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數字不動了怎麼回事
股票數值不會動有以下幾種情況:
1、如果是不在派開時間,數據沒有變化是正常的
2、若是在開盤時間,或者是軟體上面出的問題,通常重新啟動就可以了
3、還有一些原因,是通訊數據的中斷,一般來說重新選擇連接的通訊商就可以了
『貳』 股票曲線長時間不動是為什麼
根據公布的中國版指數熔斷規則,A股熔斷標的指數滬深300指數。
熔斷閾值為5%和7%兩檔,指數觸發5%的熔斷後,熔斷范圍內的證券將暫停交易15分鍾;但如果尾盤階段(14:45 至15:00 期間)觸發5%或全天任何時間觸發7%,將暫停交易至收市。
熔斷涉及交易品種:股票、基金、可轉換公司債券、可交換公司債券、股指期貨、以及交易所認定的其他相關品種。
根據三家交易所公布的規則,我們整理了12個在熔斷機制生效後需要注意細節:
1.重復觸及熔斷點怎麼辦?
同一幅度的熔斷只觸發1次。
2.與漲跌停製度有沖突嗎?
熔斷機制實施後,個股漲跌停板制度仍保留。
3.熔斷期間如何下單和撤單?
熔斷15:00之前結束的,滬深交易所均可以下單和撤單。若持續至15:00,上交所只接受撤單,深交所則下單撤單均可。中金所熔斷開始起12分鍾內不可下單和撤單,第13分鍾起可以下單和撤單,但進入集合競價。指數熔斷期間,相關證券復牌的,將延至指數熔斷結束後實施。
4.熔斷後怎樣恢復交易?
熔斷15:00之前結束的,滬深交易所對已接受的申報進行集合競價並撮合,隨後連續競價。中金所熔斷開始起12分鍾內的申報進行集合競價,第13分鍾至15分鍾進行撮合,熔斷結束後連續競價。
5.收盤價怎麼形成?
熔斷至15:00收市未恢復交易的,相關證券的收盤價為當日該證券最後一筆交易前一分鍾所有交易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含最後一筆交易),當日無成交的,以前收盤價為當日收盤價。
6.滬港通交易怎麼辦?
滬港通按上述第3點上交所規定執行,港股通正常。
7.股指期貨怎麼辦?
熔斷機制實施後,股指期貨交易時間與A股同步。若非交割日,同步熔斷,結算價以扣除熔斷、集合競價指令申報和暫停交易時間後向前取滿相應時段。但交割日,無論何種情形,13:00後,不再熔斷。熔斷實施後,期指漲跌幅由±10%調整為±7%。
8.基金申贖怎麼辦?
以各基金公司相關公告為准。
9.新股、配股、網路投票怎麼辦?
正常進行。
10.大宗交易怎麼辦?
若14:45前結束熔斷,大宗交易正常進行。若熔斷持續至15:00,當日不可進行大宗交易。
11.可轉債、可交換債怎麼辦?
同步熔斷。
12.轉融通證券怎麼辦?
若15:00前結束熔斷,出借、匹配、歸還等正常進行。若熔斷持續至15:00,上交所不接受新的出借和借入申報,已接受的繼續匹配成交,應歸還的順延至下一交易日;深交所則停止出借和借入,應歸還的順延至下一交易日。
『叄』 一個股票的價格一直在一個價位不動很久
一個股票的價格一直在一個價位不動說明了這個股票沒有人買,也沒人為這個股票投入資金。
股票的漲跌最直接的原因是資金供求關系,某股的股價容易被某實力機構和上市公司掌控。
一般和公司經營跟政策是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也是有重要的參考意義,一般意義來說公司經營的好,又有政策扶持,這樣的企業值得長期投資,相對風格會比較穩。
而很多虧損的企業或政策不利的漲高只是市場資金的炒作,或者企業還存在其他可以被炒的題材。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肆』 換手率有5%左右,為什麼股價一直不動
換手率只是一個指標,反映股票交易的頻率,換句話來說就是股票活躍程度。
一般來說股票交易越活躍,上漲概率也就越大。
現在回答5%的換手問題,股票的換手並不能一概而論,還要看流通盤,流通盤小的,比如20億市值以下,那麼5%的換手就是非常不活躍的,30%以上才能稱得上活躍,比如次新股。對於流通盤大的,比如銀行保險股,5%的換手已經很大了,有的3%的換手就能導致股價劇烈波動,所以並不能一概而論。
當然影響股價的不僅僅是換手率,還有市場氛圍,當前炒作板塊,消息刺激等等因素,最好能通盤考慮,什麼因素處於主導地位。
『伍』 一隻股票拿一年不動,會怎麼樣
持股一年不動,股票會隨市場及大盤進行漲跌,如未對股票進行任何操作,這期間的漲幅與持股人沒有關系,只有持股人在賣出的那一時間點,該股票對比買入時的金額是否漲跌才會對持股人有影響。
拓展資料:
1、股價是指股票的交易價格,與股票的價值是相對的概念。股票價格的真實含義是企業資產的價值。而股價的價值就等於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
2、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講,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可分為:個別因素和一般因素。個別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其所處行業地位、收益、資產價值、收益變動、分紅變化、增資、減資、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供求關系、股東構成變化、主力機構(如基金公司、券商參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來三年業績預測、市盈率、合並與收購等等。一般因素分:市場外因素和市場內因素。市場外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社會形勢;社會大事件;突發性大事件;宏觀經濟景氣動向以及國際的經濟景氣動向;金融、財政政策;匯率、物價以及預期"消息"甚或是無中生有的"消息"等等。市場內因素主要包括:市場供求關系;機構法人、個人投資者的動向;券商、外國投資者的動向;證券行政權的行使;股價政策;稅金等等。
3、就影響股價變動的個別因素而言,通過該上市公司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大抵可以判斷是否值得投資該股以及獲利預期。對於缺乏一般財務知識的投資者來說,有幾個數據有必要了解,它們是:該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來三年的預測、歷年的分紅和增資擴股情況、大股東情況等等。這些是選股時應該考慮的要素。
『陸』 如何操作長期不動的牛股
一隻個股拿兩年多,並且剛拿第一年,股價紋絲不動,可能許多投資者都會受不了,我們的記者也找到了這樣一位基金經理,看看他對於這樣的個股會去怎樣操作。
解說:2006年4月,大成景宏基金經理劉明異常的郁悶,在4月火紅的大盤面前,劉明的一隻重倉近一年之久的個股卻依舊蟄伏不動。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劉明
這是一個相當難熬的時間段,買一個股票一年多時間不掙錢,可能對自己的心理,也基本上快要達到極限了,可能要達到極限了。
解說:讓劉明倍感壓力的是一隻代碼很特殊的個股,001696,宗申動力,一家生產銷售摩托車發動機的重慶民營上市公司,流通盤僅僅5000萬。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劉明
當時首先是我們的機械行業研究員,也是我們這個基金的基金助理,就是我們團隊的成員,就是袁青首先發現的
袁青 大成基金機械行業研究員
這家公司其實是比較久,早就關注了,然後就特意去實地調研,調研結果,他們競爭力應該是國內是龍頭企業,非常領先的一個地位。
解說:2005年初,袁青的調研結論讓劉明看到了宗申動力發展的良好前景,這時劉明開始考慮,每次投資前都要關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劉明
就是便宜,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買到一隻好的股票。比如宗申動力相對於機械板塊它是便宜的,然後再相對於整個行業來講也是便宜的,再相對於我的組合來講,也是便宜,這幾個條件都要便宜。
解說:2005年4月19號,宗申動力公布了一季報,每股收益0.14元,同比增長100%,而此時,公司的股價徘徊在6元附近。劉明覺得機會來了。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劉明
當時機械板塊的同類企業估值應該在10到15倍,它大概是7到8倍,就是打了一個對折,這種安全邊際是很高的,所以,就決定我就覺得可以買了。
解說:然而就在劉明決定買入宗申動力的時候,劉明面臨著投資宗申動力的第一次考驗,各種分歧和質疑在那時一齊壓向了劉明、袁青這個投資團隊。時任大成價值成長基金助理的楊磊對那場分歧的焦點還記憶猶新。
時任大成價值成長基金助理楊磊
主要的分歧,有三個方面,第一個主要是對流動性的分歧,覺得這個公司流通市值比較小,當時才2個多億的流通市值。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劉明
茅台有一陣子流動性也不好,像宗申動力也不好,這沒關系,但我整個組合的流動性還是一個很好的狀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
時任大成價值成長基金助理楊磊
第二個,就是行業風險的問題,因為行業當時它這個公司處在摩托車行業,這個行業在當時來看是一個不入流的一個行業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 劉明
這是市場的一個偏見,它實際上是一個摩托車發動機的生產企業,摩托車發動機它技術含量更高,壁壘更高,毛利率也更穩定
時任大成價值成長基金助理楊磊
第三點,就是覺得這個公司的成長型,即便PE估值是滿低的,但是他能不能成長為一個偉大的企業,在這點上也是有分歧
袁青大成基金機械行業研究員
他們競爭力應該是國內是龍頭企業,非常領先的一個地位解說:在反復考量各種分歧和質疑之後,迎著各種壓力,劉明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決定,開始小幅建倉宗申動力。
袁青大成基金機械行業研究員
我們預期以後,就是他的信息業績報出以後,這個市場應該是在會很快地接受他,然後股價上有很好的反應,
解說:2005年8月和10月,宗申動力相繼發布了半年報和三季報,凈利潤均保持了20%的增長,這次投資似乎正按照劉明和袁青的預期發展。然而市場在這時似乎和他們開起了玩笑。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 劉明
有一段時間低於我的成本,後來又高一點,然後低一點,它就一直在這個成本附近波動。
解說:雖然業績保持了穩定的增長,但宗申動力的二級市場股價卻沒能像袁青的預期那樣上漲,一直在5、6塊錢,劉明的成本價附近徘徊。對此,劉明似乎並不介意。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 劉明
剛開始,因為我買入一隻股票的時候會考慮,就是說都有一個預判,就是說半年不漲我應該關系不大,我覺得它遲早會漲
解說:2005年下半年,市場依舊在熊市的尾聲中,孱弱的行進著。而市場整體的不景氣,也減少了劉明的短期壓力。在那段時間,劉明和袁青時刻關注著宗申動力的變化。
袁青大成基金機械行業研究員
他買了以後,又讓我做更多的研究,不斷地又反饋,然後一起去聯合調研。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 劉明
當時交流完以後,包括跟上市公司也交流,覺得還是一個市場偏見,然後我就繼續持有,繼續持有
解說:隨著對公司基本面的認可度不斷提高,劉明在繼續持有的同時,又繼續加倉,到2005年底,劉明管理的基金景宏已經持有宗申動力達到了上限,流通股本的10%。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 劉明
後來加倉,平均成本現在應該在3塊多,3塊多的平均成本。
到2005年底,劉明拿宗申動力已經半年了,按照他的標准,這是可以忍受的,那麼之後,宗申動力是否按照劉明的預期進行的呢?我們接下來繼續看劉明的故事。
解說:雖然劉明大幅加倉,但宗申動力依舊持續的橫盤整理,在這種橫盤與劉明的耐心等待中,時間悄悄的來到了2006年。而這時對劉明的第二次考驗也悄然而來。
大成景宏基金經理 劉明
到06年,06年這時候,06年的壓力就更大了,因為06年的行情開始上半年,開始走得非常強,這個股票,就一直爬著還是不動,基本上是紋絲不動。
解說:2006年上半年,證券市場迎來了久違的牛市,4月底,上證綜指已敲開了1400點的大門,諸多個股較年初都已經有了30-50%的漲幅。而宗申動力4月底的股價較年初僅僅上漲了1%。這時投資初期的質疑聲再度襲來。
劉明:你拿這么多在一隻相對收益率比較低,流動性又不是很好,公司內部外部,都會有一些質疑,都會有一些質疑,這種質疑,會傳到我們這個管理小組,我們像基金經理,包括我們助理,都會承受到挺大的壓力。
解說:劉明事後回憶,2006年3、4月份,對他來說,是相當難熬的一段時間。
劉明:這是一個相當難熬的時間段,就是你可以等兩個月三個月,半年,但是你如果一年不掙錢的話,可能對自己的心理,也基本上快要達到極限了,極限的反應就是一直就折磨,就是你會花很多時間,去琢磨這只股票到底為什麼不漲。
解說:在宗申動力帶來的煎熬中,劉明也在考慮著能否尋找一隻個股替換掉宗申動力。
劉明:那從宗申動力來講,它一年不漲,但是它估值水平還是很低,在我的組合裡面,還是最優的一個性價比的一隻股票,而且找不到更好的,我覺得找不到更好的替換它的品種
解說:就在劉明在執著與煎熬中尋找方向的時候,宗申動力公開信息顯示,在股東持股中,只剩下了基金景宏在內的2家機構,而另一家機構持有的數量遠遠的少於劉明。這時劉明感到了一絲孤獨。
劉明:因為人是有一種從眾心裡的,當你脫離群眾的時候,而且時間很長的時候,你是要承受很大的煎熬的,因為你發現周圍沒有同伴,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沒有同伴的時候,你會自然而然,就會自然的一種心理狀態,就會對自己發出疑問,發出疑問。
解說:在質疑與孤獨中,劉明不斷的尋找著答案。
劉明:找研究員,甚至我直接就說,為什麼這只股票一直不漲,我就這么講,研究員也承受很大的壓力,他還要解釋,後來交流完以後結果,我覺得還是市場的偏見。
解說:尋找到的答案讓劉明繼續堅持了對宗申動力的投資。也許是劉明的執著感到了市場,5月份,宗申動力在二級市場逐漸開始活躍起來,隨著市場的持續火熱,宗申動力的股價在隨後的兩個月內上漲了100%,
劉明: 應該來講還是很開心,就是自己我們原來研究團隊發現的這個股票,應該當時算比較,還算至少市場認為還是比較偏冷的股票,最後得到了市場投資者的認可,股價也到了它應有的水平
袁青:感覺,一個對我來說,這個既是如釋重負,也是一種這個前期研究得到驗證的一種喜悅吧。
解說:隨著市場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大量機構投資者開始進入,並繼續推高著公司的股價。2006年底,宗申動力吸引了9大機構投資者的進駐,其中更包括了2家外資機構。2007年,宗申動力的股價繼續保持強勢,3月底,公司股價已經躍上18元。
劉明:我們得到應該來講,應該是很豐厚的回報,是一個超收益很厚的,因為它整個漲了5倍到現在,一年時間漲了5倍,遠遠超過大盤,所以超收益是很豐厚的,所以我們應該還是很開心的,這種經歷的歷程我覺得還是很開心的。
『柒』 一個股票主力天天幾乎持股不動是為何
我覺得你可以做到解脫了
股市不是簡單的
主力要做大作做
就要吸取籌碼
天天不動。
『捌』 股票橫盤不動的原因是什麼
雙方實力對等、即將收局、沒有突飛猛進的力量。當我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慢慢開始有了自己的收入的時候,我們開始不僅僅局限於當前的發展,我們會想各種辦法充分利用手中的錢去做一些投資或者買一些股票,從而能夠創造更多的財富,那麼在這之前,我們了解股票的相關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當股票橫盤不動的時候我們就要考慮雙方的實力是否已經不相上下,已經沒有什麼力量能夠使他們分開了。
一、雙方實力對等
股票很多都是大型企業之間的一種競爭,我們通過綜合考慮,結合這個企業的發展形式以及發展水平,我們會選擇一種更為強的企業,可是當股票橫盤不動的時候,就代表著他們的實力已經相當,我們就要考慮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是否需要提前收盤等一系列措施。
大家認為股票橫盤不動的原因還有哪些呢?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哦。
『玖』 現在股市為什麼不動了
股市在雙休日和節假日會停牌,不交易。這就是你說的不動了吧!大盤如果量能繼續維持放大狀態,大盤有繼續挑戰3890的機會(之前快速縮量後再次放大,短期來說是好事,而且從WVAD指標上看該指標從1.28日零線被擊穿來現在第一次上穿零線發出了中線投資者買入信號,雖然該指標不一定要全信但是可以做為判斷的一個條件之一,炒股要求順勢而為,如果該指標繼續修復向上,可以逐漸從輕倉增加到半倉,上次該指標上穿零線有一波較強的反彈),但是如果繼續快速縮量下跌就不樂觀了,建議逢高出局規避風險,節前最後一天大盤高開高走,但是主力虛拉大盤的動作很明顯,個股雖然上漲的比較多但是漲幅度都相對較小,大盤點數很接近4.24日的點數但是個股分化嚴重,建議謹慎對待,上周四印花稅降低帶來的巨額瘋狂資金狙擊股市時,本人曾以為主力機構的減倉行為應該會有所減緩,雖然仍然認為機構會繼續拉高出貨但是並不認為當天會出貨。但是當天盤中曾經有波巨大資金的拋售行為,大幅度打壓股指將巨大的瘋狂追高資金都打得招架不住,原來以為是大小非所為,現在結果出來了。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在當天基金和保險兩大機構借大漲大幅度減倉高達317億,廣大散戶再次成為追高的主要力量。而這幾天累積下來主力資金如果仍然是保持24日的拋售態勢,從24日到現在,機構減倉估算接近500億,而這些籌碼再次落到了散戶手裡,主力出貨態勢不停止,後市仍然不樂觀,而宏達股份打開跌停後小非放量出貨,根據統計平原實業和益多園房產減持分別達到696萬股和751.36萬股悉數清倉,一天之內合計出售比例達到2.81%遠遠超過上次所謂的限制大小非一個月只能夠出貨0.99%的規定,而上證所的懲罰措施確是象徵性的懲罰一下,對於已經清倉的小非來說沒有任何影響,如果不能夠妥善處理這個違規行為,今後「跟風者」不會在少數,之前所謂的限制大小非的一系列所謂利好政策都成了一個漏洞百出的利好了。 3300仍然是牛熊的轉折點。而在降稅政策的刺激下,短線資金進入瘋狂狀態,後市只要能夠守住30均線,在資金慣性的作用下大盤還有沖高的機會。但是如果沖高失敗,請注意逢高減倉了,要防止短線資金的獲利回吐和機構再次拋售籌碼和大小非的綜合壓力。投資者可以根據反彈的力度選擇逢高減倉的點位,大盤反彈乏力的時候就是出局的時候。 資金的供需決定了股市的運行規律,買的資金多於賣的就漲,賣的多於買的就跌,而在一個趨勢內因為一個大利空消息賣資金長期大於買資金,那這個較長的時間內都會是下跌行情。大盤24日暴漲,而多數散戶套在5000點上方,這10%的漲幅不足以使這些人出逃的,大多數深套散戶都不會選擇賣出,現在的量能不能夠簡單的認為機構進來了等片面的認識,現在新老基金之間的搏弈非常復雜,新基金被迫建倉,老基金在高位就在逐漸吐出籌碼邊打邊撤逐漸降低倉位以規避大小非的壓力,24日盤面曾經有過一波幅度很大的殺跌,在利好消息帶來的巨大的瘋狂資金面前能夠把大盤打低這么多的絕對不是那些炒短線的散戶和游資能夠辦得到的,不排除是大小非減持所為(現在數據已經出來了是基金和保險兩大主力大幅度減倉317億造成的)。看習慣了我帖子的人都知道我不太喜歡做表面的文章,而是更願意去分析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不想去承認的風險部分,不過該說的我還是要說,可以做為朋友們的參考,採納與否可以自己抉擇。這次的政策不排除後續可能還會有其他政策的可能性但是短期的風險我們卻仍然得關注,導致這次大跌的真正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資金和巨額增發,不是印花稅,大小非解禁資金已經遠遠超過了主力資金的承接能力,主力資金能夠選擇的只有逐漸降低倉位,這樣他們的損失會相對來說小些。而印花稅的下調很多人認為是特大利好足以改變股市運行軌跡使行情反轉,但是這種想法有點片面,印花稅給市場帶來的增量資金有2000個億就很不錯了,而大小非今年要兌現的資金量近3萬億,這相當於整個市場主力資金的規模,而這只是開始而已,2009年2010年解禁的大小非資金量還要以幾倍的數量進入流通市場,而大小非才是根本問題,最關鍵的是本來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大小非而不是政府自己掏錢來解決,就算由中央來解決這么巨大的資金中央也很難承受得起!有專家提出政府救市有4個方面可做 一、降低印花稅,現在已經做了,不過前面也分析了2000億的資金量不足以支撐起近3萬億的大小非 二、將國有限售流通股劃歸社保基金,令其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持有(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國有限售股的擁有人數數量眾多,資金量巨大,如果國家出政策強行將這類股劃到社保基金阻止這類股權人套現,那國家怎麼解決和這些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如果是讓社保基金以購買的形式收購這類資金,又存在錢遠遠不夠的問題) 三、效仿香港特區政府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成立平準基金(需要錢呀) 四、效仿美聯儲向證券公司等投資機構直接國家注資,擴大市場對股票的需求(還是需要錢呀,維持社會平穩運行本來就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讓國家用財政收入來救股市不太現實) 所以說在有真正的解決大小非問題的措施政策出現前,主力會看得很清楚的,實質問題不解決,還是會導致主力資金在大小非的逐漸的拋壓下瓦解的,既然救市政策已經出來了,就要順短時間內的勢而為,對機構來說拉高出貨才是明智的,大資金投資股市也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當長期的股東。所以印花稅現在建議暫時看成主力機構拉高出貨的一個利好消息吧,在實質性政策出來前,主力都會對大小非一直處於警覺狀態,不敢做大行情,做得越大,主力資金死得越慘。 而這段時間的新股以不可思議的瘋狂數量發行沒有斷過,國家降低印花稅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順便滿足股民要求的同時(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資金在現在的點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連續的大量新發基金也是借市場的錢(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麼都沒出,還是散戶的錢)去接大小非,市場在短時間火暴的情況下,又引誘其他場外的資金介入,新股發行的資金壓力也短暫緩解了,一箭多雕。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國有股減持造成的,05年1月熊市進行時印花稅調低的結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後主力再次出貨,大盤再次震盪下行探底創下新低,現在的情況和當時有點類似可以謹慎參考。 但是在弱勢狀態下一個小小的負面消息可能因為恐慌的心理被數倍放大,請已經介入的散戶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隨時關注有沒有什麼利空消息再出來。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拾』 股票一直黑一個星期不動是什麼意思
沒有開盤吧,這種一般是停盤,開盤以後會出現大跌或者大漲行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