.8%。市場開拓有新進展,對出口總額佔全市90%以上的歐、亞、美三大主體市場出口分別增長38.7%、67.7%和46.3%,對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也成績斐然,增長率為76.4%。全年新增出口企業97家,完成出口額9514萬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6.2%,成為帶動我市外貿發展的新動力。
外經合作穩步推進。全市共新批境外投資項目24個,同比增長118.2%,完成年度計劃266.7%。境外機構帶動國內商品出口9990.9萬美元,同比增長11.5%。
旅遊產業進入發展新階段。全年接待國內旅遊者135.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6.5%;實現旅遊收入15.3億元,增長46.7%。全年接待海外旅遊者1.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7.6%;旅遊外匯收入209.6萬美元,增長41.7%。2004年,我市在社會經濟各方面條件不斷完善的基礎上,積極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通過了國家驗收。
五、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勢頭趨緩。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54.8億元,比上年增長5.7%,增幅比上年下降14.3個百分點。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城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8億元,比上年下降5.6%;農村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0億元,增長12.8%。國有單位投資10.1億元,比上年下降1.9%;非國有單位投資44.7億元,增長7.6%。城鄉私人投資8.4億元,下降2.4%。
投資結構變化顯著。基礎設施投資繼續保持較大力度,基礎設施完成投資14.7億元,比上年增長9.2%。工業性投資力度明顯加大,工業性項目完成投資額17.0億元,增長39.2%,增幅比上年增加26.9個百分點,支撐著投資總額增長的勢頭;房地產投資14.4億元,下降16.1%。限額以上項目投資22.9億元,比上年增長25.2%。
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進展順利。2004年全市共安排重點建設工程25個,完成投資9.65億元。瑞安廣場、市行政學校、鳳山水廠一期、110KV上望、焦坑(擴建)變電所、糧食中心庫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竣工,56省道瑞安段全線貫通,飛雲江三橋及接線、東新路、文化藝術中心等工程進展順利,污水處理、城市防洪三期、瑞楓公路、塘下大道、溫福鐵路瑞安段等工程相繼開工建設。
六、交通、郵電和電力
交通建設成效顯著。2004年,我市交通建設力度繼續加大,有10項交通重點工程項目列入省級計劃,獲得交通補助資金7500萬元,是歷史上列入省級項目最多、獲得資金補助最多的一年。干線暢通工程順利推進。圍繞我市"五縱二橫一繞"公路主網路建設,全年投入重點工程投資4.8億元。鄉村康莊工程全面鋪開。全年開工的通村公路建設總里程186.6公里,完成投資7400萬元。至年末市域內等級公路達535.3公里,每平方公里擁有公路42.1公里。交通運輸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全年貨運量763.31萬噸,貨物周轉量34752.77萬噸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4.8%、2.6%;客運量、旅客周轉量分別為2995.03萬人、73114.77萬人公里,分別增長5.8%、8.5%;飛雲江港口貨物吞吐量256.31萬噸,比上年增長3.5%。年末機動車擁有量13.4萬輛,其中汽車5.6萬輛。
郵電業務進一步發展。全年郵電業務總量9.98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電信業務總量9.49億元,增長14.5%;郵政業務總量4876.5萬元,增長9.8%。年內新增固定電話用戶10.1萬戶,行動電話用戶15.7萬戶,互聯網用戶1.9萬戶。至年末全市擁有固定電話用戶52.3萬戶,行動電話用戶68.6萬戶,互聯網用戶12.0萬戶。全市每百人擁有固定電話46部,行動電話61部,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9.5%。郵政業務保持穩定發展。全年函件總量307.0萬件,包裹總量11.3萬件,匯票業務38.9萬筆,特快專遞22.3萬件,報紙訂閱累計2018.8萬份,雜志累計53.9萬份,集郵業務31.8萬枚。
電力供需矛盾突出。全市電力系統最高負荷48.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7.1%,用電高峰期電力負荷最大缺口達25萬千瓦。由於供電緊缺,全年全社會用電量27.5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5%,增幅比上年下降5.1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用電量21.56億千瓦時,增長17.0%;城鄉居民生活用電4.2億千瓦時,與上年基本持平。
七、財政和金融保險
財政形勢穩定。全市完成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23.4億元(按上年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22.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26.5%。考慮2004年實施的出口退稅新機制及其他財政體制改革因素,全市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為19.1億元(新口徑),與上年同口徑相比增長17.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7億元,增長21.8%。全年地方一般預算支出12.87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23.7%,完成預算的112.6%,其中教育事業費支出3.77億元,增長24.3%。科技、社會福利、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重點項目建設等重點支出明顯增加。
金融運行健康平穩。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到221.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0.3億元,增長10.1 %,其中居民儲蓄存款128.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1.0億元,增長9.4%;企業存款61.3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6億元,增長12.0%。年末金融機構貸款余額達到170.0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3.5億元,增長16.0%。年末金融機構存貸款比達76.7%,比上年末提高3.9個百分點。信貸結構不斷優化。基礎建設、工業、個人消費等貸款保持較快增長,與上年末相比增幅分別為22.9%、25.7%、和30.5%。金融機構全年現金累計收入2347.4億元,累計支出2311.2億元,現金凈回籠36.2億元,比上年增加8.1億元。
保險業繼續發展。至年末,全市共有各類保險公司12家,全年保費收入45831萬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7151萬元,增長18.6%;人身險保費收入28680萬元,下降6.4%。全年支付各類保險賠款及給付12771萬元,比上年增長41.1%,其中財產險10749萬元,增長58.6%;人身險2022萬元,下降11.1%。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整體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全市擁有各級各類全日制學校221所,在校學生168697人,占總人口14.91%。小學入學率為99.99%;初中入學率為98.54%;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段比例達到88.69%,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全國高校統考報名錄取率80.34%。中等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也得到大力發展。全年新創溫州市級教育強鎮2個,溫州市級以上教育強鎮累計達14個,其中省級12個。教育條件繼續改善。每個學生平均佔有校舍建築面積,小學達4.83平方米,初中8.24平方米,普高15.23平方米;校均學生人數,小學達到687人/所,獨立初中達到1149人/所,一貫制學校初中部達265人/所。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小學、初中、普高、職高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98.8%、97.1%、94.9%、72.8%,中級及以上職稱比例分別為49.34%、47.06%、48.43%、38.28%。
科技進步取得新進展。全社會科技經費投入41178.2萬元,科技投入占生產總值的比例為1.8%。各級財政科學事業費支出1554萬元,比上年增長18.6%,科技三項經費投入2438萬元,增長37.0%。全年列入國家級火炬計劃5項,星火計劃1項,重點新產品計劃6項,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2項;列入省級各類項目56項、溫州市級項目13項。全年獲省科技進步獎3項,溫州市科技進步獎9項。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年內新增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4家,溫州市級6家,至年末,共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1家。全年專利授權486項,至年末累計2642項。一批科技項目獲得國家和省貼息貸款或創新基金資助,全年獲資助經費773萬元,比上年增長45.4%。科技合作交流加強。全年技術成交額1.3億元,占溫州市的24%。年末,隸屬人事部門管理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3288人,比上年增加623人;其中中級以上職稱人員5770人,增加834人。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群眾文藝創作百花齊放,全年共創作各類文藝作品139件,其中獲國家級獎項2個,省級獎11個。文化產業繼續穩步發展。至年末,我市共有文化經營單位1223家,比上年增長13.7%,總投資額達3.2億元,增長18%。公共圖書館藏書18.7萬冊(件),年總流通量10.9萬人次。城鄉群眾文化生活條件不斷完善,年內新?quot;東海文化明珠"鄉鎮1個,累計達10個;"金海岸文化網"工程新增1個,累計達4個。全市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7%,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5.7%,有線電視用戶19萬戶。
公共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年末全市有各類衛生機構605家,其中醫院5家,衛生院58家,村衛生室345家,其它醫療機構185家,城市和農村衛生網路逐步完善。年末有各類衛生技術人363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799人,執業護士935人。全市醫療機構病床 1750張,平均每萬人擁有病床15.5張、醫師15.9人。至年末全市農村改廁普及率達88.5%。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全年體育人口達48.6萬人,占總人口的43%;中小學全面開展體育達標活動,達標率為98.3%;公共健身點新增40個,累計達160個。全年舉辦全民健身活動47次,參加活動17萬人次。瑞籍運動員在省、市運動會的19個項目上共獲金牌92枚、銀牌71枚、銅牌67枚。
十、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
城市建設不斷加強。全年新增城市道路面積44.2萬平方米,累計260.8萬平方米;新增公共綠地面積2.2萬平方米,累計122.3萬平方米。城市公共交通、供排水設施繼續改善。市區公共交通營運線路12條,年載客量3326.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1%。年末供水管道270公里,年供水量4119萬噸,增長16.7%;排水管道199.4公里,液化石油氣用戶5.9萬戶,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環境保護力度加大。圍繞生態市建設目標,加強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大氣環境和城市雜訊環境質量水平保持穩定,環境空氣Ⅰ、Ⅱ級優良天數佔全年總天數的比重為91.3%,城市道路交通雜訊全年平均值68.8分貝,符合交通干線雜訊標准。工業污水排放達標率90.9%,工業煙塵排放達標率97.5%,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93.3%。全市已有8家單位通過ISO14001環境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繼續保持低增長。年末全市總人口113.1萬人,總戶數30.5萬戶。男女性別比為106.6:10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4‰,計劃生育率達90.6%,已婚育齡婦女綜合避孕率90.1%,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率86%。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繼續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6元,比上年增長15.9%,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35.5%。教育文化娛樂�瘛⒔煌ㄐ畔⒌確�襇韻�閻С黿�徊嚼┐螅�用袢司��襇韻�閻С?858元,比上年增長16.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766元,比上年增長12.3%,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45.1%。城鄉居民年末人均儲蓄余額達11397元,比上年增長8.8%。居住條件不斷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33.1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40.6平方米,分別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和1.5平方米。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022人,登記失業率3.6%,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事業深入發展。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5.57萬人,比上年增加2.42萬人。農村居民基本養老保險2.18萬人,其中被征地農民1.1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8.88萬人,基本醫療保險7.41萬人,生育保險5.72萬人,失業保險3.01萬人,五大社會保險參保覆蓋面不斷擴大。全年共收取社會保險基金5.08億元,支出3.49億元,年末結餘1.59億元。歷年累計結餘9.98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19.2%。
社會福利工作不斷加強。年末有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機構96個,其中民辦53個;福利生產企業51個,年末職工4537人,其中殘疾職工1889人。城鄉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4280人,發放保障資金1188.9萬元,其中城鎮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994人,發放保障資金93.9萬元;農村低保對象13286人,發放保障資金1095萬元,臨時救濟1365人次。民政部門接受社會各界捐贈款767萬元,慈善團體募款1369.5萬元,支出救助金554萬元。老年服務中心(活動站)718個,老年人協會956個,老年學校在校人數14160。全年辦理結婚登記13937對。
④ 中國股市有那些游資大佬
最早且名氣最大的游資鼻祖徐翔已經在監獄裡面,還沒有出來!被逮捕時,身穿白色的阿瑪尼大褂。
下面我給大家列出五位較有名氣的游資大佬:
第一:孫煜,江湖人稱「孫哥」 網路傳聞著名游資大佬孫國棟為其父(未經證實),孫哥號稱游資界金城武,職業的靈敏嗅覺非同一般, 江湖人稱第一游資,從前光大杭州慶春路轉移陣地之後迅速交易量位列第一,實力由此可見。網名:職業短線客 2013.11.15日注冊,可見應有高人指導,早已出神入化。資金量據稱逼近50億。今年股災期間也遭到停牌補跌黑天鵝事件,股災期間停牌股將其持倉有所暴露,股災前持股河北鋼鐵 6090萬股,000720新能泰山577萬股,人稱趙老哥的趙強常與孫哥同進退, 目前依舊是最活躍的席位。所在中信證券溧陽路證券營業部
第二:廖國沛 ,江湖人稱「佛山無影腳」擅長短線,也是從小資金做起的典範。17年底,中國證監會開出行政處罰決定書,對佛山禪城人——42歲的廖國沛,罰沒8149萬余元。據悉,廖國沛控制本人等12人名下28個證券賬戶,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廖國沛操作15隻股票,獲利2700萬多元。根據相關資料,廖國沛一直是股市散戶中的風雲人物,被稱為「股市無影腳」。他1998年從廣東工業大學畢業,後攜18萬元進入股市,經歷近八年「黑夜中摸索」,截至2014年賬戶資產就已達到數億元。光大證券佛山綠景路證券營業部
第三:趙老哥,趙老哥,80後,未畢業已成名,資金實力20個億。八年一萬倍如雷貫耳。一萬倍,也就是20萬炒成20億。銀河紹興一直為主席位,開立永嘉陽光大道之後一路順風順水,2個億做成20億,後來在000778新興鑄管與新能泰山上大倉位被關,趙老哥與孫哥是好朋友,常在某股共同進退,游資圈傳言趙老哥被關之前花了幾億買宅買車。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紹興證券營業部
第四:邱寶裕,Asking (邱寶裕)骨灰級大佬,成名較早,近期傳聞深交所STT離職而再度論壇發言。asking的席位不確定,傳言的席位單子都太小,哪裡像有幾十億。成名多年,但此後極少現身,上榜次數也不多。 也有傳言:游資「新盟主」:華泰廈門廈禾路疑似,未經證實。人品極佳,膜拜。興業證券福州湖東路營業部
第五: 章建平 江湖人稱:老章 身價超40億 資金雄厚 敢封大盤股 中信證券一戰成名 動用幾億甚至10億封板 傳5萬起家。中信證券杭州延安路證券營業部/杭州定安路營業部
⑤ 2021永嘉農商銀行股金分紅幾月
在五六月份。
一般來說,在公布年度報告之後,就會召開股東大會確認分紅方案,然後實施分紅方案,分紅方案需要一點時間來制定、審批和落實。
⑥ 交通銀行屬於什麼性質
交通銀行簡介
交通銀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全球合作夥伴。
中華民國成立後,交通銀行受中央銀行委託,與中國銀行共同承擔國庫收支與發行兌換國幣業務。1928年,國民政府立法院通過《交通銀行條例》,交通銀行成為扶助農礦工商的專責銀行。
交通銀行成立之初,總行設在北京。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交通銀行上海分行接管了位於上海公共租界外灘14號的德華銀行的文藝復興風格的4層大樓。1928年,隨著全國政治中心從北京轉移到南京,交通銀行也將總行遷到上海外灘14號。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交通銀行將總行遷到重慶。
交通銀行
戰爭結束以後,1946年-1947年,上海總行重建為藝術裝飾主義風格的6層大樓。
交通銀行總行於1951年遷回北京,上海外灘14號行址由上海市總工會進駐至今。1958年除香港分行仍繼續營業外,交通銀行國內業務分別並入當地中國人民銀行和在交通銀行基礎上組建起來的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現稱中國建設銀行(港交所0939))。為適應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1986年7月24日,作為金融改革的試點,國務院批准重新組建交通銀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組建後的交通銀行正式對外營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江西中路200號(原金城銀行大樓);現時,交通銀行總行已遷往上海浦東的銀城中路188號。2004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投資了近17億美元,收購了交通銀行19.9%股權。2005年6月23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港交所03328發行價為2.5港元。2007年4月25日,
上海證券交易所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發行價7.90元人民幣,股票代碼601328。2007年5月15日上市。2008年,交通銀行迎來了百年華誕。「百年之交·相融相通」,又一次站在新世紀潮頭的交通銀行,將繼續前進!創辦一流公眾持股銀行,打造最佳財富管理銀行,開創綜合經營新格局,鍛造民族金融國際品牌,躋身全球經濟舞台最前方!
交通銀行自重新組建以來,就身肩雙重歷史使命,它既是百年民族金融品牌的繼承者,又是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先行者。交通銀行在中國金融業的改革發展中實現了六個「第一」,即第一家資本來源和產權形式實行股份制;第一家按市場原則和成本-效益原則設置機構;第一家打破金融行業業務范圍壟斷,將競爭機制引入金融領域;第一家引進資產負債比例管理,並以此規范業務運作,防範經營風險;第一家建立雙向選擇的新型銀企關系;第一家可以從事銀行、保險、證券業務的綜合性商業銀行。交通銀行改革發展的實踐,為中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對金融改革起到了催化、推動和示範作用。
編輯本段
方案改革
2004年6月,在中國金融改革深化的過程中,國務院批准了交通銀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整體方案,目標是要把交通銀行辦成一家公司治理結構完善,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百年民族品牌的現代金融企業。
交通銀行
在深化股份制改革中,交通銀行完成了財務重組,成功引進了匯豐銀行、社保基金、中央匯金公司等境內外戰略投資者,並著力推進體制機制的良性轉變。2005年6月23日,交通銀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內地商業銀行。目前,交通銀行已經發展成為一家「發展戰略明確、公司治理完善、機構網路健全、經營管理先進、金融服務優質、財務狀況良好」的具有百年民族品牌的現代化商業銀行。
編輯本段
優勢特點
明確的發展戰略
面對復雜的外部經營環境、日趨剛性的資本約束和逐步推進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基於深化股份制改革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發展已經邁上新的歷史台階,交通銀行從2005年開始實施管理和發展的戰略轉型。2008年,我們經過全面分析討論,在承繼交行既有的發展目標和戰略轉型系列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走國際化、綜合化道路,建設以財富管理為特色的一流公眾持股銀行集團」的發展戰略。這一戰略目標,充分考慮了交行在國際業務領域和綜合金融領域多年經營的先發優勢,延續了交行不斷推進戰略轉型、強化財富管理業務導向的一貫方針,保證了戰略的協調性和延續性,為交行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更加清晰的路徑。
完善的公司治理
在成功引進匯豐銀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中央匯金公司等境內外戰略投資者後,交通銀行股權結構更加多元化。同時,完善公司治理的基本制度已經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構基本建成,董事會的戰略決策作用、高級管理層的經營管理職責和監事會的監督職責都得到充分發揮,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之間各自發揮良好效能、又相互制衡的機制基本形成。
健全的機構網路
交通銀行擁有輻射全國、面向海外的機構體系和業務網路。分支機構布局覆蓋經濟發達地區、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金融中心。目前,除西藏、青海外,交通銀行在內地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設有省級分行29家,在全國190多個大中城市設立了營業網點2648個。海外機構方面,交通銀行在紐約、東京、香港、新加坡、首爾、澳門、法蘭克福設有分行,在倫敦、悉尼設有代表處。與全球125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全行員工7.9萬人。
先進的經營管理
交通銀行秉承「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質量是硬約束,是第一責任;效益是硬任務,是第一目標」的經營理念,始終堅持業務發展和風險控制並重,實施了以經濟資本績效考核為核心的激勵約束機制;建立了全面的風險管理體制;推進了組織架構再造和業務管理的垂直化改造;建設了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的數據大集中工程。同時,按照「互諒互讓、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要求,交通銀行與匯豐銀行的合作緊密而富有成效,先進的理念、技術、產品不斷引進,對提升交通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產生了十分積極的影響。
優質的金融服務
交通銀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金融產品、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領域不斷探索創新,形成了產品覆蓋全面,科技手段先進的業務體系,通過傳統網點「一對一」服務和全方位的現代化電子服務渠道相結合,為客戶在公司金融、私人金融、國際金融和中間業務等領域提供全面周到的專業化服務。交通銀行專注於為中高端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以「沃德財富」和「交銀理財」品牌分別為高端和中端客戶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務和產品。擁有以「外匯寶」、「沃德財富賬戶」、「交銀理財賬戶」、「蘊通財富」、「太平洋卡」、「全國通」、 「展業通」、「基金超市」為代表的一批品牌產品,在市場享有盛譽,市場份額在業內名列前茅。與戰略合作夥伴匯豐銀行合作推出的「中國人的環球卡」――太平洋雙幣信用卡,累計發卡量已突破1500萬張。綜合經營方面,交通銀行2005年8月與全球頂尖資產管理公司施羅德集團合資設立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公司,是國內首批銀行系基金公司之一;2007年,交通銀行並購重組了湖北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經監管機構批准發起設立交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並在香港成立了交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交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交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交銀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綜合經營領域邁出了堅實的步伐;2008年,交通銀行成功入股常熟農商行,發起設立了大邑交銀興民村鎮銀行;2009年,交通銀行獲批成為國內第一家擁有境內保險牌照的商業銀行,由其控股的保險公司--交銀康聯於2010年1月正式掛牌成立。 2010年4月,發起設立了安吉交銀村鎮銀行。
良好的財務狀況
抓住境外成功上市後品牌和市場形象提升的有利時機,交通銀行加快業務拓展步伐,經營活力充分顯現,各項業務實現健康快速協調發展,綜合實力日益增強,財務狀況居於國內同業領先水平。截至2009年末,交通銀行資產總額為3.31萬億元;資本充足率為12%;平均資產回報率(ROAA)為1.01%;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AE)為19.49%;減值貸款率為1.36%。根據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的2009年全球1000家銀行排名,交通銀行總資產排名位列第56位,一級資本排名位列第49位。
編輯本段
經營情況
良好的財務狀況。抓住境外成功上市後品牌和市場形象提升的有利時機,交通銀行加快業務拓展步伐,經營活力充分顯現,各項業務實現健康快速協調發展,綜合實力日益增強,財務狀況居於國內同業領先水平。截至2008年末,交通銀行資本充足率與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達到13.47%和8.52%,資產規模達到26782.5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7.32%;存貸款總額分別達到18658.15億元和13285.9億元;實現稅後利潤284.23億元,比上年增長32.71%;資產回報率(ROA)和股東權益回報率(ROE)分別達到1.19%和20.10%。不良貸款率為1.92%。
根據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的2009年全球1000家銀行排名,交通銀行以193.36億美元的一級資本位列第49位,比去年上升5位,首次躋身全球銀行50強。同時,交行市值(根據2009年7月8日市值計算)和稅前利潤分列第11位和第16位。2008年交通銀行入選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編制的《中國購買者滿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三。同時入選「中國市場最具競爭力品牌」。
交通銀行已躋身全球銀行百強行列。2009年由全球領先的財經雜志《巴菲特雜志》、《世界經濟學人周刊》和世界權威研究機構——世界企業競爭力實驗室聯合舉辦「2009年(第六屆)中國最受尊敬25家上市公司」暨2009中國上市公司最佳董事會秘書中董事會秘書杜江龍榮獲此殊榮,未來交通銀行正加快推進戰略轉型,朝著創辦一流現代金融企業的目標邁進,「交流融通,誠信永恆」是交通銀行與您的共同心聲,交通銀行將為此不懈努力,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為股東創造更多的價值,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編輯本段
太平洋卡業務
交通銀行作為全國第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秉承創「一流的銀行信譽,一流的服務質量,一流的工作效率」的宗旨,立足於科技創新,服務於群眾理財,自1993年太平洋准貸記卡首發以來,業已形成了貸記卡、准貸記卡、借記卡三大業務品種及國際卡、人民幣卡兩大產品系列,並發行了近百種太平洋系列聯名/認同/專用卡。太平洋卡集多種理財功能於一身,已成為國內科技含量最高、服務手段最齊全的銀行卡之一,為持卡人實施家政理財與投資理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交通銀行太平洋卡
「太平洋卡理財通天下」是對太平洋卡強大理財功能的形象表述,太平洋卡作為集眾多功能於一身的綜合性理財工具,匯聚理財通、全國通、環球通、繳費通、銀信通、一線通、網銀通等功能。交行人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及勇於開拓的精神,不斷拓展太平洋卡功能,受到了業界及持卡人的廣泛贊譽,令太平洋卡成為國內功能領先的銀行卡。令持卡人能夠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通過交行電話銀行、網上銀行、自助設備、客戶服務中心等多種服務渠道實現輕松理財,在充分享用交通銀行太平洋卡快捷、安全服務的同時,真正實現「太平洋卡理財通天下」的目標。
編輯本段
交通銀行營業網點分布列表
註:
1.省級分行與直屬分行均為一級分行,歸屬總行直接管理。
2.地市級的分行或支行同屬二級分行,歸屬各所在省的一級分行管轄。
3.縣級支行一般歸屬所在上級的地級分支行管理。
【北京市網點】
省級分行:北京市
區級支行:西城區、東城區、朝陽區、海淀區、豐台區、石景山區、通州區、大興區、昌平區、順義區
【天津市網點】
省級分行:天津市
區級支行:河西區、河東區、河北區、和平區、紅橋區、南開區、西青區、武清區、寶坻區、津南區、北辰區、東麗區、濱海新區
【河北省網點】
省級分行:石家莊市
地級分行:唐山市、秦皇島市、邯鄲市、保定市、滄州市
縣級支行:(石家莊)鹿泉市,(唐山)遷安市、遵化市、唐海縣
【山西省網點】
省級分行:太原市
地級分行:晉城市、臨汾市、大同市[籌] 、運城市[籌]
縣級支行: (晉城)高平市
【內蒙古自治區網點】
省級分行:呼和浩特市
地級分行:包頭市、鄂爾多斯市、錫林郭勒盟[籌]
縣級支行:(鄂爾多斯)准格爾旗
【遼寧省網點】
省級(直屬)分行:沈陽市、大連市
地級分行:營口市、鞍山市、撫順市、錦州市、丹東市、遼陽市、盤錦市
縣級支行:(大連)瓦房店市、普蘭店市,(鞍山)海城市,(丹東)東港市,(營口)蓋州市、大石橋市
【吉林省網點】
省級分行:長春市
地級分行:吉林市、遼源市、四平市、松原市、通化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黑龍江省網點】
省級分行:哈爾濱市
地級分行:齊齊哈爾市、大慶市、黑河市
縣級支行:(大慶)安達市
【上海市網點】
省級分行:上海市
區級支行:黃浦區、楊浦區、靜安區、虹口區、閘北區、長寧區、徐匯區、普陀區、浦東新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青浦區、松江區、奉賢區
【江蘇省網點】
省級(直屬)分行:南京市、蘇州市、無錫市
地級分行:常州市、鎮江市、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淮安市、鹽城市、徐州市、連雲港市、宿遷市
縣級支行:(蘇州)崑山市、太倉市、常熟市、吳江市、張家港市,(無錫)江陰市、宜興市,(常州)金壇市、溧陽市,(鎮江)丹陽市、揚中市,(揚州)江都市、儀征市,(泰州)泰興市、靖江市、姜堰市,(南通)海安縣、海門市、啟東市,(鹽城)大豐市、東台市,(徐州)新沂市[籌]
【浙江省網點】
省級(直屬)分行:杭州市、寧波市
地級分行:嘉興市、湖州市、紹興市、台州市、金華市、溫州市、衢州市、舟山市
縣級支行:(杭州)富陽市、臨安市、桐廬縣、建德市,(寧波)慈溪市、奉化市、餘姚市、寧海縣、象山縣,(嘉興)海寧市、平湖市、桐鄉市、嘉善縣、海鹽縣,(湖州)長興縣、德清縣,(紹興)紹興縣、上虞市、諸暨市、嵊州市、新昌縣,(台州)臨海市、溫嶺市、玉環縣,(金華)義烏市、永康市,(溫州)瑞安市、樂清市、永嘉縣、蒼南縣
村鎮銀行:(湖州)安吉縣
【安徽省網點】
省級分行:合肥市
地級分行:蕪湖市、安慶市、蚌埠市、淮南市、馬鞍山市、銅陵市、巢湖市、六安市、滁州市
【江西省網點】
省級分行:南昌市
地級分行:九江市、景德鎮市、新余市、贛州市、上饒市[籌]
縣級支行:(景德鎮)樂平市、(新余)分宜縣
【福建省網點】
省級(直屬)分行:福州市、廈門市
地級分行:泉州市、莆田市[籌]
縣級支行:(福州)福清市、長樂市,(泉州)晉江市、石獅市
【山東省網點】
省級(直屬)分行:濟南市、青島市
地級分行:煙台市、威海市、濰坊市、淄博市、泰安市、濟寧市、東營市
縣級支行:(濟南)章丘市,j(青島)即墨市、膠南市、膠州市、平度市,(濟寧)鄒城市 (煙台)萊陽市,(濰坊)壽光市,(泰安)新泰市
【河南省網點】
省級分行:鄭州市
地級分行:洛陽市、安陽市、焦作市、許昌市、平頂山市、南陽市、新鄉市
縣級支行:(鄭州)新密市、滎陽市
【湖北省網點】
省級分行:武漢市
地級分行:宜昌市、襄陽市、黃石市、咸寧市、孝感市、荊門市[籌]
縣級支行:(黃石)大冶市,(宜昌)當陽市
【湖南省網點】
省級分行:長沙市
地級分行:岳陽市、株洲市、湘潭市、常德市、郴州市、衡陽市
【廣東省網點】
省級(直屬)分行:廣州市、深圳市
地級分行:佛山市、東莞市、惠州市、中山市、珠海市、汕頭市、揭陽市、江門市、湛江市[籌]
縣級支行:(揭陽)普寧市、惠來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網點】
省級分行:南寧市
地級分行:桂林市、柳州市、北海市、梧州市、欽州市
【海南省網點】
省級分行:海口市
地級分行:三亞市
【重慶市網點】
省級分行:重慶市
區級支行: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渝北區、大渡口區、巴南區、兩江新區、長壽區、涪陵區、北碚區、合川區、江津區、永川區、萬州區[籌]
【四川省網點】
省級分行:成都市
地級分行:綿陽市、自貢市、攀枝花市、德陽市、瀘州市[籌]
縣級支行:(成都)都江堰市、郫縣
村鎮銀行:(成都)大邑縣
【貴州省網點】
省級分行:貴陽市
地級分行:遵義市、六盤水市[籌]、畢節地區[籌]
【雲南省網點】
省級分行:昆明市
地級分行: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
縣級支行:(昆明)安寧市
【陝西省網點】
省級分行:西安市
地級分行:咸陽市、寶雞市、榆林市
【甘肅省網點】
省級分行:蘭州市
地級分行:天水市
【寧夏回族自治區網點】
省級分行:銀川市
縣級支行:(銀川)靈武市
【青海省網點】
省級分行:西寧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網點】
省級分行:烏魯木齊市
地級分行:昌吉回族自治州
村鎮銀行:石河子市
【海外網點】
港澳台地區:香港、澳門、台北
亞太地區:東京、首爾、新加坡、悉尼、胡志明市
歐美地區:紐約、倫敦、法蘭克福、舊金山
編輯本段
交通銀行2007年的戰略轉型
交通銀行2006年年報披露,2007年交行將繼續把資源更多投入到個人金融、小企業服務、中間業務以及其他創新型業務領域,以推進戰略轉型的步伐。
轉型零售銀行,向金融控股公司方向發展,交行未來的發展戰略清晰而明確。
編輯本段
向零售銀行轉型
沃德財富會議
日前,交通銀行在全國統一推出了針對個人客戶的全新組合綜合理財服務品牌——交銀理財。在交行向高端客戶推出「沃德財富」後,此次推出的升級版交銀理財主要針對優質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綜合理財服務。
交行顯示,在零售業務方面,交通銀行努力確立零售業務在全行的戰略地位。交行人民幣儲蓄存款、個人消費貸款等業務在中國境內的市場佔比繼續提高。在中間業務方面,交通銀行全年共實現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人民幣34.76億元,同比增長36.64%。2006年交行新增了QDII、產業基金、保險資金 ABS和股權信託等託管業務品種,成為中國境內資產託管業務資格和品種最全的商業銀行之一。企業年金業務簽約客戶數量及賬戶規模處於國內同業領先地位。同時,短期融資券、財務顧問與咨詢等投行業務也成為交行新的利潤增長點。
交行表示,將積極應對零售銀行業務市場變化,重點發展太平洋卡、消費者融資和個人理財三項重點業務。
匯豐、花旗、渣打、東亞等四家外資銀行的本地注冊法人銀行已經正式開業,他們首先要爭取的就是高端客戶。股份制商業銀行更是時刻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這是交行戰略轉型的大背景。
交行年報表示,交行還將加快管理整合和流程銀行建設,加強機構網點管理和電子銀行等業務渠道的建設。特別是將致力於在全球建成24小時跨時區外匯資金業務運作系統,為客戶提供24小時的外匯資金交易服務和外匯支付清算服務,這將在中國境內形成獨特的優勢。
編輯本段
從基金公司開始
交行向金融控股公司轉型兩年前就已初現端倪。
2005年8月,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交行與施羅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總監
中國國際集裝箱海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行、施羅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集裝箱海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股65%、30%、5%。
1998年確立的金融業「分業經營、分業監管」模式開始向「混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模式過渡了。交行將此概念又推進了一步。
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後不久,市場又傳出消息,交行徵得了保監會的同意,擬以交行在香港的子公司中國交通保險公司,作為發起股東,並會邀請內地的著名企業,合組股份制的保險公司,預期成立股本約為5億至8億元人民幣。
根據交行H股的招股文件,該行旗下的確有一家在香港注冊的中國交通保險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11月,主要承保綜合保險及再保險業務。
編輯本段
上市情況
證券代碼 601328
證券簡稱 交通銀行
公司名稱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 Bank of Communications Co., Ltd.
成立日期 1987-03-30
交通銀行業績
上市日期 2007-05-15
上市市場 上海證券交易所
所屬行業 金融、保險業
注冊資本(萬元) 4899438.3702999996
法人代表 胡懷邦
董事長 胡懷邦
行長 牛錫明
董事會秘書 杜江龍
證券代表
編輯本段
注冊地址
地址:上海市銀城中路188號資金部
郵政編碼:200120
編輯本段
辦公地址
上海市銀城中路188號
郵政編碼 200120
編輯本段
相關政策調整
1987年3月30日,本行取得注冊號為工商企進字01595號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資金為2,000,000千元。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1990年2月13日《關於同意調增注冊資本金的批復》,批准本行將注冊資本金從2,000,000千元調增為5,000,000千元。1992年9月17日,本行取得注冊號為10000595-X號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資金為5,000,000千元。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1992年6月11日《關於同意交通銀行注冊資本金調增至八十億元的批復》,批准本行將注冊資本金從5,000,000千元調增至8,000,000千元。
1994年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銀復【1993】425號《關於近期深化交通銀行改革的若干意見》,本行按照《交通銀行統一法人體制實施辦法》和《交通銀行折股實施細則》進行集中股東權益、全行統一折股,原各分、支行股東一律改為向本行總行投資入股。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1995年1月5日《關於交通銀行更換法人代表和調增注冊資本金的批復》,本行注冊資本增加至12,000,000千元。1995年4月22日,本行取得注冊號為1000001000595號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1999年10月,依據財政部財債字【1999】103號《關於交通銀行補充資本金問題的批復》和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銀辦函【1999】395號《關於交通銀行增資擴股的批復》,本行進行了增資擴股,並於2004年6月取得中國銀行業
監督管理委員會銀監復【2004】86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交通銀行變更注冊資本的批復》,同意本行將注冊資本由12,000,000千元變更為17,108,155千元。
2004年6月,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銀復【2004】33號《關於交通銀行深化股份制改革整體方案的批復》、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銀監復【2004】 119號《關於交通銀行吸收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投資入股的批復》以及2004年6月20日本行股東大會通過的《關於交通銀行增資擴股及實施財務重組、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的議案》,同意本行補充資本金。
截至2004年8月18日,本行增資擴股完成,實收資本增加至39,070,063千元。本行已於2004年10月取得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銀監復【2004】166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交通銀行變更注冊資本的批復》,同意本行將注冊資本由17,108,155千元變更為 39,070,063千元。
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銀監復【2005】76號《關於交通銀行公開發行股票上市有關事項的批復》文件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國合字【2005】16號《關於同意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批復》文件,本行於2005年6月23日首次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67.3397億股(含超額配售8.7834億股),每股面值1元,全部為普通股,發行價格為每股港元2.50元,並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截至2005年7月6日,本行完成此次發行,收到流通股(H 股)股東繳納的新增股本6,733,970千元。至此,本行實收資本摺合45,804,033千元。
2008年3月26日公告,交通銀行於2008年3月25日分別接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財政部」)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央匯金」)簽署的《權益變動報告書》,中央匯金擬將持有本行的30億股H股劃給轉財政部持有,此次股份變動完成後,財政部共持有本行12,974,982,648股股份(其中H股3,000,000,000股),占本行總股本26.48%。
2008年12月15日起,交通銀行各網點開始辦理信達澳銀基金旗下信達澳銀領先增長和信達澳銀精華靈活配置基金的日常轉換業務。
編輯本段
經營范圍
(一)吸收公眾存款;
(二)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
(三)辦理國內外結算;
(四)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
(五)發行金融債券;
(六)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
(七)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
(八)從事同業拆借;
(九)買賣、代理買賣外匯;
(十)從事銀行卡業務;
(十一)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
(十二)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
(十三)提供保管箱服務;
(十四)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
(十五)信達澳銀基金旗下信達澳銀領先增長和信達澳銀精華靈活配置基金的日常轉換業務。
⑦ 列舉溫州改革開發以來的兩項重大經濟建設成就
溫州改革開放大事記
1978年
12月底,溫州廣大幹部群眾認真學習、熱烈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
1979年
1月8日,溫州開放梧田、狀元、瞿溪等11個糧油市場。允許農民和完成糧油征購任務的生產隊出售多餘糧食和食油。
2月1日,溫州地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解放思想,統一認識,研究把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1980年
4月21日,溫州開展擴大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經營管理自主權的試點工作。
5月,溫州首創實行住宅商品化,出售蒲鞋市商品房一萬平方米。
10月1日,平陽縣金鄉鎮(現屬蒼南縣)信用社在全國首家試行利率浮動。
1981年
8月20日,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第282期簡報刊登《1956年永嘉縣試行包產到戶的冤案應該徹底平反》一文,並加按語肯定永嘉「當年首創這種責任制」。
9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溫州地區和溫州市合並,試行市管縣的新體制。
1982年
1月1日,溫州市首家股份合作企業蒼南毛紡廠成立。
10月13日,「溫州市科學技術咨詢服務公司」成立,這是溫州市第一個獨立經營的技術交易公司。
1983年
2月,永嘉縣橋頭紐扣市場正式營業。至年底,全市形成10大商品產銷基地和專業市場。
11月29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萬里評價蒼南縣宜山區再生紡織業,「展現出農村生產力充滿生機的發展前景」。
1984年
4月23日,蒼南縣龍港鎮成立。嗣後,進行探索農民集資建設小城鎮改革試點,建成中國第一座農民城。
5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准溫州為全國首批14個沿海港口開放城市之一。
7月1日,溫州市委、市政府開始在冶金廠等7個全民工業企業進行廠長負責制試點。
8月11日,溫州134家國營零售商店試行改、轉、租,這是溫州市商業管理體制的重大改革。
10月11日,溫州金融改革的產物——府前信用服務部成立。
1985年
1月,蒼南縣龍港鎮首次公開有償出讓土地使用權。
4月25日,溫州市政府頒發《溫州市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試行辦法》。
5月12日,《解放日報》頭版頭條刊登《溫州三十三萬人從事家庭工業》的報道,「溫州模式」首次見諸報端。
1986年
7月18日至19日,溫州市委召開全市經營戶大戶座談會。會議提出允許和鼓勵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的發展,保護他們的合法地位,保護他們的產權和經營權,鼓勵他們當好商品生產的「排頭兵」。
11月1日,全國第一家民間股份制金融企業——鹿城信用社開業。
1987年
1月14日,市工商銀行金融市場成立並首次開盤。這是全省第一家綜合性多功能的金融市場。
8月1日,溫州市首批全民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合同簽訂儀式舉行。溫州制葯廠、電機廠等13家按隸屬關系分別簽訂了承包經營責任制合同。
9月16日,國務院批准溫州市為全國首批13個農村改革試驗區之一。
9月21日,《溫州市利率改革試行方案》實施。溫州市成為全國首個進行利率改革的試點城市。
11月7日,溫州市政府頒發《關於農村股份合作企業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這是全國第一個關於股份合作制企業比較系統的地方行政性的規定。
1988年
2月22日,溫州市首家外商投資企業、溫州米莉莎皮件有限公司成立。
3月21日,市區人民路改建工程開工,總投資16億元,社會投入成為城市建設資金籌措主要渠道。
3月30日,國務院批准瑞安、甌海、樂清、平陽、蒼南、永嘉等市、縣為沿海經濟開發區。
7月14日,溫州高頻廠兼並溫州電瓷廠,成立溫州高頻電瓷總廠。這是溫州市首家試行「企業兼並」的單位。
1989年
1月,溫州市股份合作企業規范化試點工作在蒼南縣全面鋪開,橋墩啤酒廠制訂了全市第一個《股份合作企業章程》。
5月,浙江東方工業集團公司成立,這是溫州市組建的首家企業集團公司。
8月26日至31日,國務院研究室第一次派員來溫調查個體、私營經營問題。
10月25日至11月1日,國務院研究室第二次派員來溫調查,認為「溫州模式」不是資本主義模式。
1990年
7月4日,溫州機場正式通航。
12月30日,溫州發電廠第一台12.5萬千瓦機組投產發電。
1991年
7月7日至15日,國務院第三次派員來溫調查後,寫出《溫州個體、私營經濟考察報告》,對溫州的個體、私營經濟作了分析,提出了建議。
7月15日至21日,國務院農村試驗區辦公室和溫州試驗區領導小組聯合舉辦的全國股份合作企業研討會在溫州舉行。
8月8日,蒼南縣龍港鎮被國務院列為全國農村勞動力開發試點7個單位之一。
1992年
3月16日,國務院批准設立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9月30日,省政府批准成立溫州市順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這是溫州市首家按《國家股份制試點辦法》和《股份制有限公司規范意見》而建立的股份制試點企業。
12月18日,溫州市政府頒發《關於鼓勵個體和私營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決定》。
12月31日,溫州市政府頒布《關於大力發展股份合作企業的規定》,鼓勵支持企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
1993年
1月6日,溫州市委、市政府發出《關於全方位擴大開放的意見》,提出構建以外為主,內外兼顧的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
1月7日,溫州市政府頒布實施《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並確定溫州東方工業集團公司等35家企業為貫徹落實《條例》試點單位。
5月13日,溫州扶貧經濟開發區在龍灣正式掛牌。
10月13日,溫州市首次總結、概括了「溫州精神」為「自主改革、自擔風險、自求發展、自強不息」。
11月29日至12月1日,溫州市委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提出了溫州「第二次創業」的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
1994年
2月5日,溫州市第一座分離式立交橋——三維橋正式通車,它是溫州市首座以拍賣形式,用企業命名的交通設施。
5月10日,溫州市召開質量立市萬人大會。10月7日,《溫州質量立市實施辦法》頒布。
9月30日,國務院同意開放溫州航空口岸。
10月6日,《關於加快國有集體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試行意見》頒發。
11月16日,溫州市委發出《關於加強新的經濟組織黨的建設的意見》的通知。
1995年
5月23日,省政府批准《溫州市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從7月份開始全面實施。
6月,溫州市等15個市(縣)被確定為第二期全國土地管理綜合試驗區。
11月24日,溫州市委提出:陸海並舉、綜合開發、積極實施「海上溫州」戰略,發展漁業生產。
1996年
1月8日,柳市中國電器城開業,是我國目前電器行業最大的商城。
1月30日,省政府確定溫州東方工業集團等8家公司為溫州市首批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單位。
8月12日,溫州市被列入國家行業管理8個試點城市之一。
9月23日,溫州列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第二批試點城市。
12月20日,溫州市被命名為「浙江省衛生城市」。
1997年
1月11日,浙江長江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這是由股份合作制企業發展組建的規范股份公司。
1月25日,溫州市榮獲「全國住房制度改革先進城市」。
7月17日,溫州市被列為全國環境保護政策改革試點三城市之一。
10月21日,浙江東日股票在上海掛牌上市,這是溫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11月1日,溫州跨世紀發展工程、全省最大的水利建設項目——珊溪水利樞紐工程飛雲江截流成功。
12月7日,上海理工大學正泰學院在樂清市柳市鎮成立,這是溫州市第一所由民營企業和高等院校聯合創辦的學院。
12月29日,溫州市歷史上移山填海壯舉——溫州(洞頭)半島工程動工興建。
1998年
1月1日,溫州市進行住房分配貨幣化的探索和試點,停止住房實物無償分配。
6月11日,金溫鐵路客運全線通車,這是我國第一條內地與香港合資建設並經營的地方鐵路,從此結束了浙西南無鐵路的歷史。
7月6日,溫州市在國外開辦的首個市場——巴西聖保羅中華商城開業。
10月19日,市區首次拍賣300個計程車經營權,每個經營權底價20萬元。
12月17日,溫州商業銀行開業,這是我市首傢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地方性股份制銀行,由市區35家城市信用社發起。
1999年
1月11日,市統計局宣布,1998年我市第三產業比1997年增長13.5%,這是改革開放20年來我市第三產業首次快於第二產業。
2月15日,《瞭望》新聞周刊發表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所著《築碼頭、闖天下——三訪溫州》。
4月11日,我市首個市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在甌海奠基,總規劃面積5.85平方公里。
11月23日,全省第一個地市級個體私營企業協會聯合黨委——中共溫州市城區個體私營企業聯合會宣告成立。
2000年
1月19日,我市召開「質量立市、名牌興業」再動員大會,市政府重獎正泰等3家「中國馳名商標」各100萬元。
10月8日,由溫州民營企業家創辦的「中國商品批發市場」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迪拜市正式開業。
11月11日,我市第一個改制重組企業——溫州華華集團有限公司掛牌。
2001年
3月31日,溫州港七里港區國際集裝箱干線班輪首航開航。
4月6日 ,溫州至莫斯科國際貨運集裝箱班列首列開通,這是我國繼北京至莫斯科班列後第二條跨國貨運專線。
10月20日,市區首期小型客車上路額度單無底價竟投舉行,平均價18800元。
12月7日,央視《新聞聯播》介紹溫州「糧改」方面的成功經驗,溫州農民在市外設糧食生產基地,被稱為農業發展上的「溫州模式」。
2002年
8月8日,我市舉行第一個區域性紀念日「誠信日」慶祝活動,全市各界萬人簽名承諾守信。
10月29日,甬台溫高速公路樂清段全線通車,從此溫州正式融入全省4小時交通圈。
12月20日,經浙江省委、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我市成為全國唯一的金融改革綜合試驗區,新一輪金融改革全面啟動。
2003年
1月8日,我市啟動「全國看溫州,溫州學全國」活動,要求在全市范圍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
4月9日,溫州半島工程開工,標志著城市發展由甌江時代向東海時代跨越,從濱江城市向濱海城市邁進。
10月11日—14日,首屆世界溫州人大會舉行,來自60個國家和國內118個城市的1500名溫州人與會,共謀發展。
2004年
6月2日,由9家溫州民營企業出資籌建的中瑞財團成立,這是國家工商總局核準的全國首家無地域限制的以「財團」命名的控股有限公司。
8月26日,全國工商聯公布上年度上規模民企500強名單,我市天正等33家民企上榜。
11月3日,溫州入選央視主辦的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
11月17日,溫州第一家農村股份合作制銀行——瑞安農村合作銀行創立。
我市在外地第100個溫州商會——寧波溫州商會成立。
2005年
7月12日,市委發出《關於貫徹落實省委「干在實處、走在前列」要求,努力建設「活力溫州、實力溫州、和諧溫州」的意見》,「三個溫州」建設啟動。
9月1日,中國名牌產品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奧康皮鞋等12個產品獲「中國名牌」稱號,為歷年上榜最多一次。
10月13日,溫州市政府聘請本市民營企業家南存輝、尤小平、胡成中為經濟顧問。
2006年
2月10日,市委、市政府啟動「五個一」民生工程建設。
6月23日,市委、市政府在茶山高教園區宣告溫州大學正式掛牌成立,該校由原溫州師范學院、原溫州大學合並組建。
8月23日,「華峰氨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國內A股上市的第一家溫州民營企業。
2007年
2月26日,市委、市政府登門給我市工業銷售產值首次超過10億元企業贈匾。截至2006年底,全市工業銷售產值超過10億元的企業總數達到31家,溫州民企做強做大繼續邁進。
2月27日,市第十次黨代會開幕。本次大會提出溫州要實現由經濟大市向經濟強市跨越,由創業城市向創新城市跨越,由平安城市向和諧城市跨越。跨越成為溫州今後發展的主調。
11月15日,溫州海關公布統計數據,溫州外貿總額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大關,實現歷史性跨越。
2008年
……
⑧ 中 國股市名氣最大的游資有哪些
我認為游資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