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比利時富通集團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比利時富通集團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6-20 17:56:53

『壹』 中國平安投資的富通集團是哪個市場的股票,代碼是多少

是A股市場的,香港交易所代碼:0806。

富通集團的介紹:

1、富通集團包括富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和富通銀行。富通集團是主要從事銀行、保險及資產管理業務的大型金融集團,是歐洲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法國巴黎銀行是歐元區最大的銀行,在華擁有多個子公司,如長江巴黎百富勤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全資所有的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以及申萬巴黎基金公司等。

2、富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在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等國家的金融保險市場處於領導地位,在其他國家市場則開展重點業務。富通擁有「比利時國際保險公司」,「荷蘭保險公司」以及在美國的保險業務。

(1)比利時富通集團股票擴展閱讀:

富通基金管理公司的發展歷程:

1、1998年富通與比利時通用銀行合並後,以原通用銀行為旗艦重組集團的銀行和投資業務,將各方的基金業務合並,組成新的富通基金管理集團,負責全球范圍內的投資管理業務。

2、1993年,當時比利時通用銀行的基金管理業務還只限於荷比盧地區,在評估了全球基金業發展的趨勢後,通用銀行決定將基金管理業務作為其戰略發展重點之一,在全球范圍內擴張。

3、自1994年起,通用銀行集團先後以收購、入股等形式與法國的Fimagen基金管理公司、美國的HarborCapital資產管理公司和法國專注於新興市場的FPConsult投資顧問公司結成戰略性聯盟,而原富通的基金管理業務也通過收購MeesPierson等不斷壯大起來。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機構間的互補需求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背景]本次事件的主角比利時富通集團情況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比利時富通銀行

『貳』 請問歐洲的《富通集團》的股價在哪裡能查到

這里能看

http://cn.reuters.com/investing/quotes/officerProfile?symbol=FOR.AS&officerId=692030

『叄』 急! 談談金融危機對金融機構呢影響 對我國金融體系的影響

一、部分投資公司在金融危機中的損失
十幾年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居民家庭高存款率與次貸危機爆發前國有商業銀行剝離不良資產等許多因素使得中國金融系統在本次世界金融危機中雖也遭受了損失,但並沒有給中國金融機構帶來根本性影響。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說,中國金融部門在金融危機中可能遭受的損失在100億美元左右,佔全球1.5萬億美元總損失中不到百分之一的份額,只是中國金融市場、資本市場很小的一部分。中國資本市場目前並沒有完全開放,有一個很高的「防火牆」,中國金融市場,資本市場仍然穩定。
要介紹中國金融機構在金融危機中的損失就必須提到中投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為中投公司,成立於2007年9月29日,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有大型投資公司,該公司的資金來源於中國的國家外匯儲備,成立初期注冊資本金2 0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之一,目前業務以境外金融組合產品投資為主。2007年5月,中投公司與美國著名資產管理與金融咨詢服務公司黑石集團達成30億美元的投資意向,中投公司購買黑石股票的成本約為每股29.6美元,並承諾在四年內不予出售。同年12月,中投公司宣布將購買5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可轉換股權單位,其到期後可轉為普通股,全部轉換後中投將持有不超過9.9%的摩根士丹利公司股份。
2008年11月黑石集團公布其第三季度虧損5.09億美元,自中投公司投資黑石集團後,其股價一直處於下降過程中,截止至2008年11月10日,黑石股價報收於7.57美元,中投公司的30億美元投資已經縮水了22億美元,賬面虧損超過了75%。而截止至2008年11月,摩根士丹利股價已跌破20美元,自中投入股以來股價已經累計下跌超過50%,這也意味著中投公司的50億美元已經蒸發至少25億。盡管中投公司在其他投資項目上仍有收益,但兩個主要投資項目的巨幅縮水使得中投公司在2008年的財務虧損不可避免。
二、金融危機對我國商業銀行帶來的影響
美國兩房集團債券一直是國內商業銀行的投資重點。在2008年國內各銀行發布的中期報表中,建設銀行集團持有房利美與房地美相關債券賬面價值32.5億美元;工商銀行持有的兩房債券價值為27.16億美元,相當於其全部資產的0.2%;中國銀行持有的兩房債券賬面價值最高,約為106.3億美元;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也持有部分兩房股份。進入2008年下半年後,工商銀行已經將持有的兩房債券減持至21.7億美元,中國銀行持有的兩房債券也已減持到75億美元。在持有兩房債券規模對比中,中國銀行為亞洲眾多金融機構之最,在2008年6月底已經對兩房資產計提損失19億美元,但這可能不是最後的損失數字。工行、建行表示在兩房債券方面沒有出現整體虧損,招商銀行與交通銀行則略有盈利。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發布的報告中稱,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持有的兩房債券總計約4 000億美元,但只有約100億美元的虧損,主要是次級債券和在美國政府接管「兩房」前過早出售的差價損失。
「兩房」被美國政府接管我們需要計提損失,那麼破產的雷曼兄弟又令國內的金融機構虧了多少呢?
當中國各大銀行公布持有雷曼兄弟相關資產具體數目後,人們發現雷曼兄弟破產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遠比預期要小。從銀行公告看,中國7家上市銀行:建行、工行、中行、交行、招行、中信、興業銀行合計持有雷曼兄弟相關資產數量約為7.2億美元,遠低於雷曼兄弟破產初期的市場預估。其中建設銀行持有雷曼兄弟的債券規模最大,共持有相關債券1.914億美元,這些債券約占建設銀行總資產的0.019%。在其持有的債券中高級債券1.414億美元,次級債券0.5億美元,根據破產原則,高級債券將被優先償還。因此建設銀行如果發生損失其實際損失可能也只有5 000萬美元。工商銀行持有的雷曼兄弟債券和與雷曼信用相掛鉤債券總額為1.518億美元,占工行總資產的萬分之一,僅為其2008年上半年稅後利潤的1.6%,且其中1.39億美元債券為高級債券。中國銀行對雷曼兄弟的貸款余額為
5 000萬美元,對其子公司的貸款余額為320萬美元,此外中國銀行集團共持有與雷曼兄弟相關債券7 562萬美元,如此中行對雷曼兄弟的風險資本總額為1.288 2億美元,佔中行總資產的0.01%。交通銀行共持有雷曼兄弟相關資產7 002萬美元,占其總資產的0.02%,招商銀行持有雷曼兄弟債券共計7 000萬美元,其中高級債券佔6 000萬美元。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所持有的雷曼兄弟資產相對較小,影響不大。雖然各銀行所持有的雷曼兄弟資產縮水在所難免,但由於其中大部分債券為高級債券,各銀行損失比例並不會很高,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與中國銀行將是國內商業銀行中因次貸危機虧損較大的銀行,雷曼兄弟破產後的資產處理過程將很長,具體的虧損數字可能要在幾年後才會能計算出來。
三、我國保險公司在金融危機中的損失
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人保財險、中保國際五大保險巨頭均未投資雷曼相關債券,因此在雷曼兄弟破產的泥坑中全身而退。
在2008年7月,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表示,截至2008年6月底,償付能力不足的保險公司為12家,比年初增加2家,其中個別公司償付能力嚴重不足。由於證券市場的大幅波動,保險公司投資賬戶發生了較大幅度縮水,導致綜合收益虧損,有的甚至高達幾十億、上百億。
在2008年10月6日,中國平安發布公告將對富通集團股票投資中的約合人民幣157億元變動為損失。富通集團是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國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同時也是歐洲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在金融危機中同樣遭遇了巨大損失。中國平安總共向富通集團投資人民幣238.7億元,雖然進行了大幅度減值,但是公司資本金充足,財務與償付能力穩固,不會對公司各種業務的發展形成障礙。
四、其他金融機構的損失
除上述提及的金融機構外,2008年上半年在我國的49家證券公司中僅有8家出現虧損。
2008年10月20日,中信集團旗下的中信泰富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中信集團主席榮智健表示,由於中信泰富的財務董事越權與香港數家著名的銀行簽訂了金額巨大的澳元杠桿式遠期合約導致已經產生8億港元的損失。他表示,如果以目前的匯率市價估計,這次外匯杠桿交易可能帶來高達147億港元的損失。
中信泰富的公告表示,有關外匯合同的簽訂並沒有經過恰當的審批,其潛在風險也沒有得到評估,因此已終止了部分合約,剩餘的合同主要以澳元為主。管理層表示,會考慮以三種方案處理手頭未結清的外匯杠桿合同,包括平倉、重組合約等多種手段。
榮智健在發布會上稱該事件中集團財務總監沒有盡到應盡的職責。他同時宣布,財務董事張立憲及財務總監周志賢已提請辭職,並獲董事會批准,而與事件相關的人員將會受到紀律處分。
由於這筆合約的期限為二年,目前對於交易帶來的損失還沒有確切的數字統計。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未來澳元匯率上升,這起外匯交易產生的損失有可能減少。

『肆』 請問:「投資富通集團股票的減值損失將有集團公司來負責,與上市公司沒多大關系!」

不是的。平安是整體上市的,平安上市公司就是平安的集團公司。中國平安的公司全稱 601318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平安的大股東就是
截至日期:2008-06-30 十大股東情況 股東總戶數:347355
——————————————┬—————┬———┬——————┬—————
股東名稱 | 持股數 |占總股| 股本性質 |增減情況
| (萬股) |本比% | | (萬股)
——————————————┼—————┼———┼——————┼—————
匯豐保險控股有限公司 | 61888.63| 8.43| 流通H股 | 未變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 | 61392.93| 8.36| 流通H股 | 未變
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 54667.30| 7.44| 流通A股 | 未變
深圳市新豪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38959.24| 5.30| 境內法人股 | 未變
源信行投資有限公司 | 38000.00| 5.17| 流通A股 | 未變
深圳市景傲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 33111.78| 4.51| 境內法人股 | 未變
深業集團有限公司 | 30158.57| 4.11| 流通A股 | 新進
深圳市武新裕福實業有限公司 | 19545.59| 2.66| 流通A股 | 未變
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 | 17567.87| 2.39| 流通A股 | -32.13
上海匯業實業有限公司 | 16680.00| 2.27| 流通A股 | 未變

你會發現並沒有中國平安集團公司這個東西,與中國人壽的情況不同:
截至日期:2008-06-30 十大股東情況 股東總戶數:401454
——————————————┬—————┬———┬——————┬—————
股東名稱 | 持股數 |占總股| 股本性質 |增減情況
| (萬股) |本比% | | (萬股)
——————————————┼—————┼———┼——————┼—————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1932353.00| 68.37| 國有法人股 | 未變
HKSCC Nominees Limited | 687289.28| 24.32| 流通H股 | -883.04
Richbo Investment Limited | 42835.86| 1.52| 流通H股 | 未變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 4980.00| 0.18| 流通A股 | 未變
中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 4000.00| 0.14| 流通A股 | 未變
中國工商銀行-諾安股票證券投| 3050.00| 0.11| 流通A股 | -475.67
資基金 | | | |
中船重工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 3000.00| 0.11| 流通A股 | 未變
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光| 2705.71| 0.10| 流通A股 | -53.63
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證券投資 | | | |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 2000.00| 0.07| 流通A股 | 新進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 2000.00| 0.07| 流通A股 | 新進

『伍』 中國平安今天為何會暴跌還會繼續跌嗎,

中國平安股價跳水的原因,市場上流傳四種猜測:一是比利時富通集團爆發財務危機,導致手持富通股票的中國平安投資浮虧超過160億元;二是受綠城房地產信託業務被調查影響,平安作為綠城主要信託融資夥伴,被大基金減持;三是匯豐銀行(00005.HK)可能正拋售所持平安股權;四是中國平安資本金下降,可能引發大額再融資。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考慮到中國平安A股或是受H股帶動而下跌,股價大跌被認為更可能是因為第一個傳聞。2007年11月底,中國平安子公司平安人壽斥資約18.1億歐元從二級市場直接購買荷蘭比利時金融巨頭富通集團9501萬股股份,約合富通總股本的4.18%,成為富通集團第一大單一股東。

『陸』 中國平安 這次海外投資〈富通〉虧損 對平安集團影響大嗎集團在這次金融風暴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隨著中國平安2008年三季報的新鮮出爐,保險業「三大巨頭」的三季度「成績單」全面曝光。從數字來看,憂多喜少。今年第三季度,三家上市保險公司中,僅國壽實現了23.39億元凈利潤,但是比去年同期亦下降了70.1%,而平安和太保則由於計提大額減值准備,呈現出不同程度的虧損。

其中,今年以來風波不斷的中國平安,因為三季度高達近80億元的虧損數字,而再度成為市場最大的看點。

巨虧在意料之中

根據公告,中國平安第三季度虧損78.07億元,每股虧損1.06元,同比下降218.37%;前三季度虧損7.05億元,每股收益-0.10元,同比下降106.04%。按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平安第三季度每股收益為-1.07億元,前三季度累計每股收益為0.22元。

中國平安稱,富通集團股票的減值損失是影響集團2008年全年凈利潤的最大因素。集團對富通集團股票的總投資成本為人民幣238.74億元,截至今年9月30日的市價變動損失186.11億元已在凈資產中體現,集團在2008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中對其中約157億元轉入利潤表中確認減值損失,使得前三季度出現虧損。

由於早在10月初,平安就發布了將在三季報中計提對富通集團投資減值准備的公告,因此,業內普遍認為,平安三季度的巨額虧損在意料之中,並且,虧損金額低於此前大多數機構的預期。

對於平安三季度的虧損,業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應該公允看待。長江證券研究所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除去富通的因素,公司正發生積極變化」。報告分析指出,在國際准則下,平安在第三季度的每股凈資產縮水0.86元,其中包含了每股0.2元的分紅,而在當季投資富通所帶來公司凈資產的縮水額為81.11億元,摺合每股1.1元(公司投資富通的資金來源於自營賬戶,因此損失全部由公司承擔)。因此,若除去富通的影響,公司在第三季度凈資產出現了每股0.44元的增長,如果再加上有效業務價值的增長,公司當季在國內市場上已經開始創造為正的價值。

全年保盈存疑

當然,無論怎樣解讀平安的這份季報,無可否認的是,投資富通失利的苦果已經釀成,那麼,三季度的巨額虧損,是否意味著平安全年保盈利的願望已經徹底落空?

東方證券保險行業分析師王小罡認為,「中國平安2008年全年凈利潤走勢,取決於第四季度要不要再計提富通集團股權投資損失。」

根據長江證券相關分析人士的測算,由於富通股價的大幅下跌,截至10 月24日的股價,平安對於富通的投資縮水額達到229億元左右,在三季報中,公司已經計提了157億元的減值損失,因此原則上仍還有72.3億元的賬面浮虧。在第三季度末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實際已經反映的損失為186.7億元,也就是說,在第四季度中,根據現在富通的價格對於平安的凈資產的影響為-42.6億元(摺合每股0.58元)。

因此,如果在今年年底,富通的股價仍然維持現狀,而平安繼續採用全額計提減值損失,那麼公司在第四季度將不得不再次計提減值損失72.3億元(摺合每股0.98元),如此一來,平安全年的每股收益無疑將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對此表示擔憂的並非僅國內市場機構,平安三季報發布後,高盛、瑞士信貸等國際投資機構紛紛預測平安可能在第四季度再次對富通投資計提70億元至80億元的減值撥備,而高盛稱此為是「該股近期面臨的兩個威脅」之一。

市場預期未現過分悲觀

盡管對於平安的2008年全年盈利預期並不樂觀,但國內外投資機構卻在最近的報告幾無例外地給予了平安以較高的評級和目標價位。例如,對於A股市場上的中國平安,長江證券的評級為「推薦」,國泰君安的評級為「謹慎推薦」,估值為35元;對於平安H股,瑞士信貸發表報告稱,維持平安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72港元,比市價大幅溢價近1.7倍,摩根大通也維持平安增持評級,目標價54.2港元。

市場的反應或許更能夠說明問題。10月28日,平安三季報發布次日,平安H股收於26港元,漲幅為8.33%,盤中漲幅更一度超過12%。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除了認為平安投資損失利空已經得到比較充分的釋放以及目前估值已經具備一定的吸引力外,支持投資者重新眷顧平安的,主要還是投資者對其業績穩定性的認同。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壽、平安和太保三家公司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幅中,平安的業績增長並非最快,這與其有意控制銀保業務相關。但對於這部分業務的控制,有利於維護公司良好的業務結構,並降低盈利能力下降的風險。因此,事實上平安的保費收入增長更為穩健。而在財產險方面,平安取得了明顯優於同業的保費收入增長。根據三季報,平安的產險業務前三季度共計實現保費收入209.60億元,同比增長27.20%。

一方面是保險業務穩定增長,另一方面,市場此前所擔心的退保等問題也並沒有出現。國泰君安的報告顯示,9月份平安壽險保費增長31%,與1至9月的累計增速大體持平,而同期太保和國壽的保費增長都出現了較大下滑。「擔憂的退保問題並未在三季度出現,無論是退保的絕對額還是退保的比例,都未比去年同期上升。」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對於保險資金的運用與投資,在經受了一番「血的教訓」後,平安顯然在思路上也做出了一些調整,這點在三季報中初現端倪。對比中期報告,第三季度,中國平安大幅增加了對貨幣和債券基金的投資。對此,中國平安表示,針對較為復雜的資本市場環境,公司適時調整策略,對投資業務加大了固定收益資產配置力度,使得凈投資收益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但受累於金融市場的動盪,總投資收益仍呈下降趨勢。

『柒』 在哪裡可以查看"中國平安"投資的"富通集團"的最新股價,謝謝!

http://www.fortis.com/Shareholders/quote.asp
富通集團網站股票頁面

『捌』 股票:今天中國平安怎麼了

1)比利時富通集團爆發財務危機導致股價暴挫,導致手持富通股票的中國平安投資浮虧超過160億

2)受綠城房地產信託業務被調查影響,平安作為綠城主要信託融資夥伴,被大基金減持

3)匯豐可能正拋售所持平安股權

4) 保險公司面臨差別化車險開發機制

5) 平安200多億參股的義大利國家銀行面臨破產

註:以上傳聞來自互聯網,未經證實。(華股財經)

『玖』 中國平安今天到底怎麼了是否爆發了什麼危機

1)比利時富通集團爆發財務危機導致股價暴挫,導致手持富通股票的中國平安投資浮虧超過160億;
2)受綠城房地產信託業務被調查影響,平安作為綠城主要信託融資夥伴,被大基金減持;
3)匯豐可能正拋售所持平安股權。
4)明日有一國際評級機構和機構投資者做有關中國房地產評級的電話會議,地產股不被看好,平安也受牽連。
5)再融資。
6)在經歷承銷勝景山河[0.00 0.00% 股吧 研報]丑聞、保薦項目大面積破發和大比例業績變臉後,平安證券[0.00 0.00%]曾經引以為豪的投行團隊開始分崩離析。
回答來源於金斧子股票問答網

『拾』 富通保險比利時中國

中國平安海外投資虧損巨大
2007年11月27日,中國平安宣布從二級市場直接購得富通集團約4.18%的股權,成為富通單一第一大股東,後增持至4.99%,前後共斥資超過238億元人民幣。遺憾的是,從中國平安去年底收購富通部分股權,到2008年11月份,富通的股價已下跌超過96%,導致中國平安238億元投資只剩下10億元左右。
中國平安今年第三季度已經對部分浮虧計提了157億元的減值准備,導致第三季度虧損達到78億。由於平安決定計提後富通股價繼續下跌,平安同時還面臨著70多億的減值壓力(詳見《新京報》的報道)。損失還不僅限於此。
2008年9月份,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三國政府宣布向富通集團注資112億歐元,以避免富通破產。中國平安9月底曾發表聲明對此表示歡迎,但中國平安很快發現被涮了一把。中國平安當時歡迎三國政府注資富通時,富通集團割出去的只有旗下富通銀行在三地49%的股權。然而,2008年10月3日、6日,富通又分別宣布:荷蘭政府以168億歐元收購富通銀行荷蘭控股公司,包括富通集團此前收購的荷蘭銀行業務及富通集團荷蘭保險業務;比利時政府以47億歐元現金收購了剩餘的富通銀行50%加1股的股權,以及法國巴黎銀行將以57.3億歐元收購富通保險比利時業務100%的股權。前後四筆交易之後,富通集團將從「銀保雙頭鷹」解體為一家資產僅含國際保險業務、結構化信用資產組合部分股權及現金的保險公司(詳見《上海證券報》的報道),中國平安被騙了個血本無歸!而中國平安虧的是廣大投資者的錢!11月19日,多家媒體披露了這一事件。
想想當初,中國平安覓死覓活地要在國內融資1600億元去海外投資,如果再融資通過,損失又將是多少!痛心,不想多說了,大家評論吧。
關於股票,這個市場變幻莫測,粗略看了一下這兩天的數據,顯示,小盤股與權重股在轉換,有資金入場托市導致權重股走強,但每次國家隊出重手,往往也是反彈的尾段(去年10月之前的幾個月份,就是國家隊主導的行情,可以對比一下),上次持續幾個月,這一次,這一尾段能持續多久有待進一步觀察。但有一點注意:如果次債危機步入新一輪惡化,則不可奢望後市,隨時可能變盤。這是尤其要警惕的。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非常不樂觀。如果有空,看盤前,可關注一下隔夜美國股市的走勢,它對中國股市的走勢影響最大。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