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華晨集團破產,或惡意違約
華晨集團頻陷債務危機,此次正式宣告破產或蓄謀已久。
談及當初投資華晨集團債券的原因,有投資人表示當初與看重其AA級評級不無關系。但根據東方金城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11月5日發布信息稱,?由於受到債務影響,將華晨主體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BBB,評級展望為負面;同時將債券「19華集01」「20華集01」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BBB。另外,今年以來,因華晨汽車今年多次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而被法院強制執行,次數高達19次,年內累計被執行金額達1.67億元,當前被執行總金額近3.9億元。對於華晨汽車來說,作為遼寧省國資委的重點國有企業,本應在債市表現良好,然而卻頻頻陷入負債風波,有分析師指出與其旗下自主品牌發展羸弱不無關系。
根據資料顯示,華晨汽車以整車製造業務為主,旗下分別有「華晨中華」、「華頌」、「金杯車輛」等自主品牌和「華晨寶馬」、「雷諾金杯」等合資品牌。而整體來看,寶馬自主汽車業務表現比較疲軟,主要通過華晨寶馬帶來盈利。據華晨中國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華晨中國營收達14.5億元,凈利潤為40.45億元,而除去從華晨寶馬得到的利潤分成,華晨中國總體虧損達3.4億元。
回顧2004年,在並未與寶馬合資之前,華晨汽車也有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此年間,華晨推出一款中型車華晨尊馳,同時為消費者提供了10年20萬公里的超長質保承諾,即便放在16年後的今天,也能讓很多品牌相形見絀。而此後華晨汽車並沒有把握機會加緊研發自身的造車體系,從而導致不斷被市場邊緣化,以至於很多消費者購買華晨寶馬時發生「摳標」情況。
如今,華晨汽車已悄然落幕,也給許多車企敲響了一記警鍾。當今車市,僅僅依靠合資公司幫助的時代已過,只有不斷發展自主品牌,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贏跑大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歷史
·1986年7月1日成立,原名上海申華電工聯合公司,以生產經營漆包線為主業。
·1987年3月12日,經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87)滬人金股字第26號批准,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是中國證券市場最早發行股票的公司之一,為中國證券市場的「老八股」,其股票被稱為「三無概念股」。總共發行1萬股,每股面值100元,其中法人股佔26%,個人股佔74%。
·1990年12月19日,成為首批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之一,股票簡稱「申華電工」,股票代碼:600653。
·1992年3月20日, 隨著企業的發展和市場的需要,公司名稱由「上海申華電工聯合公司」更為「上海申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簡稱變更為「申華實業」,主要業務包括客運、房地產、酒店旅遊、部分股權投資等業務。
·1996年12月11日,君安投資第六次舉牌本公司,其持有的本公司總股數為27191934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15.19%,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1999年4月11日,珠海華晨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和上海華晨實業公司通過收購深圳市君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後更名為深圳正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100%股權而間接持有申華控股15.19%股權。
·1999年11月22日,公司更名為上海華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變更為「華晨集團」。
·2001年12月7日,中國正通控股有限公司、寧波正運實業有限公司以及沈陽金杯汽車工業有限公司通過深圳市君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間接持有本公司15.19%的股權。同時,經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深圳市君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更名為深圳市正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2002年1月30日,中國正通控股有限公司與寧波正運實業有限公司簽署協議。股權轉讓完成後,寧波正運持有深圳正國75%的股權,工業公司仍持有深圳正國25%的股權, 寧波正運以及工業公司通過深圳正國間接持有本公司15.19%的股權。
·2002年3月18日,公司名稱變更為「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簡稱由原來的「華晨集團」變更為「申華控股」,公司股票代碼不變。
·2002年12月18日,寧波正運與工業公司及沈陽汽車工業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股權公司」)簽署協議。股權轉讓完成後, 工業公司持有深圳正國76%的股權,股權公司持有24%的股權,寧波正運不再持有深圳正國的股權。工業公司及股權公司通過深圳正國間接持有本公司13.75%的股權。
·2003年8月19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與珠海華晨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為深圳正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股東,並間接持有上海申華13.75%的股權,從而將申華控股真正納入了華晨體系。
『叄』 債券違約、評級下調 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 旗下上市公司火速回應
今日(11月20日),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的裁定書顯示,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這標志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為何破產重整,將如何重整?北青-北京頭條撥打了相關負責人的電話,但截至發稿未能取得聯系。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此外,新華社的報道稱,華晨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
2015年至2019年,華晨寶馬為華晨中國貢獻的凈利潤分別為38.23億元、39.93億元、52.33億元、62.44億元和76.26億元。5年間,華晨寶馬向華晨中國輸送了269.2億元,且利潤貢獻規模不斷擴大。與之對應,2015年至2019年,華晨中國自主板塊分別虧損3.3億元、3.1億元、8.6億元、4.2億元和8.6億元。5年間,自主品牌累計虧損近30億元。
到了2020年,華晨汽車隊華晨寶馬依賴依舊嚴重。華晨汽車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華晨中國今年上半年營收14.5億元,同比下降23.85%,凈利潤則為40.45億元,同比增長25.24%。在營業收入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凈利潤不降反升,甚至是營收的3倍,毫無意外,華晨寶馬依舊是利潤的主要貢獻者。
官方報告顯示,華晨寶馬上半年實現凈利潤高達43.8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4%。與之對應,去掉從華晨寶馬得到的利潤分成,華晨中國其他板塊總體虧損達到3.4億元。
過度依賴華晨寶馬,使得華晨自主品牌長期缺乏造血能力和盈利能力。而隨著股比調整時間(不遲於2022年)越來越近,即將失去華晨寶馬半數收益的華晨汽車,在自身股權轉讓、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持續虧損、負面輿情等行為的影響下,再融資能力受到沖擊。
汽車行業迎來增長天花板,市場轉入存量競爭時代,2020年更是進入加速洗牌階段,已有北汽銀翔、比速汽車、君馬汽車、華泰汽車和獵豹汽車等自主品牌丟失市場份額實際破產。曾經風光一時的華晨汽車也難逃厄運,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也給自主品牌敲響了警鍾。至於破產重整對華晨汽車的日常經營和發展計劃有什麼影響仍需觀望。
文/北青-北京頭條溫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華晨集團破產重整一事,會牽連到多少上市公司
華晨集團作為遼寧省屬國企,直接或間接控股、參股四家上市公司,並通過旗下上市公司華晨中國於寶馬合資成立華晨寶馬公司。有中華、金杯、華頌三個自主品牌和華晨寶馬、華晨雷諾兩個合資品牌。
其實最先暴露的是華泰資管。十月底以來華泰證券資管公司旗下10多隻債券型基金的凈值出現暴跌,這很有可能是基金經理為了追求較高收益而投資信用下沉所導致。除此之外,工銀瑞信瑞盈的二季報顯示,18華汽01為其地五大重倉債券,三季報中已經從披露的重倉債券標中消失,很有可能與近期市場異動有關。
『伍』 申華控股(600653)的股改方案是什麼呢
除權除息
上市證券發生權益分派、公積金轉增股本、配股等情況,交易所會在股權(債權)登記日(B股為最後交易日)次一交易日對該證券作除權除息處理。
常見問題
股票除權當天,股價何以「大跌」?
一些股民在不了解除權除息有關知識的情況下,對股價除權當天的「大跌」感到吃驚,這是認識上的誤區,這種認識誤區大多發生在新股民當中。
上市公司分紅送股必須要以某一天為界定日,以規定哪些股東可以參加分紅,那一天就是股權登記日,在這一天仍持有該公司股票的所有股東可以參加分紅,這部分股東名冊由登記公司統計在冊,在固定的時間內,所送紅股自動劃到股東賬上。
股權登記日後的第二天再買入該公司股票的股東已不能享受公司分紅,具體表現在股票價格變動上,除權日當天即會產生一個除權價,這個價格相對於前一日(股權登記日)雖然明顯降低了,但這並非股價下跌,並不意味著在除權日之前買入股票的股東因此而有損失,相對於除權後「低價位」買入股票但無權分享紅利的股東而言,在「高價位」買入但有權分享紅利的股東,二者利益、機會是均等的,後者並無何「損失」。
例如:
某股10送3股,股權登記日當天股民甲以收市價10元,買進1000股共花本金10000元(不含手續費、印花稅),第二天該股除權,除權價為7.69元,此時股民甲股票由原來的1000股變為1300股,以除權價計算,其本金仍為10000元,並沒有損失。
什麼是股權登記日、除權(息)日?
上市公司的股份每日在交易市場上流通,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的時候,需要定出某一天,界定哪些股東可以參加分紅或參與配股,定出的這一天就是股權登記日。也就是說,在股權登記日這一天仍持有或買進該公司的股票的投資者是可以享有此次分紅或參與此次配股的股東,這部分股東名冊由證券登記公司統計在案,屆時將所應送的紅股、現金紅利或者配股權劃到這部分股東的賬上。這里請投資者注意,上交所規定,所獲紅股及配股需在股權登記日後第二個交易日上市流通。
所以,如果投資者想得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分紅、配股權,就必須弄清這家公司的股權登記日在哪一天,否則就會失去分紅、配股的機會。
股權登記日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就是除權日或除息日,這一天購入該公司股票的股東是不同於可以享有本次分紅的「新股東」,不再享有公司此次分紅配股。
什麼是含權、含息股;填權和貼權?
上市公司在董事會、股東大會決議的送紅、配股後,尚未正式進行分紅、配股工作,股票未完成除權、除息前稱為「含權」、「含息」股票。
股票在除權後交易,交易市價高於除權價,取得送紅或配股者得到市場差價而獲利,為填權。交易市價低於除權價,取得送紅配股者沒有得到市場差價,造成浮虧,則為貼權。
除權、除息價怎樣計算?
上市公司進行分紅後,除去可享有分紅、配股權利,在除權、除息日這一天會產生一個除權價或除息價,除權或除息價是在股權登記這一天收盤價基礎上產生的,根據深、滬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的規定,計算辦法具體如下:
除權(息)價的計算公式為:
除權(息)報價=[(前收盤價-現金紅利)+配(新)股價格× 流通股份變動比例]÷(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
除權日賣出股票,是否仍有分紅?
股權登記日當天收市後,仍持有該公司股票,可享有分紅;但在除權日拋出原持有股票,是否仍享有分紅呢?
股權登記日是用以區分能否享受公司紅利的標志,凡在股權登記日這一天(直到收市)仍持有公司股票的,屬於可享受該公司分紅的股東,第二天(除權日)再買入股票的,已不可享受分紅。
因此,上述問題即使第二天(除權日)賣掉股票,依然是可以享受公司分紅的股東。
除權價等於開盤價嗎?
根據深、滬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規定,除權(息)價的計算公式為:
除權(息)報價=[(前收盤價-現金紅利)+配(新)股價格× 流通股份變動比例]÷(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
除權(息)日該證券的前收盤價為除權(息)日除權(息)價。證券每日的開盤價是經過集合競價產生的,開盤價不完全等於除權價。此時,除權價(前收市價)只能作為除權日當天個股開盤的參考價,如果大部分人對該股一致看好,委託價相對除權價高填,經集合競價產生出的開盤價高於除權價,則填權;反之,則貼權。
如果出現大多數以委買委賣對除權價均認可的價格,則產生與除權價相等的開盤價。
滬市XR、DR、XD代表什麼?
滬市行情顯示、行情日報表中常常在股票名稱前出現XR、DR、XD的字母,許多股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有關規定,某股票在除權日當天,在其證券名稱前記上XR,為英文Ex-Right的縮寫,表示該股已除權,購買這樣的股票後將不再享有分紅的權利;證券代碼前標上DR,為英文Ex-Rivident和Ex-Right合在一起的縮寫,表示除權除息,購買這樣的股票不再享有送紅派息的權利。證券代碼前標上XD,為英文Ex-Divident的縮寫,表示股票除息,購買這樣的股票後將不再享有派息的權利。
B股分紅派息的「最後交易日」買進的股票能否獲送紅?
B股最後交易日亦即B股股權登記日,同A股,只是習慣上使用前者以作明示。因此,於B股分紅派息的「最後交易日」買進的股票能獲送紅。
附:B股分紅派息日程
R日 B股最後交易日或B股股權登記日
R+1日 B股除權除息日
R+3日 股權確認後,即紅股到賬
R+4日 股民可以開始交易紅股,並在託管商處領取紅利。
值得一提的是,B股投資者是否享有轉增股及派發現金紅利權,關鍵在於看該B股的「最後交易日」。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9789865.html?si=10
『陸』 申華控股創建於何年何月
申華控股最早於1986年7月成立,原來名稱是上海申華電工聯合公司,1992年更名為上海申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又改名為上海華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3月更名為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柒』 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昔日遼寧的驕傲終成遺憾
11月20日,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志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華晨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
據遼寧省國資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華晨集團長期經營管理不善,自主品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負債率居高不下。2018年以來,遼寧省政府及相關部門一直努力幫助華晨集團解決現金流問題,但其債務問題積重難返。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華晨汽車累計負債已經高達1226.75億元。而截至今年10月,華晨汽車累計發行債券34隻,存續債14隻,存續債余額共162億元。從到期分布看,華晨汽車到期及回售壓力集中在2021年、2022年,債券到期及回售規模分別為65億元、92億元,涉及債券分別為4隻、8隻。
10月下旬,華晨集團發行的10億元私募債到期僅支付了利息,本金未能兌付。
11月13日,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華晨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具有較高重整價值為由,對華晨汽車提起申請破產重整。
11月16日,華晨集團發布公告稱,目前華晨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對於持續至今的債務危機,華晨集團解釋稱因企業資金緊張,續作授信審批未完成,造成無法償還。此次債務違約對華晨集團本部生產經營造成影響,導致財務狀況惡化,極大影響償債能力。
華晨集團作為遼寧省國企,旗下參控股申華控股和金杯汽車兩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華晨中國和新晨動力兩家港股上市公司。其中,華晨中國是華晨集團最重要的資產。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華晨中國凈利潤分別為34.95億元、36.82億元、43.76億元、58.21億元和67.63億元,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是集團利潤的主要來源。
而「華晨寶馬」則是華晨中國幾乎唯一的「現金奶牛」。
上半年,在疫情影響下,華晨寶馬仍然為華晨中國貢獻約44億元的凈利,剔除該部分利潤後,華晨中國虧損3.4億元。2019年,華晨寶馬則為華晨中國貢獻了76億元的凈利,剔除該部分利潤後,華晨中國虧損約10億元。
而華晨中國的自主業務近年一直處於虧損狀況,2015年-2019年分別虧損5.4億元、6億元、8.6億元、4.2億元和10.64億元。
華晨汽車集團的自主品牌整車業務中包括「華晨中華」、「華頌」、「華晨金杯」等產品。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華晨中華累計銷量3186輛,平均月銷量僅500輛左右。「華頌」系列產品沒有了聲量,而金杯系產品2019年銷量不足2萬輛。
此外為了補充資金,擺脫債務困境,華晨集團還頻頻大筆減持華晨中國股份。
今年6月,華晨集團在二級市場出售2億股華晨中國股票,8月再次減持4億股,合計金額約達42億元港幣。同時,華晨還與寶馬達成協議,以36億歐元的價格轉讓華晨寶馬25%的股份給寶馬集團。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華晨汽車的股票代碼是多少
華晨汽車的股票代碼是:(600609)金杯汽車和(600653)申華控股 。
股票代碼用數字表示股票的不同含義。股票代碼除了區分各種股票,也有其潛在的意義,比如600***是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代碼,6006**是最早上市的股票,一個公司的股票代碼跟車牌號差不多,能夠顯示出這個公司的實力以及知名度,比如000088鹽田港,000888峨眉山。
『玖』 華晨汽車和申華控股是什麼關系
其實沒有什麼關系;
華晨是香港的一家小型的投資公司;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於金杯汽車發展困難所以與華晨合作;
經過不斷的努力發展壯大而形成了現在的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
華晨佔有51%的股份;金杯佔有49%股份。
所以跟上海的申華控股並沒有什麼淵源。
『拾』 申華控股的公司簡介
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6年7月1日,是一家綜合類的上市公司,其前身是上海申華電工聯合公司。1990年12月18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代碼600653。作為中國證券市場最早發行股票和最早上市的公司之一,申華控股是中國證券市場著名的「老八股」和「三無概念股」,公司股票自上市以來前後共歷經十次送、配股,目前總股本達1,746,380,317股,全部股份均為上市流通股。1999年4月11日,珠海華晨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和上海華晨實業公司通過收購深圳市君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後更名為深圳正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100%股權而間接持有申華控股15.19%股權。2003年8月19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與珠海華晨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為深圳正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後更名為遼寧正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股東,並間接持有上海申華13.75%的股權,從而將申華控股真正納入了華晨體系。目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間接持有申華控股11.3%的股權,公司與CBA、金杯汽車一同成為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三大產業支柱。近年來,公司在歷經了一系列的變革後,逐步走出了一條明晰合理的產業鏈條,確立了以汽車銷售和汽車服務為主導產業,新能源為第二產業,同時依靠在資本市場的資產運作能力和房地產市場的豐富經驗,支持企業多元化發展的道路。目前公司主營業務主要包括汽車銷售及後市場服務、新能源、房地產、金融投資和產業管理等,旗下近40家控股子公司分布在全國各地,逐步建立起申華的品牌效應和價值。公司擁有一支經驗豐富、銳意進取的管理團隊以及高效精幹、業務出眾的員工隊伍,是保障公司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在未來的發展中,公司將秉承為社會、股東和員工創造最大利益的宗旨,不斷利用有關產業優勢,積極參與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強汽車主業的投入,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汽車經銷商、服務商和投資商,做強主營業務,貫徹多元化發展戰略,積極投入新能源、房產、金融等領域,建立品牌效應,為公司長遠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為廣大股東和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