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銀廣夏會計造假案案例分析
銀廣夏陷阱
真相再清楚不過了:天津廣夏1999年、2000年獲得「暴利」的萃取產品出口,純屬子虛烏有。整個事情--從大宗萃取產品出口到銀廣夏利潤猛增到股價離譜上漲--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銀廣夏陷阱
過去兩年間,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銀廣夏,深圳股票交易所代碼0557)創造了令人瞠目的業績和股價神話。
根據銀廣夏1999年年報,銀廣夏的每股盈利當年達到前所未有的0.51元;其股價則先知先覺,從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啟動,一路狂升,至2000年4月19日漲至35.83元。次日實施了優厚的分紅方案10轉贈10後,即進入填權行情,於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權並創下37.99元新高,摺合為除權前的價格75.98元,較一年前啟動時的價位上漲440%,較之於1999年「5·19行情」發動前,則上漲了8倍多;2000年全年漲幅高居深滬兩市第二;2000年年報披露的業績再創「奇跡」,在股本擴大一倍基礎上,每股收益攀升至0.827元。
「奇跡」並未到此為止。2001年3月1日,銀廣夏發布公告,稱與德國誠信公司(Fidelity Trading GmBH)簽訂連續三年總金額為60億元的萃取產品訂貨總協議。僅僅依此合同推算,2001年銀廣夏每股收益就將達到2至3元!在更早些時候,銀廣夏董事局主席張吉生預測,未來三年內每年業績連續翻番「不成問題」。
這是個燦爛的未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為之目眩。證券行業內部,相信銀廣夏神話的人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多。
--一位基金經理說:「(銀廣夏的業績)好雖好,但不符合常識。」
--一位著名證券公司農業領域的研究員很久以來都不把銀廣夏列入觀察范圍,問其原因,答:「有研究的必要嗎?」
各個證券網站上進行著觀點涇渭分明的超級大討論。著名的證券專業聊天室「和訊大家談」里,關於銀廣夏的帖子數以千計,質疑者和支持者各執一詞,爭論不休。在那裡可以找到各種傳言。
但僅憑「感覺」、傳言、爭論、甚至「常識」,還是缺乏依據。記者經過長達一年多的跟蹤采訪,漸漸逼近真相,銀廣夏的"神話"被逐步還原了本色。一個即使在並不成熟的中國市場上也相當少見的特大造假騙局,展現在我們面前。
引子
銀廣夏業績的奇跡性轉折,是從1998年發端的。這一年,銀廣夏傳出了來自天津的「好消息」。
1994年6月17日,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以「銀廣夏A」的名字在深圳交易所上市。銀廣夏A被稱作第一家來自寧夏的上市公司,但實際上,這家公司最早起源於深圳。
陳川是銀廣夏的創始人,在2000年2月去世前擔任銀廣夏董事局主席兼總裁。他1939年出生,早年為銀川話劇團編劇,1984年7月南下深圳創業,先後創建深圳廣夏文化公司和深圳廣夏錄像器材公司等。
陳川文人出身,據見過他的人說「極富領袖魅力」。1993至1994年間,他長袖善舞,將廣夏文化公司旗下幾家軟磁碟生產企業合並改組,並成功上市(參見輔文《銀廣夏前傳》)。其中的兩家企業均在深圳,分別是廣夏錄像器材有限公司和廣夏微型軟盤有限公司;另外一家叫做廣夏(銀川)磁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在銀川注冊,存在的時間只有一年,從1992年9月到1993年銀廣夏設立後即注銷。明眼人知道,這家公司的功能,在於獲得寧夏自治區的上市額度。該公司發起人之一為寧夏計算機技術研究所,而銀廣夏現任董事局主席、曾長期擔任銀廣夏總裁的張吉生,即擔任過計算機研究所的所長。張吉生生於1946年,除了在銀廣夏任職外,還擔任著寧夏自治區科技廳廳長一職。
上市以後,圍繞著陳川的銀廣夏高層隊伍亦漸次成形。現任銀廣夏總裁的李有強來自天津。他生於1941年,曾任天津市工藝美術廠廠長,早在1985年就與陳川一起合作創業,1994年銀廣夏進入天津後,長期負責天津業務。而身兼財務總監、總會計師、董秘等多職的丁功民則常駐深圳。
1994年上市之時,國內軟磁碟行業競爭已如火如荼,轉眼間,每生產一張軟磁碟就要虧損2美分。對以軟磁碟為主業的銀廣夏來說,轉型迫在眉睫。
此後,銀廣夏每年均在為維持10%的凈資產收益率奔忙。當時的董事局主席陳川自己從不諱言這一點,在回憶、闡述銀廣夏的創業歷程時每每提及。銀廣夏的項目換了一個又一個,從軟磁碟生產以後,銀廣夏進入了全面多元化投資的階段。1996年年報稱銀廣夏已經「成功地由創立之初的三家軟磁碟生產企業的單一產業公司發展為擁有27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跨行業實業公司」,到2000年更發展成有40餘家參股、控股公司的龐雜規模,從牙膏、水泥、海洋物產、白酒、牛黃、活性炭、文化產業、房地產,到葡萄酒和麻黃草,大部分項目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盈利水平始終貌不驚人,每次都僅是維持在10%凈資產收益率的配股生命線上方而已。
銀廣夏最知名的項目是在銀川西南永寧縣西沙窩(現稱征沙渠)治沙種草。1995年,陳川在赴京的列車上遇到了吳安琪。吳是寧夏自治區水科所所長,一直研究在水文調研的基礎上治理沙漠,曾在銀川附近治理過1200畝沙漠,後因資金匱乏而放棄。列車上一席談,陳川對吳治沙並種植麻黃草的構想產生興趣並隨後決定投資。銀廣夏投資80%,水科所技術入股投資20%,成立了廣夏(銀川)天然物產公司,購買並治理了銀川市郊2萬多畝沙漠,並種上了麻黃草(麻黃素的原料)。吳目前是廣夏(銀川)天然物產公司和寧夏廣夏制葯廠的董事長,也是銀廣夏的董事之一。
治沙種草,為銀廣夏帶來了異常良好的形像,但並沒有帶來什麼效益。銀廣夏聲稱前後投資過6億元,是一個誇大的數字。據《財經》了解,實際投資約9000萬元。據說這一項目近期可持平,但要貢獻巨額利潤,為時尚早。
銀廣夏業績的奇跡性轉折,是從1998年發端的。這一年,銀廣夏傳出了來自天津的「好消息」。
天津廣夏「獨撐大局」。
1999年,銀廣夏利潤的75%來自於天津廣夏;到了2000年,這個比例更大
銀廣夏1994年在天津成立了控股子公司天津保潔製品有限公司。保潔公司曾經在1996年通過德國西·伊利斯公司(C.ILLES&CO.)進口了一套泵式牙膏生產設備,這是可查的銀廣夏與西·伊利斯公司最早的往來;此後,銀廣夏又從西·伊利斯公司處訂購了一套由德國伍德公司(Krupp Uhde)生產的500立升×3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這是傳奇的起點。
1998年,天津廣夏接到了來自德國誠信貿易公司的第一張訂單。其時,保潔公司已於1997年12月31日更名為天津廣夏(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天津廣夏)。
銀廣夏當年10月19日發布的公告稱,天津廣夏與德國誠信公司簽訂出口供貨協議,天津廣夏將每年向這家德國公司提供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所生產的蛋黃卵磷脂50噸,及桂皮精油、桂皮含油樹脂和生薑精油、生薑含油樹脂產品80噸,金額超過5000萬馬克。
幾個月之後,1999年6月19日,在鄭州召開的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研討會上,當時的銀廣夏董事局主席陳川這樣講述這單合同的暴利內涵:
「……德國誠信公司於1999年6月12日一次訂貨總價達5610萬馬克。6月26日,一艘載著天津廣夏第一批農產品萃取產品的貨輪起錨離港,遠航德國。這第一批產品出口,竟獲利7000多萬元!」
1999年,銀廣夏利潤總額1.58億元,其中76%即來自於天津廣夏(據張吉生一次內部講話)。
隨後,銀廣夏公告,將再從德國進口兩條800立升萃取生產線,後又將計劃升級為兩條1500立升×3和一條3500立升×3的生產線。計劃中的生產能力是天津廣夏現有生產能力的13倍之多!一時間,市場為其展現的暴利前景而沸騰。
在1999年年報公布前夕,2000年2月14日,陳川在北京突然遇疾去世,終年61歲。根據銀廣夏公告披露,死因是「突發性心肌梗塞」。
創始人陳川的去世,並未使銀廣夏2000年夢幻之旅受到絲毫影響。在2月17日進行的董事會改選中,張吉生繼任董事會主席,時任天津廣夏董事長兼總經理的李有強升任公司總裁。隨後銀廣夏公布了1999年年報,每股盈利0.51元,並實行公司歷史上首次10轉贈10的分紅方案。
從1999年12月30日至2000年4月19日不到半年間,銀廣夏從13.97元漲至35.83元,於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權並創下37.99元新高,摺合為除權前的價格75.98元,較一年前啟動時的價位上漲440%。
2001年3月,銀廣夏公布了2000年年報,在股本擴大一倍的情況下,每股收益增長超過60%,達到每股0.827元,盈利能力之強,令人咋舌。
利潤絕大部分來自天津廣夏:銀廣夏全年主營業務收入9.1億元,凈利潤4.18億元。銀廣夏2000年1月19日公告稱,當年天津廣夏向德國誠信公司「出口」1.1億馬克的姜精油、桂皮油、卵磷脂等「萃取產品」。今年4月2日,審計其財務報表的深圳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特向記者發來函件,稱當年追加定單補充合同共計2.1億馬克,2000年度實際執行合同金額為1.8億馬克(約合7.2億元人民幣)。如果按照1999年度年報提供的萃取產品利潤率(銷售收入23971萬元,業務利潤15892萬元,利潤率66%)推算,天津廣夏2000年度創造的利潤將達到4.7億元。
更恢宏的利潤前景在前頭。今年3月,銀廣夏再度公告,德國誠信公司已經和銀廣夏簽下了連續三年、每年20億元人民幣的總協議。以此推算,2001年銀廣夏的每股收益將達到2至3元,這將使銀廣夏成為「兩市業績最好市盈率卻最低的股票」。銀廣夏傳奇達到了頂峰。 2001年6月18日:銀廣夏宣布,一條1500立升×3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生產線已在安徽省蕪湖市建成。
不可能的產量、不可能的價格、不可能的產品
第一,以天津廣夏萃取設備的產能,即使通宵達旦運作,也生產不出其所宣稱的數量;第二,天津廣夏萃取產品出口價格高到近乎荒謬;第三,銀廣夏對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產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提取
如果說銀廣夏的表現是一個神話,那麼,「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一項陌生拗口的專業名詞所指稱的技術--起到了點石成金的作用。簡單的解釋是:這是一種根據二氧化碳在不同溫度和壓力下的性質進行天然原料萃取的技術(有關介紹參見下附資料)。
聽聞銀廣夏神話,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朱慎林和北京星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志誠有著一樣的第一反應:「超臨界」為什麼總會被人利用、炒作呢?專家們知道,應用這一技術也許可以取得比較穩健的收益,但絕對不至於暴利,而且絕非無所不能萃取。早在1998年12月,中國超臨界流體協會在廣州召開的全國年會即將結束時,特地在會議紀要上補充了這么一段話:「希望企業界對超臨界萃取項目不要盲目上馬、低水平重復。」然而,正是在這一年,銀廣夏神話的准備工作啟動。
有理由相信,天津廣夏方面特別是原天津廣夏董事長兼總經理、現銀廣夏總裁李有強在整個過程中起了相當關鍵的作用。記者曾經向陳川原來的秘書問起有關德國客戶和萃取方面的事,她只有一句話:去問李有強。西·伊利斯公司方面的回答也是如出一轍。
在專家和同行的眼裡,銀廣夏憑此取得的驚人效益,處處皆是疑點。
第一,以天津廣夏萃取設備的產能,即使通宵達旦運作,也生產不出其所宣稱的數量。
即使只按照銀廣夏2000年1月19日所公告的合同金額,1.1億馬克所包括的產品至少應有卵磷脂100噸、姜精油等160噸。可資為證的是,天津廣夏稱於1999年出口的價值5610萬馬克貨物中,就已包括卵磷脂50噸,姜精油等80噸。
但根據國內專家對這一技術的了解,一套500立升×3的二氧化碳超臨界設備實際全年產量絕對超不過20噸至30噸--就算設備24小時連續運作。
也許正是為了使之「符合邏輯」,2001年3月,李有強在銀川告訴記者,天津廣夏已掌握了特別技術,能大幅提升產能。他以蛋黃卵磷脂的提取為例說,天津廣夏的500立升×3設備已經將萃取時間從10個小時縮短到3個小時並進一步縮短到30分鍾;今後通過上一套"在線監測"設備,還將把萃取時間縮短到十幾分鍾;而且,天津廣夏生產的蛋黃卵磷脂的精度已從35%提高到97%。加上天津廣夏是「四班三運轉」日夜工作,產量自然驚人。
「30分鍾」!所有聽聞這一說法的專家均感到不可思議。萃取的工序包括給二氧化碳加壓、萃取、釋壓等。僅僅給二氧化碳加壓到幾十個大氣壓這一步,就至少需要40分鍾;提取卵磷脂,必需的時間量是五六個小時。只用3個小時提取出來的卵磷脂,精度上就要大打折扣。銀廣夏憑什麼能做到30分鍾提取卵磷脂? 李有強的回答是一個故事:「我這個技術是大夥和德國人吃飯的時候,把他給灌醉了,拿到一張絕密的圖紙--'二氧化碳在任何條件下的臨界狀態。'德國人賣給你設備,但這個東西不可能給你。等到我們的卵磷脂做出來,連德國人都感到驚訝了。後來那個德國人還因此被總部降了職。」
記者到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這是李曾經提起過的「合作夥伴」--做進一步核實。楊基礎教授聞此扶案大笑:「我這里這樣的圖紙多得很,你要不要?那不過是最基本的一張技術解釋圖而已。」
楊基礎是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清華大學研究超臨界萃取技術的三位主要專家之一,從1978年開始研究超臨界技術,與企業界有著廣泛的合作,被稱為業內的「活字典」。
與銀廣夏有過接觸的天津大學李淑芬教授也向記者表示,提取蛋黃卵磷脂,3個小時是「神速」,30分鍾「簡直是奇跡」。
西北大學陳開勛教授則指出,李有強所謂能最後將生產時間縮至十幾分鍾的「在線監測」設備,只是研究文獻上的說法,是檢測手段的一種,與二氧化碳萃取沒有什麼關系。
簡而言之,僅從技術上而言,天津廣夏不可能在預定時間內生產出滿足合同數量的產品。
第二,天津廣夏萃取產品出口價格高到近乎荒謬。
在2001年3月銀廣夏股東大會前召開的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研討會上,李有強曾說:「以姜為例,50公斤含水率在10%以下的乾薑可以出1公斤油、1公斤含油樹脂。國內最好的山東產乾薑每噸7000元,但'歐洲市場的價格'是每公斤姜精油700至900馬克(摺合人民幣約2800元至3600元),每公斤含油樹脂是160至200馬克(摺合人民幣約640至800元),天津廣夏的出口價還處於中上等。加上人工費、水電費、機器折舊費,你們可以算算利潤率。」
根據這些條件,可以大略算出每公斤姜精油和含油樹脂的原料成本加起來只有350元,可是「賣給德國人」,就可以賣到3440至4400元。天下竟有此等美事! 銀廣夏提供的售價,與國際市場的倫敦價格,與眾多國內廠家、行業專家提供的參考價有著巨大的差距。以姜精油為例,銀廣夏公布的價格是每公斤在2800至3600元,而2000年11月17日,倫敦市場CIF價是100美元/千克(摺合人民幣約827元/公斤),西安嘉德公司了解的國際市場價格只在600至800元/公斤,北京星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國內最早採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的生產企業)即使以小批量生產的價格算也只有1000至1200元/公斤,價格懸殊竟達3至5倍! 一位被告知銀廣夏萃取產品售價的專家笑稱:如此昂貴的姜精油,簡直可以與黃金媲美,看來要用滴管小心使用! 按1998年天津廣夏向德國誠信公司出口貨品的合同,有關貨品合同價格如下:
桂皮精油 900至1100馬克/公斤
桂皮含油樹脂 160至200馬克/公斤
生薑精油 550至700馬克/公斤
生薑含油樹脂 150至250馬克/公斤
蛋黃卵磷脂 平均300馬克/公斤
約合120萬元/噸
2001年3月,李有強在公開場合宣布的產品價格如下:
姜精油 700至900馬克/公斤
約合280萬元至360萬元人民幣/噸
姜油樹脂 160至200馬克/公斤
約合64萬元至80萬元/噸
桂皮油 700至1100馬克/公斤
約合280萬元至440萬元/噸
桂皮樹脂 200至500馬克/公斤
約合80萬元至200萬元/噸
無論是上述哪個價格,與國內、國際的實際市場價格相比,均有大幅度高估。
第三,銀廣夏對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產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提取。
據專家介紹,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有一個重大局限,就是只有脂溶性(也稱為非極性、弱極性)的物質才能從中提取,而且往往需要與其他技術相結合才能生產精度較高的產品。
天津廣夏聲稱其產品蛋黃卵磷脂的精度已經從35%提高到97%。但是,一位專家告訴記者,僅憑天津廣夏那一套500立升×3的萃取設備,是不可能提取出精度超過30%的卵磷脂的,必須要配套利用大量乙醇來進行提純的後期分離設備,但天津廣夏並沒有這些設備。
2001年3月1日,銀廣夏發布公告,稱與德國誠信公司簽訂每年20億元人民幣、連續三年總共60億元的供貨總協議,公司每年需要向德方提供桂皮精油150噸、桂皮含油樹脂150噸、生薑精油160噸、生薑含油樹脂160噸、脫咖啡因茶葉9000噸、天然咖啡因157.5噸、茶多酚24噸、當歸根油24噸、銀杏酮酯30噸、丹皮酚26噸、丹參酮15噸、葛根素10噸等萃取產品。
這一合同提到的某些產品如茶多酚,屬於水融性(極性)物質,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根本提不出來。合同中提到的銀杏酮酯、葛根素、丹皮酚也非常難提取。這是記者所采訪的諸多國內專家如清華大學楊基礎教授、中國化工大學余安平教授、西北大學陳開勛教授的一致意見。1997年,河南南陽市以為利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能從銀杏葉里提取銀杏黃酮,為此投資2000萬元,並把萬畝農田改種銀杏樹,結果項目失敗,農民當年顆粒無收。
此外,疑點還有很多-- 銀廣夏稱,2000年,公司對德國出口了50噸以上的卵磷脂,這至少需要上千噸原料。但知情人透露,蛋黃卵磷脂的原料蛋黃粉在國內只有兩個生產基地,分別在沈陽和西安,可事實上兩地加起來賣給銀廣夏的蛋黃粉亦不過30噸。
記者還從天津獲悉,某制葯廠曾經也想上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的設備,但天津廣夏的一位高層管理人員私下向他們透露,此舉需謹慎,因為天津廣夏「已經很久開不了工了」。
對於銀廣夏計劃在蕪湖上的另一條3500立升×3的生產線,根據銀廣夏的公告,將主要處理茶葉,每年向德國公司提供萃取產品咖啡因157.5噸、茶多酚24噸、脫咖啡因茶葉9000噸,這至少需要處理2.7萬噸茶葉。余安平教授、楊基礎教授對此分別進行測算,得到的結論是一致的:一套3500立升×3的設備即使全年全天24小時不停運轉,也只能處理茶葉6000噸至7000噸而已! …… 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嘉德的另一種命運
為什麼同樣的設備,在銀廣夏可製造暴利,在嘉德卻貢獻乏善可陳?
到目前為止,中國只有三家公司購買了德國伍德公司製造的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除了天津廣夏(500立升×3,1999年引進),還有西安嘉德(500立升×2,2000年引進)和廣州的南方麵粉廠(250立升,1995年引進自用)。2000年12月全國超臨界流體萃取學會的年會正是在西安楊凌舉行的,贊助商就是嘉德。
雖然有此設備,西安嘉德的日子並不好過。這對銀廣夏竟然也造成了壓力:必須解釋,為什麼同樣的設備,在銀廣夏可製造暴利,在嘉德卻貢獻乏善可陳? 2000年7月,張吉生首次對記者提到在西安還有一條同樣從德國伍德公司進口的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生產線,但一直閑置。
2001年3月,李有強在接受專訪中聲稱西安嘉德公司是由於沒有掌握設備的訣竅導致舉步為艱,銀廣夏正考慮是否收購。天津廣夏現任總經理閻金岱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嘉德對萃取技術掌握太少,是其與銀廣夏命運迥異的主要原因。
這些說法經媒體報道後,對嘉德的影響很大。因為此時嘉德正在引資過程中。銀廣夏的表態使其陷入被動。
嘉德此時的確處於某種困境:嘉德於2000年5月引入設備,7月試車成功至今,未能打開市場。和銀廣夏一樣,嘉德也是通過西·伊利斯公司的駐華機構捷高公司的業務經理陶鵬,從德國伍德公司進口了這套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與天津廣夏的設備相比,除了少一個釜(萃取所用的容器),結構幾乎完全一樣。
嘉德也和西·伊利斯公司簽訂了保護合同:「在3年內西·伊利斯公司不得在陝西省境內出售安裝類似設備」。最關鍵的是嘉德和西·伊利斯簽訂了至少70%產品由西·伊利斯包銷的合同,並有德意志銀行做擔保。
但是,這一包銷條款至今沒有兌現過。陶鵬幾次允諾要帶德國客戶來嘉德,卻始終沒有成行。西·伊利斯方面已經承諾,嘉德公司可以依照合同規定,獲得設備價款10%即40多萬馬克的違約賠償金,條件是不再承擔法律責任。
記者了解到,與天津廣夏神秘封閉的作風相比,嘉德公司從一開始就與西北大學化工系陳開勛教授有著全面的技術合作,在各種產品的試車和市場調研上下了很大工夫。在包銷協議難以兌現的情況下,公司精心生產了各種樣品,亦做了許多推銷努力,包括德國方面,但全部石沉大海。嘉德的結論是:問題不在於技術,而是市場很難打開。
為什麼西·伊利斯公司一方面寧願犧牲上百萬元的違約金,也不願意包銷嘉德產品或介紹客戶,一方面卻為天津廣夏介紹了誠信公司這樣的大客戶?這是嘉德始終想不明白的事情。
「我們沒有什麼'秘密武器',我也並不羨慕你的秘密武器,但我至少知道這套設備究竟能出多少東西。你在外面怎麼說我不管,但若涉及嘉德的利益,我們不會永遠沉默。」嘉德董事長李挺說。
德國客戶之謎
為銀廣夏貢獻了1999年和2000年主要利潤的德國誠信公司,既非如銀廣夏所說為西·伊利斯公司的子公司,更非成立已160年的老牌公司。它成立於1990年,注冊資本僅10萬馬克
銀廣夏的「秘密武器」,如果有的話,除去其「技術訣竅」外,恐怕就是大手筆的德國客戶了。從西·伊利斯到誠信貿易,究竟是何方神聖? 為銀廣夏1999年、2000年利潤做出巨大貢獻的德國誠信公司的英文全稱為:Fidelity Trading GmbH。這家公司,盡管按銀廣夏的說法有著巨額對華貿易,但在中國居然沒有辦事處,在互聯網上也查不到絲毫信息。
銀廣夏在2001年3月股東大會上分發的材料稱,「德國的Fidelity Trading GmbH是在德國本地注冊的一家著名的貿易公司,系德國西·伊利斯的子公司,成立已160餘年歷史。該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生物制葯、食品和醫用原料的貿易公司,在歐洲是一家信譽和口碑均很好的公司。」
德國西·伊利斯公司的確是一家歷史悠久的貿易公司,德國伍德公司製造的二氧化碳萃取設備正是通過西·伊利斯出售給銀廣夏的。但誠信公司是否是其子公司呢? 記者曾多次向德國西·伊力斯駐華機構捷高公司核實此事,但該公司接待人員的態度十分含混,一時說誠信是德國公司,一時說誠信和西·伊利斯有關系,一時說誠信是其子公司。最後竟然是一再要求記者去問銀廣夏!誠信和西·伊利斯的關系怎麼能由銀廣夏來證實呢? 在7月16日的一次電話采訪中,捷高的有關業務關鍵人物陶鵬明確地告訴記者:誠信只是一家在德國注冊的公司,與西·伊利斯有著業務往來,但並非西·伊利斯的子公司。
問題其實並不復雜。據知,2001年5月,在《中國證券報》一次例行的編前會上,其總編輯提到,既然銀廣夏引起了那麼多疑問,為什麼不可以藉助新華社駐德分社的力量去調查一下它的背景呢?此後,該報是否果真去德國調查不得而知,但確有新華社駐外記者在德國當地查詢查號台,但該公司並未有電話號碼登記。
記者了解到,中國工商銀行總行通過其海外分行對誠信公司進行了調查,在德國漢堡商會查到如下記錄:「Fidelity Trading GMBH公司於1990年在該會注冊,注冊資本51129.19歐元(約10萬馬克左右),負責人為Kiaus Landry,主要經營范圍是機械產品和技術咨詢。」
注冊資金幾萬馬克,對於貿易公司而言並不算離譜,但畢竟其與銀廣夏簽下的是年度金額達20億元人民幣、總金額達60億元的合同,對比過於懸殊。此次調查之後,中國工商銀行總行沒有恢復對銀廣夏的貸款。工商銀行總行曾與銀廣夏於1999年12月29日簽訂流動資金貸款合同,借款金額為2億元,期限定為自1999年12月29日起至2001年10月28日止。今年四五月間,工總行提前中止了貸款。
銀廣夏的對外發言人丁功民曾向記者許諾,今年4月,當蕪湖的萃取生產線建成之時,德國誠信公司將來華簽訂今年的供貨合同(每年20個億、連續3年總共60個億的總協議的一部分)。屆時采訪這家公司,任何疑慮都會迎刃而解。
直到今年6月18日,安徽蕪湖1500立升×3的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生產線終於試車之時,期待已久的德國誠信公司代表仍沒有出現。參加試車典禮的人們看到了幾位高大的德國人,但那是伍德公司派來的工程師,與訂貨合同全無關系。典禮的第二天,李有強飛赴德國,原因不明。
是不是誠信公司人士不露面,真相就永遠無法獲知了呢?
參考資料:http://www.zjol.com.cn/node2/node43163/node44849/userobject12ai406954.html
Ⅱ 中國古代有什麼比較恢宏大氣的詞語
普天之下、唯我獨尊
氣吞山河
叱詫風雲
風馳電掣
來吧,我頭發都等白了!
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1.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之!
----西漢名將甘延壽和陳湯在攻滅匈奴郅支單於對漢宣帝的上疏中,曰:「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昔有康、虞,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於已稱北籓,唯郅支單於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於慘毒行於民,大惡通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氣魄何等!
2.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岳飛元帥精忠報國,遭內奸陷害,雖飲恨臨安風波亭,卻依然報莫大希望與後人。《滿江紅》壯志未酬,寄希望後代子孫,摧枯拉朽,誓滅蠻夷!
3.還我江山還我權,刀山火海爺敢鑽。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殺洋人誓不完!
----清朝.山東義和拳民謠。列強侵我華夏,民族存亡圍危在旦夕。雖皇帝無能,但我華夏民族豈能甘心情願做亡國奴!
4.且待臣等死後再言割台!
----甲午之恥,滿人無能,為何不遷都再戰?清新京(即長春,滿族立國之地)皇陵、北京頤和、國土主權三者,孰輕孰重?全台申民電書清政府:「割地議和,全台震駭。……臣桑梓之地,義與存亡;願與撫署誓死守御。設戰而不勝,請俟臣等死後,再言割地……」。
台灣進士丘逢甲聯台灣進士舉人血書上鑒,奈何滿人魁首慈溪老嫗竟於顧華夏民族而不顧,只想保留百萬花銀之頤和,寧丟台灣而不願遷都再戰倭寇....丘逢甲《春愁》1896
春愁難遣強看山,
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灣。
5.沒有什麼。沒有什麼,看到了鬼子,也不能不打啊!
----1939年9月22日,初戰長沙中,國民黨第十五集團軍第五十二軍第二師的上等兵(師長是趙公武)曹錫,在戰友全部戰死後一天之內單身擊斃日本鬼子500人以上!在戰友們問戰友都殉國了怎麼還這么大膽敢一人堅守陣地時,他笑著搖搖頭說:「沒有什麼。沒有什麼,看到了鬼子,也不能不打啊!」既朴實又豪放!
6.來吧!我頭發都等白了!
----1965年9月29號,陳毅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召開了中外記者招待會,當時的國際形勢是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四面八方圍堵中國。蘇聯威脅對中國核手術,美國聲明將以武力防止共產主義的擴張...講到戰爭的時候陳老總說:「你們都來吧!蘇聯人從北邊來,英國人從西邊來,蔣介石美國人從南邊來,來吧,我等你們頭發都等白啦!」豪氣沖天。
7.在地理上,菲律賓離中國也很近!
----1987年,菲律賓前總統訪華,談到南沙問題時說:「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島嶼離菲律賓更近。」鄧抽了口煙:「在地理上,菲律賓離中國也很近。」從此,至鄧爺爺去世前,南沙再無戰事。
8.寧肯台灣不長草,也要收回台灣島。
----這是我國國防部長在一次接受采訪中比較激烈的言論,卻深深的表達了人民群眾的心聲。什麼玩意能讓台灣不長草? 核武器唄! 在好久沒有聽到中國領導人強硬的表達關於國家主權問題上的看法之後,終於又聽到了一次!終於出了個毛爺爺時代的鷹派人物!僅僅這14個字比那些「***重要講話精神」更讓人振奮!萬歲!
9.美國最好閉嘴並保持安靜!
----中國駐聯合國日內瓦大使沙祖康在2006年8月17日接受記者采訪,談到美國布希政府對中國增加軍事預算表示擔心時說:「美國的軍費佔全世界軍費總額的一半,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6倍或8倍,美國有什麼資格指責中國?美國最好閉嘴並保持安靜!」
10.我們想免費買點鏡子送給你。
----2004年3月24日,沙祖康在聯合國第60屆人權會議上做了一段精彩的大會發言。面對美國在大會上拋出的反華提案,沙祖康奮起反擊,即興用英文答辯:「我們想免費買點鏡子送給你。」
其實他應該說的是:「我們想---免費買點尿盆給你,可以用來---撒尿---然後---照自己......」
Ⅲ 同花順 如何導出 某隻股票 歷史開盤 收盤最低最高數據信息
以同花順股票軟體為例:首先切換到要下載數據的股票K線形態,按「F1」進入「日線某某股票歷史成交」,點擊滑鼠右鍵->數據導出->導出所有數據->在「請選擇導出的類型」中選擇excel或txt,,只有這二種格式可以選擇;選取好後點擊下一步,在「導入導出對話框模板」中選擇你要的項目(如最高價、最低價,開盤價等,默認是全選),點下一步,完成。默認保存路徑在桌面上。
Ⅳ 東北阿城怎麼樣
阿城
①哈爾濱市阿城區,位於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市中心東南23公里處的阿什河畔。基本地貌為
「六山一水三分田」,東部山區峰巒疊翠,西部平原坦盪如砥。全區總面積281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56.54平方公里。阿城區有9鎮5鄉,108個行政村,總戶數20.4萬戶,戶籍總人口58.5萬人,其中男性人口29.4萬人,非農業人口24.3萬人。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107.3億元,比上年增長8.8%。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13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固定資產投資34.8億元,增長29.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2.2億元,增長13.3%。
阿城,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和豐厚文化底蘊的名城。公元1115年,女真人傑出首領完顏阿骨打在這里建立了聲威顯赫的大金帝國,歷經4帝,凡38年, 史稱金上京會寧府。這里曾產生過眾多傑出的歷史人物,發生過許多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遺存著歷久彌珍的文物。
阿城,工業基礎雄厚,是黑龍江省的工業重鎮。市內有亞洲最大的自動保護裝置生產企業、被譽為「中國機電保護發祥地和搖籃」的阿城繼電器集團;有國家大型化纖聯合生產企業,共和國500家最大企業之一的黑龍江龍滌集團; 有國內啤酒行業的龍頭企業青島啤酒集團(哈爾濱)有限公司;有東北地區白酒行業的排頭兵企業玉泉酒業集團、龍江龍股份有限公司;有黑龍江省最大的冶金生產聯合企業西林鋼鐵集團阿城鋼鐵有限公司;有全國優秀外商投資企業、黑龍江創人均利稅最高的工業企業中澳合資馬利酵母有限公司。建材工業是阿城的又一支柱產業,現已探明金屬、非金屬、稀散元素礦產共25個礦種,地質儲量達25億立方米以上,建築石、石灰石、大理石、水泥產量在全省名列前茅,是哈爾濱的建材工業基地。能源工業是阿城的新興產業,以黑龍江(香港)歲寶熱電公司為龍頭,企業自備電廠為依託,實現了電熱聯供,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阿城已有4 戶股票上市企業,在黑龍江中小城市中絕無僅有。
阿城,特色農業發展迅猛,是國家500個商品糧大縣之一。 阿城地處張廣才嶺與松花江平原的緩沖地帶,土質肥沃,物產豐饒。近年來,阿城相繼榮獲「中國大米之鄉」、「中國大蒜之鄉」等稱號。農業步入了「小農戶、大基地、小品種、大產業、小商品、大市場、小投入、大產出的特色效益型良性發展的軌道。
阿城,風光秀麗的龍江旅遊明珠城。處在環哈爾濱最佳旅遊圈半徑內,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頗多。位於南郊2公里處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上京會寧府遺址,輪廓清晰,蔚為壯觀;東北最早的道教聖地松峰山,怪石嶙峋,龍江獨秀;黑龍江最大的水庫--西泉眼水庫及金泉國實級森林公園,遠山如黛,近嶺含煙,氣吞萬里;亞洲最大的封閉式獵場--玉泉狩獵場以其獨具魅力的休閑游樂方式和北方園林風情令人心馳神往,流連忘返,夢繞魂牽……
阿城,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近年來,共投資20多億元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一座園林式、開放型、現代化的哈爾濱中等衛星城市已具規模。阿城市先後被授予全國衛星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先進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城市、全國科技實力百強縣(市)、全國文化先進縣(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縣級歷史文化名城、省文明城市建設先進市標兵、省級綠化先進市、全省十佳城市等榮譽稱號。
阿城,交通發達,信息快捷。301國道、哈同、 哈五等數條國道和省級幹道穿境而過。濱綏鐵路橫貫東西,二、三級鐵路站點13個,鐵路專用線22條,構成了阿城經濟發展的動脈。阿城是黑龍江省最早進入國內國際直撥網的城市之一,全市電話裝機容量達10.4萬門,全部實現了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環保、體育、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生機盎然,全面發展。
阿城,大打金字招牌,設計「城市名片」。為充分挖掘金源文化的底蘊,已成功的舉辦了三屆「中國阿城金源文化節」,氣勢恢宏,大氣磅礴,精彩紛呈。實現了牽歷史而動現實,牽文化而動經濟的跨越,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帶來強勁的驅動力,成為阿城發展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阿城改為市轄區之前,在黑龍江省綜合經濟實力評比中,雄居全省67個縣(市)榜首,贏得了「龍江第一縣」的殊榮。
2006年8月15日,國務院批准阿城撤市設區,阿城真正融入了哈爾濱這個具有東方小巴黎之美譽的國際化大都市之中,阿城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阿城經濟社會將步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1.阿城企業網 http://www.acqy.cn
2.中國阿城 http://www.acheng.gov.cn/
3.阿城信息港 http://www.150300.cn
4.阿城人論壇 http://www.acrbbs.cn
Ⅳ 獲利盤小於百分之一的a股股票有哪些\
嚴格來講,目前兩市沒有任何一支股的獲利盤會小於1%。而且,在任何趨勢條件下,選擇獲利盤小於1%的票,都是易跌難漲的。如果是要買入的話,建議千萬不要買這樣的票。
Ⅵ 形容建築物恢宏大氣著重優勢靠近體育館的詞語求幫忙!
安徽省體育館今起更名「安徽省古井體育館」
安徽省的標志性建築物之------安徽省體育館在今天,農歷8月15日中秋佳節(2007年),正式更名為「安徽省古井體育館」。這個曾經被叫了5年「紅三環體育館」的著名建築物以後將在它的新名字中繼續見證安徽的全民體育運動事業蓬勃發展。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建成的安徽省體育館,建成以後就成為了安徽省的標志性建築物之一。現在平均每年舉辦各類大型體育、文藝、商貿等活動40多台(場、次),每年接待顧客或觀眾百萬人次。2002年,該館曾被安徽煙草企業冠名為「安徽省紅三環體育館」。今年,安徽省的標志性企業之一古井集團與安徽省體育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將體育館更名為「安徽省古井體育館」。在新聞發布會上,古井集團董事、總裁助理馬曉東說:作為安徽標志性的品牌之一——古井貢酒與安徽標志性的建築物——安徽省體育館進行完美的結合,而且選擇在中秋團圓的節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可謂美酒精神與體育精神大團圓」。安徽省體育局高維嶺副局長到會並講話。
據悉,剛剛啟動「全面復興」計劃的安徽古井集團此次冠名安徽省體育館僅僅是其啟動「品牌回歸」的一個小動作,也是在奧運會來臨之前的一個「體育營銷」小嘗試。
Ⅶ 過秦論的恢宏氣勢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西漢前期的思想家、政論家賈誼,著有千古名篇《過秦論》,專門論述秦王朝的過失。由於此文為漢代雄文之冠,歷代傳誦不息,遂造成一種錯覺:「過秦」之論為賈誼的「專利」。實則不然。在秦末漢初,討論亡秦過失,並以之作為新王朝統治的歷史借鑒,實為前後相承的政治文化議題,甚至稱之為一種社會思潮亦不為過。討論它的形成原因、主要內容、社會影響,是富有多種意義的命題。
一、「過秦論」形成的原因
如果追溯批判「暴秦」的淵源,可以上溯到戰國紛爭之時,當時的東方各國甚至習慣於用「虎狼之國」來指代秦國。秦昭王與楚懷王相約會盟,楚國賢大夫屈原勸諫楚懷王不可赴約,理由就是:「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史記?屈原列傳》)信陵君魏無忌對魏王分析秦國的特性,也說:「秦與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貪戾好利無信,不識禮義德行。苟有利焉,不顧親戚兄弟,若禽獸耳。」
(《史記?魏世家》)到秦漢之際,人們對秦朝「暴政」的認識就更加深刻,批判也更為激烈。秦末農民起義就是受壓迫的人們以實際行動批判秦朝的暴政,貌似強大的秦朝也終於在全民性的反抗面前迅速土崩瓦解。在著名的「鴻門宴」上,勇將樊噲在項羽面前批評秦朝的失誤時就說:「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史記?項羽本紀》)由此可見,「過秦」思潮的出現,有其真實的社會原因,以酷暴為特色的秦朝統治是造成「過秦」思潮的現實基礎。
秦亡漢興之後,出於求治的需要,思想家對秦朝失誤的總結是相當深刻的,而且表現出鮮明的人文關懷和資政致治的追求。其中,尤其以陸賈和賈誼的貢獻為大。漢朝開國之初,陸賈就在以刀兵得天下的劉邦面前,極力推崇文治教化的作用,劉邦竟然開口大罵:「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賈毫不客氣地反駁:「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鄉使秦已並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劉邦幡然悔悟,對陸賈說:「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
於是,陸賈「粗述存亡之徵」,寫出了著作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號其書曰《新語》。」(《史記?陸賈列傳》)以劉邦這樣的草莽英雄,居然接受「逆取順守」之策作為根本大計,這對於漢政權的穩定是有大功的。以至東漢時期最有個性的思想家王充,雖對古代聖哲多所貶譏,但對陸賈卻是尊崇有加:「皆言君臣政治得失,言可採行,事美足觀。
鴻知所言,參貳經傳,雖古聖之言,不能過增。」(《論衡?案書篇》)所以,如果從討論「君臣政治得失」而言,稱陸賈為漢初政論第一人也並非虛譽。當然,賈誼的論述自有一番新的境界:「夫並兼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異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注引《過秦論》)他還有一句充滿歷史智慧的論斷:「故夫民者,至賤而不可簡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於今,與民為讎者,有遲有速,而民必勝之。」(《賈誼集校注?大政上》)以陸賈、賈誼為傑出代表的漢初思想家,以秦朝的速亡為例證,冷靜地總結歷史,批判暴政,勸諫漢朝統治者改弦更張,調整統治政策,這充分彰顯了思想家「先知先覺」的思想價值。
二、「過秦論」的主要內容
漢代的「過秦」論,涉及的方面非常廣泛,其重點所在則有以下三端:批判秦朝的苛法酷刑。陳勝派出的略地河北的將領武臣等人,就曾經以此作為動員當地豪傑共同反秦的理由:「秦為亂政虐刑以殘賊天下,數十年矣。北有長城之役,南有五嶺之戍,外內騷動,百姓罷敝,頭會箕斂,以供軍費,財匱力盡,民不聊生。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
(《史記?張耳陳余列傳》)賈誼也就此三致其意:「秦王懷貪鄙之心,……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他指責秦二世,「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紀,百姓困窮而主弗收恤。然後奸偽並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眾,刑戮相望於道,而天下苦之。」(《史記?秦始皇本紀》注引《過秦論》)最終導致天下潰亂。
批判秦朝殘民以逞。秦朝統治者曠日持久地用兵,大規模地興建宮殿陵寢,無不以役使百姓為前提,民眾不堪其苦。對此,漢初政論家多有論及:「秦之戍卒不能其水土,戍者死於邊,輸者僨於道。秦民見行,如往棄市,因以謫發之,名曰『謫戍』。……今秦之發卒也,有萬死之害,而亡銖兩之報。」
(《漢書?晁錯列傳》)秦朝百姓負荷之重、以至於民不聊生,直到漢代中期還不斷有人論及,彷彿依然有切膚之痛:「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漢書?嚴安列傳》)「男子疾耕不足於糧餉,女子紡績不足於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道路死者相望,蓋天下始畔秦也。」(《史記?主父偃列傳》)一個政權與民眾為敵,其結局只能是在全民性的抗暴怒潮面前解體。
批判秦朝扼殺言路。秦朝推行的文化高壓政策,特別是「焚書坑儒」、「誹謗之法」,對善意的批評意見給以殘酷無情的鎮壓,導致了士人離心、天下多怨的局面,在漢代思想家看來,是秦朝速亡的重要原因。賈誼分析說:「當此時也,世非無深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拂過者,秦俗多忌諱之禁,忠言未卒於口而身為戮沒矣。
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諫,智士不敢謀,天下已亂,奸不上聞,豈不哀哉!」(《史記?秦始皇本紀》注引《過秦論》)另外一位政論家賈山也持相近觀點:「秦皇帝居滅絕之中而自不知者何也?天下莫敢告也。……縱恣行誅,退誹謗之人,殺直諫之士,是以道諛?合苟容,比其德則賢於堯舜,課其功則賢於湯武,天下已潰而莫之告也。」(《漢書?賈山傳》)秦朝控制輿論、扼殺言路,造成的是萬馬齊喑的局面,結果是在閉目塞聽之中走向了敗亡。
三、「過秦論」的社會影響
漢政權建立之初,應該如何治理這個千瘡百孔的社會?當時的統治集團並非胸有成竹。「過秦論」的興盛一時,客觀上為統治者提供了歷史借鑒。它對於漢初若干政策的制定與調整,起了重要的指導性作用。就治國原則而言,「漢興之初,反秦之敝,與民休息,凡事簡易,禁罔疏闊。」
(《漢書?循吏列傳》)一句「反秦之敝」道出了漢初政治的奧妙,也折射出「過秦」的現實意義――漢初的「與民休息」政策,究竟是「黃老之學」的影響,還是「過秦論」的產物?恐怕應該仔細思量。「逆取順守」自此成為歷代沿用不替的治國法則,每當在朝代更迭之際就是撥亂反正的立論基石,其影響之大更是有目共睹。
以秦為喻,廣開言路,成為漢代一切開明之政的源頭活水。漢文帝時期的政論家賈山,「言治亂之道,借秦為諭,名曰《至言》。」在這篇上書中,他歷數秦朝的種種失誤,特別強調堵塞言論的弊端,「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
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勢重,非特萬鈞也。開道而求諫,和顏色而受之,用其言而顯其身,士猶恐懼而不敢自盡,又乃況於縱欲恣行暴虐,惡聞其過乎!……如此,則人主不得聞其過失矣;弗聞,則社稷危矣。」(《漢書?賈山傳》)漢代批評時政的直言不諱之論,往往與「借秦為諭」密切相關。
如薛廣德上書漢元帝:「竊見關東困極,人民流離。陛下日撞亡秦之鍾,聽鄭衛之樂,臣誠悼之。」(《漢書?薛廣德列傳》)又如直臣梅福進諫漢成帝:「折直士之節,結諫臣之舌,群臣皆知其非,然不敢爭,天下以言為戒,最國家之大患也。
願陛下循高祖之軌,杜亡秦之路。」(《漢書?梅福列傳》)這些梗直大臣如此出言無忌,就是由於「過秦論」的影響力足以束縛皇帝的個人意志,使之不敢肆意而行。漢代的輕刑安民之政、抑奢尚儉之風,都與汲取秦朝的速亡教訓有關,也就是與「過秦論」的積極影響有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返回頂部